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在這種困難的時候,我不希望大家的聲音是孤立的。我希望大家的聲音是可以彼此影響的,彼此連結的,彼此鼓舞的。

——許知遠

3 月 9 日 20:00,許知遠進行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視頻直播。這次他做起了當班主播,連線了老朋友獨立音樂人葉蓓以及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重慶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廣州 1200bookshop 創始人劉二囍、烏托邦書店創始人童興家。——這是單向空間聯合淘寶直播、薇婭 viya 共同發起的「保衛獨立書店」直播企劃,旨在為獨立書店發聲。高曉松、江疏影也通過錄制視頻與音頻的方式參與了活動,表示支持。

這次“隱藏直播間企劃”共吸引了 14.5 萬觀眾來到單向空間直播間,總計售出近 8000 份書店盲袋,銷售額超 70 萬元。這次單向空間盲袋銷售的利潤將會用於幫助更多需要幫助的獨立書店。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老朋友葉蓓知道許知遠要做直播時,是驚訝的,同時她又覺得這也許是一個新的方向。“我覺得我們需要去想一些新的方式,去支撐我們的夢想。書店對你對我,對周圍的朋友其實挺重要的。大家在拼命地考慮養活自己的同時,也在思考是不是能給自己的心裡留一片淨土。所以我想無論是在什麼時代,都是需要接受和適應一些新的方式吧,不見得是壞事。”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許知遠做這次直播時,也愈發清晰地感覺到,每個人都不是孤立的,大家都是各種各樣的群體的一部分。“我覺得我們遇到這樣的危機,遇到這樣的困難,它應該激發我們所有的團結、愛,對彼此的理解、分享。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吧。”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無論是已經經營了 20 多年的南京先鋒書店、杭州曉風書屋、重慶精典書店,還是剛 6 歲的廣州 1200bookshop,或者是已經宣佈結業的烏托邦書店,5 位店主連線的過程中不約而同地提到,這次疫情是他們開店以來遇到的最大的困難。

通過這一場對話,我們能看到他們是如何面對這次困難,如何面對書店與生活關係的變化,理解了書店對於一個店主、一群讀者、一個城市究竟意味著什麼。

許知遠說:“我覺得他們的書店都像是城市裡一個可以呼吸的小空間,年輕人可以在裡面受到思想的感染,我覺得這是特別美妙的一件事情。”

以下為直播中許知遠與 5 位店主的對話摘錄。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關鍵詞:一座孤島的堅持

許知遠(以下簡稱“許”)對話南京先鋒書店創始人錢小華

(以下簡稱“錢”)

許:最近先鋒書店怎麼樣?

錢:儘管復工了,但看上去還是一座孤島。我覺得還是人們的焦慮和陰影沒有散去。

許:你們最近是用什麼方式來應對這些事情呢?

錢:我們還是採取了一定的措施,一是讓員工全員創業、自主創業。我們還做了一個盲選的活動,也蠻受讀者的喜歡。盲選買的是一份期待、一份盼望。有的讀者還在單子上面註明,要請我幫他選書。還有的一個人買了 10 份。這是我創店 24 年以來受到的最高的獎賞。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 圖為南京先鋒書店

許:我有一次看到你們發的微信說,“我們也不知道我們在堅持什麼。”那你覺得先鋒書店後面真正的力量到底是什麼呢?

錢:一種是自己的喜歡,另一種是為讀者的服務。我覺得一家書店實際上是一個城市的文化景觀、社會景觀和公共景觀,說到根本就是這座城市、這些老百姓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我覺得一家書店的存在,實際上給這座城市帶來了很多希望。如果書店死了,我想很多人也會孤獨的死去。

當然,我們未來肩負著最重要的責任,我們還要向前走。目前的疫情帶給書店前所未有的衝擊,我覺得這是非典以來最嚴重的一個考驗。這麼長時間的關店,這在先鋒的歷史上是沒有過的。可能很多書店都遇到了這方面的困難。

這麼大的一個書店,每天只有幾十個顧客,我的心還是有一點碎的。

許:你心痛的時候怎麼安慰自己啊?

