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只有讀書才能改變命運,從小我們就被灌輸這樣的思想,並遵照執行。但是當大學畢業,看見曾經沒有考上大學的同學已經有車有房,兒女雙全,但是自己卻一無所有,好不容易在高檔的寫字樓內找到了月工資3000的工資,突然發現地鐵口賣水果的小夥月收入30000,這個時候很懷疑讀書的意義何在?陷入結婚生子、買房買車的巨大壓力之下,但是由沒辦法改變現狀的我們,還需要讀書嗎?讀書也不能獲得名利權情。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書中自有黃金屋

路遙能夠成為當代著名的作家,和讀書是分不開的,這樣說也許又把讀書功利化了。當路遙在高中和大學廢寢忘食的讀書的時候,他並不知道讀書能給他帶來什麼?他在《在困難的日子裡》對主人公馬建強苦難的描述,正是路遙苦難生活的真實反映,經常衣不遮體,食不果腹,忍受同學的奚落,唯有讀書才能暫時忘卻飢餓和寒冷,獲得精神上的片刻安愉。

路遙好不容易考上大學,但是開始了十年浩蕩,再次考上大學,因為“汙點”沒有學校敢錄用他,很多人因為愛惜他的才能,為他奔走,最終才進入了延安大學。路遙的人生充滿著苦難和無奈,也許路遙根本沒有想過會衝破城鄉二元結構,成為一個在城市裡吃“公家”飯的人,也絕不會想到他會成為偉大的作家,但是通過讀書,他改變了自己的人生。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身處苦難的路遙

通過讀書路遙更加透徹地理解了苦難,實現了內心的自洽,不斷的超越自我,最終其作品《驚心動魄的一幕》獲得全國第一屆中篇小說獎,《人生》獲得全國第二屆中篇小說獎,並改編為同名電影,《平凡的世界》獲得第三屆茅盾文學獎,最終路遙成為陝西文學的領軍人物,全國文學的一大“悍將”。

路遙將在苦難中對讀書意義的理解,全部通過《平凡的世界》中的主人公孫少平的言行舉止表現出來,對身處苦難,但又無力改變現狀的人們給予一定的啟示意義。孫少平家境非常貧困,勉強讀完高中,就不得不回家務農了,但是在上學期間讀的書,決定了他像路遙一樣註定不會成為一個安分守己的莊稼人,讀書為他開闊了眼界,燃起了他內心的熱血,給了他主動挑戰苦難的勇氣。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通過讀書超越苦難的路遙

01讀書可以更透徹的理解苦難

苦難是一把雙刃劍。苦難對於麻木不仁的來說是無底深淵,對於反思警醒的人來說是希望之光,在苦難中如何才能讓自己不變的麻木不仁呢?在《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做法就是讀書。讀書把他從沉重的苦難中拉出來,使他的精神不至於被勞動壓得麻木不仁。通過不斷地讀書,孫少平認識到,只有一個人對世界瞭解得更廣大,對人生看得更深刻,他才有可能對自己所處的艱難和困苦有更高意義的理解,甚至也會心平氣靜地對待歡樂和幸福。

正確面對苦難。孫少平迷上了讀《馬克思傳》、《斯大林傳》、《居里夫人傳》等名人傳記,他並不是像我們一樣,從中找到某種成功的方法和捷徑,妄想成就轟轟烈烈的事業,而是學習偉人面對苦難的方法和態度。讀書更使他意識到偉人的生活都充滿著困難和艱辛,何況我們平凡的人呢?面對苦難就少了怨天尤人的情緒,能夠心平氣和的面對苦難。孫少平雖然有文化,但是沒有幸運地進入大學,沒有條件直接參與到社會的主要潮流當中,但是他並沒有向命運低頭,不滿足於父親和哥哥給他安排的安穩生活,不甘心把自己侷限在狹小的生活天地中,帶著一種悲壯的激情,到黃原當起了攬工漢,選擇了一條最為艱難的道路與人生進行搏鬥。他沒有像我們一樣通過高談闊論,來滿足自己片刻的虛榮,也沒有通過憤世嫉俗掩蓋自己不努力奮鬥的真相,他在苦難中改變自己生存條件的同時,通過讀書昇華著自己的精神追求,使自己對苦難的認識達到更深的層次。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平凡的世界》中苦難的孫少平

苦難越深重饋贈越豐厚。每一次獲得都在暗地裡標好了價格,收穫大承受的苦難就深重,反之亦然。雖然每個人的起點不一樣,看到別人一出生就達到了一輩子努力才能達到的高度,有些人只能抱怨命運不公,世態炎涼。正如冰心在《成功的花》中說:“人們只驚羨她現時的明豔,然而當初她的芽兒,浸透了奮鬥的淚泉, 灑遍了犧牲的血雨”。每個人成功的背後都經歷了深重的苦難,而且苦難越深重給你的饋贈就越豐厚,《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成功之路就是最好的例證。

