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天性》▏能力和智商關係大嗎?其實關鍵在於要找對學習風格

先來提一個問題:能力強的人,智商一定高嗎?

但為什麼我們常常遇到一些反應相當機靈,生活中幽默風趣被認為是高智商的人,在事業上反而一敗塗地呢?筆者親身經歷過這樣的一個人,在生活中可謂是一個智商情商雙高的人,家人和親朋好友都一致好評,認為他必定能做出一些成績,在資金上面全力支持他創業。然而此人事業上卻連連失敗,三十多歲負債幾百萬後,選擇跑路,令人大跌眼鏡。

如果用這樣的一個例子來下結論的話,能力和智商是沒有必然的聯繫的。智商高的人,不一定有能力。反之,有能力的人,智商也不定高。

那麼,我們今天就來討論一下:智商與能力之間的關係,先天因素和後天環境對能力的影響,如何清楚認識自己的能力水平,以及如何提升?

《認知天性》▏能力和智商關係大嗎?其實關鍵在於要找對學習風格

智商高低與能力之間的關係

我們都知道,學習成就並不僅僅是天賦決定的,更多地在於我們個人的付出和努力。老話有講:“三分天註定,七分靠打拼”。但不得不承認的是,智力是會影響我們的學習效果的。但是這裡的智力有別於我們以往觀念裡的智力。

我們常人所理解的智力,就是智商的高低,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一個人聰不聰明。但這種理解是帶著主觀並且有失偏差的。

心理學家將智力分為兩種:流體智力和晶體智力

流體智力,指的是推理、發現關係、抽象思維、以及在解決問題的同時頭腦中保留信息的能力。

晶體智力,指的是積累關於世界的認識,以及從過去的學習和經驗中提取出來的程序或者心智模型。

心理學家這種解釋就相對客觀,我們不能簡單地評價一個人的智商高低、聰不聰明,而是應該看他的智力更偏向於哪個方面。有的人善於想象和推理,有的人善於實踐和操作。這兩者各有各的能力,不存在誰更厲害。

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將人的智力具體分為8個方面:

  1. 邏輯-數學智力:批判性思考,以及使用數字和抽象概念的能力。
  2. 空間智力:三維判斷,以及在腦海中具象化的能力。
  3. 語言智力:使用文字和語言的能力。
  4. 肢體動覺智力:行動敏捷和控制身體的能力。
  5. 音樂智力:對聲音、旋律、音色,以及音樂的敏感性。
  6. 人際交往智力:“讀懂”他人,以及與人有效協作的能力。
  7. 內省智力:理解自身,準確判斷自身知識、能力、效率的能力。
  8. 自然觀察智力:區分和關聯周圍環境的能力。

幾乎我們每一個人,無論出生於什麼樣的家庭、曾受到過什麼樣的教育,都有一份屬於自己的智力。也就是我們的特長,發現自己的特長,然後有針對性地進行訓練和培養,是我們能在相關領域取得偉大成就的一個有效捷徑。

但這個理論的缺點在於:缺乏實證基礎,我們大部分人可能無法準確判定自己是是屬於哪一類智力。

《認知天性》▏能力和智商關係大嗎?其實關鍵在於要找對學習風格

那些從小就能顯現出智力優勢的人,畢竟只佔少數。一些有運動天賦或者音樂天賦的孩子會在很小的時候被發現,並得到栽培。但我們大部分普通人可能一輩子也無法對自己的智力進行挖掘和培養,甚至不清楚自己的智力特長是什麼。

影響能力的後天因素

先天遺傳決定了我們的智力特長,但缺點是大部分人無法準確判斷和發現自己的智力特長,也有可能發現之後並沒有相應的機會去加以開發。

在加德納的8中智力區分的基礎之上,另一位心理學家羅伯特.斯滕伯格又將這個概念精煉化了,他提出了智力三元論:分析性,創新性,實踐型

分析性智力是我們解決問題的能力,典型的例子就是解答測驗中的問題;創新智力是我們綜合並應用現有的知識與技能,應對那些新的特殊情況的能力;實踐型智力是我們適應日常生活的能力——明白在具體環境下需要做什麼並行動。

加德納的8中智力模型偏向於先天決定因素。而斯滕伯格的關於智力的研究,偏向於成長環境的影響,他發現:那些重視實踐的家庭,孩子在理論學習上面的成績偏弱,但他們的生活技能特別強。相反,重視理論培養、和信息分析的家庭,孩子通常在實踐方面顯得比較弱。

其實,筆者對這一點的感受是很深的,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就是農村出生的孩子,在家務活上的動手能力以及一些生存技能上面的優勢是非常明顯的。80、90年代的城市孩子,會做飯的真的很少,而農村出來的孩子,無論男女,幾乎都會做飯。

