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们当时真的是能想到这么多嘛?

赵杰


你好,我是榛名,我来回答这个问题。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们当时真的是能想到这么多吗?我的看法是,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受到的教育不同,对一件事物的理解也不相同,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我们来举个例子。韩寒文采飞扬,取得了新概念作文大赛的一等奖。一次语文测验时,老师用韩寒写的做题目,让学生答题。韩寒心中暗喜,这次可以拿个高分了,等成绩出来顿时傻了眼。这道阅读理解题,出了八个问题,他只做对了三个,很过分的是其中一题让写出划线部分作者想表达的含义,他居然做错了。这件事情后,他多次说过:我真不明白为什么中国的语文总喜欢把别人的文章一字一句加以拆解,比强行加上别人的看法。

如果说你对韩寒受教育水平低来怀疑的话。我们再来看另一个例子。报社记着周南大学毕业,在2008年发表过一篇文章,在2009年被选为福建省高考阅读理解试题。周南先生自己做了一遍试题,只得了一分,而这道题总分十五分。和韩寒一样,有道题让选择哪个答案说出了作者最真实的意图,他做错了。

教育水平是高中还是大学毕业,都没有改变这个理论,我们对作者思想理解偏差,所以我认为我们现在的解读,都是自娱自乐罢了。





榛名


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当时真得能想这么多吗?

答:直击问题,当然古诗意象都有一定的含义,真得想象很丰富,表面都平淡无奇,内容都寓意深刻,让人久久不能忘记,启发人积极进取,下面就举两个例说明:

1,墨梅 元 王冕

五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颜色好,

只留清气满乾坤。

2、现介绍一下作者:王冕(1287—1359)画家,年少时曾放过牛,屡次没考上“进士”。

这首诗意思是:我家洗砚池门口有一颗梅花树,朵朵梅花都开是淡淡的墨色,自己画上去颜色。不鲜艳,只要留清香满乾坤。你看是想象的吧,是很丰富。寓意我追求美好事物,不用别人来夸,我就是我,我要像墨梅那样,开出淡淡清香,我比不了鲜艳红色,橘色,的梅花,我只留清香满乾坤。,看图墨梅和红梅,橘色比较。

2、观书有感 宋 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

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意思;半亩方形池塘水像打开的镜子一样明亮,天空的光彩和云的影子,一同在镜子里来回晃动,要问方塘的水怎么这么清澈,为有源头送来活水,才能清澈无比。意象,也就是想象很丰富,借景喻理,借池水清澈照映万物,比喻读书,茅塞顿开,豁然开朗。一个人学习也要像池水有源头,才能有所长进,。“源头活水”成语比喻新鲜事物发展要有源泉和动力。

最后请您观看,“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您的活水来了没有啊?











兰花幸子


问题: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们当时真的是能想到这么多嘛?


前言

可以用”莫须有“来解答。

有的诗词的确是作者有意为之;有的诗词作者未必有意,但是读者牵强附会;也有作者不是有意为之,但是不经意间使用了典故,这也是一种情况。

更多的情况,是谭献的说法:作者未必这样写,但是读者未必不这样理解。

下面把这几种情况分开解释一下就明白了。

一、读者牵强附会

晚唐时的花间词人温庭筠有一首《菩萨蛮》: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懒起画蛾眉,弄妆梳洗迟。照花前后镜,花面交相映。新帖绣罗襦,双双金鹧鸪。

清朝大学者兼诗人张惠言解读时,看出了其中有屈原”初服“之意。

于是王国维就笑话其“深文罗织”:

“固哉,皋文之为词也。飞卿(温庭筠)《菩萨蛮》 、永叔(欧阳修) 《蝶恋花》 、子瞻(苏轼)《卜算子》 ,皆兴到之作,有何命意?皆被皋文深文罗织。“

另外两首,分别是欧阳修的《蝶恋花·庭院深深深几许》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重数。玉勒雕鞍游冶处,楼高不见章台路。雨横风狂三月暮,门掩黄昏,无计留春住。泪眼问花花不语,乱红飞过秋千去。

