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征第一村”——福建中復村的“紅色電商”

發展電子商務前,中復村長期以來以種植烤煙、檳榔芋等農產品為生。如今,中復村也從 “紅軍長征第一村”發展成了“淘寶示範村”。


“長征第一村”——福建中復村的“紅色電商”


一說到福建省長汀縣南山鎮的中復村,很多人馬上想到的是紅軍長征和松毛嶺戰役,抗戰時期,這裡曾為紅軍提供大批物資。直到現在,當地的古街上仍保留著諸多紅色舊址,例如紅軍消費合作社舊址、 糧食合作社舊址、 茶油合作社舊址、紅屋區紅色旅館等,只是“紅色軍旅文化”中又多出了另一抹色彩——紅色電商。如今,這條全長約500米,寬約5米的 “紅軍街” 已搖身一變成了特色 “淘寶街”,中復村也從 “紅軍長征第一村”發展成了“淘寶示範村”。


“長征第一村”——福建中復村的“紅色電商”


從紅軍長征街到“淘寶街”


中復村的紅軍街在抗戰時期為紅軍提供了大批物資,加之附近還有諸多紅軍長征出發的舊址,這條街的紅色軍旅文化極為濃厚。2014年,當地開始把中復村的旅遊資源和電商相結合,有村民開網店售賣當地的土特產和一些與紅軍相關的旅遊產品。近年來,當地通過加大對電商的發展,紅軍街儼然變成了淘寶街。


今年40歲的羅添鈴是淘寶街上的一員。1995年,羅添鈴從部隊退伍後,他先後做過保安、農民,在從事傳統農業種植期間,他就尋思著要做點什麼不一樣的,多掙點錢。2013年,羅添鈴開始接觸具有食用價值和藥用價值的百香果,並決定捨棄傳統作物, 改種這種經濟價值更高的農作物, 如今,百香果已有200多畝的種植規模。


起初,羅添鈴通過線下渠道銷售,每月的利潤在4萬元左右,接觸網絡後,羅添鈴嘗試通過淘寶、微信等線上平臺售賣百香果,每月純利潤能達到10萬元。


除了自身種植外,羅添鈴還高價收購其他村民的百香果,例如今年百香果的市場批發價是6元 / 斤,而羅添鈴對村民的收購價是8元 / 斤。對於當地的貧困戶來說,單是種植百香果就能比往年增加2萬元左右的收入,羅添鈴由此也成了當地典型的致富帶頭人。 中復村村支部書記鍾炳仁表示,2015年,中復村“紅軍淘寶街”線上銷售百香果就突破了800萬斤,產值達900萬元。


不光是百香果,羅添鈴還讓當地擁有500 多年曆史的塘背老酒通過電子商務走了出去。據瞭解,“塘背老酒”被羅添鈴註冊為商標後,僅2015年,村裡就釀造塘背老酒逾70萬公斤,銷售36萬公斤,產值達720萬元。


看到電子商務帶來的變化,當地政府順勢啟動了互聯網創業項目,對於在“紅軍淘寶街”開淘寶實體店的租戶實行3年免房租、免網絡費、免水電費等優惠政策。


“線下實體店主要用於實際體驗。我們平均每天要接待五六撥遊客,在他們進店體驗時,我們會讓他們免費品嚐,然後引導網上購買。”羅添鈴告訴記者,這種方式有助於將遊客轉化為店鋪的買家,提高遊客的體驗度,既為線上淘寶店帶來了新客戶, 又培養了一批忠實的回頭客, 提升購買率。羅添鈴2015年的網上銷售額就達到了1000萬元,而他也成為了“紅軍淘寶街”上的銷售冠軍。


“長征第一村”——福建中復村的“紅色電商”


中復村的電商優惠政策還吸引了一大批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創業。36歲的蔡火妹在2015年以前一直在福建省龍巖市做司儀、歌手,後來順應創業潮回鄉開起了網店和淘寶實體店並註冊了火妹子商標,主要售賣當地的山茶油、紅糖姜、老酒等農家特產。跟羅添鈴一樣,蔡火妹的淘寶實體店也開在“紅軍淘寶街”,店鋪每個月的銷售額能達到兩萬元左右。


