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01

張偉麗成功衛冕世界冠軍金腰帶,不僅是打敗了一個近乎神的傳說,更是創造了只屬於中國的歷史,甚至是黃種人的神話。


這絕對是一個載入史冊的奇蹟!


幾天前,女演員辛芷蕾為Chanel邂逅香水發了一條廣告,她發佈微博時的文案為“不會用香水的女人沒有未來”。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這個文案冒犯了很多人,與其說是刻板印象,不如說是對女性的不尊重,一個女性的未來,要用會不會使用香水來決定,這本身就是一件很荒謬的事情。


很難想象,一個國際知名的奢侈品品牌,在中國宣傳時會用這樣無腦的文案。


其實香水的標籤,和那些女性應該相夫教子,25歲之後沒人要,生了孩子要被公司辭退等說法是一樣的,這些定義全部來自外部,好像需要全世界來告訴女性應該做什麼,她們自己無法決定自己的人生。


不過,有人站出來把這些標籤撕得粉碎,這個人就是張偉麗。


在拉斯維加斯大都會體育館舉行的UFC248比賽中,中國UFC冠軍張偉麗通過五回合血戰擊敗喬安娜,成功衛冕金腰帶,結果一宣佈整個微博,朋友圈全部沸騰了。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可能有人不瞭解UFC,也不知道這個金腰帶的分量有多重。


這麼說吧,UFC屬於MMA,而MMA(mixed martial arts)被稱作綜合格鬥,就如同籃球一樣,是一種運動項目。


UFC(Ultimate Fighting Championship)的全稱是綜合格鬥冠軍賽,就如同NBA一樣,是一個大型頂級賽事。


所以說,UFC和MMA的關係,就像籃球與NBA,一個是比賽項目的簡稱,一個是該項目覆蓋下,全球最大最頂級的比賽。


這個難度不亞於一箇中國人進入了NBA,而且帶領著球隊得了總冠軍,自己還得了總決賽MVP。


並且,像NBA一樣,在這樣高強度的對抗和比賽中,先天的運動天賦是不可或缺的,所以你會發現,之前UFC只有亞洲血統的兩個冠軍,一個是夏威夷混血,一個是日本巴西混血。


這麼一說,或許你就明白了。


張偉麗成功衛冕世界冠軍金腰帶,不僅是打敗了一個近乎神的傳說,更是創造了只屬於中國的歷史,甚至是黃種人的神話。


這絕對是一個載入史冊的奇蹟!


02

張偉麗曾經說過一句話:“女孩不應該被簡單定義為溫柔或是柔弱。女生有很多面,也應該勇敢、堅強、堅韌、獨立。”


如果你翻翻她的過往,就知道她從小到大都在面對定義和質疑,就知道她這一路走過來有多不容易。


張偉麗從小因為喜歡武術被議論“不像女孩子”,她的童年就是在這樣喋喋不休的閒話中長大的。


後來,12歲的張偉麗進入體校學習散打,並且順利成為一名一名職業散打運動員並加入江蘇省隊。


按理說故事應該是順風順水地進行下去,張偉麗一戰成名,回應所有人的質疑。


但非常不幸,2008年,17歲的她因為腰部受了重傷,退役了。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這個時候,父母也著急了,這樣下去不是個事,不能再練散打了。


沒有哪個父母願意看到自己女兒每天被打得鼻青臉腫的,女孩子還是要做女孩子該做的事。


那會兒,父母給他聯繫了美容美髮學校,希望她能進去學一門手藝,出來混口飯吃,差不多得了。


但張偉麗還是不同意,從來沒有一件事是“女孩子天生就該做的事”。


後來,她一路北上到了北京,在這裡,張偉麗做過幼兒園體育老師、服務員、保安,兜兜轉轉最後留在了一家健身房,原因很簡單,這裡有一個拳擊擂臺。


機緣巧合下,認識了中國最早的MMA(綜合格鬥)運動員之一吳浩天,她開始學習搏擊,巴西柔術。


為了站上世界舞臺,她用了幾年的時間,每天上班前下班後,她都一個人練習踢腿,訓練體能。


她還逼迫自己和160斤的男性打比賽,哪個動作不合格,就一直練,直到練不動為止。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功夫不負有心,靠著這種不要命的努力,她終於收到了UFC的邀請,但那個時候,並沒有人認識他。