苏东坡《卜算子》: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初服之意,来自于屈原《离骚》:

进不入以离尤兮,退将复脩吾初服。制芰荷以为衣兮,集芙蓉以为裳。

既然我进取不成,反而获罪,那么我就回来重修休整的服装,把荷叶作为我的上衣,把荷花作为下裳。

初服,指修身洁行。

张惠言的意思是,男女之情的作品,有时候常常隐含着作者的贤人君子之志。因为他认为这几首词,都有作者借此”言志“ 的意思。

王国维当然知道这个道理,但是他并不认为这几首词有这种意思。王国维认为这几首词都是”兴到之词“,没有那么多深意,张惠言想多了。

张惠言想多了吗?也许真想多了,也许没有想多。我们往下看。

二、无一字无来历-作者有意

黄庭坚《答洪驹父书》有过一段很有名的话:

"老杜作诗,退之作文,无一字无来处.后人读书少,故谓韩、杜自作此语耳。古人能为文章,真能陶冶万物,虽取古人陈言..........

读过这段话,首先想到的就是温庭筠的《菩萨蛮》我们读不出有”初服“之意,是因为我们读书少,或者读书不精。

因此,即使作者有深意,但是我们看不出来。

在阅读古人作品的时候,的确如此,不仅我们有时候看不出作者用典,古代的学者也未必能看出来。不了解其用典,就不一定能理解其背后的含义。

南宋词人周紫芝在《竹坡诗话》说到:

东坡性喜嗜猪,在黄冈时,尝戏作《食猪肉诗》云:“黄州好猪肉,价贱等粪土。富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慢著火,少著水,火候足时他自美。每日起来打一盌,饱得自家君莫管。”此是东坡以文滑稽耳。后读《云仙散录》,载黄升日食鹿肉二斤,自晨煮至日影下西门,则曰“火候足”。乃知此老虽煮肉亦有故事,他可知矣。

周紫芝初读苏轼《食猪肉诗》的时候,也不知道苏轼用典。可见现代人理解古诗词的难度。

草圣张旭《山中留客》诗写到:

山光物态弄春晖,莫为轻阴便拟归。纵使晴明无雨色,入云深处亦沾衣。

“沾衣”二字出于陶潜《归园田居》:“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知道用典的出处, 联想到“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就明白这首诗不单描写了山中的景色, 还有世道污浊、山水怡情, 劝人归隐的含义。

杜甫有一首七律《阁夜》:

岁暮 阴阳催短景,天涯霜雪霁寒宵。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野哭 几家闻战伐,夷歌数处起渔樵。卧龙跃马终黄土,人事依依漫寂寥。

周紫芝《竹坡诗话》解读到:

凡诗人作语,要令事在语中而人不知。余读太史公《天官书》:“天一、枪、棓、矛、盾动摇,角大,兵起。”杜少陵诗云:“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盖暗用迁语,而语中乃有用兵之意。诗至于此,可以为工也。

周紫芝说“五更鼓角声悲壮,三峡星河影动摇“暗用司马迁《史记·天官书》 ,其中有”动摇,角大,兵起“等词语, 有用兵之意。

可以看出杜甫作诗,一字一词,都非常讲究,只是我们不了解而已。

三、无一字无来历-作者无意

上面说到了古人作诗文,无一字无来历。但是结合张惠言与王国维的不同看法,我们会发现,还有一种可能。

就是,虽然”无一字无来历“,但是作者真得可能”无意“为之。

也就是说,温庭筠的《菩萨蛮》可能真得没有用典,但是温庭筠熟读离骚,这种”初服“之意深深的印在他的脑子里。因此做诗词的时候,无意之间就带了出来。

就像很多人有口头禅一样,出手即是,不由自主做到了”无一字无来历“。

《唐宋诗醇》中,就认为杜甫未必有意如此:

少陵所以独立千古者,不在有所本也。读书破万卷,偶拈来即是耳。诗三百篇岂必有所本哉。《唐宋诗醇》

陆游又有不同的认识:

今人解杜诗,但寻出处,不知少陵之意,初不如是。..........且今人作诗,亦未尝无出处。渠自不知,若为之笺注,亦字字有出处,但不妨......

