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稻苗床通風有哪些技巧?

田俊超白


隨著春種的臨近,水稻種植農戶們都做好了種植前的準備工作,水稻育苗都在溫室或者拱棚裡進行,隨著氣溫的升高,苗床內部溫度會變得更高,此時苗床內部的溫度不適宜水稻幼苗生長,部分植株會出現黴菌性病變,要是苗床溫度過高還會出現燒苗現象,為了避免這種情況的發生我們要及時對溫室苗床進行揭膜通風。

一般水稻在低於14℃時會生長緩慢,溫度低於9℃時水稻苗會出現部分凍害,溫度高於33℃時會生長緩慢,但溫度高於39℃時會出現水稻幼苗發黃的燒苗現象。根據多年種植經驗總結出了最合適的溫度管理範圍,當水稻苗長到一葉一心時,苗床的最高溫度不能超過29℃。當水稻苗長到兩片葉一心時苗床最高溫度不能超過24℃,當苗長出三片葉子一心時適宜溫度在21℃左右。根據以上的水稻苗適宜溫度,隨著氣溫的升高我們要做好以下通風管理。

一、苗床通風技巧

苗床蓋地膜是為了保溫,可以讓因為溫度低發育緩慢的弱苗能快速生長,可以提高發芽率。要是揭膜揭晚了,隨著氣溫的升高膜內溫度會變得很高,稻苗會徒長,會扛性變差。

 1、揭膜最佳時間:一般在播種後一週左右,稻苗第一片葉子還沒完全長開時揭膜,揭膜一般在早上或者半晚進行,要是遇上晴天在半晚揭膜為宜,要是遇到陰天要在上午進行揭膜為宜,因為溫室內外溫差不大,稻苗能很快適宜揭膜後的溫度,要是在中午揭膜,因為溫度很高稻苗水份蒸騰速度快,根系吸收會減慢,這樣容易造成稻苗缺水。

2、揭膜要在澆水時進行:揭膜要在澆水的時候進行,這樣可以避免稻苗水份蒸發後,出現的缺水現象,可以讓稻苗快速適應新環境。

二、揭膜後苗床通風技巧

地膜揭開後可以在溫度高的時候進行小通風,要結合稻苗適宜溫度進行合理的溫室通風,一定要根據稻苗不同時期,苗床適宜溫度進行通風。當稻苗長到1片葉子一心時,溫室內的溫度控制在26℃左右就可以,遇到晴天的話可以在上午揭棚膜,棚膜揭開一半就可以。稻苗長到兩葉一心時溫度控制在21℃左右,這個時期要加大通風力度,溫度控制不好稻苗會長出稻穗,錯過插秧最好時間。稻苗長出三片葉子一心時白天溫度要控制在21℃左右,夜晚最低溫度不能低於11℃為好。

三、溫室通風注意事項

1、揭棚膜時要要在大棚通風口處放塑料膜,或者袋子進行遮風,避免風大吹壞稻苗。在稻苗幼苗的時候通風時,風口要揹著稻苗,等苗大一點抗風能力變強,通風就不用考慮背風了。

2、晝夜溫差大的話通風時間不宜過長,晝夜溫差小的話通風時間可以長點。遇到冷天夜晚溫度要是低於2℃,需要用煙霧彈或者燒稻草對溫室進行增溫。白天溫度要是低於13℃,要在2點左右提早閉棚進行保溫。幼苗期要是白天遇到陰天溫度低於10℃要及時閉棚,以免凍傷稻苗。

3、稻苗長到三葉一心時要加大通風力度,遇到陰天的話要在早上進行通風可以疏散溼氣,避免稻苗徒長,培育出優質的壯苗。

 

