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憂後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先憂後樂范仲淹

周忠應

先憂後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范仲淹是一種精神的象徵,先憂後樂的境界恐怕再也沒有人可以逾越。作為岳陽人更是對他充滿了敬仰與感激。他的一篇千古名作《岳陽樓記》,讓岳陽聲名遠播,讓天下人都知道了岳陽,讓岳陽走向了世界。

如果把岳陽比作一本書的話,那麼范仲淹便是這本書的封面人物。問題是,這個封面人物卻沒有來過岳陽,是他的神來之筆寫就了他與岳陽的不不解之緣。

范仲淹長我979年,按照佛界定數的說法,公元989年範仲俺出生的時候,便註定了979年後出生的我。只是我們彼此不能相遇,也許這也是一個定數,但心裡不免也有著與蘇軾同樣的遺憾。據說,嘉佑二年(1057年),蘇軾入京趕考,中了進士,便興奮地想去拜訪偶像範仲俺,卻得知范仲淹已經去世,心裡十分失落、遺憾。不久,范家舉行祭祀,蘇軾也去弔唁。他撫摸著范仲淹的墓碑,讀著碑文,潸然淚下。如今,我只能沿著歷史的足跡去追尋範希文的傳奇人生。

徐州也是個有幸的地方,范仲淹於公元 989 年 8 月出生在那裡,後遷居蘇州吳縣。他的父親範墉是武寧軍 ( 今江蘇徐州 ) 節度掌書記。在範希文的記憶裡,範墉是個模糊的形象,兩歲時,他的父親因病撒手離他而去。他的母親謝氏便帶他扶柩南歸,在蘇州守喪兩年,無依無靠,生活十分艱難。後來經好心人介紹,謝氏帶著 4 歲的范仲淹改嫁給在尹江府 ( 今江蘇蘇州 ) 任推官的朱文翰。從此,范仲淹在繼父朱文翰的指導下刻苦讀書。朱文翰赴京任職時,范仲淹母子便被送到山東淄博長山老家 ( 今山東鄒平縣長山鎮 ) 。為了更好地讀書,範仲俺投奔長山的醴泉寺一位很有學問的高僧門下。醴泉寺地處深山之中,生活非常清苦,他過著“劃粥斷齏”的生活——每天晚上煮少許米粥,盛到碗裡,冷卻後劃為四塊,早晚各吃二塊。沒有菜,便到山上挖些野韭菜,拌些鹽當菜吃。

生活是有些艱苦,但範希文是幸運的,為了開闊眼界,在繼父的幫助下,范仲淹 23 歲那年揹著行囊,帶著琴劍,遊學到北宋時南京 ( 今河南商丘 ) 的應天書院。應天書院是當時著名的四大書院之一,書多,學者多,交流機會也多。范仲淹緊緊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如飢似渴,晝夜不輟,居五年,“大通六經之旨”。

出身窮困,布衣寒資的范仲淹,在極其艱苦的條件堅持十幾年矢志不渝地艱苦學習,不僅通曉儒家經典,增長了閱歷,打下了畢生受益的紮實學問的基礎,而且磨礪了意志,這對他的理想人格、道德標準,起著重要的影響。

在范仲淹的連年苦讀期間,別人看花賞月,他只在六經中尋樂.偶然興起,也吟詩抒懷:“白雲無賴帝鄉遙,漢苑誰人奏洞蕭?多難未應歌風鳥,薄才猶可賦鷦鷯.瓢思顏子心還樂,琴遇鍾期恨即銷.但使斯文天未喪,澗松何必怨山苗。”(此詩是范仲淹寫給書院同窗晏殊的)

有這樣一個故事,到了千年後的今天,依然是我們學習的經典。話說大中祥符七年(公元1014年),迷信道教的宋真宗率領百官到亳州(今安徽亳縣)去朝拜太清宮。浩浩蕩蕩的車馬路過南京(今河南商丘),整個城市轟動了,人們爭先恐後地看皇帝,惟獨有一個學生閉門不出,仍然埋頭讀書。有個要好的同學特地跑來勸他:“快去看,這是個千載難逢的機會,千萬不要錯過!”但這個學生只隨口說了句:“將來再見也不晚”,便頭也不抬地繼續讀他范仲淹的書了。果然,第二年他就得中進士,見到了皇帝,後來還榮赴了御賜的宴席。

