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女性的反抗:透過“惡婦”形象,聊聊宋朝婦女主體意識的覺醒

古代女性的反抗:透過“惡婦”形象,聊聊宋朝婦女主體意識的覺醒

宋代婦女

宋代,是中國歷史上社會文化比較繁榮的一個朝代,從宋代流傳下來的文學作品,也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那麼,在這其中呢,宋代的文學作品當中,有一種特殊的婦女形象的描寫,那就是“惡婦”形象。

“惡婦”形象在中國古代的文學作品當中並不少見,但宋代的“惡婦”故事,反而體現了宋代的時代特徵和歷史背景。在一定程度上,我們也可以說,宋代的“惡婦”故事當中,也體現了當時婦女主體意識的部分覺醒的情況。

一、 宋代“惡婦”故事當中的婦女形象

在宋代“惡婦”故事當中,婦女的形象與她們實際上的生活遭遇有著一定的關係,但文學作品當中,肯定是也有一定的誇張手法,來描述這種“惡婦”形象的。因此,在一定程度上,“惡婦”故事當中的婦女形象,有一定的誇張成分,但是也體現了那個時代的宋朝婦女的社會地位和主體意識。

古代女性的反抗:透過“惡婦”形象,聊聊宋朝婦女主體意識的覺醒

1.主要的婦女形象分類

“惡婦”故事當中的“惡婦”形象,也可以做一定的分類。雖然所有的“惡婦”形象,都不符合中國傳統封建禮制的要求,但是她們的行為,和形象,也可以再進一步的進行分類,主要以分為悍婦、毒婦、妒婦這三種。

首先,是“悍婦”,悍婦實際上在下層階級見的比較多,指的是一些比較兇悍的婦女。

在《續資治通鑑長編》當中有記載:“度支員外郎知河中府勾克儉,妻悍戾,與豪家往還,因緣納賄,克儉不能禁。辛未,降免儉知寧州。”像這種因為家中悍婦而降職免職的官員,在部分文學作品當中的描寫中,並不少見。

其二,是“毒婦”,這種婦女行為十分殘忍惡毒,主要是針對下人,或者是後女等等。這種婦女形象,在文學作品當中都常用記載,一般是處於

上層階級的正妻的婦女,這種婦女行為十分殘忍,完全不重視他人性命,採取的手段也包括惡意殺害、沉江、虐殺等等手段,及其殘忍。

其三,就是“妒婦”,這也是所有的故事當中最為常見的一種婦女形象。妒婦行為,比起上面兩種來說,程度較輕,但大多數“悍婦”和“毒婦”都是由“妒婦”發展而來的。在《宋史》當中也有記載:“居正妻妒悍,無子,婢妾皆不得侍側。”

古代女性的反抗:透過“惡婦”形象,聊聊宋朝婦女主體意識的覺醒

孫二孃

2.婦女行為的衝突結構

有“惡婦”就一定會產生衝突,那麼在“惡婦”故事當中,婦女衝突指向的主要是婢妾、丈夫和一些舅姑。其實這也是因為當時的社會地位所決定的,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當時婦女的實際地位。

惡婦”的衝突,主要針對的是婢妾,這是因為婢妾的地位低下,是“惡婦”的主要衝突對象。而且在古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下,妻妾之間的鬥爭,那是十分常見的。在宋代的一些傳奇故事和史料中,都有記載一些妻妾之爭。

其次,因為古代男子為尊,婦女的社會地位,那是遠遠比不上男子的。,因此與丈夫的衝突,得排在第二位。大多數惡婦與丈夫之間的衝突原因,都是因為妻妾之間的矛盾,而此種行為也恰似反映了,在宋代的“惡婦”當中,已經有一部分人覺醒了主體意識,甚至敢與丈夫發生衝突。

最後,“惡婦”與舅姑之間的矛盾衝突是排在最後一位的。這是因為,在古代的封建禮制當中,舅姑是在家中最有權威的家長,不管是從社會地位,還是從法律地位來說,舅姑的地位都遠遠高於那些“惡婦”。但是在宋代的“惡婦”故事當中,還是會有一些“惡婦”欺壓虐待舅姑的。

二、 宋代“惡婦”故事當中體現的宋朝婦女的主體意識

從上文的敘述和分析當中,我們不難發現,在封建禮制制度下的宋代封建社會,還能產生如此的“惡婦”形象,也進一步說明了當時宋朝婦女的部分主體意識。這不僅僅可以體現婦女對男權社會對一種反抗,而且還突出了當時婦女主體意識的覺醒。

古代女性的反抗:透過“惡婦”形象,聊聊宋朝婦女主體意識的覺醒

1.“惡婦”行為是對男權社會的一種反抗

著名哲學家福柯曾經說過:“話語本身既是權力的產物,也是權力的組成部分。”在古代的男權社會當中,“惡婦”的行為和語言,實際上都是在封建社會下想擁有一定的話語權的產物,也反映了她們內心深處,想要反抗男權社會的需求。這在我國經典著作《水滸傳》當中就可以瞥見一二,《水滸傳》當中的大多數女性角色,都以“惡婦”形象為主,幾乎找不到與傳統封建社會價值觀相符合的女性角色。

