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民政局:截至3月11日中午,本市慈善組織、紅十字會接受社會捐贈收入總計12.63億元,已支出8.53億丨上海新聞發佈會

3月11日下午,上海舉行新聞發佈會,邀請市衛生健康委新聞發言人鄭錦、市民政局副局長蔣蕊、市慈善基金會副理事長施南昌、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副院長吳凡,介紹上海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情況。

發佈會上,市民政局副局長蔣蕊表示,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上海各類社會組織和愛心企業、熱心市民等踴躍捐款捐物,支援抗疫一線。作為慈善公益事業的行政主管部門,本市民政部門一方面積極組織動員慈善組織和社會各界為疫情防控工作奉獻愛心力量,一方面依法依規嚴格規範捐贈和受贈行為。同時,千方百計暢通募捐通道,促進精準捐贈,確保善款善物及時有效投入抗疫一線。

截至今天(3月11日)中午的最新統計,本市慈善組織、紅十字會接受社會捐贈收入總計已達12.63億元,已經支出8.53億元。另外,本市已經有兩單抗擊疫情慈善信託備案,信託財產共計700餘萬元。

一、第一時間開通渠道,支持慈善組織及時啟動抗疫公開募捐

疫情發生後,面對社會各界湧動的愛心,市民政局第一時間指導市慈善基金會制定有關“疫情防控專項募捐”方案,趕在除夕夜(1月24日)即為其開通公開募捐特殊通道。其後,又先後為市兒童基金會、市青少年發展基金會、市擁軍優屬基金會、市華僑事業發展基金會、市志願服務公益基金會等5家基金會辦理了公開募捐方案備案手續,確保上述6家慈善組織迅速有序地開展抗疫公開募捐。剛才我介紹的12.63億元社會捐贈總收入中,上述6傢俱有公募資金的基金會就佔了5.36億元,另外本市還有121家基金會接受社會捐贈5.1億元。

二、想方設法通關通流,幫助海外捐贈物資儘快運抵抗疫一線

疫情暴發初期,防疫物資供不應求,許多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紛紛向海外採購物資,許多海外華僑也在境外籌集物資,但由於航班、物流等種種原因,不少來自海外的捐贈物資遭遇通關難、運輸難。

對此,市民政局與海關、商務、稅務等部門迅速聯手,自1月下旬起,出臺了有關抗疫捐贈物資免稅通關的操作指引,向社會公佈了具有慈善捐贈物資免徵進口稅收資質的20家慈善組織名單,開通了海外捐贈物資的線上辦理通道。市民政部門還會同市紅十字會、市慈善基金會,派專人駐點浦東機場現場辦公,與海關無縫銜接,開啟海外捐贈物資免稅入關快速通道。

同時,針對海內外愛心組織、企業及個人在境外採購的捐贈物資運輸難的問題,市民政局主動服務,得到擁有全球物流資質與貨運能力的綠地集團鼎力支持,盡最大努力,將一批批國內緊缺物資,運抵上海、湖北抗疫一線。

三、主動作為統籌協調,有序引導捐贈資金精準有效使用

暢通了渠道,加速了物流,便捷了通關之後,如何使鉅額善款及時、足額、有效地用於疫情防控?在市疫情防控領導小組領導下,市民政局會同市審計局、相關慈善組織、市紅十字會等,專門建立了“抗疫慈善捐贈統籌機制”。

依照該機制,相關部門根據本市疫情防控實際,主動細緻摸排抗疫物資需求,再據此有針對性地設計項目,進而有的放矢地引導慈善組織精準捐助。目前,首批設計的六個項目,已全部被全市各慈善組織認捐實施,包括“社區防疫應急箱項目”“社區醫療機構防控物資項目”“發熱門診配置CT項目”“老年助餐支持服務項目”“養老服務機構疫控緊缺物資支持項目”“小區物業夜班安保人員關愛項目”等。

通過統籌協調的工作機制,我們實現了社會愛心捐贈與抗疫一線亟需的供求對接,推動了社會各界的精準捐助,促進了善款善物迅速分配、有效使用,真正把社會捐贈的寶貴資金用在了疫情防控的刀刃上。

四、嚴格監管有效規範,確保愛心捐助信息公開、使用透明

慈善捐贈是助力抗疫的重要資源,必須予以嚴格監管、有效規範。疫情發生以來,民政部門切實加強對慈善組織的指導與監管,明確要求慈善組織必須依法依規報備公開募捐方案;對定向捐贈,切實尊重捐贈人意願;對非定向捐贈,則加速流轉、快速分配。此外,市民政局還要求慈善組織,對疫情防控的捐贈款物,一律不收取任何手續費、管理費。

為做好社會捐贈信息公開,市民政局建立了各基金會信息日報制度;從2月4日開始,通過上海民政微信公眾號每三天公佈一次全市社會捐贈收支彙總情況;從2月20日開始,每天公佈一次。

下一步,我們將繼續加強監管規範,督促各慈善組織及時做好捐贈款物的接收、登賬、撥付等工作,及時向社會公佈捐贈明細,主動接受捐贈人和社會監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