范仲淹當官了,從當官的那天起,他就將“當為了黎民百姓的好官”作為終生奮鬥的目標,並始終不渝。天禧五年(1021年),范仲淹被調往泰州海陵西溪鎮(今江蘇省東臺縣附近),做鹽倉監官——負責監督淮鹽貯運轉銷。西溪鎮瀕臨黃海之濱,鎮上雖也可偶見牡丹,其荒遠情景畢竟與內地不同。乍聽風浪的呼嘯及野鶴的長唳,范仲淹不免略覺惆悵.而倉官既屬於閒差,他便暫以疏懶飲宴來自我解嘲:“卑犧曾未託椅梧,敢議雄心萬里途!蒙叟自當齊黑白,於牟何必怨江湖,一醉一吟疏懶甚,溪人能信解嘲無?”

然而,他很快發現,這裡有許多事情需要去做。當地多年失修的海堤,已經坍圮不堪,不僅鹽場亭灶失去屏障,而且廣闊的農田民宅,也屢受海濤威脅。遇上大海潮汐,甚至水淹泰州城下,成千上萬災民流離失所。官府鹽產與租賦,都蒙受損失。為此,他上書給江淮漕運張綸,痛陳海堤利害,建議在通州、泰州、楚州、海州(今連雲港至長江口北岸)沿海,重修一道堅固的捍海堤堰。

對於這項浩大的工程,張綸慨然表示贊同,並奏準朝廷,調范仲淹做興化縣令(今江蘇省興化市),全面負責治堰。天聖二年(1024年)秋,興化縣令范仲淹率領來自四個州的數萬民夫,奔赴海濱。但治堰工程開始不久,便遇上夾雪的暴風,接著又是一場大海潮,吞噬了一百多民工。一部分官員,認為這是天意,堤不可成,主張取締原議,徹底停工。事情報到京師,朝臣也躊躇不定。而范仲淹則臨危不懼,堅守護堰之役。

大風捲著浪濤衝到他腿上,兵民們紛紛驚避,官吏也驚慌失措,范仲淹卻沒有動,他有意看看身旁的同年好友滕子京,子京正從容不迫地評論著一段屹立的堤堰。大家發現他兩人泰然自若,情緒也安穩下來。 經過范仲淹等人的努力堅持,捍海治堰又全面復工。不久,綿延數百里的悠遠長堤,便凝然橫亙在黃海灘頭。鹽場和農田的生產,從此有了保障。往年受災流亡的數幹民戶,又扶老攜幼,返回家園。人們感激興化縣令范仲淹的功績,都把海堰叫做“范公堤”。興化縣不少災民,竟跟著他姓了範。 至今興化仍有範公祠遺址,為父老懷念。 

先憂後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有客狂且淳,少小愛功名”,“風塵三十六,未做萬人英”。這是范仲淹三十六歲時寫的詩句。他大約至三十四、五歲才結婚,這年得了一子,並被調回京師,做大理寺丞。從此,他跨入京官的行列。

在此後的幾十年間,范仲淹政績斐然,如安撫江淮的蝗災、修建“范公堤”等,但由於喜歡給高層“挑刺”,仕途就像乘電梯般,上上下下,幾起幾落。章獻太后劉娥當政時,他一會兒指責仁宗趙禎不該率領百官給太后祝壽,一會兒要求太后還政,被貶到蘇州;待得趙禎親政後,他本受到重用,但又接連上書議論國事,譏切時弊,要求改革,結果得罪宰相呂夷簡,再貶饒州。

范仲淹是一個銳意進取、熱烈執著的人,眼看自己年已五十而碌碌無為,未免有點灰心、有點牢騷。一天晚上,他看著《三國志》,突然覺得十分沒勁:這曹操孫權劉備,用盡機關,只得三分天地,“人世都無百歲”,還不如“劉伶一醉”!第二天,他叫來好友歐陽修。兩個人喝得醉醺醺的,手拉手到大街上唱起了《剔銀燈》:“昨夜因看蜀志。笑曹操、孫權、劉備。  用盡機關,徒勞心力,只得三分天地。屈指細尋思,爭如共、劉伶一醉。人世都無百歲。少痴騃、老成悴。只有中間,些子少年,忍把浮名牽繫。一品與千金,問白髮、如何迴避。”