張偉麗的揚名,還要從2019年8月的UFC格鬥之夜深圳站比賽說起。


當時張偉麗排名在TOP10裡排名第六,而對手是巴西女拳王傑西卡-安德拉德,是UFC衛冕冠軍,整個職業生涯的戰績是26戰20勝,負場屈指可數。


可能安德拉德接受張偉麗的挑戰也是出於一種輕蔑,大概就是隨便打打的感覺。


但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開場42秒擊敗對方,成為中國首位UFC冠軍。


你要知道,在張偉麗之前,還沒有一個亞洲選手拿到過UFC的冠軍——男女都沒有。


全場沸騰,她一戰成名。


而這一次張偉麗擊敗的對手——波蘭的喬安娜,更不是善茬兒。


喬安娜是一名職業泰拳運動員,站立格鬥出眾,曾經獲得四次歐洲泰拳冠軍、六次世界泰拳冠軍,曾經衛冕過5次UFC草量級冠軍。


相對於巴西女拳王,這個喬安娜更加囂張和過分。


就在1月28日,波蘭選手喬安娜貼出一張面部P著防毒面具的圖片,而這張圖是她與張偉麗的對戰海報。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喬安娜的粉絲更過分,他們在圍觀張偉麗的公開訓練時,很荒謬地舉著波蘭國旗對著張偉麗大喊“冠狀病毒”。


當時張偉麗豎起中指回應,這直接導致喬安娜在發佈會上對張偉麗狂噴垃圾話:


“你別惹波蘭這個國家,每個人都清楚,我會在比賽中打爆你,你這是第一次碰到像我這麼厲害的對手。”


張偉麗沒有反擊,只是笑著說了一句“shut up。”


喬安娜又一次挑釁:“會用拳頭把你的嘴閉上。”


張揚跋扈,盛氣凌人。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也許喬安娜的囂張是有底氣的,她知道張偉麗來美國參加比賽已經讓她相當疲憊。


為了走進賽場,張偉麗先後輾轉了三個國家,跨過了十二個時區,這一路的顛簸,對於格鬥者的狀態影響極大。


可以說沒趕上好好休息,張偉麗就進入了八角籠開打。


第一回合兩個人都拉開距離尋找進攻機會,但能明顯感覺到,喬安娜更加靈活。


張偉麗始終處於一個被動狀態,喬安娜利用拳腳組合連續猛攻,在最後階段,張偉麗才利用低掃找回一點優勢。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第二回合兩個人加入了更多的近身纏鬥,張偉麗多次對喬安娜摔抱,但喬安娜下盤非常穩健,張偉麗始終沒有形成壓制。


反觀喬安娜加入了更多的腿部動作,鈴響之前有一記精彩的前踢命中了張偉麗的下巴,並將張偉麗狠狠摔倒。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第三回合,喬安娜進一步加強了進攻,而張偉麗似乎仍未從之前頭部被踢中的震盪中恢復過來,連續遭到擊打,場面也開始向著喬安娜傾斜。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第四回合,兩人招數都差不多了,兩個人開始不淺餘力地激烈拼拳。


張偉麗的擊打總是能將對手暫時擊退,而喬安娜則有相對較多的有效命中,並在其中加入了一些膝擊,場面非常膠著,張偉麗眼角開花,甚至右眼視線受阻。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最後一回合,張偉麗從之前遭受的猛擊中恢復過來,在進攻中開始逐漸佔據優勢,並通過重擊傷到了喬安娜的鼻子、面部。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比賽結束前的幾分鐘時間裡,雙方體力已經全部耗盡,就靠著一點意志力進行戰鬥。


最終,張偉麗以47-48, 48-47, 48-47的微弱優勢獲勝,成功衛冕UFC女子草量級冠軍頭銜。


這一路走過來,她經歷了無數的黑暗和低谷。


從小時候被議論不像女孩,到長大後被身邊最親近的人質疑,再到對手的嘲諷,每一樣都曾重重打擊過她的自信心。


她流了無數的血和汗,傷病、勞累、辛苦都不能讓她止步,張偉麗用一種偏執的努力,實現了自己的夢想。


她用拳頭打破了那些“定義”,更打出了自己的未來。


03

之前看到過一篇文章,說中國只有女孩和老太太,缺少真正的女人。


他們認為,女孩需要人保護,總是通過索取來索要一切。


而媽媽/老太太總是需要通過討好和給予,才能彰顯自己的價值。


真的是這樣嗎?中國真的沒有真正的女人嗎?


當然不是,張偉麗就是對這一說法的最好回擊。


真正的女人,是一個成熟的狀態,她們會用自己的實力去爭取利益,不僅和其他女人競爭,也和男人站在同一個賽場上。


事實上,體育永遠是相對最公平的,永遠是靠實力說話的,而中國的女子體育,從各方面都比男子體育更強。


比如籃球。


去年男籃世界盃中,中國男籃就在自己家門口失去了直通東京奧運會的入場券,周琦的發球成了多少球迷的痛,近在咫尺機會就這樣溜走了。


而就在一個月前,中國女籃的姑娘們先後擊敗了英國、西班牙以及韓國,殺出了一條血路成功躋身東京奧運會。


尤其是對陣歐洲籃球老大西班牙蕩氣迴腸,如果單純地對比兩支球隊的紙面實力來看,中國女籃完全沒有機會,但女籃就是咬著牙背水一戰,拿下比賽。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比如足球。


