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地贪夜蛾态势严峻 关注玉米产量及转基因进展

核心观点

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2020年态势严峻。草地贪夜蛾原产于美洲热带及亚热带地区,其具有适生区域广、迁移性强、繁殖力高、抗药性强和暴食为害的特点,防治困难。16年1月非洲爆发,并于3年内入侵非洲、亚洲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年1月草地贪夜蛾于云南入境我国,并已扩散至26个省份,19年受灾面积为1620万亩。2020年境外虫源持续迁入、本地虫源生长,叠加北迁时间更早,全国农技中心预计草地贪夜蛾威胁区域占玉米种植区域的80%以上,防控任务艰巨。

适生区与主产区重叠,我国见虫区域或达1亿亩。目前我国发现的草地贪夜蛾主要为玉米型,其适生区占全国面积约52.79%,其中高、中、低度适生区分别占4.75%、12.14%、35.9%。我国草地贪夜蛾适生区与玉米主产区有部分重叠。从19年草地贪夜蛾发生时间来看,主要集中于4-8月,与玉米种植期重叠。以上两点意味着贪夜蛾对玉米种植存在潜在影响。20年春季,长江中下游和东北地区降水偏多,对草地贪夜蛾等迁飞性害虫繁衍危害有利。黄淮海及北方区域为玉米主产区,其中黄淮海离南方产区较近,存在较大威胁可能;且如果20年无法有效控制贪夜蛾,随着温度回升也有入侵东北的可能。黄淮海及北方玉米主产区每年玉米产量占比达70%,是夏季迁入危害区和重点防范区。

受潜在蛾灾影响,玉米产需缺口在扩大。基于农业部信息中心数据,不考虑草地贪夜蛾影响,我们估算2020年玉米种植面积约为4148万公顷、单产为6.1吨/公顷,而当贪夜蛾灾害面积在5-10%之间时,对应玉米产量为22787-24053万吨;假设2020年玉米总消费为31098万吨,对应玉米产需缺口为-8311万吨至-7045万吨,同比-1596万吨至-330万吨。

传统防治手段应急,转基因玉米为长期布局。目前我国草地贪夜蛾防控手段包括药物防治、生物防治、成虫诱杀,但均存在相应短板。美国、加拿大等国商业化种植转基因抗虫玉米可有效防控草地贪夜蛾。我们认为转基因玉米为长期抗虫的最优方式。目前我国转基因玉米品种已获得农业转基因生物安全证书,还需经历商业化许可、品种审定、种子生产经营许可等步骤。我们认为在一切顺利的背景下,我国转基因玉米在1-2年内可实现终端市场销售。基于转基因玉米种子溢价 25-50%推算,玉米种子市场规模或将增加84-167亿元。

投资建议

蛾灾或将造成我国玉米产需缺口扩大,玉米价格存上行趋势,建议关注以玉米、水稻种植为主的北大荒(600598)。在蛾灾防控手段方面,转基因玉米为防控长期布局,种子市场将扩容,企业盈利能力将显著提升,建议关注a/转基因玉米种子研发核心企业,b/研发参股企业&种业龙头隆平高科(000998),c/玉米种子龙头登海种业(002041)。

风险提示

转基因玉米研发进展不及预期的风险;自然灾害的风险等。

来源:银河证券;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