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裕,小字寄奴,劉宋開國皇帝,辛棄疾在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中這樣描述劉裕:
斜陽草樹,尋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當年,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劉裕出身平常,倒不至於說是貧寒,畢竟他爸還是個公務員,而且後來還給他找了個後媽,生了兩弟弟。劉裕早年間賣過鞋,是遠近聞名的賭棍,被街坊鄰居鄙視,還因欠人賭債被人吊起來打(債主後來慘了)。30歲以前的劉裕可謂是爛泥扶不上牆的典型。不過這一卻在他參軍後有了改變。在他40歲的時候,他的人生開始崛起。鎮壓邪教組織孫恩起義是他崛起的開端。劉裕從一名普通士兵逐漸成長為北府軍的中高級將領。在他43歲的時候,劉裕實現了人生的重大突破,他聯合一幫北府的兄弟,在京口起義討伐桓玄。劉裕從替人打工變成了自己當老闆。不過他這個老闆不是100%股權,而是合夥人制度。
公元404年3月24日,劉裕和一幫兄弟在京口舉事反桓玄。密謀的主要成員有:劉裕、劉毅、何無忌、王元德、孟昶、劉道規、魏詠之、檀憑之、諸葛長民、辛扈興、童厚之等。起義的計劃是:劉裕、何無忌在京口起事;劉毅、孟昶、劉道規廣陵起事;諸葛長民殺刁逵(打劉裕的債主)據歷陽起事。鎮北參軍王元德、河內太守辛扈興、振威將軍童厚之在建康為內應。事情進展很順利一個禮拜就成功趕跑桓玄,進入都城建康,兩個月的時間就成功誅殺桓玄。
俗話說共患難易、同富貴難。事情成功之日,也是兄弟拔劍之時。看看劉裕的心腹劉穆之是怎麼跟劉裕說的:
劉、孟諸公,與公俱起布衣,共立大義以取富貴,事有先後,故一時相推,非為委體心服,宿定臣主之分也;力敵勢均,終相吞噬。
其實大家心裡都清楚,寶座只有一個,大家憑本事誰搶到算誰的。歷史的結果是劉裕最終搶到了寶座,那其他當初的合夥人的下場會怎樣呢?
1、王元德、辛扈興、童厚之
這三個兄弟比較倒黴,可謂出師未捷身先死。劉毅有個豬一樣的哥哥劉邁,劉裕他們要起事,就想聯絡在建康的劉邁做內應。劉邁答應了,但是後來越想越怕,又以為事情敗露,然後他就給桓玄報告了此事。最終豬隊友劉邁,連同王元德、辛扈興、童厚之統統被桓玄斬首。有些人、有些事還沒開始就結束了。
2、劉道規
劉道規是劉裕的三弟。是劉裕的得力幫手,在劉裕篡晉前去世了,他的死對劉裕來說是巨大的損失。劉裕此時沒有自己的近親幫手了,兒子還小,二弟劉道憐,還是個草包。
3、魏詠之
革命還沒徹底成功之時,就去世了。死的早就沒後面那些事了,據說魏詠之是個兔唇患者,做過最早的兔唇手術,不知道他不到四十就去世了是否和這個有關。
4、檀憑之
檀憑之和劉裕是北府軍中的戰友,兩人有過多次合作,經常一起領兵。京口起義後,在進攻建康途中被桓玄的猛將皇甫敷擊殺。不過隨後皇甫敷又被劉裕所殺,也算給檀憑之報仇了。檀憑之有個很有名的堂侄檀道濟。
5、孟昶
孟昶死因和其他人都不一樣,他是因自責加憤恨而自殺的。說來奇怪這樣一個傾盡家財來起事的人怎麼會自殺?孟昶和劉裕密謀起事,可不是為了國家大義。他是因為個人恩怨才反桓玄的,當初劉邁(就是前面說的做內應的那個豬隊友)詆譭孟昶,導致孟昶不被重用,因此他才找到劉裕的。資治通鑑是這樣記載孟昶死因的:
初,何無忌、劉毅之南討也,昶策其必敗,已而果然。至是,又謂裕必不能抗循,眾頗信之,昶恚其言不行,且以為必敗,因請死。裕怒曰:“卿且申一戰,死復何晚!”昶知裕終不用其言,乃抗表自陳曰:“臣裕北討,眾並不同,唯臣贊裕行計,致使強賊乘間,社稷危逼,臣之罪也。謹引咎以謝天下。”封表畢,仰藥而死。
孟昶經過幾次預測成功後,對自己的神機妙算深信不疑,可是劉裕不聽,結果想不開就喝農藥了。這件事很是蹊蹺。結合之前劉穆之的話,不難看出劉毅、孟昶等人並不是真的臣服劉裕,他們只是臨時合作的關係。再聯想劉裕北伐南燕時,孟昶極力贊成,並且留守後方執掌朝廷。劉裕經常南征北戰,但是在後方管事的卻不是自己的心腹,只是合夥人。那劉裕怎麼能安心在外。再看看最後在孟昶、諸葛長民等創業元老死後,劉裕終於可以順理成章的把留守後方的重任交給自己的心腹劉穆之了。所以猜測孟昶的死劉裕脫不了干係。
6、何無忌
何無忌是北府主將劉牢之的外甥,也是北府軍的一員猛將,起事的三巨頭之一。何無忌在眾多元老中算是結局“最好”的一個。他沒有死在劉裕的手裡,而是在對盧循起義的時候戰死了,死的及其悲壯。他保住了自己的家族,也為自己留下了身後名。
無忌不從,遂以舟師距之。既及,賊令強弩數百登西岸小山以邀射之,而薄于山側。俄而西風暴急,無忌所乘小艦被飄東岸,賊乘風以大艦逼之,眾遂奔敗,無忌尚厲聲曰:“取我蘇武節來!”節至,乃躬執以督戰。賊眾雲集,登艦者數十人。無忌辭色無撓,遂握節死之。
假使無忌不死,而是大敗盧循,最終何無忌的下場會怎樣呢?這裡不妄加揣測古人了,相信大家心裡都有自己的看法。
7、劉毅
劉毅是僅次於劉裕的創業二號人物。此人出生上層,從小胸有大志,一擲千金,不畜產業。上流人物的劉毅自然不像劉裕是個沒文化的大老粗。劉毅是極其不服劉裕的,自己能文能武,出身甩劉裕好幾條街,憑什麼甘居其下。
毅怒,謂藩曰:“往以一時之功相推耳,汝便謂我真不及劉裕邪?”投書於地,帥舟師二萬發姑孰。
不服歸不服,亂世還得看拳頭說話。面對魏晉南北朝時期的第一戰神劉裕,十個劉毅也不夠看的。劉裕就逼你劉毅起兵造反,然後來消滅你。劉毅兵敗逃跑,在牛牧寺上吊。死後屍體被拉出去斬首示眾,兒子侄子也都被殺。起義之初大家奔著富貴而來,最後卻落得身死,族滅。
8、諸葛長民
當初的創業夥伴基本都死的差不多了,諸葛長民突然意識到:
“昔年醢彭越,今年殺韓信。禍其至矣!”
諸葛長民沒有坐而待斃,而是找劉穆之試探,並且想拉劉敬宣入夥。劉穆之是劉裕的鐵桿心腹,劉敬宣多次得到劉裕的庇護。諸葛長民這是嫌死的不夠快,劉裕決定儘快除掉他。誅除劉毅後劉裕班師,並偷偷坐小船回到建康府邸。諸葛長民去東府見劉裕,兩人把酒言歡,笑談平生,酒過三巡後,劉裕叫出了埋伏多時的壯士,將諸葛長民拉殺。劉裕把將死的諸葛長民當樹洞傾述,但是諸葛長民卻以為劉裕會放過他。也許這就是區別,註定諸葛長民當不了老大。劉裕的剛毅果敢,殺伐決斷不是諸葛長民能比的。
唐朝孫元晏寫過一首詩《晉·劉毅》,大概說出了當時起義的二十七人的命運。
繞床堪壯喝盧聲,似鐵容儀眾盡驚。
二十七人同舉義,幾人全得舊功名。
創業不易,跟錯了老闆成不了事,將死於敵手;跟了太狠的老闆,成事了也會被踢出局。跟了劉秀、李世民,及時功成身退,可保龍華富貴;跟了劉裕、朱元璋恐怕脫身也無望。創業一定要選好老闆,並且對自己要有清晰的定位。否則辛苦半輩子到頭來一無所獲,下場悽慘。成人的世界不相信眼淚。
閱讀更多 在野小將 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