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蝦農無法趕回 常德澧縣夥伴幫忙“代養”小龍蝦

華聲在線3月11日訊“強國,小龍蝦苗子現在這麼大了,看到沒有?”3月10日,久雨放晴,位於湖南省常德市澧縣澧南鎮南坪村的盛祥稻蝦種養專業合作社,養蝦基地負責人江政東和身在湖北石首的養殖戶謝強國進行視頻通話,向他展示蝦田裡的小龍蝦。疫情防控期間,江政東每天都會組織當地養殖戶為謝強國承包的蝦田裡投食、巡護蝦田、查看小龍蝦的長勢,確保小龍蝦能夠順利上市。

盛祥稻蝦種養專業合作社總經理晏德清介紹,合作社共有稻蝦種養面積 4200 餘畝,其中 3500 餘畝承包給了湖北石首的 28 名養殖戶,謝強國便是其中之一。受疫情影響,這些湖北養殖戶暫時無法趕回澧縣管理蝦田,合作社便組織本地的技術人員和養殖戶對這些蝦田進行了“代養”。

湖北虾农无法赶回 常德澧县伙伴帮忙“代养”小龙虾

(合作社負責人江政東與謝強國視頻通話)

謝強國是石首市桃花山鎮七家鋪村人,2017年4月,他從石首來到離家130餘公里的常德市澧縣承包了130畝稻田,開始稻蝦連做,每年養一季小龍蝦、種一季水稻,至今已經3年了。每年養蝦毛收入大約有五六十萬元。

謝強國告訴記者,他是1月23日從澧縣回到石首過春節的。面對新冠肺炎的嚴峻形勢,石首從正月初一開始實行嚴格的交通管制。

“現在正是小龍蝦需要管理的關鍵時候。”謝強國介紹,小龍蝦在冬天不怎麼生長,生長的適宜氣溫在15度至27度之間。現在春暖花開,正是小龍蝦生長的關鍵時期。可是由於疫情影響,他不能趕到澧縣的養蝦基地來管理,心裡特別著急。“如果現在沒人幫忙養蝦,錯過這個黃金時節,不但沒有收成,連投入的20多萬元成本都收不回。”

家住石首市調關鎮槎港村的李加豔也在澧縣盛祥稻蝦種養專業合作社承包了370畝稻田,從2016年4月起開始稻蝦連做。每年養一季小龍蝦、種一季水稻,同時在堤幹上種一季黃豆,光是養小龍蝦的純收入就可達40餘萬元。1月20日,他從澧縣回到石首老家過年,受疫情影響,他所在的村從1月26日起實行交通管制。

“我已經一個多月沒到澧縣的養蝦基地去了,之前心裡很著急。如果這段時間小龍蝦沒人管,損失就大了,影響一整年的收成不說,以後可能也搞不下去了。”李加豔說。4年時間,他跟澧縣的養殖戶已經成了經常在一起喝酒聊天的朋友,現在有他們幫忙“代養”小龍蝦,讓他坐在家裡放心了很多。

“我們合作社與湖北的養蝦戶是唇齒相依的合作關係。”江政東表示,如果小龍蝦沒人喂,就會長不大;蝦池裡的消毒措施沒做好,小龍蝦就會死......為此,從春節後,基地組織了六七人幫助湖北蝦農“代養”小龍蝦,“代養”人員的工資全由盛祥稻蝦種養專業合作社承擔。

江政東說,現在的“代養”,雖然算不上是精養,但日常管理每個環節都沒落下。比如,給小龍蝦投餵飼料時,要均勻投餵,整個蝦田都要投餵到位。謝強國的130畝蝦田,兩個人需花3個多小時才能完成投餵。蝦田的水位管理也需要很細心,水位一般三四十釐米深比較合適,當水位過低時,就需要及時用定點水泵抽水。所有這些活兒,合作社都組織人打理得妥妥帖帖。

湖北虾农无法赶回 常德澧县伙伴帮忙“代养”小龙虾

(合作社聘請的當地務工農民收網查看小龍蝦的長勢情況)

“再過10天左右,第一批小龍蝦就可以上市了。”謝強國欣喜地說,有了合作社幫忙“代養”,讓他的小龍蝦照長不誤。接下來的兩個多月,都是小龍蝦的銷售旺季。“相信今年應該還是會有個好的收成,在這裡深深地說聲感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