一次,範希文到鄉間散心,看到百花洲四周鮮花盛開,鶯蝶飛舞,就自嘲起來,一首《定風波》,節缶高歌:“羅綺滿城春欲暮。百花洲上尋芳去。浦映□花花映浦。無盡處,恍然身入桃源路。莫怪山翁聊逸豫。功名得喪歸時數。鶯解新聲蝶解舞。天賦與,爭教我悲無歡緒。”

但這種頹廢消極的狀態還沒有持續多久,一件震驚全國的大事就發生了,吸引了他的注意力。

寶元元年(1038年),党項族首領元昊,突然另建西夏國,自稱皇帝,並調集十萬軍馬,侵略大宋。兩年不到,宋朝延州北部的數百里邊寨,大多被西夏軍洗劫或奪去,元昊氣勢囂張,揚言要滅了大宋。國難當頭,范仲淹立刻忘了那個“桃花源”,毫不猶豫地站起來,強烈要求上前線。大宋朝廷對這場戰爭措手不及,有的主攻,有的主守,吵成一團,趙禎也舉棋不定,莫衷一是。危難之際,趙禎匆匆召見了范仲淹,先給他恢復了“天章閣待制”的職銜,再榮封一個“龍圖閣直學士”,任陝西經略安撫副使兼知延州,防禦西夏。

康定元年(1040)秋天,五十二歲,滿頭白髮的范仲淹,緊急掛帥,風塵僕僕地趕往西部戰場。秋天的邊塞,與繁華似錦、車水馬龍的京都宛如兩個世界:萬物凋零,到處都可見斷壁殘垣、屍骸廢墟、難民流離。范仲淹登高一望,但見斜陽下,寒霜滿地,孤城默然矗立,長煙寥寥,連大雁也不想停留,嗚咽著向南飛。他的心情十分沉重,深夜失眠,挑燈填了幾首《漁家傲》,寄給在京城的歐陽修,開頭都是“塞下秋來”,現流傳下來的卻只有下面這一首:“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雁去無留意。四面邊聲連角起,千嶂裡,長煙落日孤城閉。濁酒一杯家萬里,燕然未勒歸無計。羌管悠悠霜滿地。人不寐,將軍白髮征夫淚。”

五代宋初,盛行的都是柔婉綺麗的“花間詞派”,范仲淹的《漁家傲·塞下秋來風景異》,氣勢悲壯蒼涼,意境雄健剛烈,可謂是“大宋第一首邊塞詞”,一掃“花間派”柔靡無骨的詞風,為蘇辛豪放詞導夫先路。歐陽修非常欣賞,讚歎之餘,又戲謔道:“希文,你動不動就是‘塞下秋來’,真個窮苦的邊塞主兒!”

歐陽修到底是沒有上過戰場的文人,無法體會“孤城閉”、“歸無計”、“征夫淚”的苦難、淒涼和悲痛,以為戰爭取勝真的是“談笑間,強虜灰飛煙滅”,竟然羨慕朋友上戰場“真乃大元帥之事也”,還急切地祝賀他,“戰勝歸來飛捷奏,傾賀酒”。

范仲淹一到延州,便立刻全面檢閱軍務,改編軍隊,開展了嚴格的軍事訓練,並加強防禦工事,在宋夏交戰地帶,構築堡寨;對沿邊少數民族居民,“號令明白,愛撫士卒,諸羌來者,推心接之不疑”,誠心團結,慷慨優惠,嚴明賞罰。他看到了宋朝軍隊的弱勢,主張以守為主,認為“選兵練將,漸復橫山,以斷賊臂,(西夏)不數年間,可期平定”,事實證明,這個方案是完全正確可行的。他提拔和培育了一批有勇有謀的將領,如狄青、楊文廣、種世衡、郭京、周美、雷宗簡、姚嗣宗、馬懷德、張信等人,訓練出一批強悍敢戰的軍隊,直到北宋末年,這支西北軍隊仍是宋朝的一支勁旅,在邊塞屹立起一道堅固的屏障。

在戍守邊塞的三年艱苦日子裡,范仲淹格外思念千里之外的家人。另外兩首流傳千古的小詞,大概就作於此期。一首是抒寫思鄉之情、羈旅之思的《蘇幕遮》:“碧雲天,黃葉地。秋色連波,波上寒煙翠。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黯鄉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夢留人睡。明月樓高休獨倚。酒入愁腸,化作相思淚。”

