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在十字坡把孙二娘放翻在地后,如果张青没回来求情救场,下一步他该怎么办呢?

田获三狐


这是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问题。

武松十字坡戏弄孙二娘的段子,是《水浒传》当中不多的“好汉收拾悍妇”的故事情节。这也算给这布显得比较血腥的小说添加了一点喜剧的色彩。

但是这个喜剧情节的背后,是令人恐怖和令人发指的毫无人性的场面。孙二娘两口子在十字坡所干的勾当,无论如何也和“行侠仗义的江湖好汉”扯不上关系,因为在他们身上基本上看不见“人的味道”。

这孙二娘算是一个“强盗世家”。他的父亲就是专干“杀人越货”的勾当,孙二娘“女承父业”在十字坡开店也干起了杀人越货的买卖,不过她比他爹要狠得多也坏的多,她不仅“杀人越货”,还卖“人肉包子”。而她的那个倒插门女婿菜园子张青更像是“欺软怕硬”的家伙。这两口子在水泊梁山的好汉当中是我本人最鄙视的,没有之一。

孙二娘家的包子铺,更像是一个“屠宰场”,他们两口子专门物色到店里吃饭的客人,看到长得壮实肌肉丰富又有可观的盘缠财物的“猎物”,便用蒙汗药麻翻,抢劫了财物之后,便把“猎物”宰了,整块的人肉当黄牛腱子,零碎的就剁成“包子馅”。这两口子哪里还算是个人,连畜生都不如。

武松在阳谷县为兄报仇杀了潘金莲和西门庆,知县念其“事出有因”,免了死罪,判杖脊发配孟州。在发配的途中路过十字坡,上演了一出戏弄孙二娘的“轻喜剧”。

武松是一个行走江湖的老手,同时也是杀人不眨眼的“魔头”,江湖经验非常老到,这一点他就比鲁智深强很多,鲁智深基本上没有多少真正意义上的“江湖经验”,所以轻易地就被孙二娘麻翻,正洗干净准备宰杀的时候,张青看他是个和尚,本着“三不杀”的原则,就放了鲁智深一马。鲁智深捡回一条命,只能算是“好人有好报”。

但武松就不一样,他从孙二娘的暴露的穿着,夸张的化妆盒轻浮的话语判断出这个包子铺十有八九是个“黑店”,所以他故意用轻浮的语言激怒孙二娘,引逗孙二娘下手,他好表演一番露露脸,这也是武松的一大性格特点——喜好逞强式的表演。当然武松逞强是有本钱的。他的本钱就是武艺高强力大无比。这个本钱让他在逞强的时候几乎没掉过链子。

在十字坡孙二娘的包子铺,武松还是没掉链子,他假装被麻烦之后使了个“千斤坠”先戏弄了孙二娘店里的伙计,待孙二娘出手时,他就开始了表演。

孙二娘的力气也挺大,估计一般的男人比不过,武松的块头已经很可以了,她夹起来就走。这也就是个性别上的“女人”。

武松很快就把孙二娘摔倒在地,他骑在孙二娘身上,用双腿牢牢夹住了孙二娘的“下半身”,双手则制服了孙二娘的臂膀,孙二娘口中便只有高喊“好汉饶命”了。

这个时候菜园子张青“及时出面”,跪倒在地纳头就拜,乞求饶命。我高度怀疑这菜园子张青一直在店外观察“放风”——今天来的这位猎物非常理想,看样子盘缠也还不错,值得下手。所以他才会“及时出现”。

其实,武松并没有想杀了孙二娘的想法,他只是想戏耍孙二娘罢了。如果武松动了杀机,他根本就没什么心思戏弄孙二娘。他是“带罪之身”正在被发配,骨子里他还是不想闯祸,况且武松这个人的“是非观”挺模糊,他更多的是在意“恩怨情仇”。

所以即使张青没有出现,武松也不会有什么进一步的举动,他也会饶了孙二娘,毕竟“好男不和女斗”。即使是赢了也不见得能有多光彩。行走江湖多一个朋友多一条路,孙二娘开人肉包子铺在武松看来也算是个“好汉”。

估计还会是“不打不相识,然后该结拜结拜,没什么影响。

另外,武松对于女色的兴趣不高,风流美貌的潘金莲尚不能勾起武松的兴趣,何况是五大三粗长相狰狞的“母夜叉”。武松的口味没那么“重”。

武松这个人其实是典型的“吃软不吃硬”,欺负一个女人不是他的风格,尽管这是一个“十恶不赦”的女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