錢:我想還是要靠大家一起努力,因為我們的團隊也在努力地想辦法,如何使書店在疫情中能夠有新的突圍。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關鍵詞:一家書店,一種紀念

許知遠對話重慶精典書店創始人楊一(以下簡稱“楊”)

許:精典書店開了多少年了?

楊:到下個月就 22 年了。

許:這次是不是也是你們遇到的很大的一個挑戰?

楊:這應該是 22 年以來最困難的一次。我們是從 1 月 25 號停業,到現在幾乎是顆粒無收。開業估計在這個月底或下個月初,那個時候來的顧客肯定很少,我估計(這種情況)至少要持續到 4-5 月。

許:你當初在重慶開這樣一家書店,初衷是什麼?

楊:第一我是特別愛讀書的人,我開這個書店很大的一個原因是我中學的時候是一個學渣,是考試從來都不及格的人。後來我母親就是用閱讀這種方式,在高考恢復以後挽救了我,讓我愛上讀書,所以我用兩年時間從一個學渣到考上一所好大學。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我開書店是對我過去經歷的一種紀念。紀念我的母親,感謝我的母親,我自己也覺得我的人生轉折就是從閱讀開始的。所以閱讀可以改變一個學渣,是不是可以讓更多的人讀好書來改變他們的人生,這是我最早的初衷。

第二個原因是當初 90 年代的時候,重慶買不到好書。那個時候郵購都很不方便,更別說電商,都需要去外地的書店自己買,幫朋友買。後來朋友就說,那你乾脆開一個書店吧。然後就開起來了。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 圖為重慶精典書店

許:你最近在讀什麼書啊?

楊:一本叫《病毒星球》,一本叫《我們為什麼還沒有死掉》,一本講病毒一本講免疫系統。這是去年精典書店的好書榜裡最特別的兩本,是我們倆能溝通的,我們都是理科生。如果你讀了這兩本書,面對疫情的時候,你心裡會更加坦然。我覺得這是精典書店的一個特色,每年總會有一些很特別的書。

許:期待著疫情結束之後去重慶找你吃火鍋,也希望將來能在精典書店重新見到這麼多的讀者,再恢復到過去生機勃勃的那種交流的狀態。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關鍵詞:從社區書店到城市客廳

許知遠對話杭州曉風書屋創始人朱鈺芳(以下簡稱“朱”)

許:最開始開曉風書屋的原因是什麼?

朱:開書店因為自己喜歡書唄。從最早想開一家自己認為最美的書店到現在,都 24 年了。

許:你們在用什麼方法來自救?

朱:我們從 5 年前就開始開醫院書店,很多白衣護士平時中午都在我們店裡嘻嘻哈哈的,現在都衝在一線救病人。所以我覺得比起她們的生死,我們現在要去找哪個部門來救也有點難。只能是通過自己的想法,找不同的模式去推廣。

雖然我們也找了很多方式,但是也不可能真的就賣多少書或者帶多少貨,就像今天一起做的盲盒,我們都還是虧本的。網絡這個平臺要去找到自己的贏利點,我還是外行,還是不懂。

這次直播最大的想法就是能通過這樣一個平臺,讓大家知道杭州有一家書店還不錯,還有值得逛的地方,希望未來更多人能夠回到實體書店,希望疫情儘早結束吧。

許:我也很期待。我覺得曉風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書店,對於整個杭州和周邊有很大的影響。而且它其實陪伴了兩代人的成長。

我們開書店,這點是很欣慰的,能看到最初來書店的小朋友,長大結婚帶著他的小孩又來書店了。曉風肯定有更多這樣的顧客,很感動。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 圖為杭州曉風書屋

