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又失,只因“防後院起火,卻陣前無將”

劉裕,小名寄奴,生於晉陵郡丹徒縣京口裡,是東晉至南北朝時期傑出的政治家、改革家、軍事家,也是辛棄疾《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這首詞的主人公。他的一生頗具傳奇,草根出生的他得以遊走於門閥貴族身邊,最終更是憑著赫赫戰功取晉代之,成為南朝劉宋的開國君主。

在這之前,劉裕也曾像先輩一樣,如祖狄如桓溫,進行過北伐,大破後秦入關中之後因為突聞部將劉穆之去世,於是決定返回建康大本營,最終使得長安得而復失。雖然回到建康之後取晉代之,建立南朝劉宋政權,但也讓無數後人為之嘆息,遺憾劉裕不能北伐成功,進而一統中原。

是什麼原因使得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復失?我認為直接原因是因為當時的劉裕正處於“要防止後院起火,但陣前也無將”的窘境。

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又失,只因“防後院起火,卻陣前無將”

一、長安得而復失的原因之一:劉裕害怕“後院起火”

1、鎮守後方穩定朝堂局勢的劉穆之突然去世

劉穆之,家裡世代居住在京口地區,眼不眼熟?這裡正是那個郗鑑當初組建北府兵的地方。劉穆之從很久以前就一直跟隨劉裕,當初桓玄篡晉建立桓楚之後不久,劉裕也在京口起兵征討桓玄。當時劉裕因為急缺一個主簿,於是何無忌就把劉穆之推薦給了他。

劉穆之這個人,《宋書》記載他“目覽辭訟,手答箋書,耳行聽受,口並酬應,不相參涉,皆悉贍舉。”這樣一個能力超群處事不凡的人,怎麼可能會得不到重用呢?於是有才有能力的劉穆之和求才求幫助的劉裕自然也是一見如故。劉裕在前方朝堂和戰場上“廝殺”,劉穆之在後方出謀劃策,對劉裕來說,劉穆之是相當於左膀右臂一樣重要的存在,因此,劉裕非常信任劉穆之,自己北伐的時候,就把劉穆之留在建康,穩定東晉的朝堂局勢。

《資治通鑑》記載“辛未,劉穆之卒,太尉裕聞之,驚慟哀惋者累日。始,裕欲留長安經略西北,而諸將佐皆久役思歸,多不欲留。”

根據這段記載可以看出,雖然說劉裕是想繼續去西北的,但是當時跟隨劉裕的將領,皆久役思歸,多不欲留,加之劉裕和劉穆之之間既有主將之間的信任,也有知己般惺惺相惜的感情,因此,劉裕聽聞鎮守朝堂的劉穆之去世之後,不管是出於私人情感還是對自己大業的考慮,都決定了劉裕有十足返回建康的必要。

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又失,只因“防後院起火,卻陣前無將”

2、為防根據地出亂子,“後院起火”,劉裕不得不返回建康

會穆之卒,裕以根本無託,遂決意東還。

這一句其實就可以看出劉裕有急速返回建康的必要性了,因為“根本無託”。隨著鎮守後方穩定朝堂的劉穆之去世,劉裕在朝堂上已經沒有了可以充分信任,並且有足夠能力處理後方事宜的人了。

《宋書》記載:“穆之既卒,京邑任虛,乃馳還彭城,以司馬徐羨之代管留任,而朝廷大事常決穆之者,並悉北諮。”劉穆之死後,劉裕“馳還彭城”,雖然說以司馬徐羨之暫時代管以前劉穆之的職務,但是卻也只是代管而已,只有執行權,沒有處理權,一切大事還是要先諮詢過劉裕之後才能處理,比之劉穆之,信任度也算是天差地別了。

但是不管是《宋書》中的“京邑任虛”還是《資治通鑑》裡面記載的“

裕以根本無託”,都可以看出劉穆之的去世讓劉裕失去了安全感,為了防止大本營隨著劉穆之的去世而出現亂子,避免過往的努力付諸東流“後院起火”,劉裕返回建康已經成了迫在眉睫的事情。

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又失,只因“防後院起火,卻陣前無將”

二、長安得而復失的原因之二,劉穆之“陣前無將”

1、劉穆之一回建康,留守長安的部將就出現了內訌

《宋書》 記載:“十二月庚子,發自長安,以桂陽公義真為雍州刺史,鎮長安,留腹心將佐以輔之。”

劉穆之不管願不願意就此回到建康已經不是他能決定的事情了,建康一旦出了亂子,他所付出的東西可能就會付諸東流,所以,相比較而言,大本營建康那邊就顯得更為重要,於是難以做到兩全其美的劉裕最終選擇自己帶領部分人馬返回建康,留下心腹輔佐兒子劉義真鎮守長安。這些心腹將領中主要有王修,王鎮惡,沈田子,傅弘之這些人。

表上看起來不會出現什麼大問題,當然,如果留下的臣子們真的能齊心協力輔佐劉義真,關中還真的不會那樣輕易失守,可是劉裕自己也沒想到,他一走,所謂的心腹愛將之間就出現了矛盾。這當中當屬王鎮惡和沈田子之間的個人矛盾最為突出。

