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放假安排出爐,廣大師生還與這些法定節假日有關嗎?

疫情還沒有正式解除,全國的老師和學生,雖通過網絡在工作或者學習,但由於沒有處於正式上課上班,即使比平常上班、上學還累,大概還是可以視為仍然在假期的——起碼,時間還是相對自由的!

也就是說,嚴格上來說,我們現在處於“半假期狀態”!

可今天,法定節假日的安排又和往年一樣,準時發出:清明節、五一、端午節甚至中秋國慶(見下圖)。

2020年放假安排出爐,廣大師生還與這些法定節假日有關嗎?

由於開學延遲,教學時間受到極大的壓縮,那麼,這些往年一直在盼望的法定節假日,還和廣大師生有關嗎?

客觀地說,有關又沒有關。為什麼這樣說呢?

一,由於教學時間受到極大的壓縮,平常的假期(包括節假日)肯定會受到影響

可以說,由於疫情的影響,今年的寒假,應該是“史上最長的寒假”,也絕對可以稱作“史上最無聊的寒假”。

寒假延長了,教學時間自然就會受到壓縮——雖然各地都在開展網絡教學,但效果難以達到一般意義的要求(三水三心有專門的文章談論這個話題)。

但教學內容是客觀存在的,教學時間減少了,肯定就難以達到要求,所以,就一定會採取一定的方式來補足教學時間。

而能夠利用的時間,毫無疑問,就只有三種:週末、節假日、暑假。所以,可以肯定的說,不管你願不願意,理不理解,平常的假期(包括法定節假日),會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2020年放假安排出爐,廣大師生還與這些法定節假日有關嗎?

​二,採用什麼樣的方式來補足教學時間,目前還沒有具體方案

那麼,既然肯定會補足教學時間,用什麼方式來補足?又需要補足多久呢?

關於這一點,教育部和各省的教育廳,已經放了風,可能會採取這些方式來補足教學時間。比如2月14日,四川省教育廳發佈通知稱,中小學因延遲開學耽誤的教學時間,可通過調整週末和暑期等方式補齊。記者注意到,目前,除四川外,已有山東、湖南、廣東等多個省份明確了這一措施。

不出意外,全國各地,都將採用這樣的方式。

那麼,需要補足多少呢?三水三心之前曾經算過這個時間,這裡不再贅述。不過,個人認為,有兩個前提:

一是必須保證每週一天的休息時間;二是必須保證有一個月的暑假。

道理很簡單“一張一弛,文武之道”,只有讓大腦得到適度的休息,才能讓工作和學習更有效率。疲勞戰術只會讓人厭學,除此之外,如果一定要說有作用的話,就是過度挖掘人的潛力。何況,中小學生,基本上都處於身體發育階段!

或許有人說,現在的孩子,有幾個週末不補課的!是的,但補課和正式的上學,心裡壓力有差別,學習要求有差別,更關鍵的問題是——那不是你自己為孩子找的嗎?

2020年放假安排出爐,廣大師生還與這些法定節假日有關嗎?

三,個人認為,利用週末和暑期來補足比佔用法定節假日更好

​前面說到,補足教學時間,可以採用三種方式:週末、法定節假日和暑假。那麼,怎麼樣來補足相對更好一些呢?

個人以為,週末利用一天,根據所需補足教學的時間,壓縮暑假,是最好的方式。個人不贊同利用節假日來補足。原因有以下兩點:

第一,法定節假日,意義非凡。上半年的法定節假日,主要是清明、五一和端午,清明和端午,是傳統節日,裡面所承載的傳統文化內涵,不容置疑。特別是這次的新冠肺炎疫情,本身就是生命教育的題材,而清明節的核心,也是生命,是對逝去的生命的敬重!

2020年放假安排出爐,廣大師生還與這些法定節假日有關嗎?

第二,隨意取消,容易讓人忽視其重要性。設置法定節假日的目的,就是讓人牢記。而現在,為了補足教學時間就取消,很容易讓人對法定節假日產生“雞肋”之感——可以隨意調整的東西,絕對不是最重要的東西!

第三,滿打滿算,也就3天,意義不大。從經濟學的角度來看,三個節假日,也就三天,就補足教學時間的角度,三天有多大的意義呢?

時間實在不夠,還不如多佔三天暑假呢!你說是吧?

四,作為師生,要充分理解並按照補足教學時間的方案,好好工作和學習

其實,不管是採用哪種補足教學時間的方式,即使最後確定,在教育系統暫時取消法定節假日,我們也沒有必要過度反應。畢竟,特殊時期,我們需要一些特殊的舉措。

而對於廣大的教師和學生而言,我們必須保持良好的心態,努力工作,努力學習。

新冠肺炎是一堂生動的生命教育課,通過這一課,我們知道了生命的脆弱與頑強。

新冠肺炎也是一堂人性的考驗課,通過這一課,我們知道了人性的光輝和灰暗甚至陰暗!

所以,在這個特殊的時期,我們唯有充分理解,並利用好一切時間,來好好學習和工作,我們的未來才更加光彩,我們的世界,才更加美好!

2020年放假安排出爐,廣大師生還與這些法定節假日有關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