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官职其实不复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古代官职其实不复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欢迎订阅!


我们平时在看电视剧或者一些古代文学传记的时候,经常会看到一些文武百官的职位名称,像《琅玡榜》里面的“悬镜司掌镜使”,还有“军机大臣”、“光禄大夫”之类的。很多时候我们看到这些官职,估计认识都只能停留在官职的名称上,对于这个官员到底负责哪方面的事务,我们基本上是一无所知的。

古代官职其实不复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古代官职,首先要分为中央官和地方官两类,对于中央官职,秦汉时期主要是“三公九卿”,秦设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组成中枢机构。丞相管行政、太尉管军事、御史大夫管监察和秘书工作。

汉朝大体上沿袭秦制称为三公,下有九卿,分管各方面政务,至隋代演变并确立为三省六部制。三省为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宋代中书省职权扩大,同枢密院分掌文武大权,门下,尚书省遂废。明代内阁为最高政务机构,内阁大臣称为辅臣,首席称首辅(即宰相)。清代有军机处,王、公、尚书等为军机大臣,掌握政府大权。

六部,是指“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这六部。吏部管官吏任免、考核、升降等事;户部主管国家户籍、田亩、货币、各种赋税、官员俸禄,礼部主管朝廷重要典礼(如祭天地、祭祖先等)、科举考试、接待外国来宾,兵部主管全国武职官员、练兵、武器、弹站,刑部主管国家司法、行政,工部主管兴修水利、主要的土木建筑工程,各部长官为尚书,副职为侍郎。下设郎中,副职称员外郎,下属官员有主事等。

此外,中央还设有专门机构和官员,负责管理图书、编修历史、制定历法等工作。如司马迁、张衡曾任太史令。高启为翰林国史编修等。

古代官职其实不复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对于地方官的职位划分,秦汉主要行政区是郡。郡的长官,秦称郡守,汉称太守。隋唐主要行政区是州,州官称刺史,属官有长史、司马等。唐代在一些军事重镇,设节度使,属官有行军司马、参谋、掌书记等。宋代州官称知州,县官称知县。明清改州为府,称知府。

此外,汉代也设州,天下分十三个州,基本上是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去刺探情况,称刺史。唐代全国分二十二个道,也称监察区,中央派官员前往巡视,称黜陟使。宋代全国分二十几个路,路中设若干司,分管各方面的事务。元代地方最高行政机构叫行中书省,明代改称承宣布政使司,习惯上仍称为“省”,总之就是一个“从中央到地方”中央集权统治方式。

古代官职其实不复杂,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那现今的北京市长相当于古代的什么官呢?那就是“京兆尹”,京畿地方行政长官,现今的直辖市在古代都称为“畿”,京畿重地,即是如此。至于《琅玡榜》中出现的“悬镜司”,我国历史上并没有这一衙门,属于影视剧中杜撰,不过就剧中它表现的只能来看,大致相当于唐代“不良人”、明朝“锦衣卫”等机构。

这里只是对古代官职的一个大致介绍,其实也不复杂,一句话:“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