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如果取得幽云十六洲,能改变被金朝灭亡的命运吗?

历史爱好者小何


看到题主的提问,我不禁会心一笑,历史如沧海,茫茫沧海之中隐匿着太多璀璨的明珠,而这些明珠或被发现,或被打捞,或被篡改,或被修饰,或继续潜伏。

我们所能知道的,不过沧海一粟。

但是没关系,因为这世间还有假设,还有如果,让这些被岁月蒙尘的明珠,重新焕发出夺目的光芒,闪耀在历史的沧海之上。

接下来,让我们就跟随着无尽的想象,一探究竟。

先介绍下当时的历史背景,在联金灭辽的过程中,我们的童贯童大帅,已经收复了幽云十六州大部分地盘(虽然是用白花花的银子从大金手中,高价采购的)。但是,好景不长,两年之后,在金军无敌铁骑面前,一切如阳光下的泡沫,绚烂短命。

由此可见,被称做头脑简单,四肢发达的游牧人民其实是最会做生意的。

接过题主问题的交接棒,咱们就先躲在幻想里偷着乐,权当北宋全面被收复。

幽云十六州的作用和历史就不在这里赘述了,无数个大神,砖家已介绍得一丝不挂。俺们老百姓就以最通俗的视角,分析分析。(桌上茶水、瓜果,请随意!)

这个问题不能简单的回答能与不能。不仅要有台词剧本,还要有个时间设定,因为当时北宋用钱赎回来的幽云,早已人去楼空,死的死,抢的抢,逃的逃,基本处于空城状态。短时间内,北宋根本无法恢复过往峥嵘,简单说就是一只残破的花瓶,不中看也不中用。所以北宋能不能挡住金军铁骑,主要看金军发动战争的时间节点,这个点非常关键,关系到整个重编剧情的走向。

一、如果大金马不停蹄,长驱直入,不给北宋喘息之机。

在这里要介绍下当时两军的战斗力情况。大宋与大金“海上盟约”之后,大宋负责攻击幽云十六州,童大帅挥师数十万大军北上,踌躇满志,气吞万里如虎。本以为扬名立万,加官进爵妥妥的。不料,面对早已垂暮的几千辽兵,竟然惨败而归,着实令人蛋疼。反观大金,兵锋所指,辽军溃散,不费吹灰之力占领幽云。so,你可以这么想,金军的战斗力是100,辽军的战斗力是10,宋军的战斗力就是1(有点夸大哈,但确实差距明显)。

所以,咱们可以武断的判定,在当时大金横扫千军的气势下,北宋即使收复幽云十六州,也只有被挨揍的份,毫无还手之力,赔人、赔地、赔钱、赔命。

二、如果大金停战,休养生息后再发动战争。

在这个假设里,咱需要先捋一捋,举两个例子,以观后效。

1、明朝末年,内忧外患,北方后金政权强势崛起。明军和金军野战毫无胜算,后金骑兵在边防线随意驰骋,甚至可以绕道北京城下抢夺一番。但是,即使它这么嚣张,这么彪悍,始终无法进关,为啥呢?因为幽云十六州横亘在前,无法逾越。之后若不是吴三桂放关,估计后金在怎么闹腾也只能在东北自娱自乐。

2、北宋与西夏相爱相杀多年。宋神宗英明神武,养精蓄锐,本想一口气干掉这个小喽啰,不料在永乐城大败。从此,大宋开始改变策略,他们觉得不能速战速决,要像凌迟一般,慢慢的割西夏的肉。所以,宋徽宗期间,大宋西北军实行了稳扎稳打策略,修碉堡,一步步蚕食它,效果显著。若不是金入侵,干掉西夏不是梦想。

根据上述两个案例,咱们可以从中得到如下几点参考意见。

(1)、大明和北宋都是帝国末年,大明的国内环境比北宋更差。后金与金的战斗力相差无异,大明可以顶住后金,大宋同样可以顶住。

(2)、通过对西夏的策略,可以看出,只要给北宋经营的时间,幽云十六州的防御将会提升一个档次,大金想要轻而易举的冲破实属不易。

剧情演到这里,该到了谢幕的时刻,那就用最后总结来画上完满的句号。

如果北宋收复幽云,短期内,金军照灭北宋;