如《水滸傳》中的母夜叉“孫二孃”、“顧大嫂”等“毒婦”,以及“悍婦”白秀英、玉蘭等等人物,都不是傳統女性的代表。孫二孃是十字坡賣人肉包子的黑店老闆娘:“眉橫殺氣,眼露兇光。”就是對此“惡婦”形象的最好刻畫;顧大嫂綽號母大蟲,雖然是一百零八將之一,但其實也是“惡婦”形象的主要代表;白秀英色藝雙絕,也是《水滸傳》當中的負面形象代表,

總是以惡言辱罵形象為主。

在其他的文學作品,或者是正統史料中,對於“惡婦”的角色描寫,基本上都可以體現這一種反抗精神。她們與舅姑的鬥爭和衝突,是“惡婦”想要反抗封建大家長制度的體現;與丈夫之間的鬥爭和衝突,是反抗男權社會的體現;與婢妾之間的鬥爭,更是對古代“一夫一妻多妾”的婚姻制度的反抗。

不管是在《水滸傳》等文學作品當中也好,還是在各種史料的記載當中也好,雖然她們採取的是用一種“惡行”的方式來反抗,但是在那個時代之下,女性的反抗只能去通過在家庭之間的衝突來體現,極少數的諸如“扈三娘”是因為武藝高強,而被稱作“惡婦”。因為在古代社會當中,女性都被侷限在家庭這一空間當中,因此在家庭這一場所當中的衝突,實際上是“惡婦”反抗男權社會的一種最深層次的體現。

古代女性的反抗:透過“惡婦”形象,聊聊宋朝婦女主體意識的覺醒

白秀英

2.婦女通過製造矛盾衝突來爭取話語權

當然這種“惡婦”的主體意識,還是依託於在家庭當中的男性的,肯定遠遠比不上現代女性,因此只可以稱為初步的主體意識覺醒。所謂這種主體意識,其實就是婦女把自己當作是獨立的個體,而不只是家庭中男性的附屬物。

在“惡婦”故事當中,“惡婦”都勇於爭取自己的權利,通過在家庭間的矛盾衝突,保衛和守護自己的話語權。不論是與舅姑的衝突也好,還是和丈夫的衝突也好,還是對婢妾的惡行也好,正如我上文中所提到的那樣,她們實際上是為了給自己爭取一定的話語權和家庭內部的控制權利。

在一些故事當中,也有一些女性,僅僅是因為參與了一些公共事務,而被貼上了“惡婦”的標籤。如《水滸傳》當中的扈三娘,只是因為武藝超群,就被貼上“惡婦”標籤。從這些行為當中便可以看出,有一些“惡婦”,實際上只是想要參與社會公共事務,來體現自己的獨立人格。

其實這種婦女,在古代都非常難見,在幾千年的封建制度壓迫下,這些婦女敢於為自己爭取說話的權利,這是非常可貴的,這也是婦女覺醒主體意識的主要代表。

古代女性的反抗:透過“惡婦”形象,聊聊宋朝婦女主體意識的覺醒

扈三娘

3.與封建禮制下的女性角色不符,就是她們的主體意識

在一些文學作品當中對於女性角色的描寫,主要突出的就是她們與尋常女性的不同。而這種不同,也就在一定程度上被解讀為一種“惡”。《水滸傳》裡面沒有幾個“良婦”,這些“惡婦”形象,有擅長作惡多端的,也有的只是被他人誤解貼上標籤的,但其實都是文學作品當中,對婦女的一種主體意識的刻畫。中國古代封建社會婦女主體意識的萌芽,可以說都是從這“惡婦”形象當中體現出來的。

因此,在宋代的“惡婦”故事當中,一些女性的“惡行”,其實可以看作是當時女性在一定的社會環境下和歷史背景下,所產生的主體意識的代表。在家庭中的女性,無法獲得主要的話語權和控制權,因此通過在家庭生活中的矛盾衝突,來體現當時女性的一種主體意識,是十分常見的一種手法。

三、總結

也許是因為不符合封建禮制當中的婦女規範,就被稱作“惡婦”;也許是因為她們自己的“惡行”,被稱作“惡婦”;也許又只是因為想要為自己爭取說話的權利,而被稱作“惡婦”。但不論怎麼樣,這都是在當時的封建社會體制下,婦女主體意識覺醒的最明顯的一種體現。宋代“惡婦”故事當中,這些“惡婦”與舅姑、丈夫和婢妾之間的衝突,實際上也體現了她們對家庭內部話語權的爭奪,體現了她們的主體意識。但這也並不是為“惡婦”行為洗白,而是處於當時的社會環境下,對“惡婦”行為的一種深層次探討。

參考文獻:

1.《續資治通鑑長編》

2.《夷堅支志》

3.《宋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