朱:對,我們最早把曉風定位為“社區書店”,概念就是跟著身邊的這些讀書人也好,老人小孩也好,一起成長。我們希望大家到社區這家書店來能有幸福感,會跟別人很驕傲地說,我家門口有一家曉風書屋,我請你到書店來看看書、喝喝咖啡、聊聊天,這個是我們希望打造的。我們把這樣的書店叫做城市客廳,城市讀書人平時自己書房以外的第二個選擇。

許:這個特別好。因為大家現在都用手機,在虛擬空間,這時候大家越渴望真實的空間。面對面的交流是永遠無法替代的。

曉:我經常在說,你在實體書店能感受到的是不一樣的驚喜,就像這次《十三邀》裡您跟許倬雲先生的對話,他說,讀書可以很簡單,可以迴歸到天真。那這個天真其實是要你自己去尋找的。比如說你逛到實體書店了,你本身有想法想買這本書的同時,在隔壁看到了另一本書,你在那本書裡獲得的知識可能會不一樣,或者得到的驚喜感更多,而不是像在網絡上點點點,加到購物籃的感覺。

許:說得特別對,就是書店裡可以充滿了邂逅,充滿了意外,充滿了偶然,就特別動人。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關鍵詞:已經結束的烏托邦

許知遠對話烏托邦書店創始人童興家(以下簡稱“童”)

許:為什麼會給書店起名叫烏托邦?

童:我的初衷就是渴望保留自己內心最初的那份純真。我覺得每個人內心都是有一個烏托邦的,只是隨著我們的年齡增長,慢慢的大部分人的烏托邦就丟失了。

許:當初為什麼決定要開書店呢?

童:最直接的一個原因是止損。因為當時我做了一個咖啡館,虧損比較大,就有一個想法想給它改成書吧。那時候還叫書吧。

我記得 2016 年下半年應該是烏托邦最輝煌的時候吧。當時我們眾籌了一部紀錄片,叫《我的詩篇》。這個電影在我們這兒就引起了非常大的一個效應,每天都有人到書吧來跟我們聊聊天,一起分享。也是從那個時候開始,接觸了一些讀書人。

我在開書店之前,沒有讀過一本書。但是做了這個眾籌活動之後,很多參與發起的老師帶了學生來看,跟他們一起聊天,我發現其實讀書可以使自己變得不那麼狹隘。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 圖為烏托邦書店

許:這次是你們 4 年來最困難的時候嗎?

童:是。但是這次的話,我個人(結業)的意願相對比較堅決一些。之前也有碰到過這種現象,自己想著說撐過去也許就會好,但實際上這麼多年就一直在死撐。死撐這麼多年,其實是對自己挺不負責任的。

許:死撐的秘訣是什麼?

童:怎麼講呢?2017 年的時候,我住的地方跟我媽住的地方就距離 3 公里,那一年我就去我媽家吃過 3 頓飯。死撐的秘訣就是斷絕聯繫一切跟自己關係比較好的或者比較親近的人。

許:為什麼要這樣呢?

童:可能因為我這個人比較傲嬌吧,也可以說倔強。首先開書店是我個人想要堅持,而且一直在堅持的一個事情。當初我開書吧的時候,我所有的親朋好友都是反對的,他們當中沒有一個人真正讀過很多書。他們其實很難想象,你開書店能幹什麼,會怎麼樣。

許:你會感覺到,你開了書店之後,它對你周圍的人、環境帶來什麼影響嗎?

童:影響非常大。這四年期間,我唯一失去的就是金錢,其他的所有都是我的收穫。包括我認識的朋友,讀的一些書,我的整個人生視野開闊了非常非常多。

許:希望下次能去你的書店跟你見見,我們好好聊聊。要繼續死撐啊!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關鍵詞:失眠者書店

許知遠對話廣州 1200bookshop 創始人劉二囍

(以下簡稱“劉”)

許:你當初想辦書店的原因是什麼呢?