如果给北宋喘息的时间(5-10年),北宋可御敌。

观影完毕,你是否从这个明珠中领悟到什么?我到是觉得有一点收获:成功和失败往往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经过时间的洗礼,筛选,积累,足够成全或者辜负,很多事情早已在开端埋下了伏笔。


竹维杂谈


燕云十六州的战略意义已经不需要过多的说明。

自从石敬瑭割让燕云十六州后,汉人政权丧失北方屏障,基本上被北方游牧民族政权压着打。

事实上,北宋末年的时候,曾短暂的收复过燕云十六州的大部分土地,可是因为收复时间太短,没能组织起有效抵抗。加上宋廷的腐败,不善经营,还是被刚刚崛起的金国给灭了。

那么我们试想一下,如果北宋建国初期的时候就收复燕云十六州,还会不会被金国灭亡。

我认为不会。

首先,在北宋之前,还没有哪个王朝在政治稳定的前提下,被游牧民族灭国(五胡乱华也是八王之乱导致的)。这中间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功不可没。

其次

,如果北宋建国初就拥有燕云地区,那么都城肯定不会选在汴梁,四周无险可守,主要是因为漕运方便。为防卫京师,不得已养了大量军队,军费大幅度上升,财政负担沉重,却又在装备和训练上跟不上。

再次,拥有燕云地区,解决了防御问题,北宋对游牧民族的政策很可能由被动防御改为开疆拓土,要扩张就需要武将,武将地位就会提高,加上北宋的经济实力,重现汉唐雄风也不是不可能。

最后,世人都关注燕云地区对北宋的重要性,却忽视了对辽国的重要性。

燕云地区是汉人政权的北方屏障,同时也是辽国的屏障。不仅如此,燕云地区还是辽国重要的产粮地和人口密集区。

失去燕云无疑让辽国实力大打折扣,檀渊之盟怕是不会发生,辽国想要保持实力,就势必会经营辽东,女真就很难崛起。

就算女真崛起,灭了辽国,可是失去了燕云十六州的百年积累,金国也没有实力那么快就南下。

最最后,纯属调侃,如果北宋立国时就拥有燕云地区,赵老大不会两次北伐失败,更不会有第三次北伐,也就不会有斧声烛影,赵老二也就不会上台,要知道,赵老大比赵老二要雄才大略的多。

综上所述,如果北宋一开始就拥有燕云十六州,只要不是昏招迭出,是不会被金国灭亡的。然而,王权没有永恒,封建王朝撑不过300年这个历史规律,就算是拥有燕云十六州的北宋也不可能避免!


人生是一场耕心之旅


不能。宋朝昌文堰武,皇权空前强大。这就造成皇帝的权力没有任何制约,凡事均由皇帝一人决断,国家命运完全掌握在皇帝一人手中。故宋朝名将贤相辈出,奈何权力太小,发挥不了太大作用,对国家的影响微乎其微。权力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腐败。不受任何监督和制约的皇权,随着社会安定,经济富裕而变得安于现状,不思进取。既不想开疆扩土,也不想改善民生。如此一来,军队建设就会停滞不前,军纪松弛,殆于操练,军队就会滋生腐败,军队战斗力就会下降。所以北宋军队对外战争都是赢少败多,面对周边少数民族政权的军事威胁,只能以求和来自保。北宋经济富裕,保暖思淫欲,于是从朝廷到民间都盛行奢侈淫逸之风。朝廷腐败透顶,地方豪强就会无法无天,直接导致土地兼并严重,老百姓就会怨声载道,跟朝廷离心离德。最后,皇帝就真的变成孤家寡人,对外被动挨打,对内不得民心。这样的北宋面对新兴的军事化少数民族政权金,只能被灭。



外獨不存


大家好,我是【洹水之上2020】

今天和大家分享一下如果北宋取得的幽云十六州,是否能改变被金朝灭亡的命运!

我认为还是要被灭国的!这是肯定的!

幽云十六州

首先,一个国家的命运不能寄托在山河险峻上!