以上是本人的分享希望能幫到你,


村裡說農事


水稻苗床通風,是水稻育苗期間一個重要的管理手段。因為日光大棚,在白天太陽光的照射下,棚內溫度很高。

使秧苗的生長溫度是22~25度之間最為適宜。所以就需要用放鬆來調節棚內溫度溼度。放風比較簡單。可以根據自己大棚的實際情況,選擇風口的大小。適當調節。

有些農戶圖方便,只把大棚兩邊兒。或者兩頭兒打開就不管了。其實這也是不科學的。因為一天當中的溫度有高有低,所以必須根據溫度的升降,風力的大小來決定風口的大小。才能更好的調節棚內溫度。

最主要的還是前期秧苗較小的時候。更要精細管理,因為小苗根系小。對外界氣溫敏感。更容易受到傷害。所以前期主要就是溫溼度的管理。

放風的風口,最好不要有掃地風。讓風直接吹到稻苗上。容易引起秧苗感冒。所以應該在風口下方用薄膜遮擋。避免風直接吹到秧苗上。

放鬆的時間最好是太陽沒出來之前就打開。讓棚內的溫度隨著陽光的溫度逐漸上升。陰雨天氣也要放風,風大的天氣可選擇背封口放風。

棚內貼苗床,應放有溫度計,觀察溫溼度的數值。根據溫度的高低,調節風口的大小。



龍兵過


水稻苗床通風,不可小視。通風過早,稻苗過小,就像小孩感冒,會導致稻苗以後生長緩慢。通風過晚,特別底膜揭開太晚,會有灼苗現象!稻苗基本出齊,就可以揭底膜,棚頭,棚邊有沒出來的,還要蓋著,蓋個三兩天,出齊了再揭。頭幾天通風,要小通,只把兩個棚頭打開,不要開的過大,棚邊可以用地膜橫著擋一下,兩個棚頭都要擋一下。過幾天稻苗長起來就可以大點通風了。通風時間一般在上午九點到下午四點吧,這是指東北地區,特別是中午棚溫不要過高,不要超過三十度,趕上低溫天氣可以不通風,不要連續幾天不通。快插秧了,就要晝夜通風,練好苗,出壯苗,苗不要過高,也不要過低,機器插秧七八公分最好。通風要及時澆水,澆水要澆透,澆足。澆水最好下午三點以後。苗床管理很重要,育好苗育壯苗,是種好水稻的基礎,還要做好苗床的防病治病工作!祝稻農今年有個好收成!


北國飄雪


再有一個月就又到東北的水稻育秧季了。既然談到了水稻育秧,就不能不談苗床的通風。那麼,苗床的通風有什麼技巧?

水稻育秧期間的通風,是東北粳稻育秧過程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管理措施。其目的就在於通過通風來降低育秧大棚內的溫度和溼度,從而控制水稻秧苗的徒長、增加根系的生長量、降低苗床土壤的溼度以及減少青枯病和立枯病的發病幾率。所以,秧苗想長得好,通風是個關鍵的管理措施。

1、齊苗即可通風。正常情況下,很多的稻農都不捨得給秧苗通風,生怕秧苗長得慢,不能正常的移栽。特別是在水稻秧苗剛剛出奇的時候,很多的稻農都是採取澆透水、悶棚的方式來管理。其實我們可以計算一下,以黑龍江地區為例,移栽3.5葉期的機插中苗,只要秧齡在移栽時能夠達到3.5葉左右、株高能達到10釐米左右就能滿足移栽的需求。所以,沒有必要在剛出齊苗的時候擔心秧苗不長。只需要將兩側的通風口打開大概10釐米左右能夠正常通風、棚內溫度能夠達到22度以上就能滿足秧苗生長的需求。

2、早開棚、早關棚。“早開棚”,說的是通風要早,趁著外界溫度還沒完全升上來的時候就通風,這樣即便是外界溫度升上來了,也會因為提早打開的通風口而形成棚內溫度緩慢升高的情況,這種現象是比較有利的;而“早關棚”呢?則是在秧苗未達到“大煉苗”的葉齡時,可以在下午早點關棚,保證棚內的溫度不會因為太陽的落山而快速的下降,保證秧苗正常生長所需的溫度。

