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支付個人勞務費並代繳個稅的賬務處理


企業支付個人勞務費並代繳個稅的賬務處理

如:公司支付A個人勞務費20000元,如何處理?

應該分兩種情況進行考慮(為了計算方便,均不考慮增值稅):

第一種:20000元是稅前的,取得勞務費發票;

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3200元

借:成本費用20000

貸:銀行存款16800

應交稅費-代扣個人所得稅3200

第二種:20000元是稅後的,取得等額勞務費發票;

也就是說支付個人是稅後20000元,但是獲取的勞務費發票卻是20000元

個人所得稅=20000*(1-20%)*20%=3200元

借:成本費用20000

營業外支出3200

貸:銀行存款20000

應交稅費-代扣個人所得稅3200

注意:上述營業外支出3200元,雖然是由企業承擔,但是卻不能在所得稅前扣除,因為個稅應該是由個人承擔,與企業經營無關。

支付給了個人20000元,企業又替個人承擔了3200元的稅款,實際上3200元也是需要代扣個稅的,相當於支付給個人所得是23200元,所以像這樣的業務在實務中處理是不準確的

我們接下來看一下正確的處理方法:

由於案例中第二種情況20000元是稅後的,因此要還原成稅前金額來進行計算

還原計算

Y-Y*(1-20%)*20%=20000,解得Y=23809.52,應開具23809.52的勞務費發票。

借:成本費用23809.52

貸:銀行存款20000

應交稅費-代扣個人所得稅3809.52

這樣處理,企業即使承擔了個稅也能在稅前進行扣除

由於企業沒有去進行扣減減除標準或者專項附加,因此企業在支付勞務費時,代扣的個稅很高。

遇到這種情況時,個人A到了次年6月30號時可以在進行個人所得稅彙算時,把多繳的個人所得稅退回來。

而在實務工作中會出現爭議,因為在預扣環節扣的比較多,個人可能會不太願意,如果企業去承擔又會覺得吃虧,因為承擔了以後,個人次年彙算的時候還會多得一部分錢。

而實務中經常會出現的這種爭議,並沒有什麼解決方法,只能通過雙方協商得到一個雙方都認為合理的辦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