陆游说,人家作诗其实不曾想过有什么出处,人家作者自己不知道偶合某出处,但是我们非要给人家作笺注,瞎解释,当然也算字字有出处......

这大概就是王国维与张惠言有不同看法的解释了。

四、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那么张惠言做错了吗?

前言里,介绍过清朝学者谭献的一段话:

作者之用心未必然,而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复堂词录〉序》)

意思是说,作者未必有这个用心,但是读者未必读不出这个意思。

好比我给姚明画了一幅画,可是在某些观众的眼里,我画的是马云。还有一部分人说我画的是赵本山。

作品一旦写成以后,还需要读者的认识,才成为一个完整的作品。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作者希望的结果。

我举得例子有点极端,用大家常见的话来说就是: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结束语

回到题主的问题:

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们当时真的是能想到这么多嘛?

古诗的意象,有很多词语有其特殊甚至固定的含义,无论作者是不是真得想那么多,不妨碍读者多角度的理解。

似乎有一个段子,某作家的文章被选入考题,要分析其中的含义。这位作者说,我根本就没有这个意思。一时成为笑谈。

其实没有什么可笑的。

这位作者假如在清朝,写出了”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结果被砍了头,不需要喊冤。

套用谭献的话说:读者之用心何必不然。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古诗词中的意象代表着诗人所要表达的主旨思想,从这个角度来看古诗的意象肯定是作者当时就已经想到。柳宗元在古诗文创作方面曾经做过这样的总结:“文者以明道”,直接点出了文章创作的最根本出发点——明道。这份道就是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体现在古诗当中就是我们所说的意象。从这一点看意象肯定是在诗人创作这一首诗的那一刻就已经确定。字、句作为表达意象的载体,随着古诗的发展开始字句的推敲和雕琢。也开始出现先有意象后有字句的诗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残诗和诗文推敲。

意向山水

唐朝前期古诗率性而为的创作

唐代前期诗人创作诗歌大多数时候是有感而发的创作,对于词句的推敲痕迹并不是很明显。所以初唐到盛唐的诗句在对仗方面工整性都不如中晚唐。初唐四杰中骆宾王的成名著作《咏鹅》就属于初唐时期的诗文代表,在对仗追求上就不甚严格,但是意象的表达却浑然一体。当唐诗发展到盛唐时期,率性而为,一蹴而就的古诗创作在李白手中达到巅峰。李白被称为诗仙,古诗创作题材包含了律诗、绝句、古体诗等主流题材。但是从李白的古诗中能够发现很多词句后世修改的痕迹。

李白

李白的著名五言绝句《静夜思》就是率性而为被后世修改个别字句的代表。《静夜思》现在已知的版本已经多达五个版本,这五个版本无人知道究竟哪一个是李白原创。但五个版本却存在一个内在的共同点——意象。五个版本个别字的修改,就是为了让《静夜思》的意象描写更加唯美,更加有韵味。从本质上言这些修改都建立在不改变《静夜思》写景抒情的主题架构基础之上。这种个别字句瑕疵,整体意象完美的古诗,在初唐绝不是个例,而是很常见的现象。

