屈原为什么要选择投江自杀而不是归隐山林?

月盈红袖


屈原出身是道家贵族,贵族有贵族的想法,遇有原则性的争议,他们一般都会选择有尊严的去死,而不会委曲求全。

道家理念讲究“万物负阴而抱阳”,提倡“母神信仰”,勇于奉献,有当妈的“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的情怀,为了功成身退,他们特别关注于“功”,那怕自己粉身碎骨也无所谓。

屈原的投江,主要目的是为了“劝谏”君王,用生命作力谏的本钱,道家贵族人物的起码休养,是不会计较个人得失的,讲究“飞鸟尽,良弓藏”,现在的问题是,“飞鸟”还没有“尽”,是否“良弓”,还没有得到实际的验证,也就没有“藏”(退隐山林)的必要。

韩国的道家后裔,汉朝的留侯张良,就是比较标准的“事了拂身去,深藏功与名”,因为他的“事”(推翻嬴秦)已经“了”了,所以是志得意满的主动“退隐山林”。

道家人物后来创立的道教,是一个“名为出世,实则入世”的思想流派,他们以“除魔卫道”为己任,所以在抗日救国,民族危亡之际,他们不会消极避世,而是用自己的一腔热血,投入对日战争中去。

屈原的处境与此类同,他只有选择自己的生命,作最后的呐喊,以期许君王能够得到最后的觉悟希望,尽人事以安天命。


河东来


每当五月五月端阳节到来,人们吃着粽子,撒在江中后,举行赛龙舟等活动,相传也是纪念伟大的爱国诗人屈原。

屈原是战国时期楚国人,政治家、文学家,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受楚怀王信任辅政,主张"美政",即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联齐抗秦,触范了贵族利益,遭排挤诽谤获罪,流放汉北、沅湘流域,后秦军攻破郢都,投汩罗江而亡。

从屈原的生平来看,岀身于帝王之家,勤奋学习,知识渊,抱负远大,才能岀众,具有安邦定国之向,而这些在他还没有完全实现之前就被排斥流放,使远大理想无法实现,生无用武之地,绝望之极,活着甚觉无意义,这是选择投江而不归隐原因之一。

其二就是,气节问题,做为王候之后,不但没有实施自己的政治主张,还被排挤流放,深深的自责和悔恨交织,使他觉得自己没有做到保家护国的责任,为没有削除奸倿之臣,失去治理良机,深感是家国的罪人,己达成的治国之道白白流失,再无东山再起望,生与死何异。

其次是听到楚国被秦国灭亡后,大势己去,亡国之臣,己无颜苟合于世,亡楚非自己之过,如果自己主张为国之用,或许秦国是灭不了楚国的,现在国之了,再也无力回天,为使自己清白,不能保国,就只能殉国。

综上述,屈原的不选择隐居山林,而投江自尽,是一种爱国主义的自然表现,只有深刻的心怀家国情怀,才会有视死如归的义举,因此,他的忠肝义胆、爱国精神,后人一直不忘纪念,五月五日也成了法定节假纪念日。


木火燊辉


周赧王三十七年(公元前278年),秦国将领白起率兵攻破楚国国都郢都,楚顷襄王带领王公贵族仓皇逃跑,极为狼狈,楚国宣告灭亡。此时此刻,在汨罗江畔,孤零零的站着一个人,面对着国破家亡,他极度苦闷,内心绝望到了极点,最终抱石沉入江底以身殉国,而那天正好是农历五月初五。后人为了纪念他的爱国壮举,将这一天定为端午节,通过吃粽子、划龙舟来纪念这个伟大的人。

他就是屈原,战国时楚国人,政治家,中国文学史上最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后人将他的作品称为“楚辞”,是先秦文学史上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然而,他的最终结局却让人扼腕叹息,为什么一个天才诗人会以这样决绝的方式离开?难道就没有其他可选择的方式吗?为什么他不去归隐山林、远离政治纷争呢?在我看来,投江可能是在当时历史背景下他唯一的选择,也是更符合屈原身份和性格的选择。

