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这周二小明的部门经理找他谈话,告诉他公司决定正式录用他,很快就会签三方协议。回想几个月前自己还不知道该找什么工作,到今天被实习的企业正式录取,小明感觉很有成就感。

这个周六,小明的室友们都出去了,小明乐得清静,跟彼得叔开始对话。

“小明,恭喜你成功转正,我听说跟你一起进公司的有5名实习生,只有你一个人拿到了转正的机会,很棒!

芒格说过:

The safest way to get what you want is to try and deserve what you want.
想得到你想要的东西,最可靠的办法是尽力让你自己配得上它。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这个转正的机会,就是你自己得之无愧的。“

“谢谢大叔的夸奖,也离不开您的指导。”小明赶紧回应。

“过去的11个星期,我跟你谈了营销方面的一点皮毛知识,如果你想继续了解,大叔肚子中的货已经满足不了你的需求,只能你多看书,多在工作中自己体会,多跟同事、朋友、领导请教了。

另外,我想在职业发展方面给你提一些建议。

你在营销相关的岗位上工作了几个月的时间,是否应该继续选择从事营销相关的工作,应该从事营销中哪个细分领域的工作,选择在什么样的企业和领域从事营销工作,你需要自己去思考和决定。

要做好自己的职业发展规划,我建议你搞清楚下面两点:

  • 有哪些在未来几年内有机会快速发展的行业或企业

我们选择一份工作,从宏观到微观,要考虑行业、企业和主管,这3个因素都很重要,如果一定要分出伯仲,我个人认为重要性顺序是:

行业>企业>主管。当然,这3项任何一项得分过低都不是好的选择,比如即便你在一个有极好前景的行业和知名企业,但是直属主管很不给力,你也要谨慎选择这份工作。

  • 什么能带给让自己长期且强烈的成就感

年轻时会受到许多诱惑,我们的兴趣爱好容易发生变化,我建议你认真问问自己,到底什么会给自己带来真正的成就感,要选择自己内心深处长期不变的追求。

在选择职业方面,你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反过来想,自己特别不喜欢做什么,特别不擅长做什么。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能力圈。

能力圈不等同于舒适区,舒适区是一种精神状态,能力圈则是我们拥有明显优势的范畴,让你舒服的通常不是你真正拥有优势的,所以网上有人说‘在能力圈内做事,在舒适圈外学习’,大叔很认可。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在确定完上面两个以后,再考虑个人的职业定位:

你希望周围的朋友和同事想起你时,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他的核心能力是什么?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做好定位以后,就下来就做一件事情:专注地去实现定位!

小明,据说在一次家庭聚会上,

盖茨的父亲问巴菲特和盖茨一个问题,人一生中最重要的是什么?
巴菲特和盖茨同时在纸上给出了一样的答案:“专注!”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专注的人是不会焦虑浮躁的,因为他把注意力全力集中能实现自己目标的事物上,他不被其它无关的外物所吸引,不会无端被焦虑困扰。当你真正专注时,你才会对所做的事情上心,才能做出跟别人真正的不同。我很喜欢乔布斯的一段话:

我们常常欺骗自己已经尽力做到最好了,其实我们知道自己做的不够好。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牢牢记住品牌的3个关键词是承诺、信用和标识。不要因为贪图一时的利益得失而丧失自己的承诺和信用。

我们中国人说“君子不器”,这句话有不同的解读,在大叔看来,每个器皿都有固定或有限的容积,而作为一个人,要跳出器皿,有大的格局。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最后,你在职场上会碰到形形色色的人,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网络上有无数的文章,在传授职场为人处世的方法,我不是这方面的专家,自己做的也很失败,我能告诉你的只有“多想、勤做、巧说”这六个字。

小明,愿你出走半生,归来仍是少年,再见!“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就到此结束了。

我要感谢16年市场营销职业生涯中给过我教诲和支持的所有亲人和朋友们,这本书如果讲清楚了一些问题,是得益于你们的指导,如果有值得提高甚至谬误之处,那肯定是我个人能力欠缺导致的。

最后,共享两句话与大家共勉:

In solitude, be a multitude to yourself. 无人喝彩时,你要活得像一支队伍。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In multitude, be a solitude to yourself. 芸芸众生中,请不要随波逐流。

「彼得大叔的12节营销课之12」职业规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