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怎樣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為什麼會有這種說法?怎樣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今日以你為師,終生認你為父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這句名言讓我想起了師生關係特點中的穩定性,講的是師生關係一經建立,就會維持一段時間,甚至終身,合理的解釋了這句名言。師生關係我們還可以把它分為教育關係,人際關係,社會關係,心理關係四大關係。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怎樣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那怎樣才能算良好的師生關係呢?

第一:教育關係中師生要真正做到“教學相長”。

我們初中學習《禮記·學記》中學到:“是故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故曰教學相長也。”意思就是是所以只有先去學習才能知道自己知識的缺乏,只有教了別人之後才能知道自己對知識還理解不清。認識到了自己知識的不足,然後才能反過來要求自己;知道了自己對有些知識還理解不通,然後才能自己努力。所以說:教和學互相促進,教別人也能增長自己的學問。

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成為學生的良師,而且要成為學生的益友。兩者之間真正的真情互動、教學相長。在交流、學習、討論的過程中,學生也許就能消除對教師的顧慮和疏遠從而產生親切感和親近感,最重要的還有安全感,同時學生也會因為向教師提供知識而獲得自豪感和成就感,教師發現自己的補足,積極改進,這樣師生交往中的期待效應將會成為教師積極向上和學生能動學習的主要動因,兩者都會獲得長久發展和共同發展,可以說,教學相長會是未來師生關係的標誌。我教你怎樣讀書,你教我讀錯哪了,一起進步,一起成長,一起收穫。

第二:人際關係中師生要真正做到“尊師愛生”。

陶行知老師曾經說過:“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你別忙著把他們趕跑。你可不要等到坐火輪、點電燈、學微積分,才認識他們是你當年的小學生。”幽默的語言中,蘊含著豐富的哲理。每一個老師都要有發現美的眼睛,善於發現美,充分發掘學生的潛力,真正成為伯樂。

教師要對學生關心、愛護、呵護,學生要對教師尊敬、敬仰,這是建立良好師生關係的感情基礎。教師熱愛學生、幫助學生不僅可以促進教師調節自身行為,改變自身行為,而且會努力投身於教育事業,教師對學生的積極情感和真實情感,必將喚起學生更大的主動精神,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入到教育教學活動中來,兩者都會努力投身教育事業。學生尊敬教師,才會“親其師,信其道”,才能做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只有這樣教學效率才會更高,教師得到學生的尊敬和信賴也是其忘我工作的激勵。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怎樣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第三:社會關係中師生要真正做到“民主平等”。

為人師者,是站在學生前面的導航者和站在學生腳下的人梯者。尊重學生,尊重教育,尊重職責。終生學習,永無致敬;甘為人梯,其樂融融。

出處:《禮記·學記》中講:“為人師者,必先正其身,方能教書育人,此乃師德之本也。”意思是教師在教書育人中,除了言傳,便是身教,用自己的日常行為來影響教育學生這便是為人師表。

教育中民主平等的根本在於人與人之間的平等作為個體的人,都有權利得到人格的尊重,都有權利得到尊重,體現自身的價值與尊嚴,師生也不例外。傳統的不平等的師生觀對今天依然產生著影響,教育活動中教師權威主義的存在使學生的人格、尊嚴被忽視,現在也時有發生,並因此產生師生心理上的差距,認識到師生關係是“人與人”關係,是形成良好師生關係的基礎。特別是高段學子,他們已經形成自己的思想,你首先尊重他們的思想,才能想辦法改變他們那些不正確的思想。

第四、心理關係中師生要真正做到“寬容理解。”

蘇霍姆林斯基說:“我校集體行為,全體教師都瞭解設計每個學生的一切,即理解他的思維、情感、天資、能力、興趣、傾向、愛好等,這是我們的職責。只有黨每個孩子親身感受到時許多老師在影響他,而且是他們每個人彷彿都在把他自己的一份精神力量注入給他的情況下,教師集體才能成為一種教育力量。”我們每位教師要真正做到了解學生,才能出現理解學生。

學生的性格就像葉子,每片葉子的形狀都是不一樣,不同的性格將會帶來不同的做法,這就要求教師在處理師生關係是能夠充分認識學生的性格特點,處理學生問題時,能從學生的性格入手,能理解學生之間的差異,寬容學生的補足和錯誤。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怎樣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那我們應該如何建立良好師生關係?有什麼途徑和方法?