孟子曾经说过“固国不以山溪之险”,想凭借山河的险要来固守,是一种自欺欺人的想法!

因为一百年后,强大的蒙古铁骑,越过长城攻打金国,如串门似的,如入无人之境!不仅如此,蒙古远征大理(云南),安南(越南),跨海攻击日本(因台风捣乱,没成),远征欧亚大陆,那是山河能阻挡住的!

我们对比一下,宋朝和金国内部情况,你就可以判断出,谁胜,谁败?

宋朝国内:

皇帝:不理朝政,只顾追求个人享乐和个人艺术的提升,中国少了一个好皇帝,多了一个艺术家!历史往往惊人相似,艺术天分高的帝王,往往因自己的爱好所连累!

大臣:文恬武嬉,奸臣当道,鱼肉百姓!用岳飞的话,文官贪财,武官怕死,这国家也就快亡了!

百姓:水深火热,民不聊生!光一个“花石纲”就造成多少老百姓家破人亡,不反更待何时?宋江,方腊等好汉直接就反了!

宋江攻击路线

再看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的金国啥情形:

皇帝:雄才大略,一代雄主,从一个小部落的小酋长,一路成为大金开国皇帝!

大臣:基本都是武将,大家还没有拉帮结派,形成小集团,一心都想为大金开疆扩土,获得丰厚赏赐!

百姓:基本上都是士兵,他们都是亦农亦兵,没事打鱼,耕田,有事当兵,他们不仅在灭辽中得到好处,还依然保持着彪悍的战斗作风!

你说,咋打?

只有军民一心,上下同仇,一致对外,才能抵挡入侵的铁流!

金国入侵大宋后,因为格局不够,不能把宋人看做自己的子民,而是到处烧杀、劫掠,必然大失民心!正所谓“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你如何对待百姓,百姓就会如何对待你!

攻灭大辽,为什么金国会胜利,因为他是被压迫者,他是和东北各个少数民族一起反抗压迫,是人民拥护的正义之师。

而在这里,它完成了一个逆转,他是一个侵略者,是一个烧杀抢掠的土匪,必然引起汉民族的群起而攻之,一时大江南北,太行山上,到处是燎原之火,金国的大军不得不步步后退,才保住一条性命!


洹水之上2020


个人观点:是可以的。我们先了解一下燕云十六州的地理位置。大致就是今天的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北部地区,总面积在11万平方公里左右。是后晋开国皇帝石敬瑭割让给辽国的,燕云十六州的丢失也使的以汉族为首的中原王朝深受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北宋丛建国开始一直想着收回丢失的北部地区,无奈战战皆败,无奈才签下了澶渊之盟,为北宋换取了一段时间的和平。宋朝在当时处境是挺尴尬的,属于前有狼后有虎的状态。如果能收回燕云十六州巩固了北方的边防,在南下扫平大理西夏等诸国。在掉头与辽国决战很有可能在次出现新的大统一王朝。(以上只是个人愚见,如有不妥勿怪。)




二道班一纵


燕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一处战略要地,具有很高的战略价值。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是北宋防止外族入侵的天然屏障,是汉族与少数民族便捷,是北方少数民族和汉族的天然分界线,燕云地区南下便是河北地区,这里全部都是平原。如果越过燕云地区南下,便没有阻碍,可以长驱直入到北宋的都城开封,燕云地区历来为兵家必争之地,北宋建立后,多次与辽争夺该地。如果宋朝有燕云十六州,是完全能够改变被灭国的命运的,下面从燕云十六州的战略地位入手来谈谈。

中原王朝的天然屏障

燕云地区北部横卧着燕山山脉和北太行山山脉,在古代科技不发达的情况下 , 大山就是人们不可逾越的天险。从地形上看, 两座山脉更像是两座高大的城墙,两山交汇处更像是一道牢固的城角” , 北方少数民族的骑兵优势在这里荡然无存,燕云地区是抵御北方铁骑南下的天然的第一道防线。另外,燕云地区中部和南部还有两条河流,这更是有利于抵御少数民族骑兵的进攻。此外,河流还利于军事后勤的供给,这就是第二道防线,但是宋朝失去了燕云十六州,意味着少数民族的骑兵可以直接南下,毫无防线可言,从北宋数次出兵失败可以看出,失去这块地盘是十分不利的。

