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民企志願者編織“愛心網”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通訊員/胡學英 記者/柯文翔

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戰鬥中,白衣戰士衝鋒在前,與他們並肩作戰默默支撐的,還有一群不平凡的普通人。

他們不顧風險,穿行在機場與市區之間,勇闖醫院“紅區”,只為更早一刻將物資送抵一線;他們日以繼夜,奮鬥在應急醫院、方艙醫院、中心倉庫,只為順暢調運物資全力保障前線救治;他們心思細微,為醫護、患者、居民送去關愛……他們來自民營企業,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志願者。

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廣大民營企業家、商會組織積極響應武漢市工商聯、總商會號召,主動作為,積極履行社會責任,聚焦戰“疫”所急,踴躍捐款捐物。同時廣泛組建志願者隊伍,為社會編織溫暖的“愛心網”,助力打贏武漢疫情防控阻擊戰。

卓爾志願者:用腳步丈量全幅武漢“醫療防疫地圖”

武漢民企志願者編織“愛心網”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2月15日,武漢迎來了今年的第一場大雪。卓爾公益志願者們不顧凜冽寒風、雪天路滑,將防疫物資送到了武漢唯一的新冠患兒定點救治醫院——武漢兒童醫院。

卓爾公益基金會與武漢兒童醫院在漢口惠濟路隔街相望,鄰里攜手持續關注護佑兒童健康成長。武漢兒童醫院收治了200多名新冠肺炎兒童患者。面對緊張的戰“疫”形勢,一線醫護人員防護服、隔離衣、N95口罩等防護物資持續緊缺。卓爾公益基金會這批物資及時送達,可謂“雪中送炭”。

負責運送這批物資的遲強和陳超,在物資運送一線20多天連軸不歇。高頻往返於倉庫和醫院之間,每日少則兩三趟,多則五六趟,先後為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醫院、湖北省中西醫結合醫院、中部戰區總醫院等28家醫院運輸物資超過200噸,運輸總里程超1100公里。

卓爾志願者們的腳步也來到了武漢戰疫“火線”——武漢金銀潭醫院、雷神山醫院和火神山醫院。2月14日至16日,卓爾公益基金會向金銀潭醫院、市中心醫院、雷神山醫院、火神山醫院、同濟泰康醫院、武漢市第一醫院等六所醫院專項捐送一批急需醫療物資,持續支持武漢抗擊疫情。

一個都不能少,一個都不能漏。從1月24日起,卓爾志願者們步履不停,走遍中心城區,也涉足相對偏遠的新城區專業救治醫院,以密集的足印完全覆蓋了全幅武漢“醫療防疫地圖”。卓爾志願者堅持將醫療用品逐家捐送到武漢每一家重點醫療機構,一個都不能少,同時還一趟又一趟,將16萬包衛生護理用品、5000多雙休閒鞋等生活物資送達各醫院,表達了對全市全體戰“疫”一線醫護人員的敬意和支持。

疫情暴發40多天來,卓爾公益基金會持續關注、直接支持武漢重點醫療機構救治患者、抗擊疫情、關愛醫護和困難群眾。卓爾公益志願者勇闖戰“疫”最前線,多支隊伍100多次往返,行程數千公里,足跡已踏遍武漢三鎮、湖北大地。

截至3月6日,卓爾公益基金會已向抗疫一線捐送應急醫療物資875.57萬件,捐助金額超過1.85億元。其中卓爾企業捐贈1.32億元,愛心機構委託卓爾公益基金會捐贈5317萬元。疫情暴發40多天以來,卓爾公益基金會向湖北17個市州進行了30多次集中捐送、上千次分類捐送,將應急醫療物資持續配送至武漢及全省一線醫療機構554家(含311 家醫院,243家隔離點、觀察點),捐送覆蓋全省17個市、州及其所轄103個縣(市、區),還送達到部分鄉鎮。

博大集團志願者:三天不眠不休打通海內外捐贈通道

武漢民企志願者編織“愛心網”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在博大集團董事長潘新成的倡導下,博大集團成立了由38名“志願者愛心人士”組成的疫情防控專項工作小組和服務隊。

得知協和醫院等一線戰士防護用品嚴重匱乏,潘新成憂心如焚。他火速號召內部捐款捐物,並通過國內和海外渠道採購一批醫用物資。他動用一切社會關係,整合企業資源,打通國內及海外雙重購貨渠道,籌措國內緊缺的醫療防護用品。三天三夜、不眠不休聯繫美國華人華僑協會等海外機構,尋找符合標準、安全可靠的捐贈物資貨源並協調通關手續,為後續批次捐贈物資的採購與運輸通關、為疫情保障打通通道。

