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各位家长朋友们,大家好,欢迎阅读本文,别忘了关注订阅。曾经有一个一年级小朋友的妈妈跟我说,她说她的孩子在学校成绩不错,老师也说他很聪明,但又说他在上课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经常在课堂上搞一些小动作,但当询问孩子的时候,发现孩子把老师讲的东西都听懂了,他只不过是无意识的、情不自禁的去做些小动作,对于这个问题我们到底该如何应对,下面一起来说说。

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首先在这里我要提醒大家点,如果说这个孩子他在小学一年级的时候,他能够坚持每节课坐得非常端正,聚精会神地听老师讲课,那么他到了初高中的时候成绩一定会下来。很多家长可能不相信我说的,那么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一下我说这句话的具体原因。

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我们都清楚孩子的注意力,它发育是要有一个过程的,一般来说就是到了五六年级的时候,甚至是到初中才会发育的比较完全,然而你让他在一年级的时候,就是注意力还没有发展健全的时候,就强制性的去坚持做到不走神,不搞小动作,那么这个是非常难的。如果说哪一个孩子做到了,那他一定会把全部的精力都放在控制他的注意力上,你感觉他是在听课,但是他却没有对老师讲的东西思考,只是一个被动者而已。更何况花更多的心思在注意力,那么老师讲的对于他来说可能就是耳边风,他的成绩不见得会上去。

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倘若这个孩子他是一个墨守成规、中规中矩,不能去创新的孩子,那么他的思维就被固化,最终结果会是他们的思维变得非常狭窄,等到了高年级的时候,就会出现成绩下滑的现象。事实上你去仔细观察,你就会发现,在每一个年级,甚至是每一个班,都会有那么几个比较守纪律的的孩子,他们在小的时候通常学习成绩都会不错,但是等到了初中以后,成绩基本上都会下滑的,高中就更不用说了。

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一般来说,小学通常都是一些比较简单的题目,那么他在上课听懂了,基本上下去以后也都会做。而在初高中阶段,很多的题目要求灵活应用,就好像奥数题一样,它不再是简单的一个公式计算,更多的是考验去灵活运用上课听到的东西。而作为守纪律的这一部分孩子,他们就会按部就班、不去创新,他只要守着条条框框,就很容易做错题,很容易落入题目的陷阱,成绩自然而然就不会太高。

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事实上,如果你让一个人坚持45分钟去关注一个事情,不要去做其他的任何东西,那么这个人不走神的几率是非常低的。当然也有不走神的,一种是这个老师确实了不起,另外一种可能是这个讲课的人特别能吸引人。你也可以仔细的去回想一下,在你小的时候,你遇到的老师讲课时是否也是不走神的呢?我想你扳着手指头都可以数出来,哪些老师不会走神。每个人的领悟能力不同,每节课的内容并不是对所有的人都有用,只是一部分内容对某个人比较有用而已。只要孩子把关键的东西听得进去,即使是搞小动作也是无关紧要的,当然前提是不影响他人。

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如果大家发现你的孩子在低年级的时候,注意力不集中,上课不专心听讲,千万也别太紧张,如果你要是紧张的话,会把一些紧张的情绪传递给孩子,对孩子的学习非常的不利。如果说孩子上课频繁的搞小动作,你回家以后加以训斥,他可能会把这种不愉快带到学校,时间长了以后,孩子可能会出现厌学的情绪。

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大图模式

所以呢,我觉得不要因为孩子有一点专注力不够,就去大惊小怪,其实这个是非常正常的一件事。目前对孩子专注力有所担忧的家长中,最起码有70%以上的担忧都是多余的。大家不妨可以多去仔细地观察一下自己的孩子,看孩子是否在这个思想走神之后,把所有的课堂知识都听懂了呢?你可以仔细的去看一下,仔细地去观察观察。

小学生听课太专心,不见的是好事,家长要注意

大图模式

今天就给大家分享到这里,感谢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