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农业立国向工业立国的思想转变,美国为何能成为“世界大国”?

美国是国际上影响巨大的发达国家,经济发展也是遥遥领先,但是它的历史却十分短暂,作为曾经英国的殖民地国家,是什么让它在短短的历史潮流中迅速发展呢?

在美国独立之后的建国初期,有两种重要的立国思想影响着美国的政治经济文化,那就是杰裴逊的“农业立国”和汉密尔顿的“工业立国”。

两种不同的建国思想为后来美国的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摸索出了正确的发展道路,因此这两种思想在美国的建设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和地位。

一、脱离英国殖民的美国,在起初的发展道路上需要面对许多挑战,杰裴逊的最初提出的“农业立国”理论为“工业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美国全称是美利坚合众国,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之后殖民地和英国发生了争执和矛盾,英国对北美地区持续高压政策,北美人民产生了大量的不满情绪,这是独立的导火索。1776年至1783年,华盛顿领导着北美十三州,获得了战争的胜利,获得了独立。

从农业立国向工业立国的思想转变,美国为何能成为“世界大国”?

图 | 华盛顿

但是刚刚脱离了殖民种植的美国,犹如一个襁褓中的婴儿,对世界的认知尚少,摆在美利坚合众国领导人面前的不仅仅是喜悦,更多的是迷茫,和肩负起重任的担当。如何建设这个刚刚独立的国家,对于领导人员是一个很大的挑战。

如何构建一个强大的国家,如何发展经济政治,如何在世界站住脚,改变以往被人欺压被人压榨的场景,都是一个非常严峻紧迫的问题。

因为此后经济发展的道路的选择,会直接关系到日后美国国力的强盛或衰落,这一个问题必须十分慎重,正因为是十三州合并,所以不同的立国理念和追求一直穿插在美国的建国初期和后期建设中。

其中比较突出的就是杰裴逊的“农业立国”和汉密尔顿的“工业立国”这两种理念,两人的争论由政治经济政策所引发,随后扩大到宪法、政治体系、外交政策等方面,但透过争论的细节,将它放进美国的整个历史里来看,其实并不是杰裴逊和汉密尔顿两个个人的争论辩驳,而是美国这一整个国家该如何规划,如何发展的重要问题。

在两人执政期间,虽然杰裴逊坚持“农业立国”,但是结果却是向着“工业立国”方向的转变,不可逆转不可预测,这是当时每个人都大大出乎意料的,而汉密尔顿执政期间,正是美国发展的重要时期。

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大大提高了美国的国力,增加了美国的国际影响力,冷战后更是成为了超级大国,第三次工业革命后,基本奠定了美国的强盛国力。

但两人的治国理念都对美国产生了非常重要的影响,虽然大体上美国建国后的经济发展的总体方向是按照汉密尔顿的思想演进的,杰裴逊的“农业立国”为“工业立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从农业立国向工业立国的思想转变,美国为何能成为“世界大国”?

图 | 杰裴逊

他鼓励发展农业为农业的大大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农业发展正是工业发展的基本前提,因此,对汉密尔顿与杰裴逊对美国早期的贡献应该一视同仁,二者都对后世建国、处理政务、经济发展有着不可估测的深度和影响力。

二、受到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杰裴逊工业发展会促进社会矛盾,但汉密尔顿却崇尚“工业立国”思想,二者思想的冲突对美国建设过程影响深远

杰裴逊出身于种植园家庭,受到家庭的影响,他在个人的成长过程、童年时代,都对农村、农民、农场主和农业经济有着非常深厚的感情和情感。他在华盛顿政府时期担任美国国务卿,同时也是美国《独立宣言》的起草人。

杰裴逊在法国任职时深受法国启蒙思想的影响,崇尚“天赋人权”,认为工商业阶层组成的政府会侵害人民的利益, 尤其是农民的利益,同时也会造成普罗大众的权利受损。

他曾在欧洲亲眼目睹了资本主义工商业兴起之后造成的极端贫富差距和由此产生的社会矛盾、社会动荡。他认为只有农业才能保证人民的生活自由平等,所以他主张“农业立国”。

从农业立国向工业立国的思想转变,美国为何能成为“世界大国”?