1月27日,在潘新成的統籌指揮下,38名“志願者愛心人士”集結於武漢自貿城,收貨、驗貨、搬運、傳送,經過二十多個小時的連續奮戰,博大集團為武漢捐贈的首批物資——20萬片N95殺菌醫用口罩終於順利送達省市紅十字會及五大醫院。

自新冠疫情爆發伊始,潘新成帶領著他的38名志願者隊伍,不停地開展捐贈、救援、愛心服務。截止3月8日,博大投資控股集團攜旗下銀邦保險經紀公司,累計捐贈物資1019.65萬元,捐贈現金100萬元,總計捐贈1119.65萬元和提供隔離酒店客房245間,一輛運送病人的商務車。

其旗下的“星光物業人”,居險境,守關隘,晝夜兼程守護業主周全。230名員工不畏病毒不辭辛苦,一方面組成救援物資物流志願者服務組,他們會凌晨一點在物流基地,對接、搬運集團採購用來捐贈的物資,配送到指定地點和醫院。

另一方面組成社區志願者服務組,按照小區分為7個志願服務隊,開展小區疫情防控工作,他們自費採購消毒液對管理的社區進行全面消毒殺菌,垃圾分類清運處理,為居民收發快遞的生活用品,配送蔬菜水果、日用物資,上門測量體溫,宣傳提醒防疫事項……在小區大門嚴防死守杜絕病毒傳播,為疫情的穩定奉獻力量。

潮江宴志願者:為戰疫前線夜以繼日地默默守“胃”

武漢民企志願者編織“愛心網”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武漢潮江宴酒店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長崔一兵,始終堅守一線,堅持為武昌區七八家隔離點送餐。在酒店人手嚴重不足的情況下,他一人分擔了酒店採購、分餐員、送貨司機、搬運工的任務,每天扛幾噸貨物,18小時超負荷工作。

在崔一兵的身體力行之下,他的朋友及在漢員工紛紛主動請纓到酒店做起志願者。大家每天起早貪黑,為戰“疫”出力,先後為隔離點送餐16000餘份。在中山路附近的一家隔離點,朱女士對他們表示感謝,“一日三餐兩葷兩素,湯、牛奶、水果應有盡有,雷打不動”。

崔一兵擁有三家企業,分別主營智慧城市、餐飲、醫用洗滌劑的研發和生產。他說,沒想到,這些企業在這次疫情中都發揮作用。作為志願者和後勤保障企業,他認為一個人,一家企業,在災難面前最能表現出其品行。“我不喜歡空喊口號和躺在床上拿著手機當評論家,只做行動派。”

突如其來的疫情,使醫院用量、原材料、生產、人工和運輸發生了巨大變化,為了不影響醫院的運行,他們克服困難,將幾十萬的洗滌劑提供給醫院。

由於公司洗滌劑倉庫在蔡甸,當地的路全部封了,車不能進,公司總工程師高永平、生產總監吳兵等在漢員工硬是用肩膀扛著幾噸的洗滌劑,走了一公里的路才把洗滌劑搬運到車上,再送往各個醫院。

武漢市莆田商會志願者:當好援漢醫療隊“後勤兵”

武漢民企志願者編織“愛心網”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疫情無情,商會有情。2月13日,武漢市莆田商會積極響應黨和政府號召,與江漢區工商聯承擔“福建省立醫院”和“福建協和醫院”兩支援漢醫療隊277人的保障任務。商會的十多名志願者緊急組建“後勤保障隊”,分成兩組駐紮兩家酒店為醫療隊提供24小時服務,竭盡所能讓醫療隊以更好的狀態迅速投入戰“疫”。

“你們在前方戰鬥,我們在後方護航!” 武漢市莆田商會會長林文豹表示,武漢市莆田商會是一支講政治、講團結、講奉獻的隊伍,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抗疫戰爭中,商會會員和黨員發揚莆商的大愛精神,不畏艱險,挺身而出,積極投身抗疫,全身心服務福建援漢醫療隊的後勤保障工作,想方設法保障他們“吃”得合口、“住”得舒適、“行”得順暢、“用”得充足……