从燕云十六州的经济意义来看

燕云十六州温暖湿润的环境十分有利于农业的生产发展。从我国历史上来看, 燕云地区一直是我国农业经济最繁荣、人口最多的地区之一,在这里有着众多的人口,契丹夺取燕云十六州以后,这里便成了它赋税最多的地方,也是最大的兵源地,如果燕云十六州在北宋手里,那么北宋的国力会更上一层楼,自然而然的不会被金所灭。

综上,燕云十六州对北宋的意义十分重大,对北宋而言, 燕云十六州是其北方的门户。它是中原王朝经略控驭北方游牧民族的据点和防线,燕云十六州的 “割弃”成为影响北宋政治的一件大事, 直接导致了契丹和金对北宋在军事政治上的优势地位,使得宋朝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如果据有燕云十六州,那么北宋可以凭借自己庞大的国力出征北伐,统一天下,绝不会被金所灭


时光穿影


说起北宋碰壁燕云十六州的悲催仗,一千年来好些人都喊命苦,但只要比比明朝,北宋真不能叫命苦。功亏一篑的致命原因,就是宋太宗两条不服不行的差距。

不过在说差距前,有个事也得替宋朝正个名:北宋开国的悲催仗,拥有强大战斗素质的宋军绝不能背锅。当宋太宗决心对辽开战时,宋军率先惊到燕云辽军的,就是爆表的战斗力,978年6月13日从镇州出征,十天就杀到幽州,气没喘就杀的以逸待劳的辽军尸横满地,俘虏抓了五百多。这哪里是什么“弱宋”?分明是百炼成钢的硬拳头!

可为什么拳头这么硬,最后为什么却碰的头破血流?因为拳头再硬,倘若瞎打乱打,最后也铁定挨打。宋太宗首先比明朝差的远的,也正是这条——战略规划能力!

这个差距,只要瞧瞧这次北宋的动兵过程,场面就无比雷:起初宋太宗还没着急打,不料参知政事赵昌言随口一句鼓励“自此取幽州,犹热敖翻饼耳”,瞬间给宋太宗打了鸡血,一拍脑袋就下令出征。如此“彪”法,正如宋军老将呼延赞开打前那句悲愤怒斥:此饼难翻。

而在宋军将辽军围在幽州城后,御驾亲征的宋太宗,攻城战术三两天换一套,各路部队走马灯般往上冲,大宋的“铁拳”,就这样变成王八拳乱锤,不单幽州没“锤”动,反而被辽国战将耶律休哥在高粱河一个突袭,师老兵疲的三十万大军全线溃败。几乎胜利在眼前的燕云战役,就被骑驴车狼狈跑路的宋太宗,亲手折腾到崩盘。

然而近四百年后,同样满怀国恨的大明铁军,面对一场作战距离更长,敌军战略纵深更大且骑兵机动力更强的北伐战争时,明太祖朱元璋,却早早设计了严丝合缝的战略规划:绝不像宋军那样傻乎乎直扑,而是先取河南山东,剪除强敌元王朝两翼后,再利用运河水路优势,重拳直扑元大都。元王朝高机动力的骑兵部队,就被这步步为营的战术,一下遏住了要害。于是几乎就是蒙古骑兵满头蒙圈间,明军波澜不惊的推进,兵不血刃拿下元大都。

比这战略准备更能羞杀宋太宗的,却还有明太祖高一筹的战略理念。比起啃不动幽州就犯了轴脾气,就知道在幽州城下干耗,连打援都忘干净的宋太宗。明太祖却是眼光更远。明军刚入元大都时,山西元军主力汹涌杀来,眼看元大都岌岌可危。朱元璋却是面不改色,坚决把重兵砸向太原,宁可元大都不保也不撤——丢了又如何?打回来就是了!结果元军被乖乖牵鼻子走,只得半路折回来奔山西,反被明军迎头痛击,杀的就剩十八人。