静夜思五个版本

中晚唐推字句推敲

这种不拘一格率性而为的创作到了中晚唐以后逐渐发生改变。诗人开始追求字句意境、对仗和用典。也是从这时候起古诗的创作开始出现字句的推敲。最出名的就是苦吟诗人“郊寒岛瘦”的贾岛和孟郊。贾岛对于诗句中字的追求就像他的诗句一样“十年磨一剑”。字句的推敲就是出自贾岛诗句:“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中用敲还是推的探究。但是诗中推敲的使用对于诗的整体意象而言,并无太大影响,之时改变了僧人的微小动作,让诗更有韵味。

推敲

到了唐朝晚期这种现象也越发的明显,例如李商隐的七律《锦瑟》、《无题·相见时难别亦难》对于用典的追求已经到了极致。句句用典,而且对于对仗追求痕迹极其明显。这样的追求让古诗丧失了初中唐时期古诗的生机和随行,稍显僵硬。

庄生晓梦迷蝴蝶

晚唐的古诗创作追求一直延续到宋朝,甚至在宋朝残诗开始经常出现。残诗是诗人在日常生活当中偶得一两句诗,却不能称为独立篇章,于是写下之后留待日后补全。但创作出的这些字句往往已经代表整首诗句的意象。而后补诗句的作用则是让意象表达更为完整。如无特殊情况不会改变诗句原本意象。

宋朝对晚唐诗词推敲的延续

宋朝著名诗人王安石和苏轼因为续写诗句还留下一段佳话。苏轼无意间看到王安石书桌上放着一首写到一半的《咏菊》诗“西风昨夜过园林,吹落黄花遍地金。”苏轼以为王安石写菊花满地是错误描写。就在后边添加两句:“秋花不比春花落,说与诗人仔细吟。”

宋朝都城开封菊花

从这我们不难看出,王安石看见满地金黄菊花有感而发写出了前两句。可不知道出于何种原因,王安石没有写下半句,但是从上半句不难看出,本诗的意象是要赞美菊花。也就是诗的意象已经定下,所欠缺的是后半句的词句表达。而苏轼看到王安石诗句所增添的下半句则是在表达自己看见上半句时的想法。所续写下联笔锋一转,由赞美菊花意象改为斗诗的字句推敲。再从苏轼观看王安石上半句产生的举动来看,宋朝诗创作当中非常讲究字句的推敲,达到对意象的精准描述。

字句点缀与意象

后记

由此可以看出在古诗的创作当中,诗人对于一首诗的意象表达在诗开始创作之时已经确定。对于表达意象的字句上,随着古诗创作的发展,开始出现字句的推敲和残诗续写。但字句推敲和残诗续写一般都不会改变诗的整体意象。字句的推敲和残诗续写都是为了更加准确的表发意象,让意象更加深远更具韵味。


诗与历史


确实有的古诗词是作者那时的心态情感流露,但是,也有好多信手捏来之作,我们我们不做历史研究,大可不必追求他们怎么想的,只要你能感悟到那份美或者凄美,甚至那份情操,能与你共鸣而喜欢足够。任何事物,要么来装扮自己,要么来梳理自己,要么充实自己,要么极乐之乐,要么,痛之切痛。


我是一典


不管是古诗词还是课文,还有名著,过度解读是通病

就像写论文,实在没得写了,把杜甫的“自在娇莺恰恰啼”的“恰恰”也拿来长篇大论!

当然老师教导我们写论文不要大而化之,从大处着笔,这样会导致写得不深刻 而片面肤浅。应该从小处着笔深挖,深挖该怎么选择,这是一个问题。选材很重要,有的人“小题大做”就写的很有益有用,可读性强。这需要功底。

还听闻一件事,一些红楼梦学者开国际学术研讨会研究“晴雯玩骰子”。

当然文章的作者有作者的意思,一首诗必定包含一定意象,意象是诗眼也是诗的灵魂。读者可以有读者的理解,过度的理解应该收敛一些吧。

首先从教科书开始,从应试教育考试开始。允许说真话说实话,可以说长篇,不要说假话套话废话。


文乎


好问题!