劉:當時是在臺灣唸書,去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獨立書店,還有 24 小時書店,感受到很多人文以外的人情味,就想在廣州做一家 24 小時書店,想做一些人文的傳播,人情味的表達。24 小時書店也是夜間很多人的一個容身之處吧。

許:你們現在開業了嗎?

劉:現在開業了,客人這幾天還上升一點,2 月份真是太慘了。

許:你們在想什麼方式來自救呢?

劉:這不是來找你了嗎(笑)。我們盲袋裡準備了四五件產品,第一件是跟我們書店相關的書,想必很多人沒來過,對 1200bookshop 有點興趣,通過這本書可以瞭解書店的故事。還有一本是我寫的一個小詩集,叫《睡不著的我,睡不到的你》。睡不著才使得我開了一家 24 小時書店。

許:所以你這是一個失眠者聯盟,失眠者書店。

劉:差不多!晚上十點十一點之後來的很多人,都是夜間活動的一些失眠的、抑鬱的,各種狀況出現,白天是截然不同的一種風格。

許:所以你書店的客人就是失眠的、抑鬱的和夢遊的這三種嗎?

劉:大概還有加班的……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 圖為廣州 1200bookshop

許:如果他們想去書店邂逅你,你一般什麼時候在啊?

劉:我一般晚上會在。

許:我很期待去看看你們啊。

劉:我記得很早之前我們出過一本跟廣州書店相關的書,叫《願天堂就是書店的模樣》,當你幫我寫了一個推薦,今天也是終於面基了。

許:我希望你繼續寫詩啊,你要做一個好好寫詩的書店老闆。

劉:我努力吧!

許:你一定會熬過去的,我們想辦法一起熬過這段時光。

劉:對,一起,還是有信心的。

許:而且我覺得大家這次被隔離之後可能會更意識到,在一起的這種樂趣和需要。

劉:你感受到了嗎?

許:嗯,在跟你們通話的過程中(感受到了)。我本身對直播是非常牴觸的,很煩這件事情,很焦慮。但是我覺得我們通話的時候很開心,像是一種鼓舞吧,包括評論留言也是,雖然我最煩這些彈幕,但是看到了還是對你有鼓舞。我覺得很好,人和人之間彼此是很需要的。要繼續寫詩,繼續夢遊啊!

劉:一起寫詩,一起夢遊。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關鍵詞:不能沒有書店

知道薇婭要在直播間裡賣書的時候,很多人是打了問號的。

在單向空間直播間的對談結束後,薇婭直播間保衛獨立書店的活動緊接而來。

“因為疫情的原因,很多書店面臨著很大的困境。我們今天的活動就叫保衛獨立書店。我覺得書店不能缺,書店一定不能沒有。”薇婭說。

薇婭直播間上線了售價 99 元的保衛獨立書店盲袋,包含精心選書、限定文創產品,總價值不低於 150 元。開售 10 秒即開始補貨,“保衛獨立書店”的評論在直播間刷屏。

這不是薇婭直播間第一次賣書,也不會是最後一次。“保護書店的行動不是我一個人,或者幾位老師就可以完成的,它一定是需要大家的努力,也希望大家和我一起關注獨立書店。”

許知遠:這些誠實的愛才是應對危機最好的方式|直播回顧

自疫情發生以來,單向空間嘗試了很多次直播,我們帶大家逛書店,推薦書籍,做線上的分享,包括這次的隱藏直播間企劃。同時,我們也在跟同行一起探索一些其他的新方式。

這並不代表向流量低頭。就像許知遠所說,所有時代都需要新的載體去和大家交流。我們要尊重傳統,但也保持開放。

“200 年前,書是一個創新的產物。我覺得直播就是這個時代一種新的寫作。”

更重要的是,我們希望能在不遠的將來,到武漢去,到武漢的書店裡去,與那些書店老闆、店員一起聊聊天,唱唱歌,用音樂和書籍重新撫慰所有人,用誠實的愛回應這一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