中國女足曾經打進了世界盃決賽,最終只在點球大戰輸給了美國隊,並且還曾奪得八次亞洲盃冠軍。


相比之下,中國男足歷史上只打進一次世界盃,更多的時候,中國男足一直是中國體育調侃和批評的對象。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還有女排就更別說了。


在2019年世界女排世界盃中,中國女排通過驚人的10連勝衛冕冠軍,這是中國女排第五次獲得世界盃的冠軍,也是中國女排獲得的第十個世界冠軍。


而在東京奧運會中女排順利晉級,中國男排在資格賽中0-3負於伊朗無緣東京奧運會,這已經是第三次衝奧運失利了。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體育競技中,成王敗寇,在這裡說話,要憑真本領,第一就是第一,第二就是第二,沒有模糊的中間地帶。


所以你看,每當女性用實力奪冠,用實力證明自己的時候,大家一樣歡呼一樣驕傲。


中國女排是這樣,中國女足是這樣,中國女籃是這樣,即便是在充滿了對抗的UFC中,大家對於用自己實力奪冠的女性依然充滿了敬佩和尊敬。


而令人遺憾的是,很長一段時間以來,我們能看到,很多女性在兩種極端的狀態之中單向轉換。


最開始是一種長期地壓迫,她們要忍受無數的打壓,類似於“女德”:


“女孩子努力有用嗎?,趕快找個老公嫁了”


“女孩子天生不如男孩子,學理科,找工作,社會交際,認了吧”


久而久之,真的會受到影響,變得缺乏自信一蹶不振。


而後來,越來越多的女性就在對這樣壓迫的反抗中,走向了另外一個極端,成為了田園女權。


她們非常善於利用其他女性的苦難為自己謀取利益,“氣抖冷”就是典型,而且她們在男性面前,只談權利不談義務。


“你負責整掙錢養家,我負責貌美如花。”


“男人掙錢就是給女人花的”


“看他愛不愛你,就看他給你花了多少錢!”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這種田園女權,為自己謀取利益的方式就是不斷的抱怨和甩鍋。


如果自己哪方面沒有被注目,一定是男性的錯誤。


為此,她們會找出無數個理由為自己辯護。


04

這就像之前一個視頻一樣:


“我們女生電競水平和男生一樣好,但收入低的可憐。”


“女子電競賽事太少了,市場不愛看女孩子打遊戲”


“很專業的英雄聯盟女子賽事,也沒人看。”


然後做視頻的人再配上一些數據,比如中國電競的女子觀眾超過30%,但是世界電競職業圈收入TOP 500的只有2位女選手: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於是這條視頻火了,女拳鬥士們在這條微博下又集體高潮了: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但真的是這樣嗎?


這位電競女權提到了各種不平等,卻沒有提到自己被打爆的戰績。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沒有提到戰隊招人的低標準(玩LOL的都知道這是什麼水平)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電競和其他體育競技一樣,體育有排名,電競也有天梯排名,是有實打實的數據可以比較大家的水平的。


無論是DOTA2,LOL,SC2,PUBG還是CSGO,誰強誰菜,看一下積分排名一目瞭然。


現狀是,這些遊戲排名前一百的玩家中,女玩家很少,說明現在女子電競水平和男子還有巨大差距。


水平不好,就沒有觀賞性,沒有觀賞性,我們為什麼要看呢?


更何況,打得好的女選手真的得不到尊敬嗎?


不是的,星際爭霸2職業選手“噶姐”,2012年拿下WCS北美洲冠軍,2013年拿下IPL冠軍,2014年MLG殿軍,最輝煌的是,2018年韓國平昌冬奧會的星際爭霸比賽上,噶姐4比1戰勝韓國世界冠軍SOS,順利拿下冠軍。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這時也沒見哪個星際粉絲對她陰陽怪氣,基本都是恭喜,期待,希望看到更多小姐姐英勇奪冠: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守望先鋒的Geguri,一手查莉婭出神入化,因為打得足夠優秀,被邀請參加國際奧委會電競論壇。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守望先鋒玩家看了她的故事也都被感動,希望她能走更遠: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所以事實就是,一個職業選手,只要職業水平過硬,管你男人女人,都會有大量粉絲,都能獲得尊重和可觀的收入。


電子競技,菜是原罪,這位只會抱怨的電競從業人士不可能不知道這些,但她隻字不提。


為什麼?


因為她希望得到特權,希望她能不經過努力,僅靠輿論以及女人的身份,別人就把冠軍送到她們基地。


這就是生活中田園女權的真實寫照。


但很明顯,像張偉麗這樣的例子,一遍又一遍地告訴我們:


冠軍不是靠抱怨得到的,尊重也不是靠揮舞性別歧視的大旗得到的。


要贏得這些,靠的是實力,是讓其他人閉嘴的實力。


在實力面前,定義和質疑都變得不堪一擊,所有的嘲笑和諷刺都不值一提。


用絕對的實力,打破性別歧視,打破刻板印象,為自己贏得尊重和掌聲。


這,才是真正的女權。


誰會不認可張偉麗這種“女權”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