因為實際生活中的情況決定了學習的實質與形式,生活環境加強實踐技能。

還有一個被叫做“街頭智慧”的研究也證實了這一點。那些街頭賣藝的孩子為了求生,能準確快速的進行數學運算相關的表演,然而如果專門對他進行數學運算的書面測試,他就不知道該怎麼做了。

《認知天性》▏能力和智商關係大嗎?其實關鍵在於要找對學習風格

這就說明了,人們在特定的生存環境下為了成功所付出的努力,很多是不能用標準的智商或者天賦測驗來衡量的。人的能力不僅受先天因素影響,後天環境也起到了決定性作用。

這對我們有什麼啟示呢?——人的天賦和能力是可以通過自己的努力而加以改變的。我們所處的環境和我們所做的努力,都能為我們提升能力的願望加籌累碼。

瞭解自己的能力結構

我們在瞭解了能力與天賦和環境的關係之後,就能清楚地意識到,能力往往是掌握在自己的手中的。但我們每個人的能力結構都存在不小的差異,有的人能做領導,有的人只能混跡於底層。這是因為他們的能力結構大不相同。

能力結構是什麼呢?簡單來說,就是我們處理問題的水平。

結構,是指一種由意識和潛意識形成的規範。是我們處理問題時所採取的思維、行動方式的統一。

能力結構有明顯的高低之分。為什麼我們有的人處理問題能一下子抓住要害進行解決,而有的卻東一榔頭西一棒子的不知所措。這就是能力結構高低的區別。

我們拿搭樂高積木的例子來說明,水平高的人通常能夠快速找準整體框架結構,再進行局部填充。而低水平的人則會不分主次,一味進行盲目累加。

《認知天性》▏能力和智商關係大嗎?其實關鍵在於要找對學習風格

和我們學習知識技能一樣,高能力構建者,會先找出核心觀點,搭建整體框架。而低能力者,往往不懂摒棄無關信息,一股腦的往大腦裡面塞。

兩者對知識和技能的學習吸收能力,高下立判。你,是哪一種能力結構的人呢?無論是哪一種,只要你願意,都會有無限的提升空間。

提升自己能力結構的方法

1、學會系統性的思考,也就是放眼大局

我們看一本書,要去看這本書整體的邏輯框架:它提出了什麼問題,解決了什麼問題,核心觀點什麼,論據又是什麼。找到這些,其實就是找到了樂高積木的框架結構,將框架結構瞭然於心之後,無論是將書本知識再創造還是運用於實踐,我們都能有一個整體的系統進行支撐,而不是一些零零碎碎的知識點。

這個方法同樣適用於寫作。選好論點主題,然後搭建框架,再進行填充論述。用這種系統性的思維方式寫出來的文章不僅行文邏輯嚴謹,而且效率很高。

在處理問題的時候,系統性思考讓我們對事態的整體有所瞭解和把控,而防止鑽牛角尖。我們所謂的大格局,其實就是能系統性思考問題的能力。有大格局的人,處理事情能抓住關鍵點,三下五除二就將問題解決。

《認知天性》▏能力和智商關係大嗎?其實關鍵在於要找對學習風格

2、覆盤反思

覆盤反思是幫我們找出自身不足,並進行彌補的一種學習方法。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覆盤”。現在各行各業的精英都會用到“覆盤”這個方法來不斷提升自己的能力。

神經外科醫生,道格.拉爾森說:“培養反思自己經歷的習慣,把這些經歷組織成一段故事,可以強化自己學到的知識。”

反思是我們強化知識和能力的一個重要步驟,我們更應該在反思的過程中去找出過去經歷中的不足之處,並且提出改進方案。

曾經聽到過一句話:“今天的你要是不覺得昨天的你是個傻x,只能說明一個問題——你沒有進步!”

經常給自己的工作做覆盤,反思自己做對了什麼,做錯了什麼,以及下次該如何改進才有助於分離出問題中的關鍵要素,把他們組織成心智模型,在今後應用到這套心智模型的時候,也可以鞏固並構建已經學到的知識。

總結

天賦對能力有一定影響,如果能找準自己的天賦特長,加以培養,在取得成就這條路上會走一些捷徑。但是後天環境也能造就你某一方面出眾的能力。但無論從哪一方面講,能力都掌握在自己的手中。

瞭解認識自己的能力結構,用合適的方法加以提升。我們每個人都能成為處理問題的一把好手。


我是阿休,熱愛讀書,分享乾貨。做一個有溫度、有深度的職場人。關注我,一起進步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