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部寫給莎莉文的愛和感恩之歌

海倫·凱勒和拿破崙是19世紀兩個最傑出的人。拿破崙試圖用武力征服世界,他失敗了。海倫·凱勒用筆征服世界,她成功了。

—馬克·吐溫

初次閱讀《假如給我三天光明》,馬克·吐溫的話不能使我信服。只有扉頁上作者的介紹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海倫·凱勒是一名作家一生著有14本著作,同時她也是教育家,慈善家,社會活動家。她掌握了英,法,德等多種語言。一位盲聾人怎會有如此高而多的成就?第一次讀完《假如給我三天光明》,我的心中充滿震驚,還有些許質疑。

第二次,在朋友的鼓動下,再次讀完了這本書,我的心中已經沒有了最初的震驚,更沒有了質疑。隨之而來的是發自內心深處的敬佩,敬佩海倫·凱勒的自強不息與頑強毅力。

第三次讀完這本書,我的心中是深深的感動。整本書,字字平凡卻句句真情;沒有華麗的辭藻,沒有跌宕起伏的故事情節,它卻可以震撼人心。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部寫給莎莉文的愛和感恩之歌


《時代》週刊曾經評價這本書是偉大經歷與平凡故事的完美結合。

平凡的故事最動人心,海倫·凱勒將自己的一生描寫的很平淡但卻很真情。無數個普通的故事就是她偉大的一生。在這一生中總是少不了莎莉文老師愛的陪伴。《假如給我三天光明》記錄了海倫·凱勒的人生經歷,更是一部她寫給莎莉文老師的愛和感恩之歌。

平凡的莎莉文遇到了平凡的海倫·凱勒,兩個平凡的人相遇譜寫了一段偉大的經歷,少了誰這段經歷都不再偉大。海倫·凱勒沒有對莎莉文老師進行濃墨重彩的描述,但每一個故事中都有莎莉文的身影,每一個文字都有對莎莉文老師的愛意和感恩。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部寫給莎莉文的愛和感恩之歌


"1887年3月3日,當時我才六歲零九個月。這是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一天,因為這一天是我的老師安妮·曼斯菲爾德·莎莉文到來的日子。"

寥寥數語卻將莎莉文在海倫凱勒一生中的重要性體現的淋漓盡致。一個人的一生中重要的日子可能有很多,但是稱得上最重要地日子就這麼一個,而海倫·凱勒地這一天就是莎莉文出現的日子。

幼小的海倫·凱勒因《霜王》這篇短篇小說而惹禍上身,使得她和莎莉文都受到質疑和猜忌。為了為自己和莎莉文討回公道,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海倫凱勒寫清楚了事件的來龍去脈。原文中寫道:"…這件事使我最愛的人受到了質疑和猜忌。"這個最愛的人就是莎莉文。

因為愛,不忍心讓她經受病痛的折磨,所以海倫·凱勒內心的傲氣也可以暫時放棄。曾經難以開口的求助,也可以脫口而出。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部寫給莎莉文的愛和感恩之歌


海倫·凱勒長大後莎莉文依舊沒有離開她,一如既往的陪伴在身邊。有一段時間,她們生活拮据,這也成了公開的秘密。鋼鐵大王卡耐基是個樂於幫助她們的人,他主動對海倫·凱勒給予幫助,但是海倫·凱勒拒絕了。那時的她年輕氣盛,相信自己不依靠他人也可以好好的活下去。放縱著心中這股不服輸的勁兒,兩年後,海倫·凱勒再一次婉拒了卡耐基的幫助。但是,當莎莉文生病時,年輕的海倫·凱勒主動向卡耐基求助,並接受了他寄來的支票。


無論什麼時候,什麼時間,什麼地點總有那麼一個人一直住在心中,遭遇不幸時總會為了那個最愛的人籌謀一二。

莎莉文生病後需要去布拉夕度湖畔去養病。沒有了莎莉文的海倫·凱勒,有生以來第一次體會到人生的乏味。如果世界上沒有了莎莉文,海倫·凱勒覺得世界會變得很無趣,至於有多麼的無趣她不敢想象。獨自一人,海倫·凱勒不能想事情,什麼事情也做不好,每天都患得患失。


《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一部寫給莎莉文的愛和感恩之歌


經歷過沒錢和莎莉文生病的日子,此後兩年的生活中,她們的生活需要竭盡所能地節省開支,尋找賺錢的機會。同時,海倫·凱勒意識到:朋友們的資助都是以自己地生命為期限地,如果自己先莎莉文而去,老師地晚年生活應該怎麼辦呢?

這一刻,她決定要多賺一點錢,為老師準備一份養老金。為了多賺一些錢,海倫·凱勒和莎莉文奔開始到雜劇院裡客串演出,演出事業持續了四年。在這期間,她們也受到了一些人的誹謗。有人認為海倫·凱勒為了出名不擇手段。

海倫·凱勒不懼流言蜚語也要為莎莉文的未來做好準備。如果,對莎莉文的愛不是出自內心深處,又怎麼嘔心瀝血地為其未雨綢繆?

滴水之恩當湧泉相報,海倫·凱勒做到了!在莎莉文的陪伴與幫助下,海倫·凱勒用平凡而殘缺地身體走出了一段偉大的人生。在莎莉文的託舉下,海倫·凱勒這個名字傳播到世界各個角落,而莎莉文這個名字也因海倫·凱勒的文字而被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