3、陰天下雨、低溫寡照也要開條縫。陰天下雨、低溫寡照的氣象條件下,棚內溫度還是比外界的溫度高很多。特別是水稻秧苗有葉尖吐水的習性,即便是外界沒有太陽、低溫,棚內也是霧氣繚繞、空氣溼度比較大的狀態。這種情況下,是很有利於立枯病的發生和蔓延的。而且,一旦突然出現超過1-2個小時的晴天,就會因為關棚而出現棚內的溫度急劇升高、土溫卻緩慢的升高,造成根系在低溫條件下的吸水能力滿足不了因為溫度驟然上升、葉片的呼吸能力急劇加強對水分的散失,造成秧苗的細胞脫水而出現青枯病。所以,為了保證秧苗的安全以及棚內溫度的變化不是過於劇烈,建議在陰天下雨、低溫寡照的氣象條件下也要把育秧大棚開個縫,以便散失棚內的溼氣以及穩定棚內的溫度不會快速上升。

4、將溫度控制在25度以內。最適合秧苗生長的溫度其實是在22-25度之間,不會影響秧苗的正常生長,在這個溫度區間內秧苗還不會徒長,秧苗莖稈粗壯、葉片披散、顏色深綠、白根蓬髮,這才是壯苗的標準。特別是現今的稻農為了保證機械移栽的取苗量,都會採取密播方式來增加播種量,甚至有的稻農會在360平方的育秧大棚裡播700斤以上的幹種,這樣的秧苗在22-25度的環境下都容易徒長,更何況通風不到位的育秧大棚呢?徒長是必然的情況。所以,想讓秧苗不徒長、壯苗,就一定要堅持通風、合理通風,將溫度控制在25度以下的標準。

5、使用燕尾槽和捲簾通風器。很多的稻農為了節省成本,不捨得使用燕尾槽和捲簾通風器。通風的時候把大棚底部的塑料膜揭開,形成一個個的通風口。但是這樣的通風口太低了,通風效果不好。而採取燕尾槽呢?可以在秧苗上部1米左右的位置做通風口,上下部的溫度差異小,也有利於保持苗床的水分;如果使用燕尾槽和捲簾通風器的話,通風更簡單,兩根鐵管只需要1分鐘就能完成一個大棚的通風作業。雖然說增加了一些成本,但是通風的效果和效率是不可比擬的。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苗床通風是其生長階段,育秧田苗期的主要管理措施,水稻育秧田通風可以有效把控,大棚內的溫度和溼度,這也是我們水稻種植戶春季在育秧田播種後出苗至栽插前必須要做的管理工作。

苗,長的好賴,通風很關鍵,育秧田苗期通風管理,分為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對溫度都不同程度的要求。下面我們來了解苗床通風的相關細則。


那麼,水稻苗床通風有哪些技巧呢?

水稻育秧田通風,主要是根據天氣變化及外界溫度,及時,適時,適度開棚通風練苗。且有效調控棚內的溫,溼度。工作要求,細緻到位。重點突出一個勤字。依照育秧田30天左右的生長管理期,依次按照四個生長階段,展開苗床通風工作,做好四要,四不要。

為什麼要重點要突出一個勤字呢?

原因很簡單,就是要每天去育秧田,查看,棚內的溫溼度變化,及秧苗的長勢情況,能夠準確瞭解詳盡信息,為育秧田管理積累有效相關數據。

苗期生長有哪四個生長階段?

