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城市中,说出你心目中的好地段?

股票招财猫


本人浅谈下不同人眼中的“好地段房子”。

一、对于看重空气质量、适合养老的地区主要为沿海地区或山区,例如海南、青岛、云南等。

二、对于看重国际交通的地区主要是经济发达、航空、高铁、高速、轨道交通资源有有一定优势的大型城市,例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郑州等。

三、对于看重经济快速发展,适合产业投资布局中大型城市,例如江浙沪地区。

四、对于看重生活节奏、生活品质的人中的好地段房子,我想应该是消费力不高,但是又惬意的二三线城市,例如河南的开封,河北的天津。等等。








中原梁仔


你好,很高兴为你解答

在我心目中我觉得浙江省的杭州市是我认为心目中最好的一个城市,是我最喜欢的城市,我说一下,在我心目中杭州市最好的地段,那么就是钱江新城。

钱江新城位于钱塘江南岸,距离杭州西湖景区 4.5 公里距离杭州萧山国际机场 18 公里,我们是在交通还是在,嗯旅游方面都是比较中心的位置,加上杭州市的大力扶持,给大家看一下两组图片。

这张是 2005 年的钱江新城,那时候啥也没有。

这个是 2017 年的钱江新城,这个时候可以看得出来是国际大都市的感觉。

钱江新城是杭州面向世界的一张名片,不管是从金融还是各方面来说,钱江新城都是比较好的一个地方,所以他在我心目当中是杭州城市里面最好的阶段。


Hi有屋


您好!从交通,不论铁路,公路,水路地理方位交通设施最好,到全国所有城市最快的中心城市武汉!

从这次疫情后网上购物应该会成主流!非典过后淘宝就火了!

以后肯定哪个快递哪个商家能最快把物品送到消费者手上就更有优势!武汉一定会成为全国的物流快递业中心!成快递电商必争之地!

武汉现在的房价跟江浙周边的三线城市房价还低些!

选武汉是最正确的选择,我是武汉做团购买房的周哥!大家想了解武汉可以关注我!!



周哥聊房


苏州市是全国最宜居城市,也是传统与文化完美结合的城市,既有小桥流水的苏州园林,也有摩肩接踵的高楼大厦。还有开放包容的创新精神,还有吴侬软语,文化底蕴深厚。



高得生律师


儿时梦,学成奔,选择了,坚守着。11年不离不弃未曾离开。离不开,回不去。没有最爱,只有更爱,深入骨髓。











十八叔


先说一下我最喜欢的几个城市吧

1、深圳 苏州 青岛 重庆

喜欢的理由也很简单 这些地方都有一些比较相近的地方:都是有山有水的城市 都是经济比较法大的城市 也都是比较易居的城市 还都是有美食的地方 深圳的布吉 南山 深圳湾 苏州的观前街 金鸡湖两边的商业体 东方之门 青岛的劈柴院 啤酒屋 八大关 中山公园 大学城 重庆的火锅山和说不上名的苍蝇小馆 都是值得一去的地方



米朵公寓Jason


厦门。

厦门,入选联合国宜居城市,闻名国内外的旅游城市,有:

1.万国博览的鼓浪屿。

2.碧海蓝天的环岛路。

3.小吃遍天下的曾厝垵。

4.充满文艺气息的沙坡尾。

5.心诚则灵的南普陀。

6.最美大学的厦门大学。

7.侨乡发源的集美学村...

当然厦门的好地段并不在于风景,而在于全国第四的房价(我等diao丝并不适合[打脸])。





厦门老哥


众所周知,长三角城市群包括江苏、浙江、上海三个行政区的全部辖区。但是,2016年,国wu院关于长三角城市群的批复,去掉了江苏北部,浙江南部,加入了安徽东部。同时,明确上海为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为3个副中心城市。安徽犹如空降般的突然成了长三角城市群的一员,惊掉了一地下巴!

看看合肥的最新定位:

1,国家科学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全国仅三个:北京、上海、合肥)。

2,长江中下游中心城市(这个定位原本是南京的,现在南京升格为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后,把这个定位给了合肥)。

3,世界级城市群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城市(南京杭州合肥为3个副中心城市)。

4,安徽省会。

综合以上4点国家定位,谁还敢说合肥不如一个普通地级市苏州?











浙A太牛cool


我在深圳生活了八年,杭州生活了五年,现在住在长沙快两年了,个人觉得还是深圳好,首先深圳的气候宜人,再者是那边是新移民城市,外来人口多,包容性特别强也不排外,除了房价高点,日常生活开支不会太高,重点是工作机会多,城市够现代化,以上是我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文子姐姐在长沙


四川天府新区天府新区的发展潜力很大!

