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桂园在机器人赛道的“突围”路径是怎样的?

千年狐老不死


朋友在碧桂园的机器人公司上班,刚刚应聘过去的,以前在国内TOP5,据说薪水比较高,不过加班也不少。上次讲碧桂园在做机器人,听他简单讲了一下,我觉得这个事情比较靠谱,因为我觉得碧桂园最大的优势在于他的产品应用场景很广泛,据说碧桂园每年有数千个项目,注意是每年,在这么大的应用场景中,想要做到产品数据收集和更新迭代,是很容易的。另外听说还有做餐饮机器人,餐饮类的机器人目前市场应该是比较成熟的了,但是还是要有资本和终端,这个都是碧桂园有的,大财团实力雄厚,想推动什么产品落地,只要看好了前景,肯定是可以做到的,不必苦哈哈求投资人,苦哈哈拉客户。所以我觉得这个突围本身就是伪命题,他估计会横扫可能是真的。


henryou


突围,简单来说就是,这件事谁更有优势执行。碧桂园布局机器人,看似毫无章法。其实非常智慧。

碧桂园目前有2000多个项目,每年建造几十万套房子,对砌砖机器人、铺地砖机器人、外观质量检查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8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称:建筑行业平均年龄为41.8岁,50岁以上占比为30.9%,老龄化问题在建筑行业尤为突显。新生代农民工中超半数为80后。用机器人代替人工,是未来的一个趋势。


再来看看碧桂园做了什么?旗下的机器人公司博智林创立到今年11月9日为止,递交的专利申请,已经超过了1200项;智能制造工厂也已经正式投产,佛山顺德机器人谷建设也正在加快。所有工作都热火朝天地进行着。

不仅仅是建筑机器人。据了解,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也是风生水起,千玺机器人餐厅公司从5月份成立到现在,团队成员已经从70人发展到了750人,创造了五个不同餐厅业态的产品线,中间涉及70多个设备从无到有的开发。

有市场,有技术,有冲劲。不得不为这家企业点赞。


珠珠007


简单说一下,碧桂园的机器人赛道的“突围”路径有两大点:

一是,装配式建筑领域,碧桂园深耕已久,并自主研发出了高质量建造体系,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建筑构件生产基地。不仅仅是建筑机器人。据了解,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也是风生水起,千玺机器人餐厅公司从5月份成立到现在,团队成员已经从70人发展到了750人,创造了五个不同餐厅业态的产品线,中间涉及70多个设备从无到有的开发。

而是,跨界而不出界战略定位。碧桂园目前已落子中国内地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共1235个县镇的2000多个项目,每年建造几十万套房子,对砌砖机器人、铺地砖机器人、外观质量检查机器人等建筑机器人有着巨大的潜在需求。布局智能制造,跨界而不出界,显得更为务实和富有情怀,这或许是碧桂园机器人战略的最佳诠释。

在智能制造的潮流下,机器人在特定场景中“劳作”的身影,正在迅速的蔓延在各个领域。但是,“机器人造房子”这个想法,还是让业界为之震惊。


海岛1号


博智林成立于2018年7月,是碧桂园的子公司之一。同年9月,博智林表示将在5年投入800亿元建设顺德机器人谷,这样的投入在碧桂园子公司发展史上也算是佼佼者。

一家公司综合实力的评定,离不开“人”、“财”二字,博智林已递交申请专利将近1000项,聚焦在研的建筑机器人有30多种,其中已有9款进入工地现场测试。博智林的发展印证了“资金+人才”的强强组合,将创造出巨大的生产力,以科技为引擎,会实现高质量发展。碧桂园的机器人发展阶段有这么几点明显:

1.机器人餐厅火爆点燃:顺德素有美食之地的美称,然而广东首家机器人餐厅就位于顺德,未来感的设计以及机器人点单、就餐、送餐等体验感,让碧桂园这家机器人网红餐厅迅速爆红,这可以表示着碧桂园跨入机器人产业的第一步,也首先向公众传达了了碧桂园+机器人这个概念。

2. 智慧工地+智慧社区:房地产开发商看似和高科技产业没有关系,但是随着5g时代的到来,市场竞争已经不再是初级阶段多拿地的竞争了;要提升施工效率、确保施工安全智能建筑是不二之选。另一方面,小区的运维也需要智能AI的助力,智能门禁识别系统、智能监控摄像头、智能家居家电等,形成全产业链的服务。





