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深山藏有養生名吃,不是雷茶,是擂茶

《中國黑茶》著作者、創領家平臺創始人:韓亮

茶,在國人腦海裡一般是用來喝,《中國黑茶》作者老韓亮你走進湘西大山,探尋一種古老的養生茶食。

湖南省安化縣,是中國黑茶著名產區之一。全球八成以上冰績巖(微量元素眾多)在此縣,這可能是安化黑茶一枝獨秀的原因之一吧。千百年來安化黑茶,一直是茶馬古道上的珍貴貨品,如今早已名滿天下。但另一地方特色小吃——安化擂茶,鮮有人知。

湖南深山藏有養生名吃,不是雷茶,是擂茶


擂茶,是什麼茶?擂,是啥動作?

擂茶的“擂”,是指細心慢慢研磨的意思,並沒有擂鼓或者打擂那麼勇猛,也並非雷人的茶。

湖南安化“擂茶”起於漢、盛於明清,至今在湖南中部以北的益陽一帶幾百公里內傳襲,甚至流傳到廣東客家。其色味、功效、製作方法,以及飲茶習俗等,無不讓途經於此的人感受到山鄉古樸濃郁的擂茶文化。風味獨特的擂茶就是安化山區聞名遐邇的特色小吃,堪稱當地一絕。

擂茶製作用料很講究,農家在製作擂茶時,都是選用自家產的上好茶葉,按一定比例加入大米、豆、花生、芝麻、甘草、菊花、艾葉等十幾種中草藥,放進陶製土缽(又叫擂缽),用香樟木做成的圓頭木棒(又叫擂棒),加少許水細細地研碎,磨成泥狀後倒進茶缽裡備用。香樟木與研缽粗糙紋路和食材的物理摩擦散發出獨特的自然芳香。

研磨是個“技術活”,一方面拿著粗大的香樟木要拈重就輕,另一方面還要足夠的持久耐力。不一會兒,手腕都會發痠痛。創領家專家團我們一行幾人輪流體驗,效率仍無法與一個當地茶農相比。在黑六湖南安化黑茶基地——團雲界,我們見識並體驗到了這種最簡單也是最純正的擂茶製作過程。

湖南深山藏有養生名吃,不是雷茶,是擂茶


期間不間斷加少量水,大約一個小時的擂磨後,多種食材小如細沙,然後老韓從茶園裡現採新鮮茶葉,放入擂缽,再繼續擂磨。嫩茶開始讓整個擂缽慢慢染上淺綠色,也散發出悠悠茶香。之後,再交給茶農大姐,在農家鐵鍋里加水後,柴火慢慢燒沸。

“這是最‘貨真價實’的無汙染綠色飲料。”不一會,蔣師傅就端上一碗香氣四溢的農家擂茶,一碗下肚,感覺甜潤在口,餘味無窮,趕路的疲勞也消失殆盡。配上簡單茶點,坐在山頂茶園,彷彿神仙在人間。相傳湖南安化就是八仙之一的張果老昇仙處。

湖南深山藏有養生名吃,不是雷茶,是擂茶


在湖南安化,鄉村農家大都自家做擂茶、喝擂茶,這與中國傳統的中醫食療方法有關。茶是“萬能藥”,再配以各種當地藥食同源的食材。在民間,擂茶有“藥茶”之說,加上安化一帶地處偏遠山區,過去是個窮地方,人們看不起病,採些對症的中藥草來做擂茶喝,既解渴治病也不花錢,而且營養全面,所以直到現在人們仍以此防病祛病。許多老人由於從小喝擂茶,到八九十歲還很少生病。安化農村長壽老人高於其它地方,可能與長期喝擂茶有關。

喜歡老茶老酒,請關注老韓,我會陸續為您分享在全國各地的所見所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