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學通識」2世界是什麼

一、思維與存在

討論世界是什麼?這個問題,本身是從"人"這個主體來發問。而"人"的存在,天然無時無刻就有"思維"與"存在"同時並存。換句話說,只要有人就有思維,思維與存在就會同時存在。於是,意識決定存在?還是存在決定意識?就成了哲學要探討的一個重點。

「哲學通識」2世界是什麼

起初,我們是靠感觀,看春夏秋冬,白天黑夜,有規律的運行。於是猜想,冥冥當中,是不是有一種超自然的力量在操控。後來,哲學家們從一點一線這個原點出發,發展出幾何學,然後再從幾何學這純概念,推導出萬有引力,推導出相對論。從一個原點出發,靠純邏輯的推演,競然與宇宙萬物運行規律高度一致。這就容易讓人認為,紛繁複雜的物質世界,只是表象,深層次中,被一種概念與邏輯這樣的本質與規律支配。於是,思維決定存在,似乎成立。於是,各種神學及唯心思想長期佔歷史主導地位,是可以理解的。

直到近代,隨著細胞學說、能量守恆和轉化定律、生物進化論的出現,越來越多的證據證明,世界是物質的,是獨立於意識而客觀存在的。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意識是經過了,由無機物到有機物,有機物到生命,再從動物感覺到人類意識,這樣漫長的逐漸的發展形成。

結論是,世界是物質的,不是意識的。物質決定意識,存在決定思維。

「哲學通識」2世界是什麼

二、物質決定意識,主觀要符合客觀

不管是自然界,人類社會,還是人類意識,都是不因人的意志而改變的客觀存在。換個大白話講,不管你喜不喜歡,一年四季總是照樣更替;就算你不喜歡黑夜,太陽到點照樣要下山。不管你喜不喜歡,歷史的車輪總要向前奔跑,總會有些人跑在前面,有些人掉落在後面,甚至被歷史淘汰。

只有明白和承認了,物質決定意識,主觀要符合客觀,這個事實,我們才能更好的認識世界,改造世界。我們才會按照萬物的生長規律,去春耕,夏理,秋收。違背了這個規律,"揠苗助長",反而事與願違。在我們現實生活中,我們有很多"心想事成","善有善報,惡有惡報"的美好期盼。但是,主觀要符合客觀這個事實。註定心想事不一定成,善行不一定有善報,好人還要主觀符合客觀,尊重客觀世界的本質與規律,通過正確的方法,才能得到好的結果。

物質決定意識,主觀要符合客觀的事實,告訴我們,想問題,辦事情,不要主觀臆斷,不要"我以為",不憑個人喜好,不要經驗主義,也不要教條主義,一切從實際出發,實事求是,按世界的本質與規律辦事,才能把事辦對,辦好。

「哲學通識」2世界是什麼

三、物質與意識的中介,實踐

所謂實踐,就是人認識與改造客觀物質世界的活動。實踐的前提就是尊重客觀,"揠苗助長"會讓事與願違。永動機,違背能量守恆定律,雖然願望美好,但是永遠是造不出來的。其次,要發揮主觀能動性,

因為事物的本質與規律總是隱藏在表象的裡面。愛因斯坦說過,宇宙就像個鐘錶,我們看到的世界就是鐘錶的指針(表象),而本質就是錶殼裡面推動時針運行的東西(本質與規律)。商品的價格是由價值決定,但是絕大多數價格的波動,不是因為成本波動了,而是供求關係發生了波動。所以,我們要主動的去探索事物的本質與規律。只有掌握本質與規律,才能像“庖丁解牛”一樣,做事遊刃有餘。

實踐由實踐主體、實踐客體和實踐手段三個方面構成。這三個方面是相輔相成,相互促進的。實踐能讓我們對客體有更廣度更深度的認識。大到宇宙天體,小到原子,夸克。續哥侖布發現新大陸後,人類正朝海洋的深處去探索。實踐在改造客觀事物的同時,在改造主觀自我。之前,我們只知道動植物,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它們的基因排列組合。當然,這些都歸功於我們不斷改進升級的工具,之前,使用石器,砍個木頭都要半天,現在幾個氫彈,足以毀滅地球。實踐工具是科學技術的核心代表。

實踐有三種基本形式,生產實踐、社會實踐和科學實驗。

生產實踐是解決人類生存的問題,而社會實踐則要解決人類人與人的關係問題。科學實驗則是通過模擬世界,逐項研究分析,探尋本質與規律,進而快速升級主體,客體,工具,進而推動生產與社會的快速發展。哲學不能直接指導實踐,容易產生哲學無用論,那是因為具體科學對現實進行分科制學,而哲學又是對具體科學的高度概括。現象--科學--哲學,這樣分佈的,所以,哲學與現實脫節(具體科學是中間環節)。哲學只能通過溶入具體科學,才能指導實踐。哲學不能指導改革,但溶入經濟學,政治學,文化學的哲學,可以指導改革實踐。這點值得注意。

「哲學通識」2世界是什麼

四、人的意識

意識是物質世界長期發展的產物。它是經過了,由無機物到有機物,有機物到生命,再從動物感覺到人類意識,這樣漫長的逐漸的發展形成。人腦的形成,只是個生理構件。把人丟在豬群中生長,並與世隔絕,他就真成豬了。意識,要在勞動,語言等社會關係作用下,對客觀世界的反映中產生。所以說,意識是自然的產物,更是社會的產物。

意識對物質有能動作用。物質決定意識,但並不代表,意識不重要。意識對物質的能動作用,是十分強大的。我們通過認識世界,訓化了植物,訓化了動物,可以造飛機上天,可以造航母下海,可以在不適合生存的沙漠建造像迪拜這樣的城市。甚至可以通過實踐,描繪了物質世界的圖譜,並對物質世界進行翻天覆地改造,讓人類成為地球的主宰。

總結,從人的角度出發,世界同時存在有物質與意識。物質決定意識,意識能動的反作用物質。而物質與意識的中介或中間環節是實踐。而被物質決定的意識,又像神一般存在,反作用於物質。這就是我們的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