安信驰


不要小看杨国强这个农民企业家,机器人盖房子这个想法,听起来像是科幻小说里不靠谱的幻想,现实中很有可能会实现。

走进工地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少见到年轻人在工地干活,大多农民工的年龄都在50岁左右。现在建筑工的薪资并不低,日收入甚至能达到近300元。但年轻人依然不愿意去工地。据统计,2007年建筑业一线作业人员平均年龄为33.2岁,2017年为43.1岁,10年时间平均年龄增加了10岁。随着老龄化工地的不断蔓延,不仅影响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而且滋生了很多的安全隐患。建筑工人年纪比较大,其自身都或多或少有些毛病,这些就是潜在的安全隐患。而且由于他们的文化水平都比较低,安全意识淡薄,在施工现场不遵守安全准则,给监管造成了难题。

“机器人既是先进制造业的代表行业,也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同时还是改善人类生活方式的重要切入点。”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机器人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发展前景,也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无论是考虑成本、效率还是安全性,机器人都是不二选择。建筑工人出身的杨国强在不同场合也都表示,希望建房过程中繁重、重复、危险的部分工作能够由机器人来完成,“首先是符合我们对零伤亡和安全的追求,第二能使我们的质量提升,第三能使我们的效率提升”。

机器人进工地是大势所趋。碧桂园从去年就开始进行了研发,而且进展非常迅速。

与一般工业机器人不同,建筑机器人面临的工作场景更为复杂,对机器人提出的挑战和要求都更高,最为核心的并非机器人本体,而是控制器。建筑机器人的控制器要求手脚并用,目前仍属行业空白,碧桂园必须自主研发。

杨国强也多次说过,2020年能在工地上看见机器人盖房子。未来还是值得期待的。


猛料一哥


上个月和朋友们喝酒聊天,有个朋友在碧桂园机器人公司工作,说起碧桂园的机器人是如何“吹牛”的。你们可能会惊讶这间公司的发展速度,成立一年多,已经有六款建筑机器人完成初试阶段相关工作,未来利用BIM技术结合建筑机器人使用不仅能帮助项目减少工人的投入量,减少现场施工误差,全面提升建筑产品质量和施工作业安全。

在这里简单说一下,什么是BIM技术,将高精度BIM模型应用于施工工艺模拟,可视化技术交底,碰撞检测,图纸纠错,优化设计,最大限度的减少返工,误工,为工程管理有效节约工期,降本增效。

无论是考虑成本、效率还是安全性,机器人都是不二选择。成立机器人公司是希望建房过程中繁重、重复、危险的部分工作能够由机器人来完成,非常符合国家对零伤亡和安全的追求,既能使建筑质量提升,又能使生产效率提升。


斯科尔斯


钱可以让人胆大,可以让人获得更多的信息,更多的数据,看到更多世界的本质内容。

但人终究是人,最有钱的大宋皇帝,还是看不明白未来的发展。所以不要一味觉得“有钱”就可以做起来一个产业。

很显然,老杨有点急不可耐的需要转型,并且要给自己,或者说碧桂园找一个新的增长点。毕竟他最了解的房地产行业,他比谁都了解基本见顶了。未来的房地产,再也不会重演过去10年的市场了,碧桂园也再也不能有上个10年的机遇和滋润生活了。那很显然,在手上还有大把钱的时候,押注下一个产业——机器人,人工智能。

是谁基本都是这个思路,这无可厚非。

对于博智林的产品线,根据现在博智林主要的业务体系,建筑机器人(依托于工业机器人体系开发团队),服务机器人(物业领域政务服务机器人,巡逻机器人等)。

1、建筑机器人——一个比较虚行业的,智能算是碧桂园的初步的探索。

建筑机器人,目前主要依靠从国内的工业机器人,以及自动化企业的技术人才,研发工艺。

按照碧桂园现在公布的墙体喷涂的机器人,这就是一个AGV坐标机器人,携带一个升降系统配合一个涂料,水泥喷嘴。

这个领域的问题,并不在于这个产品的技术高低如何?而是这个技术解决这个工作很虚伪。这就相当于你要挑出花生里面的泥块,你使用各种牛逼的机器人视觉+机械手。400年前,花生传到中国后,中国人就直接用自然风,或者用簸箕利用重力直接就可以把这两个物体给区分了。