1.播後萌芽至立針期

2.立針期至1.5葉期

3.1.5葉期至2.5

4.2.5葉期至3.5葉期

育秧田管理主要是管控好以上四個生長階段,棚內的溫溼度,充分利用內外環境條件,調控通風練苗的時間和方式。

第一個生長階段:播種後萌芽至立針期即種子根發育期,也就是播種後至不完全葉抽出這一段的秧田管理。

受外界溫度和棚內溫度影響,此階段的生育時間大約為7~9天,秧田管理重點是促進種子根健壯生長,育出粗長,鬚根,毛根多的壯苗來。

通常我們在澆足底水的情況下,種子根發育期一般不澆水。播種蓋棚後,要經常檢查,如發現地膜下有積水或土壤過溼,在白天揭開地膜,使水分快速蒸發,減輕床土溼度,晚上溫度降低之前再覆蓋地膜,促進根系生長,如果此時秧田出現頂蓋現象或床土變白水分不足時,要用器具輥落頂蓋土,露種處應適當覆土,落幹處可用細霧噴壺適量補水,使種子與土壤接墒,再覆蓋地膜,以保證出苗整齊一致,使種子旱生根生長茁壯。


播種後我們沒天去秧田目的是什麼?就是要查看棚內溫溼度,和芽種的生長情況,如果我播種後7~9天,仍為見出苗,或零星出苗,此時要檢查床內種子是否發生芽腐,如有芽腐發生,每平方米可用30%瑞苗清1.25毫升兌水6斤進行防治。種子根發育階段的溫度管理,以控溫保溼為主,如果外界溫度突然生高,棚內溫度28~32度左右為宜,最高不能超過34℃,如果棚內溫度過高,應打開大棚順風側,無風天可打開兩頭通風,要謹記,進口小,出口大。


第二個生長階段:立針期至1.5葉期,即第一完全葉伸長期。從第一完全葉露尖到葉枕抽出,至葉片完全展開,一般為5~7天。此階段棚內溫度應該控制在25℃左右,最高不易超過28℃。此時根據外界溫度條件,在晴好天氣自早上7~8時打開大棚兩側至下午3~4時關棚,通風口大小可根據天氣情況適度調整。溫度過高時應多設通風口,練苗控長。此時棚內地膜應撤出,增加光照,促進秧苗綠化。此階段的防控重點,控水,調溫,防止葉鞘超過標準高度(3cm),以免第2葉片伸長。

第三個生長階:1.5~2.5葉期,即離乳期第2葉和3葉伸長階段。從2葉露尖到3葉展開,經歷2個葉齡期,胚乳營養耗盡,而至離乳期,約12~15天左右,其間2葉生長過快,3葉生長略慢,離乳期是秧苗生長由胚乳營養轉向根系營養的轉折期。

此階段棚內溫度應控制在22~25℃之間,最高不超過25℃。同時要注意天氣變化多設通風口進行大通風練苗,如在連續低溫過後開始晴天,要提早開口通風。並噴施藥劑防治立枯病。2.5葉期後可根據外界溫度情況,逐漸轉入晝接夜蓋,最低溫度高於7℃時可晝夜通風。在水分管理上,由於葉片增加,蒸騰量大,秧田管理,要注意三看澆水,一看土面是否發白和根系生長狀況,二看早晚葉尖吐珠大小,三看午間高溫時心葉是否捲曲,如床土發白,根系發育良好,早晚吐珠變小,午間葉片捲曲,可在早晨6時~9時,適當澆水,一次性澆足。

此階段防控重點,要進一步做好育秧田調溫控水,滅草,防病工作,以肥調勻秧苗長勢等各項管理,育成標準旱育壯苗。

第四生長階段:2.5葉期~3.5葉期,即第四葉伸長期。從4葉露尖到展開,大約經歷6~8天,此階段秧田管理,控上促下,秧田通風練苗進入後期。棚內溫度不宜超過20℃。如沒有倒春寒低溫天氣可晝夜通風練苗,在通風口處,用透氣膜適當遮擋,,避免風大,導致棚內溼度迅速下降,使風口處土壤落幹秧苗失水,形成青枯狀態。





