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书生吓唬老先生,引出一连串怪事,背后隐藏着谁

这一篇故事讲的是一个无神论者,被人恶作剧吓破了胆,结果招来狐狸作祟。之所以选择这一篇故事展示给读者,是因为结尾的结论很有哲理,“妖由人兴,此之谓乎?”妖由人兴,是一个点睛之词,可以推广到任何事情。人世间的很多烦恼和不幸,几乎都是人类于无意间自己种下的因。读了这篇故事,希望能给人启迪,从而自爱、自律。特此声明,本故事选自《阅草微堂笔记》。

河间府有一个私塾老先生,是一个无神论者,平时与人闲聊的时候,如果有人讲起有关鬼神的奇异怪事,他都会嘲笑并斥责说:“世上哪有鬼神?都是和尚们编造出来,吓唬世人,骗世人钱的。”有人就说:“老先生,你别不信,要是遇见鬼,你还不照样吓个半死。”老先生拍着胸脯说:“我不怕,我一身胆气,怎么可能怕鬼呢?”


故事:书生吓唬老先生,引出一连串怪事,背后隐藏着谁


这话,别人听见也就笑笑而已,没谁会较真。可是,这话偏偏传到姓唐的书生耳里,生出事来。姓唐的书生是个促狭之人,喜欢乱开玩笑,一生不知道捉弄过多少人,人们戏称他为唐啸子,意思就是说他放荡不羁狂傲无礼。私塾老先生是个饱学之士,待人接物非常讲礼节,很是受人尊敬,按说唐啸子不该捉弄他。可是,唐啸子眼里要是有不应该捉弄的人,那他就不是唐啸子了。

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唐啸子跑到私塾前,抓起尘土洒在老先生的窗户上,还发出呜呜的怪叫声,很是恐怖。老先生在屋里厉声喝问:“谁呀?”唐啸子回答说:“我是二气之良能也。”西晋的大文人张载在著作里曾经说过,“鬼神者,二气之良能也。”意思是,所谓的鬼神,不过是阴阳二气的屈伸,屈者为鬼,伸者为神。说得更直白一点,天地之气,阴气下沉,就是鬼,阳气上升,就是神。

唐啸子之所以用这一句文绉绉的名言,本意就是开玩笑的意思。老先生以教书为生,应该博览群书,知道这一句话的出处。哪有鬼神回答得这么文绉绉的?一副读书人的腔调?可是,老先生信以为真,吓得战战兢兢的,用被子蒙着头,不敢露面,还喊来两个弟子守在床边,一直到天亮。


故事:书生吓唬老先生,引出一连串怪事,背后隐藏着谁


第二天,老先生就精神不振,起不来了。朋友来探望,问他怎么了?他颤抖着呻吟说:“有鬼,有鬼,碰见鬼了。”大家得知这是唐啸子的恶作剧,想不到把不相信鬼神的老先生吓成这样,都忍不住抚掌大笑起来。

可是,怪事来了,当天晚上,砖头瓦片纷纷砸来,砸得屋顶上劈啪作响,窗户门也砸坏了。老先生以为又是唐啸子恶作剧,带着弟子掌灯出来大声叱骂。可是,根本就不见唐啸子的人,树上站着几个怪影子,发出令人胆战心惊的怪叫声。老先生和弟子吓得屁滚尿流。自此后,每天晚上都有砖头瓦片砸来。老先生不堪其扰,只得关闭了学堂,回了老家。

唐啸子也很奇怪,有一天晚上仗着胆子走进学堂,发现学堂里闹狐狸,就恍然大悟起来,是狐狸在作祟。因为老先生受到惊吓,丧了胆气,气场弱了下来,妖气就开始入侵。所以说,任何妖邪之事,都是人为引起的,妖由人兴,是很有道理的。


故事:书生吓唬老先生,引出一连串怪事,背后隐藏着谁


妖由人兴一词,并不是纪晓岚先生的首创,在《左传》里早就出现过。《左传·庄公十四年》里写道:“妖由人兴也。人无衅焉,妖不自作。人弃常则妖兴,故有妖。”这篇小故事,就是对左传里这句话进行了诠释。这里的“妖”,泛指一切不正常的事物,如果人们违背常道,就必然会出现不正常的现象。两千多年前的古人,尚且有如此的哲学智慧,值得后人敬佩之余,也值得后人学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