打仗,不在乎一城一地得失,而是歼灭敌人有生力量。如此战略境界,宋太宗这一辈子,从没闹明白。但比这事更糊涂的,却是他第二条致命差距:用人能力。

宋军和明军,开国时都是清一色的名将荟萃。而在986年,北宋再度发起收复燕云的“雍熙北伐”时,参战部队更是明星阵容。而且当时辽国皇帝新丧,政局正是不稳,长点心的宋太宗,也搬出了三路进军的合理战术,东中西三大主力齐发,稳打稳扎前进。

如此强大攻势,开战就叫辽国招架不住,西路军田重进部一气狠打,陆续击溃多路辽国精锐,接连拿下灵丘和蔚州。西路军潘美和杨业更给力,以强大骑兵快刀狠斩,一举拿下大同。如果说上次还是被打闷棍,那这次辽军吃到的却是连环击,眼看崩溃在即。

可就是这关键时刻,宋太宗用人的毛病,却似定时炸弹般爆发了。宋军最精锐的东路军主帅,却是宋太宗无比信任,但毫无北方作战经验的曹彬。关键时刻更是私心作祟,为抢攻擅自更改作战计划,一头扎进了辽国名将耶律休哥的埋伏圈,等于是辽军最困难时送肉上门,结果被辽国骑兵一顿追打,数万精锐浴血殉国,大好战局瞬间反转,只得全线含恨撤军。

而生怕武将有二心的宋太宗,军队监控做到极致,打仗要发阵图,主帅身边配备监军。结果就是他信任的监军王侁,瞎指挥害死了抗辽老英雄杨业。而人强马壮的宋军,也在这场瞎指挥中伤亡惨重,从此对辽战争由攻转守。曾经近在咫尺的燕云十六州,从此可望不可及。

这般用人意识,正是北宋名臣田锡的吐槽:皇上您打仗就爱瞎指挥,将领们不听是抗旨,听了就战败,横竖是个死。求皇上您给将士们指条活路吧。战略水平可以提高,可是这哭笑不得的用人,足以断送所有希望。

就是在这个问题上,素来被认为心机深沉的明太祖朱元璋,却足以给宋太宗好好上几课。首先是将领配备问题,在明军与元朝的几次交锋中,最令元朝抓狂的,正是朱元璋精准的选人。比如元朝从漠南和河西两线,对新生明王朝发起疯狂反扑时,针锋相对的朱元璋,在需要攻坚相持的河西战场上,选择了谋略型的战将徐达挂帅,而在追亡逐北的漠南战场上,则是由擅长高速骑兵战的李文忠一马当先。

于是西北的定西血战,面对王保保的龟缩相持,徐达以虚虚实实的应对,一场奇袭战活捉八万元朝精锐。漠南的草原野战,面对元朝的轻兵游击,李文忠却以更快的速度快打旋风,一气拿下元朝上都,气的元顺帝在逃跑路上含恨而死。大明江山,就此奠定。如果这一仗的帝王,替换成宋太宗,新生的大明王朝,命运细思极恐。

如此鲜明差距,留给今天的,更不止是痛惜钦佩,还有一个适用各行各业的奋斗道理:用正确的人,以正确的方式,做正确的事。任何事业,必为赢家


西瓜历史频道


北宋如果取得了幽云十六洲,还是改变不了被金朝灭亡的命运。主要有三大原因。

一是北宋军队的衰弱

北宋末年,外有与西夏和辽国的战争损耗了大量军队;内有梁山宋江和江南方腊的不断进攻,使得北宋的综合国力不断下降。

战争前,都城汴京号称有八十万禁军,加上边境的边军,北宋军队应该在一百万以上。但先是童贯与西夏的战争葬送了西军的精锐。后来又因为和金国签订了盟约,相约进攻辽国,在白沟河一战童贯率领的二十五万大军被辽国四万哀兵击溃,损失惨重。

在征讨宋江和方腊时大量禁军又损失殆尽,在金国进宫前北宋大批量的正规军人消亡,使得面对金国的进攻一触即溃。

二是金国军事实力的强大

金国女真族崛起与东北的白山黑水之间,独特的地理环境使女真人军队战力及其惊人,加上收服了大量的东北各族仆从军,军队人数也数量庞大,弥补了本族人数不多的缺陷。

三是北宋朝廷的腐败

灭亡辽国后北宋朝廷为了梦寐以求的幽云十六洲,花费百万贯钱从金国手中买下了辽国南京析津城并改名为燕京,但金国还是牢牢的把持着周边的战略要地。北宋朝廷还单纯的幻想着金国遵守盟约,并希望通过把以前给辽国的岁币给金国来保持边境的安宁,完全不做军备来防止金国。

结语

这样的北宋能挡住如狼似虎的金国吗?