育秧田通風管理有哪四要四不要

1.不要過早通風,根據內外界溫度適時適度早通風練苗。並要做到晝開夜關。

2.通風時要根據當日天氣情況,適度調整通風口大小,不要隨加大通風口後置之不理。

3.大風天氣,要根據棚內溫度,適度調整通風口,如開順風口通風練苗。不要關棚不通風,導致棚內溫度過高烤苗。

4.大棚內防寒透氣膜,秧苗出齊後,要儘早揭去,最晚不過2葉期。不要一直覆蓋到栽插之前再揭,這樣會導致秧苗接受光照時間過短,葉片嫩綠,垂長,床土長期保持高溼狀態不利於根系生長,缺少光照,葉片,葉鞘營養物質積累量少,栽插後不利於返青。

以上淺析,對此您有哪些不同觀點歡迎一同探討交流。


神農35


水稻苗床通風,是控制水稻青枯病與秧苗早衰的關鍵。苗床通風好了,秧苗挺壯,鬚根多,插到地裡能抗低溫,迅速返青。水稻高產的前提是壯苗,壯苗的前提是苗床通風好。

通不好風的苗床,秧苗高細,棚內潮溼。秧苗的顏色黑綠,用手壓一下秧苗,不反彈,嚴重的直接斷裂。這樣的秧苗太脆弱,不耐低溫嚴寒。

苗床通風主要有以下幾點要注意:

1 育苗後遇高溫要通風

苗床通風不是從秧苗出來以後才開始的,在播種完畢以後,苗床遇到30度以上的高溫,就必須開始通風了。

從播種到秧苗第一葉露尖,發芽後的稻子種,需要7到9天的時間。這個時間段,溫度高了不通風傷芽,溫度低了出苗慢。

2 見綠通風

揭開地膜看見秧苗見綠就要通風,通風要注意通風口的大小。這時通風,只是開大棚的兩頭,並且大棚兩頭從地面往上,要有一個一米高的圍裙。

讓空氣在棚內流動,如果大棚超過40米,棚內溫度接近30度。可以開兩側通風,同樣需要一米來高的圍裙。

3 撤膜

水稻播種後,有的用塑料做頂膜,有的用無紡布做頂膜。如果是塑料做頂膜,要在秧苗出80%的時候,就扯去頂膜。否則中午高溫,頂膜烤秧苗。無紡布不需要撤。

從出苗到第一完全葉展開,需要5到7天,棚溫要控制在22到25度。最多不能超過28度。棚要逐漸大通風,如果溫度降不下來,可以每6米在大棚頂上開一個35釐米見方的口子。

這些口子徹夜不關,它們能調節棚內與棚外的溫度。早晨棚內的潮氣,也因為有這些口子而排出。

4 水稻1.5葉後肩部通風

水稻有一個雙二五,即2.5葉期,棚內溫度不能超過25度,否則插秧後秧苗會出現早衰。而1.5葉後,開始棚內兩側肩部通風,就是在為雙二五打基礎。

從第二葉漏尖到第三葉展開,棚溫20到22度。棚內兩側大通風,如果溫度還高,大棚兩頭也要通風。以防止棚內溫度,高於25度。

5 夜間通風

秧苗在後期,一定要徹夜通風煉苗。否則,秧苗運到地裡,禁不起風吹雨打。秧苗上半部分乾枯死亡,出現大緩苗的情形。

徹夜通風的標準是,夜間溫度高於8度,只要高於這個度數,就可以不關棚了。但剛開始,通風口要小一點。

秧苗在遇到低溫冷凍的時候,不要慌,在第二天早晨5點多鐘開棚,放出寒氣。遇到陰雨天,要5點通風,晚5點關棚。

秧苗通風宜早不宜晚,不要怕秧苗通風早了矮,現在有農藥可以增加秧苗的高度。但能不用盡量不用。秧苗通風就是以上幾點,根據秧苗大小及對溫度的需求,來調節通風口,就什麼問題都沒有。

小貼士:

大棚內的溫度計,要貼著秧苗放,可以找四根筷子,兩隻交叉而放。再把溫度計放在它們的交叉點上,這樣測量的溫度比較準確。


田俊超白


水稻苗床通風有哪些技巧?

