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這週二小明的部門經理找他談話,告訴他公司決定正式錄用他,很快就會籤三方協議。回想幾個月前自己還不知道該找什麼工作,到今天被實習的企業正式錄取,小明感覺很有成就感。

這個週六,小明的室友們都出去了,小明樂得清靜,跟彼得叔開始對話。

“小明,恭喜你成功轉正,我聽說跟你一起進公司的有5名實習生,只有你一個人拿到了轉正的機會,很棒!

芒格說過:

The safest way to get what you want is to try and deserve what you want.
想得到你想要的東西,最可靠的辦法是盡力讓你自己配得上它。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這個轉正的機會,就是你自己得之無愧的。“

“謝謝大叔的誇獎,也離不開您的指導。”小明趕緊回應。

“過去的11個星期,我跟你談了營銷方面的一點皮毛知識,如果你想繼續瞭解,大叔肚子中的貨已經滿足不了你的需求,只能你多看書,多在工作中自己體會,多跟同事、朋友、領導請教了。

另外,我想在職業發展方面給你提一些建議。

你在營銷相關的崗位上工作了幾個月的時間,是否應該繼續選擇從事營銷相關的工作,應該從事營銷中哪個細分領域的工作,選擇在什麼樣的企業和領域從事營銷工作,你需要自己去思考和決定。

要做好自己的職業發展規劃,我建議你搞清楚下面兩點:

  • 有哪些在未來幾年內有機會快速發展的行業或企業

我們選擇一份工作,從宏觀到微觀,要考慮行業、企業和主管,這3個因素都很重要,如果一定要分出伯仲,我個人認為重要性順序是:

行業>企業>主管。當然,這3項任何一項得分過低都不是好的選擇,比如即便你在一個有極好前景的行業和知名企業,但是直屬主管很不給力,你也要謹慎選擇這份工作。

  • 什麼能帶給讓自己長期且強烈的成就感

年輕時會受到許多誘惑,我們的興趣愛好容易發生變化,我建議你認真問問自己,到底什麼會給自己帶來真正的成就感,要選擇自己內心深處長期不變的追求。

在選擇職業方面,你可以運用‘逆向思維’,反過來想,自己特別不喜歡做什麼,特別不擅長做什麼。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不等同於舒適區,舒適區是一種精神狀態,能力圈則是我們擁有明顯優勢的範疇,讓你舒服的通常不是你真正擁有優勢的,所以網上有人說‘在能力圈內做事,在舒適圈外學習’,大叔很認可。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在確定完上面兩個以後,再考慮個人的職業定位:

你希望周圍的朋友和同事想起你時,是一個什麼樣的形象,他的核心能力是什麼?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做好定位以後,就下來就做一件事情:專注地去實現定位!

小明,據說在一次家庭聚會上,

蓋茨的父親問巴菲特和蓋茨一個問題,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麼?
巴菲特和蓋茨同時在紙上給出了一樣的答案:“專注!”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專注的人是不會焦慮浮躁的,因為他把注意力全力集中能實現自己目標的事物上,他不被其它無關的外物所吸引,不會無端被焦慮困擾。當你真正專注時,你才會對所做的事情上心,才能做出跟別人真正的不同。我很喜歡喬布斯的一段話:

我們常常欺騙自己已經盡力做到最好了,其實我們知道自己做的不夠好。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牢牢記住品牌的3個關鍵詞是承諾、信用和標識。不要因為貪圖一時的利益得失而喪失自己的承諾和信用。

我們中國人說“君子不器”,這句話有不同的解讀,在大叔看來,每個器皿都有固定或有限的容積,而作為一個人,要跳出器皿,有大的格局。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最後,你在職場上會碰到形形色色的人,會遇到各種各樣的事。網絡上有無數的文章,在傳授職場為人處世的方法,我不是這方面的專家,自己做的也很失敗,我能告訴你的只有“多想、勤做、巧說”這六個字。

小明,願你出走半生,歸來仍是少年,再見!“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就到此結束了。

我要感謝16年市場營銷職業生涯中給過我教誨和支持的所有親人和朋友們,這本書如果講清楚了一些問題,是得益於你們的指導,如果有值得提高甚至謬誤之處,那肯定是我個人能力欠缺導致的。

最後,共享兩句話與大家共勉:

In solitude, be a multitude to yourself. 無人喝彩時,你要活得像一支隊伍。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In multitude, be a solitude to yourself. 芸芸眾生中,請不要隨波逐流。

「彼得大叔的12節營銷課之12」職業規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