這首詞上闕描繪深秋景色,絢麗多彩,宛如中世紀的油畫;下闕筆鋒一轉,將 鄉思旅愁寫得奇麗深切。全詞低徊婉轉,而又不失沉雄清剛之氣,鄒祗謨《遠志齋詞衷》:“範希文《蘇幕遮》一調,前段多人麗語,後段純寫柔情,遂成絕唱。”

先憂後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另一首是深情激越、纏綿奔放的《御街行》:“紛紛墮葉飄香砌,夜寂靜、寒聲碎。真珠簾卷玉樓空,天淡銀河垂地。年年今夜,月華如練,長是人千里。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殘燈明滅枕頭欹,諳盡孤眠滋味。都來此事,眉間心上,無計相迴避。”

“愁腸已斷無由醉,酒未到、先成淚”,洋溢縷縷愁情,可謂情極之語,宛如纏綿入骨的相思小詞,許昂霄說范仲淹是“鐵石心腸人亦作消魂語”,真是“無情未必真豪傑”。

在范仲淹等人的苦心經營下,宋朝邊境局勢大為改觀。宋夏邊塞上受盡戰亂的百姓,都渴望儘快停止戰爭、重建家園。雙方議和的使節,也開始往返於興慶府(今銀川市)與汴粱之間。到慶曆四年(1044年)雙方正式達成和議,西北局勢得以轉危為安,范仲淹在邊塞樹立了極高的威望。後來,范仲淹去世之時,邊塞百姓自發給他立祠供奉,羌人派出數百首領,像哭父親一樣的祭奠他。南宋朱熹在《名臣錄》中說,西夏人敬畏范仲淹,相互告誡道, “小范老子(范仲淹)腹中有數萬兵甲,不比大範老子(前任範雍)可欺”,書中還記錄了一條流傳在邊塞的民謠:“軍中有一韓(琦),西‘賊’聞之心膽寒,軍中有一範(仲俺),西‘賊’聞之驚破膽。”

由於宋夏戰爭,宋朝的軍費開支急劇膨脹,國內矛盾加劇,小型暴動與騷亂紛然而起。慶曆三年(1043)末,趙禎急於穩定政局,待戰爭一結束,就立刻將范仲淹調回朝廷,升他為參知政事,支持他搞改革。范仲淹提出十條建議以革新朝政,重在整頓吏治,限制公卿大臣的子侄蔭官。但這些改革措施,觸及了保守官僚勢力的利益,這些人強烈不滿,攻擊他引用朋黨,製造陰謀詭計,阻擾“慶曆新政”進行下去。慶曆五年(1045年)初,在反對派的大肆攻擊下,參加“慶曆新政”的富弼、歐陽修、膝宗諒等人,紛紛被貶職;范仲淹不得已急流勇退,自請罷相,出守鄧州。

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范仲淹收到好友滕子京派人送來的一幅岳陽樓圖,說自己被貶到嶽州後,已將岳陽樓重新修葺,想把歷代著名的詩詞歌賦篆刻在樓上,希望他也寫一篇文章以做紀念。於是,為鼓勵困境中的好友、也為鼓勵“壯志未酬、屢遭挫折”的自己,范仲淹揮毫,一氣呵成,寫出了千古傳誦的《岳陽樓記》,“不以物喜,不以己悲”,“進亦憂,退亦憂”、“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這幾句名言,由此廣為傳頌,成為了范仲淹思想的象徵。

希文先生在宋朝只生活了六十四年,1057年他從容地告別了悲情的宋代歲月,那時範希文積蓄已盡。一家人貧病交困,僅借官屋暫棲,略避風雨。范仲淹死訊傳開,朝野上下一致哀痛。包括西夏、甘涼等地的各少數民族人民,都成百成千地聚眾舉哀,連日齋戒。凡是他從政過的地方,老百姓紛紛為他建祠畫像,數百族人來到祠堂,像死去父親一樣痛哭哀悼。如今,範公的身影早已遠去,但是我們還能在他的文字中觸摸到他當年留下的體溫,在寂寞的時候,在寒冷的冬天,我們還可能用他的“先憂後樂”的精神取暖……

先憂後樂范仲淹: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