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气不足,应该选择哪些运动增强体质?

大盛归来vlog


在中医理论中,“肾气”是肾精生化之气,反映了肾脏的功能活动。中医认为,肾气的盛衰与人体的生长发育及衰老有着密切关系,《黄帝内经》中就曾用肾气来阐释人体由生长发育而转向衰老死亡的过程。《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女子到了七岁左右,男子到了八岁左右,因肾气旺盛,促进了身体各部的发育成长;女子到了四十九岁左右,男子到了六十四岁左右,因肾气的衰微,而呈现出衰老的现象。

中医认为,补肾首先是固摄元气,每天吃好、睡好,心情愉快,也是一种保护。具体说来,补肾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着手:

1.调畅情志

“恐则伤肾。”只要精神愉快,心情舒畅,则肾气不伤。肾气健旺,五脏六腑得以温煦,功能活动正常,身体才能健康。

2.爱护脾胃

养肾一定要重视对脾胃的调养,平时应当对食物合理调配,烹调有方,饮食有节,食宜清淡,荤素搭配,忌食秽物,食后调养。只要脾胃不衰,化源有继,肾精得充,精化肾气,自然健康长寿。

3.节劳养血

养肾之道,还要节劳,劳逸适度,才是保精之法。纵欲耗精,人人皆知,但精成于血,日常疲劳过度,照样损血伤精。如果用脑过度,天长日久,思虑必耗血;如果用眼过度,久视而耗血;如果用耳过度,则久听而耗血。所以,劳逸适度,保精又养血。

4.起居有常

古人曾提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护肾法则。阳者肾气也,阴者肾精也。所以在春季,应该是“夜卧早起,广庭于步”,以畅养阳气;在夏季应该是“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以温养阳气;在秋季,应该是“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以收敛阴气;在冬季,应该是“早卧晚起,必待正光”,以护养阴气。若能做到起居有常,自然精气盛、肾气旺,

简单又实用的护肾小妙方

保护肾气需注意运动要适度。适度的运动能改善体质,活跃思维,强壮筋骨,促进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从而使肾气得到巩固。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到您!


简医之家我是半夏


肾气不足是一个中医概念,肾气指肾精所化之气,是肾功能的具体反映。肾气不足时不仅更容易引发各种病症,而且还会早衰、损寿。肾气不足除了通过食物及药物调理外,还可通过运动、按摩等方式改善,关于肾气不足的症状及改善方法,详细介绍如下:

肾气不足的症状

肾气对人体健康状况有很大影响,要想健康长寿,必须懂得补肾气。但补肾气也要讲方法,只有当肾气不足时才有必要补充,否则可能会引出肾火,同样不利于身体健康。

喜欢“重口味”食品

有些人喜欢吃“咸”或“辣”的食品,甚至无辣不欢,这在中医看来是脾胃功能越来越弱的表现。当舌头对味道的感觉越来越淡时,需要通过味道较重的食物将元气调上来帮助运化,出现这种情况说明肾气已经不足了。

经常在晚上低烧

其实发烧并没有什么不好,从现代医学讲这是身体与疾病做斗争的表现,而在中医看来是气血充足的表现。小孩发高烧经常会达到很高的热度,这是因为气血充足的缘故。对成年人来说,发高烧的可能性会低一些,甚至还会出现低烧的情况,尤其在晚上5~7点尤为明显,这是肾气大伤、气血降低的表现。

易满足于现状,胸无大志

有些人在而立之年就没有远大志向了,只要生活比别人过得好一点就行,这也是肾精不足的表现。小孩大多志向高远,与他们肾精充足有很大关系。当人过中年后,有些人就像泄了气的皮球一样,只要能生存下去就行,这说明他已肾气不足了。

肾气不足的其它表现

除了以上提到的几种情况外,肾气不足还有很多其它表现形式,比如坐着时不自觉抖腿、头发早白、春季手脚冰凉、睡觉时易出汗等。

提高肾气的运动有哪些?

脊柱是人体上身运动的轴心,而腰部位于这个活动轴心的关键位置,肾脏位于腰部两侧的后方。所以经常做腰部运动,可起到强肾健体的效果。另外腰部运动还能使脊柱的活动更加灵活,对改善肠胃功能、促进腹腔和盆腔的血液循环有不错效果。

侧屈运动

侧屈是主要锻炼腰部的动作,训练方法是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拇指在前、四指并拢在后叉于腰间,上身慢慢向左侧屈体,直至达到身体极限不能再屈时停止,然后回归原位并进行右侧屈体,左右交替做15~20次。需要注意的是,运动过程中要尽量保持髋部固定不动,上身运动轨迹与两腿处于同一水平面。