《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其《总体规划》范围涉及成都市的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资阳市的简阳市,共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规划面积1578平方千米。到2030年天府新区城镇人口控制在580—630万人,建设用地约650平方千米。

一、原则同意《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总体规划(2010—2030)》(以下简称《总体规划》),请认真组织实施。

二、《总体规划》范围涉及成都市的高新区南区、龙泉驿区、双流县、新津县,眉山市的彭山县、仁寿县,资阳市的简阳市,共3市、7县(市、区)、37个乡(镇),规划面积1578平方千米。到2030年天府新区城镇人口控制在580—630万人,建设用地约650平方千米。

三、《总体规划》实施要按照《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围绕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核心目标,大力发展战略新兴产业、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现代都市农业,把天府新区建设成以现代制造业为主、高端服务业集聚,宜业、宜商、宜居的国际化现代新城区,形成现代产业、现代生活、现代都市三位一体协调发展的示范区。

四、《总体规划》是天府新区建设和管理的基本依据,新区内的一切建设活动都必须严格执行规划,遵循规划定位,依法依规操作,维护规划的权威性和严肃性。四川省成都天府新区规划建设委员会负责《总体规划》实施的监督和指导;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具体负责各行政区域内的规划建设实施工作。

五、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人民政府要根据《总体规划》确定的战略定位、空间布局、发展目标,坚持节约集约利用土地和保护耕地,加快编制分区规划、详细规划和重点地段城市设计,进一步明确新区建设的重点和建设时序,尽快推动新区的起步建设。要切实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的组织领导,完善机制,明确分工,落实责任,科学制定实施方案,合理确定经济社会发展重点。涉及的重大政策和建设项目按程序另行报批。

六、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能分工,加强对《总体规划》实施的支持和指导,做好与相关规划的衔接和协调,在政策实施、项目建设、资金投入、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给予积极支持。要加强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深入调查研究,及时总结经验,指导帮助解决《总体规划》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为推动天府新区加快发展营造良好环境。住房城乡建设厅要加强《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跟踪分析和督促检查,会同成都市、眉山市、资阳市人民政府开展《总体规划》实施情况的评估工作,重大问题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规划建设天府新区是四川省委、省政府贯彻落实《成渝经济区区域规划》,实现培育新的增长极、带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重大战略决策。各有关方面要以《总体规划》实施为契机,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密切配合,狠抓落实,努力推动天府新区快速启动建设,实现又好又快发展。

解读

全新天府新区

天府新区+中心城区=成渝经济区成都发展核

以成都和重庆为核心的成渝城市群是引领中国西部发展的重要增长极,被称作“国家发展第四极”。而天府新区则将在再造一个产业成都的基础上,为四川经济乃至西部内陆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天府新区将与成都的中心城区共同构成成渝经济区的成都发展核。不同的是,中心城区为优化开发区,将重点提升传统服务功能,以文化、商贸金融等功能为主;而天府新区为重点开发区,主要集聚新型城市功能,包括科技、商务、文化行政、现代制造业基地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等。

产业天府新区

打造两个产值万亿元以上基地

作为内陆开放门户,天府新区是内陆面向欧亚开放的重要组成部分,将成为西部地区与全球经济、技术、信息、文化交流与合作的通道和平台。核心为高技术产业基地和高端制造业基地,前者以电子信息为龙头产业,做大做强新能源装备制造、新材料、生物技术等高技术产业;后者以汽车研发制造为重点,发展航空航天、工程机械以及节能环保设备等高端制造产业,两个基地的产值都将在万亿元以上。

天府新区将形成“一带两翼”的产业空间布局,规划布局八大产业,将着力发展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重点发展现代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新技术、新材料等。其中,空港经济开发区以新能源产业为主导,重点发展光伏、风电与核电装备;双流信息产业区以电子信息与科技研发为主导,重点发展集成电路、软件服务于物联网;新川创新科技园以科技研发为主导,大力发展信息服务、服务外包和总部办公;成眉战略新兴产业区主要从事新材料、生物医药、节能环保产业及科技研发;成都经济技术开发区以汽车研发与制造、航空航天装备、工程机械制造为主导;东山科技产业区以科技研发为主导,创新发展信息服务、中试孵化、总部办公等;南部现代农业产业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现代农业科技研发、生物技术为主导;视高经济开发区以农副产品深加工、机械、电子制造为主导。

在天府新区发展的近期和中期,制造业的发展非常重要;而在远期,产业方向将从制造逐步向研发和服务转变。

宜人天府新区

交通以公交为主出行快速便捷

“绿色”是天府新区的主打色。在新区里,建设用地只占40%,生态用地占据了60%。而且,天府新区将打破传统“摊大饼”的发展模式,形成多中心、组团式布局,形成“一城六区”的组团城市,形成城市与自然有机融合的崭新的城市形态。

“产城一体”是天府新区重要的规划理念。天府新区由若干个“产城一体”的组团构成,每个组团面积不超过30平方公里,工作、生活出行的半径在6公里以内,可从根本上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组团之间以轨道交通为主体,将组团连接后形成一张轨道交通网,这张“网”既与中心城区形成有机连接,同时自身又是一个功能完善的独立网络。除了轨道交通外,天府新区还规划了快速路网,由南北向的元华路、红星路南延线、成自泸高速底层道路,和东西向的三环路、绕城高速、双华路组成,快速路没有红绿灯,能实现和中心城区的快速连接。外部交通快速、便捷的同时,各组团内部交通更是以公共交通为主,其公共交通资源配置比中心城区高出20%左右。

天府新区的地下资源也将得到集约利用,在交通走廊的下方,将打造“市政走廊”和“公共沟”,把水、电、气、讯等各类市政管线综合集约化地敷设在同一条隧道内,并进行集中管理。“市政走廊”的规划理念将率先在新川创新科技园成为现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