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卻成為敵人的“引路人”,遺禍千秋

明朝是我國曆史上非常輝煌的一個時代。明朝存在的三百多年中,出現了無數名臣名將,皇帝也基本上都有所作為,也有過鄭和下西洋、戚繼光抗倭等弘揚國威的事蹟。

在明朝,我國不管是經濟還是軍事等方面,在世界上都是最頂尖的水準。然而,這麼一個強大的王朝,卻在他最鼎盛的時期,迎來了一位堪稱大明史上最爛的皇帝——明英宗朱祁鎮。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卻成為敵人的“引路人”,遺禍千秋

土木堡之變——堪比宋欽宗般的喪權辱國

朱祁鎮的父親是朱瞻基,他爺爺是朱高熾,這倆人創立了“仁宣之治”,為朱祁鎮打造了一個完美開局。都說“虎父無犬子”。可這句話到朱祁鎮這可就不好使了。

朱祁鎮在位的第十三年,年僅22歲的他,準備做一件大事——御駕親征。當時明朝的大敵是瓦剌,也就是以前的蒙古。朱祁鎮此番出征,帶領著數十萬大軍。這數十萬大軍,乃是大明朝70餘年來全部的精銳,不僅如此,大明的許多名將也都跟著他出徵;按理來說,大明精銳傾巢而出,又有皇帝坐鎮穩定軍心,打一個已經被趕出中原的瓦剌,應當是十拿九穩的。

朱祁鎮也這麼想,於是他讓自己最信任的人——大太監王振來坐鎮軍營,自己在背後指揮他。

於是乎,就有了歷史上著名的“土木堡之變”。此番戰役,明軍數十萬精銳將近三分之一直接戰死,過半士兵重傷,糧草輜重啥的全都沒了,可以說是全軍覆沒,隨行的無數文臣武將,包括朱棣手下的第一名將英國公張輔也都全部戰死,而身為皇帝的朱祁鎮,直接被當場活捉。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卻成為敵人的“引路人”,遺禍千秋

土木堡之變,直接將大明數十年來的國運敗光,大明王朝剛剛經歷了仁宣之治後,便迅速的由盛轉衰。

後人對明朝的評價,大多都會有一句話,叫“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兩百年後,朱祁鎮的後人崇禎皇帝朱由檢在京城被攻破之時,選擇了上吊自殺。可他的先祖朱祁鎮,卻安安心心的當上了俘虜。

瓦剌俘虜了朱祁鎮之後,倒也沒對他進行侮辱。瓦剌明白,朱祁鎮留著,可以為他們帶來更多利益。瓦剌這麼想,朱祁鎮也這麼想。於是,朱祁鎮為了能讓自己活命,開始了與瓦剌的“合作”。

瓦剌繼續南下攻打大明,而朱祁鎮,則當仁不讓的當起了異族的領路人。瓦剌攻打大同時,昏庸怕死的朱祁鎮,竟然答應瓦剌,在城門下“叩關”,以大明天子的身份,要求守將開門獻城!此番作為,堪稱是昏庸無能,膽小怕死到了極點。

守將郭登挺有氣節,並沒有開門;可朱祁鎮又命令他去搜刮錢財,讓他獻給瓦剌。郭登實在沒法,這畢竟是皇帝,於是他便去搜集錢財,“只”搜出了兩萬兩金銀給他。朱祁鎮不依不饒,又讓郭登把隨同他在土木堡戰死的大臣的遺物送來。他就拿著這些錢財,盡數送給了瓦剌太師也先!

朱祁鎮的所作所為,翻遍中華上下五千年歷史,也只有宋欽宗能與之媲美。普通人尚且知曉國仇家恨,有廉恥之心,朱祁鎮身為天子,卻為了自己的性命,全然不顧天下百姓死活,在敗盡了先輩們的基業後,又毫無氣節的充當“漢奸”,堪稱中華之恥!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卻成為敵人的“引路人”,遺禍千秋

殘害忠良,忠奸不分

土木堡之變,大明王朝遭到了近乎毀滅性的打擊。而瓦剌在朱祁鎮的一路幫助下,順利的逼近了京城,大明王朝眼看就要毀於一旦了。

此時此刻,中華歷史上的一名英雄人物——于謙站了出來。他率領著京城內僅剩的十多萬士兵,這其中作戰能力跟得上的僅有十分之一,守住了京城,救回了朱祁鎮。

後來時任皇帝朱祁鈺病重,朱祁鎮趁機發動了“奪門之變”,重新登基,而他奪回皇位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開始進行清算。

