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高中申請五大誤區

現在的家長選擇讓孩子高中就去留學,卻容易陷入以下五大誤區。

1.盲目追求排名而忽略了孩子的能力是否匹配相關學校的學習壓力和強度。

英國公立,私立有近5000多所高中。英國的高中 前200的學校 GCSE和A-Level A*-C的通過率幾乎都在95%以上。很多在榜單四五十名相差的學校升學率,尤其是名校率沒有特別大的差異。只不過我們講的牛津劍橋以及”G5” 入學比率有一些差距。但是英國 除了G5的大學,KCL,愛丁堡,曼徹斯特,華威,布里斯托等等依然也是世界頂尖級名校。一味追求 讓孩子進 G5,會無形中給孩子過多的壓力。

2.盲目參考排名而忽略研究學校的課程設置以及多年的表現

英國很多非教育網站都會公佈排名,這個排名一般是該考試的成績分佈,想股票的日線一樣,只代表最近一年的學生表現。很多家長為了這個排名,忽略了很多知名學校的多年以來的優異表現,甚至不關注開設的優勢專業,比如有的學校以文學藝術課程見長,高分大多出現在這些科目上,而孩子本身學的是理工方向,對文科不感冒,這樣孩子的成績不見得能在這個學校提高很多。

3.過於苛刻,只喜歡大城市市中心或者周邊的學校。

很多家長在找我申請的時候都說,孩子一定要挨著倫敦,挨著牛津,挨著劍橋。可是我們縱觀英國中學每年公佈的Alevel考試成績。高居榜首的 卡迪夫中學和露絲公學等等 地理位置也並不在倫敦的旁邊,劍橋的周圍。

4.刻意避開一些中國學生多的學校,為了提高語言能力。

很多家長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和外國學生做朋友,吃住行在一起。不喜歡中國學生比例較高的學校。認為學生會在一起說母語,影響英語的學習。實際上學生的大部分時間是在教室,自習室(不能交頭接耳的圖書館),自己的宿舍(學校一般都會安排單人單間),以及城市的商店和路上。所以一箇中國孩子一天大部分的時間 是用在和老師課堂交流互動和當地人交買賣物品上面,同胞的陪伴時間相對較短。所以擔心中國學生天天扎堆回顧母語有點因噎廢食了。

5.把高中申請的辦理時間和親戚朋友出國上本科、研究生的時間劃等號

很多家長認為,自己認識的朋友或者親戚出國上大學,研究生很快就有offer ,為什麼自己的孩子讀高中程序複雜,申請過程中需要的資料,以及後續辦理簽證比較麻煩,所以就認為高中效率低下或者中介機構辦事慢。其實,讀高中的孩子大多沒有成年,學校考慮的東西以及中介需要的材料遠遠多於成年孩子。所以申請的時候,多交流一些,多耐心一點,offer就不期而至了。

英國高中申請五大誤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