“跟以前打工相比,現在是在做我的事業而不是職業。”蔡火妹已經把開網店當成她的事業在經營。跟蔡火妹一樣,原本在廈門從事園林綠化生意的鐘海洋也回到家鄉從事電子商務,鍾海洋投資數百萬元建溫室鋼架大棚,並牽頭成立了果蔬種植合作社。鍾海洋還特地僱了幾個貧困戶,每月支付他們2000元左右的工資。正如蔡火妹所說,電子商務不僅解決了當地農產品上行問題,順利地把土特產品賣到了全國各地,還能增加了當地村民的收入。


在中復村的電商革命潮流中,羅添鈴、蔡火妹、這一類帶頭創業者無疑是衝在前端的開拓者。 據瞭解,“紅軍淘寶街”現已成為當地電商創業者的集聚地,目前通過紅軍街互聯網創業孵化基地培訓的從事互聯網創業人員達300多人。


政府主導下的電商藍海


發展電子商務前,中復村長期以來以種植烤煙、檳榔芋等農產品為生,由於銷路難尋,村裡大部分青壯年只能選擇外出務工謀生,2013年,村裡人年均收入僅7000多元。而如今的中復村,僅“紅軍淘寶街”就在2015年“雙11”期間賣出了30萬元的產品,整條街全年線上銷售額高達1894萬元。中復村的經濟發展藉助電子商務有了質的飛躍,其主要動力了除了來自返鄉創業人群,還有很大一部分得益於中復村、南山鎮、長汀縣三級政府的聯動助推。


中復村除了設立“紅軍淘寶街”,並給予落戶電商創業者相關減免優惠外,還不斷完善村裡的各項基礎設施,全面建設中復村紅色革命舊址群紀念區、松毛嶺戰鬥紀念園、中復村長征體驗園工程等項目。


“長征第一村”——福建中復村的“紅色電商”


據悉,中復村通過整合紅色軍旅文化、歷史文化、客家文化、生態資源等優勢,藉助互聯網新媒體的廣泛傳播,現已建設成為全國經典紅色旅遊目的地,去年接待遊客近12萬人次,有效地通過體驗式營銷增加了線上線下的客流量與銷售額。


中復村所在的南山鎮則在電商培訓環節持續發力。據南山鎮黨組織委員羅海玲介紹,為了鼓勵當地村民學習電商知識,改變對電商傳統的保守觀念,南山鎮政府於2015年引導中復村“紅軍淘寶街”累計500人次開展電商培訓,並組織100多人外出實地參觀、學習優秀電商的經營經驗。


長汀縣商務局電子商務中心主任郭世俊向記者介紹,當地政府為促進電商產業的要素集聚和企業協作,免費為入駐企業提供辦公場地、無線網絡、人員培訓、產品展示、資源對接等服務,實現其“100%零成本”辦公。除此之外,還協助入駐企業對物流快遞、攝影美工、代運營商等電商配套服務進行團體議價。


受地域條件和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電商人才輸入成了運作的關鍵。因此,長汀縣一方面支持電商人才的引進,為人才提供各項優惠政策 ; 另一方面更加註重本地人才的培養,充分發揮農村淘寶項目對合夥人的激勵與示範作用。


2014年11月, 長汀縣正式啟動電子商務工作, 同年12月,成立了電子商務工作領導小組,由縣委書記擔任組長,縣長擔任第一副組長,並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打造“長汀電商發展年”的計劃。自此,該縣上下掀起了一場電商革命的新浪潮。


據瞭解,針對農村電子商務最為頭疼的物流快遞,長汀縣政府在2015年3月與阿里巴巴合作,藉助菜鳥網絡推進農村配送和物流快遞網絡建設,解決了縣到村物流配送“最後一公里”問題。


郭世俊表示,目前,長汀縣已設立75個農村淘寶村級服務站,實現了鄉鎮100%全覆蓋。在2015年“雙11”當天,該縣農村淘寶交易額達410萬元,全省排名第一,2015年全縣電子商務交易額5.8億元;2016年“6.18”活動中,長汀縣農村淘寶在十五天的活動時間裡共取得1372萬元的成績,排名全省第一,2016年1-8月全縣電商交易額16.8億元。


近年來,隨著中復村各項基礎設施不斷完善,羅海玲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整合當地的資源,藉助電商的優勢讓當地的土特農產品更好地走出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