图 | 工业生产

杰裴逊也曾说过:

“土地的耕种者是最有价值的公民,他们最有活力,最富有独立性,最善良,他们最有活力,最富有独立性,最善良,他们与国家连接在一起,并且以持续不断的纽带,与国家的自由和利益合为一体。”

并且他提倡自由贸易,以大量输出生活必需品,例如粮食等,还有棉花这种工业原料来换购工业成品,从而引起工业国家对农业国家的依赖。但是他错误的认为欧洲是因为土地面积大大小于人口,大量人口土地需求无法满足,才造成了欧洲大量发展工业。而这种错误的认识,一定程度上也是“农业立国”不是长久之计的重要原因。

崇尚“工业立国”的汉密尔顿从小就以经营商业获取利益为生,所以他也一直关注工商业发展的状况,影响他的思想信条,是他信奉的英国政治思想推崇“秩序”,认为政府的首要目的就是发展经济,促进商业、农业、税收的发展,国家发展过程中经济应该是首要重要的。

汉密尔顿非常钦佩和赞赏英国工业实力的强大,也非常清醒的认识到英国实力强大的原因正是因为英国当时正在进行的第一次工业革命。

因而汉密尔顿认为美国建国后,应该大大发展工商业,促进工业发展,促进经济的发展,以及进一步的提高。

从农业立国向工业立国的思想转变,美国为何能成为“世界大国”?

图 | 汉密尔顿

从上面两点不难看出,二者建国思想的不同,不仅与童年生活背景的影响密不可分,还与成长后信奉的不同的思想理念有极大的关系。

杰裴逊出身于种植园家庭,汉密尔顿从小经商谋利,这一童年生活背景的奠基,造成了二者“农业立国”与“工业立国”的分歧。

这个分歧也影响了美国的方方面面,无论是政治经济文化还是别的方面,甚至还在一定程度影响了美国的内政,这种深远广大的影响是杰裴逊和汉密尔顿两个人远远没有想到的。不仅仅是南方农业种植园和北方工商业的对抗,更是美国建设过程中不同的声音的碰撞和摩擦。

三、杰裴逊推行的农业立国使得美国在英美冲突中损失惨重,汉密尔顿主张的发展工业思想,促使美工工业步入正轨,在两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成为世界强国,资本主义的世界形成

1801年3月4日,杰裴逊当选了美国的第三任总统之后,表面上看起来是“农业立国”的胜利,但是之后的发展却大大出乎每一个人的意料。

杰裴逊在1807年的英美冲突中,实行《禁运法》,企图用农业来遏制工商业的方式来打击英国的工业经济,同时也遏制工业在美国的发展,但是结果并不尽如人意,英国虽然受到了没有工业原料的困扰。

从农业立国向工业立国的思想转变,美国为何能成为“世界大国”?

图 | 发达的英国工业

但是美国的损失更大,南方生产的农业产品,例如烟草、棉花等没有销路,无法销售出口,而在国内销售就产生了供过于求,产品价格疯狂下跌,农民哀声一片,生活大大受到影响,并由此引发一系列经济问题。

而英国的工业产品无法进入国内,导致国内供不应求,价格大大上涨,在利益的趋势下,美国的工业发展势如破竹,向着汉密尔顿的“工业立国”飞速发展。

杰裴逊在这个情势下也转变了自己的认识:

“为非正义的好战国所造成的我国对外贸易的停顿,以及由此造成的我国公民的损失和牺牲,成为目前人们所关注的主要问题。我们被迫面临的这一形势,迫使我们把一部分力量和资金用于国内制造业和交通的改进。这一转变的范围正与日俱增。”

汉密尔顿主张美国独立后应该尽快发展商业和制造业,迅速改变农业国的地位,应让美国快速成为美洲乃至世界的强国。

1789年10月,汉密尔顿就任财政部长后不久,在与英国密使乔治.贝克威尔的谈话中,曾经说过:

“美国是个新兴国家,但可惜生来是个农业国,而不是制造业国家,联邦政府的政策是努力促进国内的制造业和商业。”

在经过1801年后的英美冲突之后,

美国不受控制的进入了汉密尔顿所规划的“工业立国”的轨道,这正是顺应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趋势。

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开始了城市化的进程,各个地方都有美国传播来的先进的工业生产技术和作业方式,对以前的旧制度和旧思想有了一定的突破,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人们的生活观念,美国作为资本主义大国逐渐兴起。

从农业立国向工业立国的思想转变,美国为何能成为“世界大国”?

图 | 发展迅速的美国工业革命

在第二次工业革命之后,美国的生产力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提高,大大的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垄断产业的现象也逐步出现,重工业逐步占领主导地位,美国在世界崭露头角,影响力和声望大大增加,资本主义的世界也最终形成。

总结

笔者认为,美国建国初期经历了杰裴逊的“农业立国”理念和汉密尔顿的“工业立国”的理念,二者因童年成长生活背景和崇尚信奉的理念不同,而产生分歧。但是美国在建设国家发展经济中,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走了正确的道路。

但是杰裴逊的“农业立国”在一方面也为美国的工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农业正是工业发展的奠基石。杰裴逊和汉密尔顿的建国理念二者皆有可取之处,是历史的必经道路,对后世的建设和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社会地位。

参考历史文献:

《英属美洲权力概述》

《独立宣言》

《美国宪法原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