建筑机器人,并不是完全的不需要机器人,而是尽力的减轻人力的繁重的劳动部分。现在人助力的水泥喷涂设备已经有不少应用,并且这玩意很便宜。

咱们不用杠说啥,未来谁说的准。很明确的说,这个喷涂的机器人,是AGV,还要配合视觉针对喷涂区域进行定位,这个造假没个30万打不住。这只是造假啊,这不是售卖价格。

2、服务机器人——才是碧桂园应该大力发展的赛道

服务机器人的赛道,说实话,听说研发人员有不少。不过我倒是觉得,碧桂园出手买一家服务机器人倒是比较合适,不管是家用的智伴机器人,巡逻类的小胖机器人,穿山甲机器人,政务机器人可以去买一个语言智能企业,或者买一个商汤科技,旷视科技,云从科技这种的企业。

毕竟在图像智能,语音智能已经有非常成熟的国内平台,服务机器人主要的核心部件集中在这两个领域。

至于应用领域,那就是需要针对市场需求,根据场景打造相关应用。这玩意,以目前的情况来看,家用领域使用最广泛就是智能音箱了,其他家用领域,相应碧桂园或许能够掌握更多的数据。

单纯的依靠堆人,不要说号称1000研发技术,这个跟人多少没关系的。

有不少行业内的朋友的或许都接到博智林的邀请,按照正常的商业逻辑而言(与有钱没钱没关系),2年是一个老板研发投入的极限。我觉得在房地产市场叱咤风云这么多年的杨国强,不是一个只知道投入,不看回报的。2019年是博智林的第一年,还有一年。朋友留给你挣钱的时间不多了。


机器人观察


毕竟“机器人造房子”这个想法,还是让业界为之震惊,碧桂园作为房企巨头,与机器人毫不相干,跨界而来,似乎总有点不务正业的感觉。但细细想来,其实也符合商业逻辑。

首先,碧桂园正在向高科技企业迈进,在杨国强的设想中,未来科技、地产和建筑应该是三位一体的;其次,碧桂园从地产延伸至科技领域,看似关联不大,实则是紧紧围绕其地产主业来挖掘新市场和新动能,切入科技创新产业。

据了解,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也是风生水起,千玺机器人餐厅公司从5月份成立到现在,团队成员已经从70人发展到了750人,创造了五个不同餐厅业态的产品线,中间涉及70多个设备从无到有的开发。



Yogurt0220


为了尽早实现建筑机器人的批量使用,碧桂园正在为其铺垫“路基”。

在12月2日的集团管理会议上,杨国强强调:“我们应该是一个高科技企业,首先是地产的高科技,所有的材料、设备都按照建筑机器人的施工方法进行全面科学的谋划,通过前期的标准化图纸、数字化管理以及装配式施工为机器人建房子做准备。”

显然,碧桂园并不是在逆势发展,而是在为建筑机器人这个新生事物,培育适合其生长的土壤,这是一个必要的过程。

碧桂园对这块土壤十分重视。这一点,从杨国强的工作时间分配也能管窥一二,如今他每天95%以上的精力都已投入到如何打造高科技企业上。莫斌也一直在强调,碧桂园将集中精力做好标准化产品、装配式建筑以及装配式工厂的流水线,为机器人的未来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

无论是杨国强,还是莫斌,从他们的言语间大体可以猜出,“那块土壤”便是装配式建筑施工领域,也是建筑机器人未来的“用武之地”。

这并不是无端的猜测,因为碧桂园有这方面的基因。装配式建筑领域,碧桂园深耕已久,并自主研发出了高质量建造体系,而且还拥有自己的建筑构件生产基地。

如今的碧桂园,整个集团上下一盘棋,目标高度一致,建筑机器人是其迈向科技企业的关键一环。“机器人造房子”这个曾经被人认为是疯狂想法的愿景,如今正在步步成为现实。截至2019年12月,在研建筑机器人产品58款,其中28款产品已进入施工现场测试应用。


看见西安


其实回顾碧桂园近几年发展,可以看到早已为机器人发展布局,早年间的装配式建筑,碧桂园深耕已久,之后还自主研发出了高质量建造体系,这个为行业带来了新的标准,也是为了建筑机器人的前期尝试。

▲ 茶山碧桂园工地现场

为了配合工业化标准化的生产,碧桂园还拥有自己的建筑构件生产基地。就像一个机器工厂,将“原配件”的开发设计生产等流程都掌握在自己手上,对品质达到有效的掌控,对社会负责任。

▲ 金湾平沙项目预制构件展示

而且不仅仅是建筑机器人。据了解,碧桂园的机器人餐厅也是风生水起,这也是当下社会在机器人应用的热点关注领域。碧桂园踩准节奏,千玺机器人餐厅公司从5月份成立到现在,团队成员已经从70人发展到了750人,创造了五个不同餐厅业态的产品线,中间涉及70多个设备从无到有的开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