目前,又到水稻播種育苗季節,大床育苗技術性要求非常嚴格,苗床通風更不能忽視。一旦通風不良,會影響大面積的苗床幼苗受到傷害,影響秧苗的生長,嚴重的會造成灼傷黃枯死苗。下面就談談水稻苗床通風的有關小技巧,願與農友們分享,不對的地方請指正。



第一,水稻苗床每天在高溫段通風換氣。水稻早稻育苗時,室內氣溫不是很高,早晚氣溫更低。因為水稻秧苗是喜溫的,在低溫時候會影響正常生長。所以,苗床通風不要在低溫段進行,避免低溫剌激水稻幼苗,會影響幼苗的正常生長。建議,在溫室大棚水稻育苗時,在中午前後高溫段通風換氣最適宜,既達到了通風換氣效果,又避免了苗床降溫厲害對幼苗產生不利影響。


第二,水稻苗床在通風時可以結合澆水。水稻育苗,苗床澆水是一項重要管理措施。澆水合理能促進幼苗生長,不合理會影響幼苗正常生長。通風和澆水是溫室大棚育苗的兩項重要管理工作。早晚低溫段苗床澆水,水溫低,氣溫低,使苗床溫度驟然降低,沉重地剌激幼苗,會嚴重地影響水稻幼苗的正常生長,是給立枯病的產生帶來機會。所以,建議水稻苗床澆水,結合苗床在高溫段通風換氣時澆水是最適宜的。因為,中午前後氣溫比較高,水溫也相對的比較高,苗床澆水通風后,苗溫相對下降程度要小,對水稻幼苗影響也較小,有利於幼苗的正常健壯的生長。


第三,水稻苗床在通風時注意冷凝水的處理。在中午前後苗床通風換氣時,苗床上覆蓋的塑料薄膜或小拱棚,注意掀起的方法,避免冷凝水脫落淋溼幼苗,儘量使冷凝抖落排放在苗床外,被避攜帶有害病菌的冷凝水感染水稻幼苗,是水稻防病的最好小巧門。

總之,水稻在溫室大棚內育苗或露天育苗,有許多具體通風換氣的小巧門小技巧,在此也不一一哆嗦,在具體操作過程中,靈活運用,自行把握。



【以上是本人觀點,如有不妥,請大家在留言區處留下你寶貴的意見,並積極參與評論,特邀請大家關注三農達人旭日東昇付先,一起探討三農問題!】

鄂東三農


【大別山鷹】答疑:我們這裡是水稻主產區,過去水稻育秧以薄膜育秧為主,現在也推廣溼潤育秧和旱育秧,下面還是以薄膜育秧為例,來介紹水稻苗床通風有哪些技巧:

水稻薄膜育秧的秧田管理,可分為密封期,通風換氣期和揭膜期,不同的時期有不同的要求。

【1】密封期:從播種到出現一葉為止,薄膜嚴密封閉,廂面保持溼潤,以保溫保溼為主。但白天膜內溫度超過35℃以上時,要揭開兩頭通風降溫,傍晚溫度降到25℃時,要蓋上兩頭薄膜。

【2】通風換氣期:從第一葉秧到長出第三葉為止,要通風煉苗,並適當保溫,以煉苗為主。廂面上瓜皮水,膜內溫度以不超過25一30℃為宜。

【3】揭膜期:三葉期後,可選擇晴暖天氣揭膜,揭膜頭一天要灌水上廂面。揭膜後遇到較強寒潮,仍需再蓋上薄膜,或灌水護秧。

以上是@大別山鷹的個人觀點,關注@大別山鷹,關注#頭條三農#,每天為你分享不一樣的三農觀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