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討飯小調”到陽春白雪,評劇是如何華麗變身的?

戲曲藝術始於宋,在元朝一路走向鼎盛,又在清代發揚光大。在相互交流、融合中逐漸形成了超過360多種的地方特劇種,其中評劇和京劇、越劇、黃梅戲、豫劇齊名,併成為中國5大劇種。

和京劇等其他四種劇種相比,評劇從清末開始初具雛形,到20世紀20年代才逐漸趨於成熟,可以算得上是十分年輕而富有活力的了。

從“討飯小調”到陽春白雪,評劇是如何華麗變身的?

因評劇歷史較短,又受劇目題材的侷限,所以沒有像京、梆大劇種那樣具有駕馭反映帝王將相生活和政治鬥爭、軍事鬥爭重大內容的能力。

多以反映農民階層、市民階層、下層官吏的生活為主,自由活潑,生活氣息濃厚。反而給群眾們一種新鮮感、生活化、鄉土化,很快就受到了熱捧,迅速走向輝煌。

然而,這一能和京劇、越劇齊名的的劇種,“出身”卻並不太好——它的前身,不過是個討飯小調。那評劇是怎麼一路上披荊斬棘,最終登上大雅之堂的呢?

故事要從它的起源說起。

一、前世——評劇的發展歷程

1.蓮花落

即使你沒有聽過評劇,相必對蓮花落也是多有耳聞的,這可是咱們中國獨有的說唱藝術。

評劇的前身就是這個“大名鼎鼎”的蓮花落。

在民國二十五年(1936年)所修的《灤縣誌》中記載:“蓮花落原名蓮花樂,俗謂之蹦蹦戲,昔時乞者沿街乞討之歌曲也。嗣後日益發展,居然登臺,唯奏曲作態,俗鄙不堪,誠足以傷風敗化,然市井遊閒之輩,熱烈歡迎,顧曲者肩摩踵接,爭先恐後,待所謂下里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歟……”

從這段話中我們可以看出,評劇的前身蓮花落是河北省唐山市灤縣乞丐們走街竄巷、討錢要飯時唱的小曲兒,因為調子輕快有趣,很快受到人們的歡迎。什麼市井小民啊,紈絝子弟啊,反正是一批遊手好閒的人學會了之後,加以傳唱,又流傳到了天津等地。

當然,由這些人編出的唱詞,自然比不上《西廂記》、《牡丹亭》這些由專業雜劇作家編寫出來的曲子富麗堂皇了,多是些粗陋俗鄙、不堪入耳甚至有傷風化的“玩意兒”。

2.蹦蹦戲

別瞧蓮花落詞兒是真俗,但這曲調兒是真好聽。當時唱“蹦蹦”的老藝人們,把蓮花落借鑑過來,又吸收了河北梆子、老調、哈哈腔等諸多地方劇種的精髓,形成了具有獨特藝術風格的地方小戲。

這個時候,它就改名兒叫蹦蹦戲了。

光緒十九年(1893年),金葉子、王方等一眾在天津唱蹦蹦的藝人,來到北平,在什剎海荷花市場搭了個棚子,一連唱了十幾天。北平下苦力的老少爺們,誰聽了這蹦蹦戲都叫好兒。完事兒以後在把自己親戚朋友喊過來一起叫好兒。

著名劇作家胡沙是這樣評價這次演出的:“這是第一批農民藝術家帶著自己粗獷的蹦蹦藝術,闖進了紫禁城……使京都人民耳目一新。從此評劇就在北平紮下了根。”

雖然是受歡迎,但這種搭棚唱小曲兒的畢竟不入流,不僅被梨園行瞧不起,還處處受別人挖苦、排擠。同樣是唱戲的,人家就在自己的戲臺上敲鑼打鼓、座無虛席,咱就打一槍換一地方,處處看人眼色,擱誰心裡能舒坦?

好不容易找了兩處茶園,有個了固定的演出場所,多少生存有了保障。沒過兩天,又被人扣了個“有傷風化”的罪名,又被“城管”轟走了。

但咱們唱蹦蹦的藝人,沒有那麼輕易認輸的。城裡不讓呆,就去城外唱;戲臺不讓搭,咱就“撂地”演唱。倒也逐漸發展壯大,終於在北平闖出了一片天。

3.平腔梆子

雖說這改革後的蹦蹦戲已經不是當年的乞丐小調了,可終究被人瞧不起。為了打破人們的世俗觀念,戲園老闆王鳳亭出了個主意:“人家的大戲有崑腔,高腔,還有京腔,咱們就叫平腔還不行麼?”

