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力陷阱:真正阻礙你成長的不是做擅長的事,而是“思維固化”

01.如何理解能力陷阱?

如何理解能力陷阱?

在《能力陷阱》一書中有這樣一個故事,我覺得用來理解能力陷阱非常貼切。

傑夫是一名優秀的銷售,因為業績優秀被提拔為銷售經理,並兩次擔任地區主管,獲得了不錯的業績。在他第三次任務中被派往印度尼西亞,這次的工作性質和之前的兩次都不一樣。兩年之後,傑夫認為時機到了,憑藉自己所做出的成績一定能夠得到提拔擔任更高的職位。但意外的是領導並沒有給他分配新的任務也沒有提拔他,而是開始重用其他人。

這是為什麼呢?原來傑夫在任職管理者的時候,還一直和以前一樣把工作重心放在與集團經銷商建立關係上面,看不到技術發展對市場的影響,傑夫的這種行為阻礙了團隊的真正發展。所以他並沒有帶領團隊取得更多令老闆滿意的成績。

讓傑夫被提拔成銷售經理的能力,即是傑夫升職 的助力也是阻力。

傑夫升職成為管理者後,卻一直沉迷於這樣的能力中不能自拔,還認為以以前的能力和經驗在未來仍會繼續發揮作用,但社會在發展,環境已經改變,固執的僅依靠這種能力反而會阻礙自我的發展。這就是一種能力陷阱。

為什麼大部分的人終其一生的職業發展都停留在一箇中層管理,因為大部分人都陷入了這樣的能力陷阱中,靠單一能力就能幹到退休的時代已經過去,想在單一維度做到精專就停止學習新能力的想法會很快就會被高速發展的社會所淘汰。


能力陷阱:真正阻礙你成長的不是做擅長的事,而是“思維固化”

02.能力陷阱的認知誤區:靠單一維度,就能持續發展

我們從小接受的是單一的線性教育,從小學到大學,衡量我們“能力”和價值的就只有一個維度,那就是成績,只要在成績這個維度上做到精尖,就能一路暢通一直讀下去。你有沒有組織能力,能不能搞好人際關係這些都不重要,只要你成績好就可以了。

但進入社會,進入職場,面對的情況就完全不同了,甚至說來了個大反轉,以前覺得不重要的溝通能力,組織能力,領導能力成為決定你未來在公司發展方向的重要因素。

傑夫就犯了這樣一個認知錯誤,進入了能力陷阱。傑夫是從普通的銷售一路晉升成為了分公司的總經理。所以對他來說銷售的能力和與經銷商溝通談判的能力是他最擅長的。他很樂於去做這些事情,在做這些他擅長的事情時,他能夠獲得滿足感和快樂,更直接建立了他的自信。

但這項單一維度的能力在他成為管理者之後就不再是最核心的能力了。他的職位發生了變化,已經上升了一個層級,那麼,相對應的他的能力也應該匹配他的職位而增加對應維度的能力。就好比仙俠小說中,如果你的實力突破了,上升了一個等級,那麼現在你手上的武器就已經匹配不了你的實力了,這時候就需要再尋找新的武器,才能完全的發揮最好的實力。

我們在公司的發展也是一樣,最開始的時候,我們毫無工作經驗,所以我們必須要先精一維,再去拓展,當我們在這一維度上做到了領域的頂尖時,就像傑夫一樣一定會被領導發現我們的能力然後上升一個層級變成了管理層。

做管理層所需要的又是新的一個維度——領導能力,所以在已有的緯度上去拓展新維度管理能力,職位在變化,身份在變化,能力也要不斷晉升才能有新的突破。這樣才是成長的正向循環,也只有這樣才不會陷入能力的陷阱。

單靠一個緯度就想在職場上能夠持續發展,不斷晉升,這樣的想法和認知是絕對錯誤的,一個人的發展有多大絕不是因為他在某一個單一維度有多精,而是取決於他是否具有多維思維。


能力陷阱:真正阻礙你成長的不是做擅長的事,而是“思維固化”

03.什麼是多維思維?

什麼是多維思維呢?粥左羅的解釋很精準:多維思維就是一種競爭思維。人越往上比拼,比較的永遠是綜合能力。

它是如何體現的呢?

