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自疫情開始,釘釘經歷了產品自誕生以來最高的增長,也遭遇了前所未有的翻車事故——原本還沉浸在假期幸福中的學生,因為每天多次打卡,加倍的作業,把憤怒發洩在上網課的軟件之上,集體湧入各大應用商店給釘釘打一分差評。面對這樣的危機,釘釘不但臨危不亂,還在bilibili(以下簡稱B站)上玩出一系列花式操作,成功變身為學生黨眼中喜聞樂見的網紅UP主。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這波滿分的危機公關,不僅讓釘釘在年輕用戶中口碑爆棚,更是引發了騰訊的關注。為了搶奪年輕用戶的注意力,騰訊先是在B站上傳了名為《B站股東賣藝求上首頁》的視頻叫板,緊接著又用無數鬼畜作品和領域內的UP主公開搶飯。不得不說,阿里和騰訊的鬼畜之戰,改變了兩家企業在大家心中嚴肅、刻板的形象,成了營銷圈中的典範。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雖說品牌用社會化傳播去吸引消費者的方式並不鮮見,但像這樣叫好又叫做的案例卻少之又少。為什麼消費者更容易接受“鬼畜”的公關內容?為什麼品牌都開始瞄準B站?B站上的營銷活動又有什麼樣的特徵?帶著這些思考,兵法先生覆盤了這兩年B站上的經典案例,這就把梳理到的經驗分享給大家。

一、Z世代聚集的B站,是怎樣和消費者溝通的?

隨著新生代消費群體Z世代的崛起,更年輕、更有效的營銷方式成了每個品牌都在琢磨的話題。和70、80後的消費者不同,Z世代擁有更強的個人意識和精神,喜好更加多元,也容易被新鮮有趣的東西吸引。只有瞭解他們的喜好,選擇他們喜歡的方式,才能牢牢地吸引用戶的關注、走進他們的內心。就在其他品牌還在探索怎樣和這類消費者建立有效的溝通時,B站已經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營銷之路。

1、接地氣的交流方式,更容易幫品牌圈粉

彈幕文化是B站一直以來的社區特色,從早期的“前方高能”、“這不是演習”,到今天的“淚目”、“名場面”等等,我們生活中有相當一部分網絡流行語都起源於B站。這些流行語的變遷也透露給我們一個信號——品牌與消費者之間的溝通習慣改變了。 一本正經的說教式傳播看似官方,卻很難與當下的消費者喚起共鳴。就拿釘釘這次的滿分公關來說,如果釘釘只是通過官方渠道發佈一封“官方感”極強的聲明,估計只會引發更多的不滿。因此,他們在B站上塑造了一個調皮、可愛又有些“可憐”的形象,“求饒式”的回應不但弱化了品牌的公關屬性,還讓更多消費者參與到內容的分發中來,增加了事件的熱度和傳播的穿透力。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這樣的溝通方式對於老牌國貨來說效果更佳明顯,在這個信息渠道空前發達的移動互聯網時代,年輕消費者會用更in的消費選擇來彰顯自己的態度。他們想要選擇的,並不是品牌的名氣,而是自己對於品牌的認可。B站在爆款燒烤紀錄片《人生一串》第二季特別設置了帶貨環節,由“串兒老闆”為雲南白藥牙膏站臺,與紀錄片的江湖範兒遙相呼應,為新品吸引了大量的粉絲。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可以看出,B站的社區氛圍以及它獨特的溝通語境,讓品牌有了得天獨厚的優勢。如今,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都開始追逐人格化的品牌,具有人格魅力的品牌將擁有更多的信任與愛。B站給了UP主和觀眾,觀眾與觀眾一個寬鬆的互動平臺,也幫助品牌展現了他的溫度和人情味,與用戶產生情感紐帶。

2、圈層營銷效應,實現內容精準觸達

除了特有的社區氛圍與溝通語境之外,B站能誕生一個個刷屏爆款的原因還在於他們對圈層的深耕。據媒體報道,B站已經形成了200萬個文化標籤、7000個核心文化圈層,也誕生了不少現象級的UP主,不少圈層的愛好者都喜歡將B站作為交流分享的根據地。 先來說說B站