首先遭到清算的,就是他的弟弟朱祁鈺。朱祁鈺在朱祁鎮被俘虜時,被于謙推上了皇位,並配合于謙守住了京城。朱祁鎮上臺後,直接剝奪了他弟弟的帝號,刨了他的陵寢,賜死了他的嬪妃,讓她們為朱祁鈺殉葬。有意思的是,史學家們在整理朱祁鎮的優點時,有一條就是“廢除殉葬”,以此看來,實在可笑。

收拾完自己的弟弟後,朱祁鎮立刻便殺了于謙。名垂千古的于謙於少保,落到了這麼一名昏君的手上,只落得個身首異處的下場。不僅如此,朱祁鎮在殺了于謙之後,還連帶著殺了許多為于謙求情以及朱祁鈺在位時被委以重任的大臣,前前後後加起來,整個朝廷足足有將近一半的大臣被殺。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卻成為敵人的“引路人”,遺禍千秋

殘害忠良對於朱祁鎮來說,還不是最離譜的事。上文我們提到了大太監王振,他與朱祁鎮簡直是天作之合,一個奸,一個蠢。朱祁鎮復辟後,心中對這位禍亂天下的老朋友甚是想念,於是他便給王振平反,說他是一個大忠臣,還給他立了個碑,上面畫著王振身穿蟒袍的樣子。這塊碑現在可以在北京智化寺看到。後來人實在看不下去,便將這塊碑上王振的名字給鑿的稀爛。

給王振平了反,立了碑,朱祁鎮還覺得不夠,勢要將這明朝第一昏君當到底。他又做了一件震鑠古今的事——給瓦剌太師也先立廟!

這座廟就是現在北京的“當街廟”。朱祁鎮認為,是也先放了他,對他有恩,於是便立廟紀念他。

總覽古今,朱祁鎮此等為俘虜自己的敵人,殺害自己國家無數人民、將士之人立碑之事,可以說僅此一家。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卻成為敵人的“引路人”,遺禍千秋

弊政頻出,遺禍千秋

朱祁鎮當皇帝時做出的昏庸決定,可以說是數不勝數。除了殘害忠良,給敵人立廟這等荒唐離譜之事以外,他的許多政策,可以說為明朝乃至整個華夏文明給埋下了禍根。

首先,他重用錦衣衛,推行特務統治。要說後世影視作品中,錦衣衛能有這麼高的人氣,朱祁鎮可謂“功不可沒”。他為了鞏固自己皇權,任由錦衣衛誣陷朝臣,甚至是皇親國戚。他的皇叔就因為得罪了錦衣衛,被錦衣衛誣陷,朱祁鎮明知皇叔是被無限的,依然下令將皇叔母子殺人焚屍。

其次,朱祁鎮由於輕信韃靼,導致河套平原丟失。朱祁鎮不知道是對蒙古人有什麼情結還是什麼的,蒙古人說啥他就信啥。蒙古人說進貢,他就讓他們來進貢,蒙古人說繞路,他就讓他們繞路,結果這一繞,蒙古韃靼部直接拿下了河套平原,往後百年,大明都飽受河套平原流寇之苦。

最後,朱祁鎮做了一件為後世埋下無數禍根的是——扶持建州女真。他開放撫順關馬市,讓女真能夠與中原進行貿易。女真此時得以壯大,壯大到對中原進行燒殺搶掠,朱祁鎮也不管就任由他們胡作非為。兩百年後,女真的建州指揮使傳到了一個人手上,那個人就是努爾哈赤。

土木堡之變朱祁鎮被俘後,卻成為敵人的“引路人”,遺禍千秋

結語

縱觀朱祁鎮一生,他身為天子,卻幾乎沒幹過人該乾的事。被人俘虜,卻毫無氣節的充當“漢奸”,坐上皇位,又對忠臣進行大肆屠殺,為大奸大惡之人建廟立祠,甚至為大明日後覆滅埋下禍根。好在上天覺得大明氣數不該絕,朱祁鎮復辟八年後便駕崩了,年僅37歲,結束了他荒唐又無恥的一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