你還別說,雖然蹦蹦戲吸收了不少梆子的精華,但唱腔不像梆子那樣走高腔,而是走平腔。於是,大家一商量,決定改名為“平腔梆子”。

1951年,月明珠演出的《杜十娘》受到京劇名伶的交口稱讚,梅蘭芳等京劇大師也對其給予了高度評價,平腔梆子徹底闖出名堂來了!

4.評劇

這“平腔梆子”叫得好好的,幹嘛又改名呢?這是呂海寰老爺子出的主意。呂老爺子一肚子墨水兒,早年間還當過光緒皇帝的老師。月明珠的戲他可是場場不落地追著看。

有一次,看完戲老人家意猶未盡,到後臺找到老闆成兆才,張口就誇:“你們的戲唱的好哇,有警示後人、評古論今的作用。這重點就在一個‘評’字兒上。以後也別叫平腔梆子了,就改名叫評戲吧。”

被譽為評劇奠基人的成兆才聽了以後,覺得這名兒既大氣又響亮,當場決定更名為評劇。

這回,評劇這個名字終於定下來了。

從“討飯小調”到陽春白雪,評劇是如何華麗變身的?

評劇《李雙雙》

二、今生——評劇的再創輝煌

1.在夾縫中艱難探索,在惡性競爭中元氣大傷

評劇雖然有了名分,在哈爾冰、河北、天津名聲大噪,畢竟年輕,再加上當時北平政府的打壓,自然比不上京劇的影響地位,已然逐漸衰落了。

1928年,天津的敬順戲社到北平大柵欄演出《三節烈》《桃花庵》等經典曲目,但上座率一片慘淡,沒過多久就回天津去了。

為了振興評劇,復盛戲社大膽創新,把民間雜耍的真刀真槍、梢子棍、七節鞭等武器搬上了戲臺。唱作俱佳的演出和別開生面的武打場面,很快就吸引力無數北平的戲迷。

評劇皇后白玉霜率領的華北劇社、喜彩蓮率領的元順劇社也在北平打起擂臺,大有你方唱罷我登場的紅火架勢。《點秋香》《卓文君》《十三妹》等由京劇改編的評劇唱段,讓觀眾覺得既新鮮又熟悉。

為了爭奪市場,招徠觀眾,逐漸形成了惡性競爭。有的戲班子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忌葷素,穿著輕薄的服裝上演《黑蝙蝠傳奇》《拿蒼蠅》等一系列難登大雅的曲目,終於被北平當局實行禁演。

1934年1月19日,北平市長袁良對記者發表講話:“評劇女伶白玉霜等,表演淫戲實在與風化有礙,故昨令公安局將其驅逐出境。”

白玉霜被逐出北平之後,評劇發展受到重創,一直到抗日戰爭爆發也沒能恢復元氣。

從“討飯小調”到陽春白雪,評劇是如何華麗變身的?

評劇皇后白玉霜

2.轉戰上海大膽改革,京白評劇紅透全中國

1935年7月,被逐出北平的白玉霜應邀來到上海演出。為了讓上海人能夠聽懂,白玉霜將評劇傳統的唐山話念白改成了京白,獲得了“大膽革新”的名號。

演出期間,白玉霜和著名京劇武生趙如泉合作出演《潘金蓮》,南北名伶的合作瞬間轟動上海灘,不僅吸引了新聞媒體的大肆報道,還引起了文化戲劇界人士的廣泛關注,歐陽予倩、田漢、洪深等諸多戲劇家寫文章誇讚這場梨園盛世。

歐陽予倩更是親自重新編導《潘金蓮》,在排練現場親自指導。這部改變後突出個性解放和反封建色彩的大戲,以新的面孔紅透上海灘。

此後,歐陽予倩、鄭小秋為白玉霜量身打造劇本《海棠紅》,被上海明星電影公司拍攝成評劇影片,反映出社會底層人民的苦難生活,具有強烈的現實意義。隨著影片的走紅,全國人民都知道了北方居然有一個叫“評劇”的優秀劇種。

藉著《海棠紅》的東風,白玉霜再次獲得了北平人民的歡迎和追捧。

3.兼收幷蓄緊貼時代,成就評劇亂世傳奇

1937年5月,喜彩蓮將京劇《卓文君和司馬相如》改編成評劇,同時進行了4點大膽的革新。

  • 一是,首次在戲曲舞臺上借用了古典仕女圖的裝扮,人物顯得益發清秀俊逸;
  • 二是,在“聽琴”中由增加了燈光和明月、白雲、翠竹等景物烘托氣氛;
  • 三是,在唱腔上,又吸收了京、梆、大鼓的成分,為粗獷豪放的評劇增添了細膩抒情的意味。
  • 四是,在原有伴奏基礎上,增加了低胡、琵琶、三絃、月琴、京二胡等樂器,又用南弦替代了四鼓弦,增加了樂師伴奏的表現力度。

