堅持健身讀書就是自律嗎?那你錯了

簡單來說,所謂自律,就是以積極而主動的態度,去解決人生痛苦的重要原則,其中主要包括四個方面:推遲滿足感,承擔責任,尊重事實,保持平衡。

-----M·斯科特·派克《少有人走的路》


堅持健身讀書就是自律嗎?那你錯了

常年堅持讀書健身,自律成為了我的標籤,但是真正的自律究竟是什麼呢?下面是我用生活案例解釋了《少有人走的路》裡自律的 概念,一起看一下吧

1. 推遲滿足感

例如:這個月目標是減肥2kg,但是最近很嘴饞,總想吃頓火鍋,那究竟是吃還是不吃?

之先解決問題,再享受

A:我先好好吃一頓,然後一定去鍛鍊,我保證,再說,反正吃了一頓也不會長胖(根本不可能)

B:不行,說好了減肥的,我要先達成目標之後,再獎賞自己吃一頓


之自我價值的認可,不自暴自棄

A:我自制力一直很差,總是控制不住嘴,看來我的基因就註定我是個胖子,就這樣吧,少吃一頓我也不會變瘦,那就放開吃,反正都減不下去

B:最近發胖是因為熬夜寫公眾號,沒有堅持鍛鍊,但是身體狀況還不錯,為了穿上心愛小黑裙,我要減肥,變得更好看


之面對問題,不逃避問題,承受痛苦,解決問題,享受快樂

A:減肥這件事兒很重要,非常重要,一定要解決···(火鍋吃了,就沒有然後了)

B:吃火鍋什麼時間都可以去,但是鍛鍊身體是今天要做的,我可不能逃避,30秒,穿健身衣,換跑鞋,說走就走···跑一個月,瘦了,那就吃火鍋去,下一階段繼續


重新調整解決問題時快樂與痛苦的次序,是面對苦難重重人生裡唯一可行的生活方式

2. 承擔責任

例如:做著一份離家遠薪水低,事情多的工作,最近老闆給團隊佈置了一個項目,我熬夜加班完成了我的部分,而因為同事沒有及時完成,項目最終失敗了,老闆開始追責


兩個日常行為人格

神經官能症者的強加責任

我或許應該在做完我的那部分時,也加班幫小明做出來他的,這樣他就不會被扣獎金,這項目失敗好像是我的錯導致的


人格失調症者的逃避責任

我的部分按時完成上交了,老闆也是認可的,就是小明沒弄好,沒及時完成,老闆也沒檢查,所以根本就不是我的問題,我一點兒責任都沒有


之逃避自由而放棄選擇的權利

A:獎金都要扣完了,還讓不讓人活了?若不是為了混口飯吃,我幹嘛在這破地方待著,但是車子房子孩子都不要考慮的嗎?這是現實,我沒有選擇啊

B:項目失敗,主要原因在於同事小明的工作進度問題,在自己有餘力的情況下,可以試著幫助他,大家共同完成項目,如果實在不喜歡這份工作,就努力提高自己的市場競爭力,尋找一份更好的平臺,改變目前的現狀。

生活裡努力不做神經官能症者,也儘量不淪為人格失調症,這都需要承擔相應的責任,承擔責任意味著每個人對自己的生活負責,為了逃避更大的自由,而最終放棄選擇的權力不是自律的表現,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


3. 忠於事實


例如:大學同學畢業10週年聚會,大家一起聚餐,聊了很多的話題,卻發現很多事情不一樣了,差點都要吵起來,幾個人也不歡而散

之繪製自己的人生地圖,不斷修正世界觀價值觀

A:你結婚了嗎?幾個孩子了?哎呀,怎麼還單身呀,現在都變成剩女了,以後老了沒人養你多可憐啊,你看我現在房子車子老婆孩子都有了,這樣的生活才幸福嘛

B:我選擇單身生活,就是不想與任何人進入家庭生活,這是我自己做的選擇,

畢竟除了家庭孩子,我還是一個獨立的人,一個有血有肉有靈魂的個體,而不僅僅是為了繁衍物種的工具。

選擇不一樣的生活方式,擁有和你完全不一樣的快樂幸福,我認為這樣的人生蠻有趣的,為什麼要和你一樣才幸福呢?你為何要用自己的價值觀來評判我的生活呢?