第一:教師要真正轉變傳統的角色心理。

長期以來,社會對“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師角色要求,已形成了特定的角色心理和行為定勢。但是在當今的信息時代,科技飛速發展的時代,互聯網高速發展的時代,人人都有手機的時代,教師應該給自己什麼定位?教師需要改變自己的角色,教師已經不再是真理的唯一擁有者和說教者,而要成為學生的嚮導和生活的朋友。所以教師必須轉變傳統的角色心理,樹立正確的學生觀,以生為本,學生時主體,教師起主導作用,教師的引導作用依舊無人可替代,怎麼做好學生嚮導,引導學生積極正確的學習、生活、做人,成為每一位教師的考驗。師生之間教師最佳的定位就是教師既要做學生的良師,更做學生的益友。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怎樣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第二:教師要真正該改變陳舊的教育方式。

傳統的“授受”的教育方式會使學生處於被動地位,早已不適應時代發展的要求。良好的師生關係的特徵是啟發、引導、交流、合作、探討,這就要求教育方式由單向的方式,變成多元化進行,垂直傳遞轉變為雙向的對話、相互溝通。教師既要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對象,又要把學生看作學習的主人;既要耐心細緻地做好各項指導工作,又要充分調動學生的主動積極性。

第三:教師要真正熱愛、尊重學生,公平對待學生。

教師要熱愛所有學生,熱愛學生包括熱愛所有學生,對學生充滿愛心,經常走到學生中間,關心你學生的近況,真正發現學生的變化,真正關注每一個學生的性格,切忌挖苦、諷刺學生和粗暴對待學生。同時要尊重學生的人格,保護學生的自尊心,維護學生的合法權益,避免師生之間出現矛盾,避免師生對立,處理問題必須公正無私,讓學生心悅誠服。特別是公正公平的處理問題,不是看成績,更不能以自己的感性思維來處理問題,否則會增加師生之間的矛盾,甚至一發不可收拾。

第四、教師要真正主動與學生溝通,善於與學生交流。

師生關係一般要經歷生疏、接觸、親近、依賴、協調、默契階段。在師生交往的初期,往往出現不和諧的因素,這就要求教師掌握溝通與交往的主動性,去真正瞭解學生的全部,經常與學生保持溝通和交流;同時,教師還要掌握與學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如一起參加校園活動和班級活動、通信聯繫等。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怎樣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第五、教師要樹立終身學習理念,努力提高自我修養,健全人格。

教師的素質是影響師生關係的核心因素。教師的師德修養、知識能力、教育態度、個性心理品質無不對學生產生深刻的影響。因此,教師必須加強學習和研究,實自己更具智慧;經常進行自我反思,正確評價自己,克服個人偏見和思維定勢;培養自己多方面的興趣和積極向上的人生觀;學會自我控制,培養耐心、豁達、寬容、理解等個性品質。

愛學生,學生才會愛你;愛學生,學生才能服你;愛學生,學生才會尊重你。師生之間的感情真的很奇妙,你付出多少,你就會收穫多少,即使你傾盡所有,你要毫無遺憾。師生之間有了濃濃的情感,教育才能順利進行,教學效果才會最佳,才能收到預期的效果。教師要以東風化雨之情,春泥護花之意,培育幼苗之心,繪製燦爛的春天。心中有愛,獻身教育,寓教於春風細雨,滋潤幼苗成棟樑。教師職業之高尚,不在於傳道授業解惑,更在於他們具有熾熱的愛心和高度的責任心,在於他們言傳身教,身體力行,為人師表,立德垂範。從早到晚披星戴月的辛勤耕耘,吃苦耐勞,對每位學生無微不至地關懷,對每位學生無比熱愛,愛生如子,對教育事業堅定執著和全身心投入。

一日為師,終生為父。怎樣的師生關係才能達到這種程度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