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電功率預測系統是如何保障發電站高效發電的?

如今利用新能源發電早已司空見慣,去年我國的風電發電量就達到了4057億千瓦時,差不多相當於四個三峽電站2019年的發電量。隨著新能源併網增多,電網為了保證整個電力系統安全穩定,對新能源場站的考核越來越趨向嚴格化。業內人士表示,準確的功率預測,是避免被罰款的最主要手段。以風能發電為例,要實現準確的功率預測,一般就需要藉助風電功率預測系統。

風電功率預測系統是如何保障發電站高效發電的?

據瞭解,風電功率預測系統是通過採集數值氣象預報數據、實時氣象站數據、實時輸出功率數據、逆變機組狀態等數據,完成對風電站的短期功率預測、超短期功率預測工作,並能按電網要求上傳到調度側功率預測系統。

通過風電功率預測系統的預測結果,電網調度部門可以合理安排發電計劃,減少系統的旋轉備用容量,提高電網運行的經濟性,同時通過提前預測風電功率的波動,合理安排運行方式和應對措施,提高電網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風電功率預測系統是如何保障發電站高效發電的?

然而系統都難免會有宕機崩潰的情況發生,就連最廣為人知的微軟Windows系統也不例外。當年的微軟CEO比爾蓋茨在一次發佈會上演示產品,所用的Windows系統就發生了崩潰藍屏,場面一度非常尷尬。而風電功率預測系統也同樣會宕機,如果出現單機故障,將導致業務中斷,無法正確進行功率預測,滿足不了電網公司對光伏和風場上功率預測的技術要求。那麼如何保障風功率預測系統不間斷安全運行呢?

一般來說,國內的相關廠商往往會將系統搭載高可用集群軟件使用,以保障系統持續安全運行,比如國內比較有名的就有中興新支點的NewStart HA。據瞭解,中興新支點雙機鏡像軟件 (NewStartHA) 專用於解決電信級的高可用性需求,可提供電信級的高達 99.999% 的高可用性。

原來的功率預測服務器作為業務系統主節點服務器運行,在機房增加 1 臺服務器作為備份節點服務器,配置上同一個業務和 mysql 數據庫作為備機,在軟硬件環境準備就緒後,通過中興新支點數據鏡像解決方案搭建基於數據鏡像的熱備集群。主節點與備份節點之間通過遠程數據鏡像專線進行數據同步。

風電功率預測系統是如何保障發電站高效發電的?

正常情況下,主節點服務器通過活動IP對外提供服務,採集數值氣象預報數據、實時氣象站數據、實時輸出功率數據、逆變機組狀態等數據,並把產生的數據會直接寫入主機的本地磁盤,同時通過中興新支點的NewStart HA,將實時捕獲到的變動數據,通過遠程數據鏡像專線實時傳輸到備機,從而保證主節點服務器和備份節點服務器兩臺服務器數據的一致性。

在此基礎上,如果主節點出現故障(服務器宕機,應用系統故障,網絡故障等情況),導致所保護的應用程序無法繼續對外提供服務,主機會在保證數據一致性前提下,通過NewStart HA將 mysql 數據庫切換到災備中心備用服務器運行,繼續對外提供服務,確保生產管理系統持續運營工作,避免了服務器失效對整個機構的正常作業造成影響。

有了高可用集群軟件的加持,功率預測系統的運行就多了一層保障,自然能夠更好地保障發電站高效發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