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商會志願者當起了臨時“廚師”,滷蛋、煮麵、下餃子、炸雞翅、調拌料……變著“花樣”讓隊員們嚐鮮,並且聯動湖北閩南商會兩天一次為隊員提供可口的福建家鄉菜餚,隊員們幸福感頓時爆棚;當武漢連續降溫,從南方來的隊員們無所適從時,商會及時為每位醫護人員購買暖水袋、發放被服,並通過商會突擊隊員“全城搜索”到1臺保溫櫃,為夜班隊員解決了盒飯保溫問題;當醫護人員上班出行需要時,保障團隊協調出租車、大巴24小時待命,開啟熱情服務“總動員”,有位黨員志願者還把自己車子加滿油當起現場保障車;當醫療隊急需什麼時,商會保障隊就會想法滿足什麼,有時為了買到一件小東西,負責外圍的商會突擊隊員就得跑遍全城。

現在,從方便麵、巧克力、蛋黃酥、餅乾等點心食品,到咖啡、牛奶、柚子茶、可樂等多種飲品,再到方便袋、抽紙、洗衣液、辦公用品、消毒用品等各樣消耗品應有盡有,“愛心微超市”暖心暖到隊員的心坎上。而這些的背後,多虧了商會這群“後勤兵”。

20多天來,商會保障隊沒有一人掉隊,大家默默奉獻在抗疫保障一線,把家鄉來的醫療隊視為“家人”和“親人”,以心換心,處處為家人著想。最初為買到一個蛋糕給隊員過生日,商會志願者卻整整忙乎了一天一夜;最初為理順千頭萬緒保障工作,商會志願者48個小時未閤眼休息;最初為了給協和隊隊員熬粥,商會志願者凌晨三四點起床忙碌,被隊員親切地稱為“黃大哥的愛心粥”……醫療隊和隊員們都很感動,醫療隊給商會送來感謝信,有隊員幫志願者送來眼藥水,有隊員給志願者分享好吃,有隊員為志願者寫詩……大家親如“一家人”,為早日打贏這場戰“疫”,大家互相支撐、互相鼓勵。

為支援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漢市莆田商會還成立“決戰疫情志願突擊隊”,成為商會組織抗疫中的“行動先鋒”。組織會員企業捐資捐物,為“火神山醫院”建設支援安全物資、為多個街道社區支援抗疫消毒物資、為福利院支援生活物資、為定點醫院支援點心食品和護士鞋、為一線警察支援防護物資、為家鄉援漢醫療隊支援急需保障、也為外地莆商支援武漢牽線搭橋……40多天來,商會“志願突擊隊”一直奔走在抗疫前線,成為商會組織抗疫中的“行動先鋒”。

江夏區工商聯號召:非公勇士 志願逆行

武漢民企志願者編織“愛心網” 助力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物資保障快一秒,戰“疫”勝算多一分。為保證防疫期間各類物資轉運及時,3月9日,由江夏區工商聯統籌協調相關企業和個人組成的江夏區汽車通勤商會防疫物資轉運志願者突擊隊正式成立,他們將承擔轉運抗疫物資、接送醫護人員、關鍵企業人員通勤等多項任務。

上午10點,在譚鑫培路旅遊集散中心停車場,突擊隊成立儀式正式舉行,12名駕駛員代表參加儀式。簡短儀式過後,駕駛員們立即登車出發,轉運抗疫物資。即日起,18名志願者和50臺車輛全部投入一線,他們將24小時為江夏區所有需要轉運防疫物資的單位、超市、社區提供免費轉運服務。這是江夏區非公勇士,志願逆行的一個縮影。

疫情初期,在江夏區工商聯的號召下,王婷、陳華剛、蔡鈺芬等非公企業家自發組建了防疫志願者團隊,冒著被感染的風險,對接捐贈和貨物運送。同時,為保障一線車輛正常運行和檢修,3月2日,江夏區工商聯發起成立亞洲車神抗疫搶修志願者突擊隊,19名志願者全部投入一線,力保24小時為江夏區所有防疫一線車輛,提供更換備胎、電瓶搭電、緊急加水、簡單維修、店內補胎等義務免費搶修服務。

此外武漢華中南電力集團有限公司組建了電力志願維修隊,免費為居民提供電力檢修服務;江夏區汽車通勤商會成立防疫物資轉運志願者突擊隊,承擔轉運抗疫物資、接送醫護人員、關鍵企業人員通勤等多項任務。

全市工商聯各級組織、廣大商會、民營企業的志願者,主動作為,無私奉獻,勇當戰疫“急先鋒”。他們不懼風險、不計回報、各盡所能,或投身於運送物資、護送醫護人員;或協調調度、保障一線物資供給,或守崗履責、護衛市場平安,或協助社區開展樓道消殺、體溫測量、防控勸阻,或服務困難群眾,奉獻愛心……他們編織了社會“愛心網”,詮釋了武漢民企員工的熱血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