最核心的圈層之一——動漫,Z世代的用戶樂於“為信仰充值”,與他們喜愛的動漫IP合作能夠直接推進用戶的購買決策。對於品牌來說,全鏈路佈局動漫產業的B站能夠在更多、更精確的場景中實現對消費者的觸達。去年,B站就幫脈動搭起了多部國創的橋樑,讓其成為用戶心中的國創拍檔,引爆了新品的口碑與曝光。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除了我們印象最深的動漫領域之外,B站在其他圈層的影響力也不容小覷。去年,LV與B站合作開發了一款AR濾鏡,用戶可以將自己的照片轉化為熱門網遊《英雄聯盟》中的角色,次月,B站還收購了《英雄聯盟》全球總決賽S10至S12連續三年(2020年至2022年)的國內獨家直播版權。這波操作不但在B站上打破了電競圈與時尚圈的壁壘,也提升了品牌在消費者心中的好感度。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在與雅哈的合作之中,B站更是用雅馬哈首席聊天官這一形象,串聯了國風圈、電競圈、旅行圈、美食圈、音樂圈在內的多個圈層,實現了圈層之間的共振。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從這些案例中我們也能發現,Z世代消費者的圈層化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現象。不同的產品對應不同的細分市場,而這些細分市場又是由一個個圈層組成。之所以說B站是品牌營銷的重要陣地,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因為平臺已經幫品牌挑選了最精準的目標受眾,為觸達和轉化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值得一提的是,深耕圈層文化的B站,對於不同圈層之間的融合點也有著自己的理解,用最有效的路徑滲透其他圈層,實現多圈共振。

3、巧借UGC之力,引發內容自傳播

最後要提到的一點,一旦平臺建立了自身的內容生態,用戶就有更多可以留下的理由。去年夏天,王老吉聯動B站開啟“擬人形象徵集活動”,召集用戶為王老吉紅罐涼茶設計你人形象,參與互動支持最高的TOP3形象將在B站出道,為王老吉代言。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前不久,B站還掀起了一股奧利奧腦洞玩法的浪潮:“奧利奧”以“萬物皆可”的態度進軍B站,在各個領域展現自己的風采。很多用戶藉著這個契機腦洞大開,產出了五花八門的UGC內容,為品牌造勢圈粉。這些活動之所以能得到廣泛的傳播,是因為用戶能在參與的過程中充分展示自己的特長,收穫更多的社交貨幣,而粉絲們也會因為獲取到更多愉悅的內容增加與UP主的互動,從而形成多方共贏的局面。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覆盤完這些案例,就會發現這些爆款的營銷案例有著非常清晰的思路。首先是找準對的渠道,精準把握目標群體的喜好和溝通語境,是傳播的前提。其次是找準對的受眾,用戶總是樂於在自己所在的圈層中接受並分發信息,這也讓傳播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最後,用戶的自傳播也是一次營銷事件能否形成social傳播的關鍵,激發用戶對UGC內容的產出,讓用戶擁有更多正向的體驗,可以大大提升他們自主傳播的概率。

二、相比其他平臺來說,B站有何特別之處?

把視線拉回平臺本身,我們會發現B站和很多短視頻平臺走了一條截然相反的路。當大家都在追求用戶增長,努力讓網站出圈的時候,B站的做法特別“佛系”。B站長期沒有用戶增長的團隊,也長期沒有專門做過用戶增長,他們甚至設置了中國互聯網產品中最高的會員准入門檻——所有用戶在成為會員前必須在一個小時內完成100道題目,且分數不低於60分。

為什麼營銷人都開始瞄準B站?

1、友好的社區氛圍,是長期篩選的結果

B站之所以要設置如此嚴苛的篩選機制,就是為了維護好B站的社區核心氛圍和用戶體驗。和工具類型的產品有所不同,過度強調增長和商業化對於社區型產品的影響是非常致命的,大水漫灌式的增長手法非常容易衝散社區的核心文化,從而導致用戶的流失。只有讓用戶體驗到身為社區公民的

榮譽感和歸屬感,才能長久保持社區最初的良好氛圍,維護品牌在競爭中的核心壁壘。

2、有成本的投幣機制,構建良性內容生態

不僅如此,B站對於構建平臺生態也有自己的想法。與其他平臺播放量優化的方式不同,B站智能推薦的算法是關注數優化。除了點贊、收藏之外,B站多了一個投幣功能,而幣只有在線才能獲得。粉絲投出的每一個幣都是對UP主的支持和喜愛,他們的認可和推薦也能幫品牌篩選出更適合合作的對象與內容。 同時,在這個在這個以UP主為核心的路徑之中,細膩的情感也隨之流動起來,讓平臺-UP主-粉絲這三者之間也有了不可被量化的羈絆。這種深度溝通的情感鏈接,不僅是B站身上無法復刻的優勢,也是品牌與消費者溝通的捷徑。

寫在最後:

在這個砸重金買流量依然難以觸達消費者的營銷時代,想要達到預期的傳播效果不僅僅需要新鮮的創意,更需要選擇合適的渠道和平臺。一方面,年輕消費者接收信息的渠道和方式已經被大大改寫,如果缺乏對受眾喜好和渠道的考慮,就很難實現有效的觸達與互動。另一方面,越來越多的消費者追求更加個性化的體驗,同質化的傳播內容只會像煙花一樣稍縱即逝,無法留下有效的記憶烙印。

作為最懂Z世代消費者的B站,已經在數次成功合作中嶄露頭角。我們有理由相信,今年還會有不少爆款案例在B站上誕生,你準備好了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