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尋包公足跡,端州包公祠

以黑臉去摧折權貴,讓青天來為民做主。

從廟堂到江湖,包公身影定格成中國清廉文化永恆的象徵。

探尋包公足跡,端州包公祠


肇慶端州區的包公祠坐落於城西廠排街,祭祀宋代名臣包拯(999—1062)。

包拯生活在北宋前期。宋太祖、太宗之後,便是真宗、仁宗,包公生長在真宗時期,為官在仁宗時期。包拯出生的時候,寇準39歲,范仲淹11歲,晏殊9歲。而到包拯9歲的時候,歐陽修1歲;21歲以後,司馬光、王安石相繼出生。這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包拯雖沒有出將入相、為文修史,但他把自己獨特的身影留在歷史中,留在宋元的話本里,留在明清的小說裡,也留在世人的心中。千百年來,他的事蹟、故事廣為傳播,影響深遠。他是黎民百姓呼喚清官與盼望治世的精神寄託,他是集中體現秉公執法、一身正氣的精神力量。直至今日,他依然是民間最具號召力的代表公平與正義之化身,他的影響力遍及 海內外華人世界。

探尋包公足跡,端州包公祠


不過,端州包公祠是今人新建的,並非古代遺存。

古端州包公祠初建於包拯死後不久的北宋神宗熙寧年間,時任知州蔣續選址州衙儀門之左立祠。後興廢不常,祭祀無制。直到明成化元年(1465),肇慶知府黃瑜上書朝廷,包公祠得以進入國家祀典,享受春秋少牢之禮。雖如此,還有一個問題需要解決,那就是包公祠建在衙門內,上香祭拜,須出入森嚴衙門,甚為不便。大約四十年後,肇慶知府在府衙外的西面、相距百餘步的地方另創包公祠。從衙門內到衙門外,包公祠的香火更加旺盛了。

祭祀先賢,古已有之。先賢按地域分,有名宦、鄉賢之別。一般地說,生於其地而德業、學行著於世者,謂之鄉賢,非其地人但在其地做官而惠澤於民者,謂之名宦。因而,同是包公祠,同是祭祀包拯,肇慶包公祠屬於名宦祠,合肥包公祠則屬於鄉賢祠。因為包拯是合肥人,曾在肇慶做官三年。《宋史·包拯傳》載:

包拯字希仁,廬州合肥人也。始舉進士,除大理評事,出知建昌縣,以父母皆老,辭不就。得監和州稅,父母又不欲行,拯即解官歸養。後數年,親繼亡,拯廬墓終喪,猶徘徊不忍去。裡中父老數來勸勉,久之,赴調知天長縣。

探尋包公足跡,端州包公祠


包拯二十九歲中進士,但因父母年老,他以建昌路遠,辭職不就任。朝廷以和州與合肥相鄰,派他去和州監稅,他的父母不願離家去和州,包拯毅然辭官歸養。按照宋代的規定,官員可以辭官在家侍養父母,待他們去世後,守喪三年,然後再赴朝為官。包拯因此“十年無宦”,大約到1037年,料理完父母后事的包拯才正式開始了他的仕宦生涯,到揚州天長縣(現屬安徽省)做知縣。

做了三年天長知縣之後,包拯來到嶺南,出任端州知州,史稱:

(包拯)知端州,遷殿中丞。端土產硯,前守緣貢率取數十倍,以遺權貴。拯命制者才足貢數。歲滿不持一硯歸。

包公清廉自守,痛革宿弊,不再加徵端硯,離任“不持一硯歸”的高風亮節更是千古傳誦。此外,據《肇慶府志》記載,包公在端州看到百姓用水依賴江水,生活不便,便鑿井七處,散佈城中,後人稱之為“包公井”。包拯重視民生,振興教育,建米倉、星巖書院等,皆班班可考。端州之任,是包拯為官地方的一個縮影。他曾有詩明志:“清心為治本,直道是身謀。”包拯在端州三年,很好地踐行了自己的為官准則。

探尋包公足跡,端州包公祠


包拯為官“清”、“直”,惠澤端州,贏得了端州的人心。明代人在重建包公祠的碑記中說,對於老百姓,最大的不幸莫過於官吏之貪,政治不清,“惟直可以塞奸邪之路,惟清可以澄貪濁之源”。而包拯治理端州,重民生,減賦稅,清風直道,浩然天地間,百姓能不尸祝俎豆、建祠祭拜嗎?這正符合《祭法》所謂“法施於民則祀之”的祭祀精神。

包拯一生真正做官的時間為26年,崗位換了20多次,做過端州等地方官,也做過監察御史等“臺諫”官,還有開封府尹、戶部官,最後是樞密副使。無論在哪裡,無論在什麼位置上,包拯不改本色,一以“清”、“直”行事。

包拯曾三度任臺諫官,作為朝廷的言官,包拯敢於上書言事,不畏權臣,剛直不阿。他自己願做唐朝魏徵式的“忠直無隱之臣”,同時上書宋仁宗,希望皇帝成為像唐太宗那樣的“英明好諫之主”。包拯曾抄寫了三篇魏徵的奏疏,請仁宗“置之座右,以為龜鑑”。事實上,仁宗恭儉仁恕,虛懷納諫,容受直言。

包拯雖然據今已有1000多年,但其為官清廉、為民請命的精神對我們仍有現實意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