粥左羅在剛開始進入新媒體行業的時候,他用一年多的時間先精進了自己的一個維度——寫爆文的能力,直到成為了行業內金字塔頂尖的那一小部分人。但只比較這個維度,在這一小部分的人當中又太沒競爭力了。

怎麼辦?增加新維度。

會寫爆文的人很多,但是能把寫爆文的心得、技巧總結提煉成方法論的人卻很少,於是他開發了自己的寫作課。又甩開了一部分人。

現在他自己開公司,需要管理,公司做寫作訓練營,需要定期做直播分享,所以他又拓展了自己管理能力的維度和直播的能力。

正是因為粥左羅擁有多維思維,所以他才能從一個新媒體小編不斷拓展自己的維度成長為了主編、內容副總裁,直到自己創業成立公司,有了自己的團隊.......

有人的地方就有競爭,有競爭,必然就需要升級維度來增加自己的競爭力。那麼,什麼時候該去拓展維度呢?


能力陷阱:真正阻礙你成長的不是做擅長的事,而是“思維固化”

04.找到自己什麼時候該升級維度,就找到了拓維的“時機”

閱讀了上面的內容,知道了多維思維的重要性,很多人就會認為既然拓展維度這麼重要,那直接多培養自己儘可能多的能力就能夠增加自己的綜合競爭力了。想法很豐滿,現實很骨幹。我們都知道去做我們所擅長的事比去學習一項新能力所獲取的回報在時間和付出上都更明確、更容易。

如果沒有明確的目標和一定的驅動力是無法堅持下去的,很可能中途遇到一點困難就放棄了。

所以想要拓展新維度提升自己的競爭力並不是盲目的去“填鴨式”的培養新能力,而是根據自身的情況去判斷是否到了拓展新維度的“時機”。只有在正確的“時機”做正確的事才能做到事半功倍,當你處於以下幾種情況的時候,就到了拓展新維度的“時機”。


  • 1.當某個單一維度做到勝過80%的人

現在很多人都在追求“斜槓青年”,會PS做海報、會擼 PPT,會寫作.....總之就是“樣樣會,樣樣行”,這樣多厲害多酷。但真的有哪一維度是精的嗎?沒有。這樣就算你的能力再多維,組合起來綜合能力也不行。

所以在你還沒有做到在某一個單一維度超過行業80%的人時,就先打磨好自己的能力,先精一維,再去拓展。

多維競爭的前提是你有一個維度做到了足夠厲害,然後再去拓展其他維度。如果你沒有任何一個維度是拔尖的,那麼拓展再多維度都不能形成組合優勢,反而會成為“樣樣行,樣樣平”。

參加寫作課的時候,認識一個很厲害的攝影師,他拍攝的照片曾多次獲得過國內外的攝影大獎,在微博有上百萬粉絲,他的攝影技能在國內屬於20%那一部分人。很牛的攝影技能加上會寫作就形成了他獨有的優勢。

所以,在某一核心技能很強的時候,增加其他新維度的能力,會讓你變得更加出色。


  • 2.當你的職位得到晉升

很多剛開始晉升為管理者的人,其實對職位晉升意味著什麼根本沒有清晰的認識。

比如,文章開篇故事裡提到的傑夫,他從一個優秀的銷售晉升成為了分公司的總經理,從表面上來看他的頭銜升高了,手下有了管理的員工。但是他對自我的認知還是停留在過去做銷售的狀態。他並沒有弄清楚自己在現在的職位應該要具備哪些能力,需要拓展哪些新技能。而是固步自封依然做著自己擅長的事。

如果傑夫在被提拔後,能夠及時發現這就是拓展領導能力的“時機”,明白自己的業務隨著職務的晉升需要轉變新的方向。他就不會陷入能力陷阱,錯失拓展自己新維度的“時機”,也就能夠擔任更高的職位繼續被老闆重用。


能力陷阱:真正阻礙你成長的不是做擅長的事,而是“思維固化”

  • 3.當你的核心競爭力提升緩慢

無論你從事什麼職業,就算你的核心競爭力再強,再拔尖,處於金字塔頂端的人也佔20%。在這20%的人裡面,你要想再做到更好,付出的精力多不說,還不能保證有大的進步。就像學習寫作一樣,經過2年的學習,你的寫作水平已經從0做到了85分甚至90分,也已經超過了大部分人。

即使再繼續努力,你能提升的空間也很小,提升的速度也很緩慢。這種時候,就需要根據自身的情況拓展新的維度,尋找新的發展契機。

能力不是陷阱,侷限於已有的能力而停止學習才是陷阱,無論在什麼時候,處於什麼樣的位置,都不應該總沉浸並依靠某一種單一的能力而拒絕走出舒適區。保持學習的心態,拋開那些擅長的做的事。

當身邊的環境發生變化的時候,能夠以新的角度去看待環境,通過不斷提高自己能力的維度獲得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