太极拳运动

很多太极拳动作都是以腰部为枢纽进行的,所以能对腰部产生良好的刺激,可起到强肾固本的功效。由于太极拳的动作比较缓慢,所以非常适合身体比较虚弱的中老年人。

瞬间强肾法

瞬间强肾法是高效激活肾功能的保健方法之一,操作方法是采取站立姿势,全身放松、双臂下垂,双脚开立与肩同宽。两手握成中空的虚拳,用虎口侧抵在身后腰眼位置(水平高度大概与腰带平齐,位于第三腰椎脊突,旁开3~4寸)。

双手顶住腰眼位置后保持不动,通过踝关节的上下振动使全身抖动,随后双拳在腰眼部位上下滑动摩擦。整个运动可按照踝关节震动一次,双拳上下摩擦三次的节奏进行。每次按摩5分钟,可根据个人情况适当调整动作速度及持续时间,每天做1~2次。

瞬间强肾法的精妙之处在于足跟的振动,有些人足跟疼痛除了骨质增生的原因外,还有可能是肾气不足引起的。这时通过足跟的振动,能对足底进行一定程度的按摩,从而对足部神经产生刺激并激发身体能量,这样一来自然就能在很短时间内达到强肾的效果了。

按揉太溪穴

中医认为肾是冬季的主脏,所以进入冬季后一定要注重肾脏的养护,而按摩太溪穴就可以起到养护肾脏的作用。太溪穴位于足部内侧脚踝凸起处后下方,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按揉太溪穴的时间最好是晚上9点,一次按揉30下即可。按的时候可采用平放足底的姿势,要按揉到足部有明显的酸痛感。

太溪穴是肾经原穴,也即肾脏元气居住之地,所以此穴是一大补穴,具有补肾气、壮肾阳、理胞宫的功效。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又补肾阳。

有的人经常喉咙干燥没有唾液,即使喝水也不起作用,这是由肾阴不足造成的,按揉太溪穴可改善这一症状。凡是由肾虚引起的症状,比如腰部酸痛、脱发、性功能减退等,刺激此穴均可起到不错的效果。

太溪穴是肾经元气汇聚之处,古代医家称其为“回阳九穴之一”。太溪能够激发调动身体的原动力,并将其储存到涌泉穴,这样一来身体就有了健康的根基。正因如此,每天搓脚心、泡脚以及做金鸡独立的动作均可补肾气,因为这可打通肾经、引火归源。

足跟痛与肾虚有很大关系,多按揉太溪穴可顺着太溪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太溪穴被激活后,新鲜的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然后被循环的血液带走。要知道,足跟疼痛的根源是有淤血停在那里不动造成的局部血液循环不畅,只要把血液冲散自然就不痛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除了运动改善肾气不足外,通过食物补充肾气也很重要。种子是植物专门为即将萌发的生命储备的能量,是植物中能量最集中的部分。因此,可通过进食种子类食物补充肾气,比如花生、榛子、核桃等。


jianxing2000


肾气不足,应该选择哪些运动增强体质?

健康苦行僧,开讲啦!

生命在于运动,经常运动肯定能够弥补肾气不足的情况,是非常值得提倡的方法。

大家可以选择自己喜欢的运动,比如一些瑜伽,跑步这些比较温和的运动,坚持锻炼也能得到很好的养肾效果,不用去追求一些所谓的高效疗法。

那么生活中我们可以选择哪些运动增强体质呢?

一:游泳

游泳是牵动全身的训练,并且游泳不会对关节造成很大的压力,经常游泳能够很好的增强自身体质,帮助解决肾气亏损的问题,十分适合年纪较大的,腰膝酸痛的人群。

二:手臂画圈

手臂划圈的甩手动作能够促进体内毒素的排出,可以在跑步跑累的情况下,停下做一些简单画圈动作,经常这样做,身体也会变得好。

三:扭胯

很多人会推荐将手掌搓热,按摩腰部的锻炼方法,但我认为那样并不全面,我们可以做一些扭胯的动作,同样能够帮助促进血液循环,养肾。

对于以上内容的补充

1:想要补肾益精,生活中也可以多吃一些栗子,狗肉,鱼虾,韭菜,鳝鱼,甲鱼,泥鳅之类的食物。

2:经常熬夜饮食不规律或者食用肥甘厚味的食物也容易出现肾气亏损,生活中需要注意清淡饮食,合理作息。

3:除了坚持运动以外,生活中需要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这样更能够帮助保护肾脏。

持续健康知识分享,希望对您有帮助,欢迎关注!


健康行僧



杏林回春21


水生木。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虚则补其母,实则泄其子。补肾首先要补肺,肺为肾之母。打通任脉。手太阴肺经。然后打通足少阴肾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