这个问题,关系到什么样的诗可以算真正的诗。

有个词,叫神来之笔。我认为,只有那样的诗,可以称为诗!这也是,同一个人写的诗,为什么有的可以脍炙人口,而有的让人一看,就感觉该扔的原因。

马致远的秋思:枯木寒鸦山径,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号称秋思之祖,不可超越。再看看他其他的诗(元曲),只有这个最好。此即是,神来之笔。

不乏好诗者,或说好著名诗人之诗者,对某些诗人的诗,无论好不好,都会竭尽全力的夸赞。也许他喜欢的只是写诗的名人。


鹤羽


这我倒不觉得。就拿唐代诗人刘禹锡的《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其中的两句:“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来说,常常被后世人从整首诗中摘出并加以引用,被大家通晓,而成为千古流传的名句。

其实这首诗的起源是在作者被贬二十几年后应召回京途经扬州与同时被贬的白居易相遇时,在一次筵席中白居易写了一首七律诗相赠,刘禹锡则以此诗作答。在这首诗中,刘禹锡有对仕途生涯的感叹,抒发了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感情,同时回忆了二十几年颠沛流离的生活,最后两句又回到现实中来。

大凡诗人写诗,都是由情即景,触景生情,借以抒发个的理想、抱负和复杂的情感。我所指诗中的这两句出现在诗中的颈联上。这两句应该有作者回忆的成分。我的猜想是:也许在某一天,刘禹锡在闲暇之余到附近的江边散步。猛然间抬头时,望见江心中有一船只遇险,除船主与船员们在救险外,或有相识者前来相帮。但绝大多数的船还是选择了继续前行。走过一段路后他又发现了一棵枯木,树叶雕零,形槁杆瘦,越往前走时却又发现了一片片绿叶葱葱的树林充满盎然生机。整个景物就在诗人的脑海中活动起来,或许当时就诗性大发而随口吟出也未可知。但这一时兴起吟诵的诗句充满哲理,有新世物必然超越和代替旧事物的进步思想。但诗人当时或许并末觉察出它有什么特别。而今人的解读赋与它深一层的含意。这种联想合乎情理,也许正和诗人的原意有所契合而被后世认可。但一些过度的解释也未尝没有。这种例子还有很多。比如鲁迅的“历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就是。


宁静致远19541110


你好,我是成都秋水长天。

每次古诗的意象都这么有含义,作者们当时真的是能想到这么多吗?

个人认为,文学艺术作平的欣赏本身就是一次再创作。个人的阅历、领悟与欣赏的交角度等因素综合下,就会每个人自己的理解。正如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由于每个人的文化背景和受到的教育不同,对一件事物的理解也不相同,这就是所谓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也许那些经典的作品在作者创作时也许本身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么多,但他们创作出来的意象却切近了人类普遍内心的深层,也就触动每个不同个体内心深处的某些点,由此生发了不同的理解与领悟。

希望能对你有所裨益。


成都秋水长天


我们小学的时候,几乎每篇课文都要总结一篇中心思想。鲁迅先生的“两棵枣树”,也被总结为什么作者孤独寂寥的心情啦处在旧时代无力抗争啦如何如何。现在想起来,不仅可笑,简直可悲。

古人受到的基础教育就是那样,许多用词典故,用现在的话说,也是“套路”。明清的文学批评家为此没少讽刺这事儿。我们现在看来意象深远境界高深,在当时或许只是一部分基本素养的体现,因为大家大都这么写。当然,优秀的诗词作者功力深厚,观察力敏锐,的确能发现一些寻常诗词写手发现不了的东西。但你若说当时的作家个个都能想的像现在的注释、解读说的那么多,打死我也不信的。

有篇课文说欧阳海的,在火车开过来之前他推开了在铁轨上的惊马,拯救了奔驰而来的列车。电光火石之间,作者却精细的描摹了欧阳海一大段心理活动,也真是醉醉的,把真英雄写假了。这就是典型的过度解读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