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六计故事-围魏救赵

胜站计:围魏救赵

【原文】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

【译文】攻打集中之敌,不如攻打分散之敌。从正面攻敌,不如从侧面攻打防守相对薄弱之敌。

【典故】典故出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记载的齐魏桂陵之战。公元前345 年,魏国派将军庞涓带领八万军队进攻赵国,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国派人到齐国求救,齐威王任命田忌为统帅,孙膑为军师,带兵八万去救援赵国。田忌大军兵发邯郸,要与魏军决战,救援赵国。这时,军师孙膑却急忙说道:“田将军!我们的大军不应去到邯郸,应当到大梁去。”田忌惊讶地问其何故。孙膑笑道:“要想解开一团乱丝,不能用拳头去乱打,要善于用手去解开它;要想替别人拉架,不能去参加搏斗。现在要去解救赵国的危难,直接去死打硬拼是不合算的。眼下魏国精兵都在攻打赵国,国内防御必定空虚。我们如发大军直捣大梁,大梁是魏国首都,庞涓必然要回军自救。庞涓一撤军,邯郸的围不就解开了吗?等到庞涓急忙赶回本国时,我们再在半路上打他个伏击,不正好以逸待劳吗?”田忌一听,恍然大悟,连叫:“好计!好计!”众将也都高兴地赞成。于是,齐国军队不去邯郸,而直接去魏国首都大梁。魏国军队虽在攻打邯郸,但与国内联系却十分密切。庞涓突然接到探马报告,说齐国大队人马浩浩荡荡袭击魏国首都大梁去了。这一惊非同小可。他慌慌张张地带领部队撤离邯郸,日夜行军,回师自救。当魏军赶到桂陵时,中了齐军的埋伏。魏军长期在外奔波作战,现在又是急行军,十分劳累;齐国军队却以逸待劳,锐气正盛。魏军抵挡不住,被齐军打得落花流水。齐国军队没有花大力气,就解了赵国之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