這一系列的變革給了評劇戲迷們耳目一新的感覺,但是,真正將評劇推向巔峰的是喜愛連之後的舉措。

日本帝國主義發動侵華戰爭後,為了通過戲曲傳遞堅決抗日的精神,呼籲民眾團結統一、奮力抵抗,喜愛連先後在上海演出了愛國反日的時裝戲《愛國嬌》,在北京演出了《梁紅玉與韓世忠》,引起了整個戲曲行當的震動。

1940年9月,天津報紙上是這樣形容這一系列變革的:“評劇早先不為人所重,多年保持原樣,自喜彩蓮首次來天津出演大觀園,把‘蹦蹦’唱活了,轟轟烈烈地爭了一席地位……”又道:“蓮劇團等亦能供與中上級人之賞識,於是不許登臺的評戲,逐得揚眉吐氣,今日在戲劇界,佔有穩定之地位也……”

由於喜彩蓮的思想、藝術不拘一格,大膽求新,並且一直緊緊和時代掛鉤,因此獲得了“時代藝人”的稱號,也同時成就了評劇藝術的亂世傳奇。

從“討飯小調”到陽春白雪,評劇是如何華麗變身的?

4去封建大改造,打造評劇鼎盛時代

1950年到1953年期間,一場轟轟烈烈的“舊劇改革”運動正如火如荼。國家重點對戲班體制進行改造,由原先的“班主制”改為國營評劇劇團,一批文藝工作者也先後加入。編劇、導演、音樂、舞美、化妝方面都有了專業人員。

劇團改為國營後市場異常火爆,一年能演出700多場,收入高達42萬元。

毛主席提出“百花齊放”的方針,要破除清規戒律,擴大和豐富傳統戲劇上演曲目。評劇工作者對《花為媒》《楊三姐告狀》《打狗勸夫》等一系列傳統戲進行整理和改編,剔除封建糟粕,舊貌換新顏。同時也為評劇劇本的改編。創作提供了不少寶貴的經驗,為評劇文學創作傳統注入了新鮮的血液。

由於種種歷史原因,評劇以“坤角”為主,男腔成為戲曲表演中可有可無的附屬品,詞兒越來越少,腔也越來越簡單。為了打破這種“半班戲”的局面,音樂家賀飛意識到,要表現新時代下的新生活,塑造新人物,就必須打破這種桎梏。在不斷探索中,評劇逐步變成了行當齊全,板式豐富,具有正調、越調、反調、反越調四大聲腔體系的大劇種。

在當時,不光京津、華北、東北地區有評劇團,就連新疆、廣西、貴州、四川等地都有了自己的評劇劇團。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文學,一個時代有一個時代的評劇。正是因為緊隨時代腳步進行大膽革新,評劇才最終迎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的鼎盛時期。

從“討飯小調”到陽春白雪,評劇是如何華麗變身的?

評劇電影《花為媒》

三、榮光——評劇的藝術價值和歷史意義

當年出了個刺殺日本的事件,評劇舞臺上就多了個《安重根刺殺伊藤博文》;出了個村姑楊三姐到天津找廳長打官司的事兒,評劇也就多了《楊三姐告狀》的劇本;新中國成立後宣傳婚姻法,《劉巧兒》《小女婿》等一系列佳作也應運而生。

評劇創作者們以記者一般的敏銳嗅覺,創作出緊跟時事的評劇劇本,不僅能滿足觀眾對評劇藝術欣賞的不同需求,還具有很強的現實意義。

2006年,評劇入圍首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為評劇藝術發展增添濃墨重彩的一筆。

雖然,評劇藝術一直在創新,但畢竟是起源於田間地頭,表現當代人民生活,具有濃厚生活氣息和親切民間味道一直是評劇的傳統。

不論怎麼改,不論怎麼變,評劇為最樸實的勞動人民而唱響的主旋律永遠不會改、不會變。

從“討飯小調”到陽春白雪,評劇是如何華麗變身的?

四、結語

評劇曾是乞丐的的討飯歌,是“下里巴人”。它的美是一種粗糙的、狂放的、極其簡陋的美。萬幸的是,這種美被有心人發現,從粗疏中揀擇出精粹,從俗鄙中跳脫出高雅,最終成為“陽春白雪”,打造出順應時代的精品,為奼紫嫣紅、爭奇鬥豔的梨園行中,增加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評劇的發展並不是一揮而就的,而是經歷了許多坎坷,逐漸在夾縫中艱難成長起來,是用一代代評劇藝人的血和淚澆灌出來的。評劇藝術為我國、乃至世界戲劇文化藝術發展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它的魅力,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感悟、去銘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