王鎮惡和沈田子這兩個人,單拎出來都是一員大將,王鎮惡隨劉裕平南燕、破盧循,南征北戰,功勞十分大,所以隱隱被其他人所排擠。而沈田子也是很有才能的一個人,在嶢柳之捷戰役中大敗姚泓,“賊眾一時潰散,所殺萬餘人,得泓偽乘輿服御

”,這樣情況下原本應該痛痛快快乘勝追擊徹底剿滅姚泓的,但是因為弟弟沈林子的勸說窮寇莫追,最終歇下的心思。打江山打了一半,最後被王鎮惡完成了另外一半,使得長安被成功攻陷,大破後秦。

論功行賞的時候問題來了,誰應該居首功?於是原本就不和睦的王鎮惡和沈田子之間因為爭奪功勞而使矛盾變得更突出,最終王鎮惡被沈田子所殺,而後沈田子又被王修所殺,就這樣,劉裕一連損失兩員大將,難免就使軍心浮動起來。

一個不甚團結的團隊,其最終結果只能是分崩離析。

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又失,只因“防後院起火,卻陣前無將”

2、被劉裕留下鎮守長安的劉義真年僅十二,難當大任

《宋書.武三王列傳》記載:“及關中平定,高祖議欲東還,而諸將行役既久,鹹有歸願,止留偏將,不足鎮固人心,乃以義真行都督雍、涼、秦三州,太尉諮議參軍京兆王修為長史,委以關中之任。”

劉裕本人因為早期的經歷,所以其實並不會輕易把自己的信任交付給別人,能讓他完全信任的人可能除了劉穆之就是自己的兒子,所以劉裕返回建康之前,把鎮守長安的事情交給了兒子劉義真,又給他留下了王修和一干武將來輔佐他。

彼時劉義真還是一個講講十二歲毛都沒長齊的小屁孩一個,也沒有這麼打過仗,自是不知道軍中連失兩員大將會造成什麼後果,此時其實不宜再斬殺其他人了。

但是劉義真也算是一個奇葩,因為有人對他說:“鎮惡欲反,故田子殺之。修今殺田子,是又欲反也”這樣抹黑王修的話,使得劉義真最終又把王修殺了,原因只是因為“

賜與左右不節,修常裁減之”。王修死了之後,“人情離駭,無相統一”,關中局勢變得更加不穩定。

要說劉義真識人不清胡亂斬殺輔佐自己的人也算了,關鍵是這個人還貪財好色,根本不足以擔當大任。比如說劉裕後來又派了將軍硃齡石替兒子鎮守關中,讓他趕緊輕兵疾歸,雖說劉義真人打算回去了,但是在回去之前“諸將競斂財貨,多載子女, 方軌徐行”,整的就和出來遊山玩水一樣,也不聽別人讓他棄車輕行的建議,我行我素,最終被賊兵追趕,亡命天涯。

劉義真因為有將士掩護,最終還是安全回到了建康見到了他爹,但是因為他不聽別人建議非要坐馬車慢悠悠往回趕,最終出現了“暗夜奔敗,無以知存亡”的情況,一夕之間留在關中的將領傷亡慘重,劉裕損失了太多人才,而當時人才恰恰也是最不可或缺的。

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又失,只因“防後院起火,卻陣前無將”

3、北有赫連勃勃時刻覬覦,渾水摸魚

赫連勃勃原本很受後秦皇帝姚興的喜歡,姚興也還挺信任他,但是在公元407年,赫連勃勃還是選擇了叛秦自立,自稱天王、大單于。赫連勃勃其實是一個很有野心並且心狠手辣的人,不然也不會在自己為王之前把自己岳父都給殺了,除此之外,赫連勃勃也是一個眼光長遠之人,早在劉裕裕北伐奪取長安之時,赫連勃勃就對臣子說:“裕既克長安,利在速返,正可留子弟及諸將守關中。待裕發軫,吾取之若拾芥耳,不足復勞吾士馬。”然後就等著劉裕留下大軍返還健康,他好趁機奪取關中。從那以後,便開始厲兵秣馬,休養士兵。

最終讓他等來了時機,劉穆之去世,劉裕為了防止後院起火,最終做出了他猜想中的選擇,也恰逢劉裕留下的兵是強兵,但奈何領兵的人是一個成事不足敗事有餘的傢伙,趁著內亂,或者說趁著他們鷸蚌相爭,赫連勃勃這個漁翁得利。

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又失,只因“防後院起火,卻陣前無將”

總結:

劉裕北伐,長安得而復失的原因,和天意有關,比如後方劉穆之去世的時機不合適,使得劉裕無能充足信任能力也好的人可用;也和劉裕本身採取的措施有關,他人在關中的時候,手下大將之間即便有摩擦,也不會傷及性命,但是等他一走,天高皇帝遠,兒子劉義真能力有限,鎮壓不住這些大將,也不想鎮壓,於是原本一個極強的戰隊最終成為了一盤散沙。內部失和,外有一個瞅準時機就要上的赫連勃勃,長安失守已經成為了必然。

但歸根結底,還是因為劉裕當時正處於“要防止後院起火,但陣前也無將”的窘境。


參考史料

《晉書》

《宋書》

《資治通鑑》


我是歷史奇聞圈,想了解更多歷史奇聞,不妨點個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