02讀書可以實現內心自恰

讀書可以治癒苦難中的焦慮。焦慮成為當今人們最主要的情緒,總是慾壑難填,渴望不符合實際的享受,剛大學畢業就要有車有房,功成名就,總是想一夜成名、一朝暴富,看到別人成功內心充滿了焦慮。把成功成名看成唯一的人生追求,能夠實現就覺得高人一等,不能實現就覺得自己一事無成,內心焦慮的無所適從。在《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雖然面臨畢業就要回家種地的現狀,但是面對跛足女侯玉英許諾的只要和她結婚,就可以讓她父親給孫少平在城裡安排工作的誘惑,果斷地給予了拒絕,在深重的苦難中,他苦惱過,但是從來沒有焦慮過,因為讀書使他的內心富足。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焦慮的人

讀書可以化解內心的苦難。“竹杖芒鞋輕勝馬,誰怕?一蓑煙雨任人生”我們總是羨慕蘇軾的樂觀曠達,但是總是糾結在自己的痛苦當中;“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我們更羨慕陶淵明的灑脫恬淡,但是總是被名利所累;“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復來”我們還羨慕李白的自信狂傲,但是焦慮的心使我們自卑不已。他們何以如此樂觀,如此恬淡、如此自信呢?就是因為他們讀書,有深厚的文學素養,化解苦難,實現內心的自洽。

讀書可以苦難中實現內心自洽。春風得意馬蹄疾,身處苦難的人內心往往是自卑的,這種自卑又加重了苦難的程度。當你面對功成名就的同學,自卑的嗎?我想答案是肯定。但是孫少平作為一個黃原的攔工漢,面對天之驕子的大學生田曉霞的時候,他並沒有自卑,這並不是裝腔作勢,而是從靈魂深處沒有看低自己。他並不覺的他走的路比上大學低賤,雖然在社會最底層掙扎,為了幾個錢受盡折磨,但是他覺得自己歷盡千辛萬苦而釀造的生活之蜜,可定比輕而易舉拿來的更有滋味,在讀書中他實現了內心的自洽,不以職業的高貴與低賤,來看自己的生命價值,而是“熱愛”自己的苦難。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田曉霞愛上了孫少平

03讀書可以在苦難中超越自我

在苦難中讀書可以使人有獨特的氣質。“猝然臨之而不驚,無故加之而不怒”才能看出人的氣質和修養,身處苦難,如果還依然能夠堅持讀書,足以看出此人的努力上進的心。正因為孫少平通過讀書有了獨特的見解和麵對苦難珍貴的精神,才贏得“心高氣傲”的田曉霞的青睞,在精神上征服了田曉霞。正如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說“孫少平為她的生活環境樹立了一個“對應物”,或者說給她的世界形成了一個奇特的“座標””,正是因為孫少平身處苦難,但卻不斷通過讀書豐富自己精神世界而培養的獨特氣質,深深的吸引了田曉霞。“花自芬芳,蝴蝶自來”,為什麼身處苦難的韓信、曾國藩、張居正能夠遇上蕭何、穆彰阿、顧轔等貴人呢?就是因為他們身處苦難,但是通過讀書提升了思想境界,培養出來化解苦難的獨特氣質,讓貴人看到了閃光之處,覺得是可用之才,才不斷栽培他們,所以說苦難是人生的進步之階。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身處苦難堅持讀書讓孫少平有了獨特氣質

讀書使身處苦難的人產生同情和悲憫。讀書使人明智,使人智慧。經歷苦難,會對書中知識有更加深刻的理解和體悟;身處苦難,會對同樣身處苦難的人產生同情和悲憫,脫離苦難,會對曾經超越的自己心存感激,對美好的生活也會更加珍惜。孫少平在黃原攔工的時候,每天為了幾個錢受盡折磨,還要為“失業”擔心,但是當知道工頭欺負小翠的時候,別人都袖手旁觀,唯有他為小翠伸張正義,要回了自己和小翠的工資,並把自己的工資全部給了小翠,讓她回家脫離苦海,但是他卻再次“失業”,身無分文。他通過讀書知禮明恥,並且經歷苦難,知道苦難的滋味,同情和悲憫在苦難中顯得格外的珍貴。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在苦難中讀書使孫少平產生同情和悲憫

讀書可以在苦難中超越自我。在苦難中人的精神會更加純粹和高貴。在苦難中,你的思想會得到淨化,毅力得到增強,正如孟子在《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中說:“故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在苦難中超越自我,前提是能夠正確的理解苦難,如何才能正確的理解苦難呢?唯有像孫少平一樣讀書,在書中獲取不斷超越自我的精神力量,才能從苦難中解脫,憑藉苦難給予的饋贈,肯定會成就自己的事業,過上自己夢想的生活。

《平凡的世界》:身處苦難讀書,並不是月收入3000和30000的區別

超越自我的孫少平

身處苦難,但又無力改變的情況下,唯有讀書克服焦慮的心,獲取前行的動力,汲取豐富內心世界的養分,不斷超越自我,才能改變境遇。你覺得對嗎?歡迎留言分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