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顾“凡尔登绞肉机”一一凡尔登战役不为人知的隐秘


回顾“凡尔登绞肉机”一一凡尔登战役不为人知的隐秘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推动源于德国将军埃里希 ·冯 ·法肯海恩的法令,该法令旨在从法国防卫凡尔登周围要塞的复杂局势中制造重大的流血事件。在 1916 年 2 月德国军队迅速推进,在残酷的地下的肉搏战之后,宣布占领了杜蒙堡和沃堡。尽管到了离凡尔登大教堂不到两英里的地方,德国人还是在7月中旬停止了进攻,法尔肯海恩也被解除了职务。此后法国人重新夺回了他们的堡垒,并将防线后撤,到12月双方的部队停止行动时,双方都有了60多万人的伤亡。

回顾“凡尔登绞肉机”一一凡尔登战役不为人知的隐秘

第一次世界大战只有西部战线才有可能是凡尔登战役理论产生的基础。这一点可以从法肯海恩的记载中看出,埃里希 ·冯 ·法肯海恩(Erich von Falkenhayn)是德国总参谋长,他在 1915 年的圣诞节备忘录中提出了一个独特而愤世嫉俗的理论:不是占据领土,而是夺取生命,让法国军队在保卫凡尔登要塞附近的默兹高地(Meuse heights)之中 "流血至死”,尽最大可能的用一切手段消磨掉法国人的有生军事力量。

回顾“凡尔登绞肉机”一一凡尔登战役不为人知的隐秘

1916 年 2 月 21 日,在8 英里范围内的 1,220 多门大炮开火。这场狂风暴雨式的猛烈炮击将这场战斗与此后的其他战役区分开来。事实上凡尔登的确充当了一个 “吸盘”:法国西部前线四分之三的力量最终被牵制在那里。但即使从最开始,“默兹磨坊”也并没有达到法肯海恩( Falkenhayn) 所预估的 5 比 2 的杀伤比。进攻者很快就忘记了这个对象。德国军方下令“不考虑伤亡”地占领法军阵地。在第一周结束时,德国人已经前进了六英里;有几个人走进一个几乎没有防守的杜蒙要塞,并占领了那里。对法国人来说,这标志着他们进入低谷。战斗退化为为争夺弹坑而进行的孤立的争斗,迫使法军进入随机但成功的纵深防守。在 6 月初,在可怕的地下混战之后德国人占领了另一个重要的据点 — —沃斯堡(Fort Vaux)。事实上,他们的一些部队已经到达了两英里外凡尔登大教堂的双子塔。然而,在 7 月 14 日,德国人停止了进攻。法肯海恩(Falkenhayn) 很快就被解职,主要是因为他在凡尔登的失败。

回顾“凡尔登绞肉机”一一凡尔登战役不为人知的隐秘

现在轮到法国人反攻了。秋天,他们先后夺回了杜奥蒙和沃克斯。到 12 月中旬他们的一线军队停止推进时,离10个月前开始战斗的地方距离已经很近了。两国的伤亡人数总计在 60 万至 70 万人之间,总体上双方伤亡大致相当。整场战争期间在凡尔登地区的总伤亡人数接近 125 万。直到今天,参与凡尔登战役的战士遗骸依然保存着,在杜奥蒙国家公墓里可以看到那一排排醒目的十字架,仍然记录着当时的惨状,这也不断提醒着后人战争的残酷性。

回顾“凡尔登绞肉机”一一凡尔登战役不为人知的隐秘

号称“凡尔登绞肉机”的凡尔登战役可谓是法肯海恩的准确理论实践,但是对生命的的漠视让这场战争的双方没有胜利只有失败,由此可见任何时候战争都是最下乘的军事手段,兵事不可轻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