六等三侯


宋朝立国三百余年,二度倾覆,皆缘外患,是唯独没有亡于内乱的王朝。 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商品经济、文化教育、科学创新高度繁荣的时代[4]。咸平三年(1000年)中国GDP总量为265.5亿美元[5],占世界经济总量的22.7%,人均GDP为450美元,超过当时西欧的400美元。[6]后世虽认为宋朝“积贫积弱”[7],但宋朝民间的富庶与社会经济的繁荣实远超过盛唐。 但宋朝的“重文轻武和“冗官冗军”极大的限制了宋朝的武力值。 一、重文轻武

由于宋太祖本人是武将造反登基,所以告诫后世子孙防范武将。

宋朝始终以来文臣压制武将,不停地调换军队主帅,导致将不知兵、兵不知将。

为了防止部下夺权,北宋设置了许多官员分权,往往一个职位养着多个官员。

北宋的名将狄青战功显赫,却被排挤出朝廷,连欧阳修、文彦博这样的名士也进谗言,可见北宋对武将防范程度之深。

二、冗官冗军

北宋时期的官员对比唐朝的情况,感慨地说“今地不广于前,而官僚数倍于唐”。

军队上也是如此,军队数量庞大,但招纳的都是流民、罪犯,军队战斗力低。

宋太宗时期,北宋全国登基在册的兵丁约有140多万,但对外战争基本上是一败涂地。

到了宋徽宗时,宋朝名义上还有百万大军,但吃空饷的现状已经非常普遍。

金国灭辽时,北宋真正到达前线的部队只有10来万人,其余所部都是虚数。 仅仅参照以上两点,即使北宋取得幽云十六州,也改变不了被灭亡的局面。




嘉乐公子


应该不能,北宋的军事力量薄弱是有历史原因的。

晚唐五代藩镇割据之祸

唐玄宗曾将大唐带到盛世巅峰,又连续用人失察,在安史叛军攻打潼关时逼迫哥舒翰出战。为了对抗世家而设置的节度使制度,更是遗祸几百年。宋初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强化禁军,削弱地方军力,为了防备禁军又采取重文轻武的政策,这一政策让北宋政权得到稳固,但军队战斗力难免受损。


宋太祖杯酒释兵权


版图较之于唐代大幅缩小

幽云十六州在辽国手中,河套平原和河西走廊还有个西夏,大理独立,这一点还要感谢元朝,否则连云南都不是我们的,越南独立。北宋既无天险可守,又无良马可用。


北宋版图


澶渊之盟为北宋提供了和平的环境

游牧民族建立的国家历来以抢夺农耕文明为生,辽在澶渊之盟后,一方面有一片可以种植定居的土地,一方面有了北宋的岁贡,两国之间再无大战,北宋的经济文化得以发展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辽国在幽云十六州设置南院大王管辖,萧峰曾担任这一职务。


澶渊之盟为宋辽带来了和平发展的机会


联金灭辽后,稳固的局面被打破

宋辽之间维持的政治平衡在辽国灭亡后不复存在,金国作为新崛起的民族,一穷二白,自然要抢夺一番,宋徽宗在这一问题上连连失策,出尔反尔,导致金国失去了与宋朝谈判的耐心,宋朝在军事上又无法取胜,最终酿成靖康之耻。


镇江北固楼,南宋与金国对峙的前沿阵地


北宋一朝,不乏明君名臣,却始终未能收复失地,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游牧民族政权在经历了南北朝隋唐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积累和学习了统治经验,辽金西夏都不再是匈奴那种掠夺式的乌合之众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