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与其说刘邦行事诡异,倒不如说他拎得清大局,玩得了人心。

问题里所说的刘邦的“恩人”,应该是指丁公——丁固。而“仇人”,则是刘邦咬牙切齿爆粗口的雍齿。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刘邦并不是出生于帝王之家,他后来拥有的一切,都是他在摸爬滚打中奋斗出来的。既然是从底层往上爬,就很难一帆风顺。时不时出现个互相看不对眼的人很正常,出现命中的“贵人”也很正常。所以刘邦和丁固、雍齿的交集,本身就是时势决定的。

但刘邦对他们的态度,却不是随便应付了事。

《史记》记载,项羽手下武将丁固奉命在“彭城之战”后追杀刘邦。在彭城西边,刘邦不幸落进丁固手里。纵观刘邦的奋斗史,这种危难关头实在不少。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刘邦对此也是驾轻就熟,当即求丁固,说:“两贤岂相厄哉”!意思是:你我都是英雄。所谓英雄惜英雄,你怎么忍心对我痛下杀手呢?英雄之间又怎么能相互迫害呢?

也许在今天的我们看来,刘邦这样的说辞未免有些理想化。但在古代,人们确实重情义,思想往往更简单。所以丁固脑门一热,就把刘邦放了。

后来项羽兵败,丁固作为项羽手下本成为俘虏。但他仗着自己当年放过刘邦一马,主动提起自己的“恩人”身份。结果刘邦就以“丁公为项王臣不忠,使项王失天下者,乃丁公也”的理由,把丁固绑了在军中游行示众,最终斩首。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其实,刘邦给的理由已经很有说服力。刘邦刚刚建立大汉,劳苦功高的一群手下正面临选择。这些手下作为开国功臣,很可能因为对后期封赏不满而谋反。所以刘邦此时也是在告诫手下们,要安分守己,忠于自己。丁固的下场,就是未来不忠者的下场。

而另一方面,刘邦也是个有血性有脾气,想为自己“报仇”的人。当时落到敌军手中,还是因为对方高抬贵手自己才捡回一条命。这样的事一想起就会让刘邦觉得有失颜面,又何况丁固在成为俘虏以后还主动宣扬呢?既然丁固要“蹦跶”,刘邦也就不会介意用他来给自己立威了。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而相比于丁固的倒霉,雍齿就是真的走运。

虽说雍齿和刘邦是同乡,但两人一直不对盘。后来雍齿甚至背叛刘邦,搞得刘邦要从项羽那借兵才把雍齿结结实实收拾了一顿。在刘邦看来,虽然雍齿这个人非常讨厌,但不得不承认他还是有些军事才能。所以最后雍齿投降刘邦,刘邦也没有取走雍齿性命。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本来对雍齿来说,还活着就已经不错了,后来还被刘邦催着封赏,就实在是超出了两人的交情。刘邦之所以给这个平生最憎恨的人赏赐,完全是出于政治目的。

如果说处理丁固是警告群臣,那封赏雍齿就是安抚群臣。

刘邦称帝后,对功臣的赏赐迟迟未能处理完。手下的一些大臣坐不住了,隔三差五就坐在一起商量谋反。刘邦见此急忙问张良怎么办。聪明人张良就建议刘邦先把自己最讨厌的人赏赐了,这样其他人就会知道自己也会被赏赐,只是现在还没来得及。于是,雍齿就成了被封赏的仇人。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丁固和雍齿两人结局的不同,偶然有,必然也有。他们以个人身份和刘邦有过纠缠,但身为臣子,便有臣子的命。二者最终孰喜孰忧,还是得看天子刘邦怎么选。

刘邦可以说是历史上,最精通“帝王心术”的皇帝了,“帝王心术”讲究:清心明察,无为而治,事不躬亲,知人善用。早在刘邦还没有称帝之前,他就深谙此道了,将身边的人管的服服帖帖,就连之后除去韩信、彭越、英布等开国功臣的手段,也非常高明,让人不得不佩服。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也正是因为处理手段的高明,让他没有背上屠杀功臣的罪名,帝王之术,总结起来就是三句话——能用人、能听、能赏罚!就连毛爷爷也评价刘邦为最厉害的皇帝,可见其了得之处。

要想学帝王之术,离不开的就是《资治通鉴》。从北宋到清朝,《资治通鉴》一直是帝王经筵上的必学课本,被近代学者梁启超称为“皇帝教科书”

因为它不仅是对历史的记录,还有对王朝更替的经验教训的总结,既分析人物的品德善恶,又评述管理政策得失,“不光讲道理,还通权变,讲操作”,一看就会!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据说朱元璋就对《资治通鉴》情有独钟,

康熙、乾隆也从这本书学习治国之道,还亲笔写下读书笔记流传后世。

今天有许多我们耳熟能详、振聋发聩的名言警句,都出自《资治通鉴》——

“兼听则明,偏信则暗。”

“用人如器,各取所长。”

“德大于才便是君子,才大于德便是小人。”

“贤而多财,则损其志。愚而多财,益增其过。”

……


经典的帝王术:刘邦拎得清大局,玩得起人心,让下属死心塌地干活

整部《资治通鉴》从战国写到五代十国,展现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

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代君臣成败之事等方方面面,可以说都是中国政治和文化遗产的“大数据”“超级案例集”

现代人读《资治通鉴》,除了深入了解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更重要的是可以学习其中的管理智慧,提升领导力。

想要学习帝王之术,可以点击下方购买链接获取智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