呼吸碎片——巴布羅·畢加索《彈曼陀鈴的少女》


呼吸碎片——巴布羅·畢加索《彈曼陀鈴的少女》

畢加索 彈曼陀鈴琴的少女

名稱 彈曼陀鈴的女孩 Muchacha Con Mandolina

作者 巴布羅·畢加索(Pablo Picasso,1881~1973)

材質 畫布 油彩

規格 100.3 X 73.6 cm

年代 1910年

收藏 美國紐約市現代藝術博物館Museum Of Modern Art (MOMA), New York City


呼吸碎片——巴布羅·畢加索《彈曼陀鈴的少女》

巴勃羅·畢加索

作品介紹

1910-1911年是立體主義的第一高峰。畢加索畫了《坎威勒爾像》、《彈曼陀鈴的少女》、兩幅《彈吉他的人》、《伏拉像》等人物像。畢加索的結構分析技巧已達到純熟。各個分解面與立方體組合十分協調,從而忽略色彩,留下的是單一色。

與囿於歐幾里德三維空間的傳統畫家不同,畢加索摒棄了透視法這種方式,因為一個物體的外形、位置、速度和時間性取決於觀察者的視點,唯一能夠對它進行客觀表達的方式是放棄所有預先的參照物,並將所有的視點同時考慮進去。正是通過引入視角的相對性,他們才得以追求絕對,追求真實。


呼吸碎片——巴布羅·畢加索《彈曼陀鈴的少女》

呼吸碎片/《彈曼陀鈴的少女》

文 喬茗星

又看了一遍《羅密歐與朱麗葉》抒情意象形式愛的頌歌。熱烈的情感交流相別時的難捨難分,特別喜歡彈奏曲,情意纏綿樂器在文藝復興時期,多用作牧歌的伴奏。

曼陀鈴起源於意大利,羅密歐的琴屬於魯特琴。原名mandolino琴身形狀像剖開的杏仁。琴體背部隆起成半圓不帶橫板,琴頸上有品琴頭略向後仰。八根弦對分為四組調音法與小提琴相同採取五度間隔。

《彈曼陀鈴的少女》沒有鮮豔突出的色彩。裸體少女的頭轉向左側右邊輪廓俯視著曼陀鈴。畢加索摒棄了透視法,將其分解成許多方塊,立方體,矩形和其他無名幾何形狀。排列形狀來顯示模特身體的不同部位,放棄預先的參照物將視點考慮進去,淺棕色褐色黃色調橄欖綠色平淡深沉,彼此接近過渡自然又似乎在演奏著構成了立體主義作品。

曼陀鈴的聲音如銀鈴滾動一般,清脆美妙空靈細碎乾淨。古振音彈法最能帶給聽眾特別深刻的印象。它常與吉它等低音樂器合奏,獨奏典味道更濃厚。

《G大調雙曼陀鈴協奏曲》音樂歷史上的珍品,巴羅克慢板樂章中不可多得的精美之作。作為主奏樂器併為它創作了協奏曲的,恐怕維瓦爾第是一人。莫扎特、貝多芬、舒伯特等作曲家,編有不少曼陀鈴演奏用的古典樂曲。

惜別總是令人傷感。不論是留在這兒,還是去往遠方。今後勞燕分飛,也許就此不能相見。帶著這種思緒讓我們真心地,只用一句話來互相傾訴無盡的情感。

What's in a name? That which we call a rose.By any other name would smell as sweet。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