幸福本身就是參差多樣,人的一生就是 要基於真實,忠於內心,不斷地修正自己三觀的過程。


之移情

例:疫情當前,韓紅慈善基金做的善舉,感動了無數人,朋友吃飯時,說了一句八竿子打不著的話,“韓紅還是個孩子”,這話一出,讓幾位朋友都很好奇

A:國難當頭,韓紅算是用一人之力撐起了國家的慈善事業,你卻說她還是個孩子?

B:人的童年時期對世界的感知和感應方式是真實直接的,一般不會考慮別人的感受,非常善良,乾淨和極端,這樣的處事方法在成人的世界裡通常行不通,也因此被社會評判為低情商,這只是在

某種程度上他們具有認知世界的方式已經不適用於新的社會環境,所以說韓紅是天真善良的孩子


讓心智的不斷成長是在通過感知外在世界發生的事情,而努力去改善和修正自己的人生地圖的過程,而非舊守原來世界的認知系統,不願意走向心智的成熟。


之迎接挑戰的內省

例如:朋友在最近的3年內換了5份工作,各工作都是同一行業,而且職位薪酬都差不多,反而最後的一份工作工資是最低,聚餐時大家都聽到了她的抱怨

A:給別人打工真的吃力不討好呀,現在的公司怎麼都這麼不人性化,之前的公司996,就發那麼一點兒工資,現在的這個老闆真的窮瘋了一樣,員工福利都扣掉了,唉,為什麼我就找不到好的工作呢?

B:什麼是好的工作呀,錢多事少離家近?告訴我我也去···你這樣頻繁的換工作,工資不漲,有沒有考慮過問題在於自身,而不在於企業?

在遇到問題時,忠於事實本身,向內自省的痛苦遠遠大於向外觀察的痛苦,能夠做出自我反省的挑戰也是接近自律的重要一步


4.保持平衡

之放棄固有人格,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和行為模式

例如:朋友的媽媽加入了一個老年團,剛開始是鍛鍊保養為主題,後面就逐漸發展成主要是以販賣保健品的直銷集團,朋友對此毫無辦法

A:真的把藥當飯吃,,剛開始還鍛鍊身體,跳舞走路,現在是從早到晚的勸別人買保健品,勸別人加入保健團,成為她的下線賺錢,可我就不明白,她也是有退休金的人,怎麼還做這樣的事兒呢?

B:不可逆的生理衰老讓很多上了年級的人恐慌,一方面對身體機能逐漸喪失的恐懼和無力感,還有對沒有工作即失去社會價值後的失落和迷茫,所以吃保健品和直銷賺錢的方式讓她們再度從生理和心理上擁有安全感

生命進入了不同階段,自己根深蒂固的意識形態還沒有隨時間而改變,沒有持續地關注自己內心和外在變化,生活中出現不和諧,也因此失去了平衡


之放棄和成長

例如:一位阿姨找到我,要我勸勸她還是初中生的女兒,原因是女孩兒正經歷著叛逆的青春期,阿姨也有了更年期的症狀,每日裡都在不停地吵架,眼看著女兒成績一直下降,阿姨又拿她沒辦法

A:我的心臟病都快被氣出來了,她為什麼總是不聽話呀,喜歡一個明星,不停地買照片唱片,參加什麼粉絲會,給她的零花錢不給自己買吃的,卻總是送明星禮物,我真的管不了她了呀

B:雖然還沒有成年,但這個階段她已經有了獨立自我的意識,希望成年人用一種平等的方式去對待她,尊重她,我們不再去強力管制,而是引導,要放棄部分家長的權威,轉變為她的夥伴,這樣雙方才能夠穩定有效地溝通

生活中的放棄行為是貫穿人的一生,兒童放棄對父母的依賴感,父母放棄對子女的權威,老人放棄對生命永存的執著,只有不斷地放棄前行,才可以保持生命的平衡,實現自律的終極目標。

《少有人走的路》的主題包含了自律,愛,成長與信仰和恩典四個方面。

根據自己的理解,選擇AB兩個不同角度,以對話的形式,把自律的概念融入生活的具體實例中,引起人們對於自律,對於生命的思考,勇敢地選擇那條少有人走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