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如何運用《孫子兵法》分析疫情,結合實際確定目標,戰役必勝

看如何運用《孫子兵法》分析疫情,結合實際確定目標,戰役必勝

在這個“特別”的寒假裡,發生了很多令人揪心的事。

武漢的疫情令我們擔心,逆行者的勇敢令我們擔心,不知何時結束的噩夢令我們擔心。

在這個特殊時期內,待在家裡就是對國家,對社會最大的貢獻。

但是我們不能就此頹廢,要利用好這段時間,做一些對自己有益的事情。

看如何運用《孫子兵法》分析疫情,結合實際確定目標,戰役必勝

在接觸了《孫子兵法》這本書後,我有了很多不一樣的見解:

這本書分13個部分,有始計,作戰,謀功,軍形等。

每個部分都有原文,翻譯,戰例。

使我們看著更易懂,更有趣。

而且每篇都那麼精妙絕倫。

主要寫了一些歷史戰役,將帥們是在什麼情況下運用什麼樣的戰略取勝的。

首先孫子從戰略術上,概括了九種不同作戰地區的基本特點,論證了它們對官兵心理狀態的影響。

接著,孫子推崇戰略出擊,提倡深入敵國進行作戰,認為這樣做具有使士兵聽從指揮,努力作戰,就地解決部隊休養,士兵勇敢無畏等優點。

然後,孫子結合戰略突襲行動的特點,重視保持軍隊的團結一致等。

看如何運用《孫子兵法》分析疫情,結合實際確定目標,戰役必勝

“致人而不致於人”。這句話不愧為《孫子兵法》之最,短短7個字使我領悟到了學習的真正法寶。

如果你正在讀書學習,別人來找你玩,你會怎麼做?

想必大多數人都會選擇去玩,這樣就不是“致人而不致於人”了。

那麼,怎樣才算“致人而不致於人”呢?

比如說你和朋友已經玩了很長時間,再玩就是瘋玩、浪費時間了。

這時,你就可以靜心去看書;

當朋友沒有了玩伴,他還會玩嗎?也只能回來學習了。

這表面看是朋友受益,其實更是自己受益——不僅適量小玩休息了大腦,還做到了及時學習,不浪費時間。

古來有迦太基對羅馬,項羽對劉邦,都是戰無不勝,一戰而身死國滅,圖為古人扼腕!

比較近現代的兩個例子,我們可以更加感性的認識到《孫子兵法》裡的智慧。

拋開意識形態和民族感情不論,單純的從"為兵"角度評論二戰時的德日兩國,都是戰術上不無可取之處,但是戰略上的短視確導致了它們的徹底失敗。

孫子曰: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

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可勝。

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

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

守則不足,攻則有餘。

孔子曰:"過猶不及。"

"中庸之道,忠恕而已矣。"

講的就是這個道理。

看如何運用《孫子兵法》分析疫情,結合實際確定目標,戰役必勝

無論一個國家,一支軍隊,小至一個公司、家庭,不能脫離自己的實際,盲目的追求過分的目標,從而導致失敗。

相信櫻花會有重開時,武漢加油!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東方人際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