第一,释放苦闷

历史上的归隐之人,大都是底层的读书人,因为无法实现自己的政治抱负而为之。屈原不同,他本身就是楚国贵族后裔,属于皇族内部人士。因此,施展政治才华、治理国家乃是他一生中最大的追求。但现实情况却不尽如人意,屡遭排挤,当时的楚国国君楚怀王、楚襄王对屈原极为不信任,多次把他流放外地。空有一身治国抱负却不能施展,忠心耿耿却屡遭猜忌,在政治理想已然破灭的情况下,归隐山林对他已毫无意义。

第二,以死明志

我们都说屈原是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身为楚国子民,却眼睁睁看着自己深爱的国家一步一步走向衰落、灭亡,自己却毫无办法,心中的无奈、苦闷、愤怒可想而知。就如同眼睁睁看着自己深爱的人离你而去自己却无能为力一样,这种撕心裂肺的痛是旁人难以理解的。通过这种决绝的方式,屈原向世人表达了自己对国家深沉的爱——即便是死,也要死在自己的国土上。

第三,性格使然

屈原性格孤直、高傲,品知高贵,面对自己政治理想的破灭,它并不想苟活于世,这样只会让自己的内心更加煎熬。归隐山林这种方式只适合那些不问世事的超然之人,而屈原说到底还是想着有一番作为,想着发挥自己的政治才能,把自己深爱的国家建设的更好,并没有超然世外的那种心境。因此,归隐山林对于他而言并不是一个好的选择。

最终,屈原还是超脱了,但却以一种决绝的方式,也是唯一适合他的方式。一个内心无比苦闷的人、一个性格高傲的人,一个深爱自己国家的人,面对着国家的衰亡、百姓的流离,只能选择以这种方式离开他深爱的国家和人们。


三夢遊水


屈原在投江自杀之前,已经过了长达二十年的流放生活,如果想归隐的话他早就归隐了,不会等那么久。

屈原的死,不是简单的政治抱负无法实现的愤懑,不是浅显的官场失意的寥落,而是自己青年时代便牢牢树立的爱国主义、为国为民的理想,从一腔热血到屡受谗言、从充满希望到不断失望、从被楚怀王重视到被顷襄王无视……这让屈原渐渐意识到,自己对楚国和楚人的爱终究是无法实现的,绝望中的他不忍看到楚国被灭,于是投江自杀。


青年时代的屈原胸怀大志,而楚怀王是最初赏识他的那个人。

楚国地理环境优越,物产丰富,但仍然有很多百姓生活在穷苦之中。

屈原自幼学习勤奋,知识渊博,同时他很小的时候就注意到周围百姓的疾苦。

他意识到,“千万经典,治世为先;百万事体,效国为急”,只有将楚国振兴,才能拯救穷人,才能让楚国在诸国之中立于不败之地。

发愤读书的屈原很快便名声在外,等他进入青年时代,楚怀王便召他入朝,看到屈原果然像人们称颂的那样博闻强识、明于治乱、娴于辞令,对屈原十分欣赏。

很快,楚怀王晋升屈原为左徒官。

屈原意气风发,向楚怀王提出了选用贤能、改革内政和联齐抗秦的主张,正中楚怀王的下怀。

那时的楚国似乎出现了兴盛和强大的迹象,一切都好像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奸佞小人嫉妒和诬陷屈原,楚怀王逐渐疏远于他。

楚怀王认为屈原的建议十分符合他的心意,于是便和屈原商讨实施变法。

就在屈原秘密起草《宪令》的时候,不知怎么风声就传了出去,被反对变法的力量知道了。

上官大夫靳尚试图刺探《宪令》的内容,却被屈原严词拒绝,靳尚恼羞成怒,一不做二不休,联合子兰、郑袖之流恶人先告状,在楚怀王面前诬陷屈原泄露《宪令》内容。

楚怀王虽然有壮志难酬的痛苦,但他实在是一个立场不够坚定的人,他取信了靳尚他们的谗言,中断了《宪令》的起草,还将屈原降职为三闾大夫,并开始疏远屈原,不久后还把他流放到了汉北。


第一次被流放仍然不放弃,寄希望于楚怀王。

屈原被流放汉北后,过着极其清苦的生活,屈原每日只是埋头创作,托文言志,并没有轻言放弃。

这时候,曾经有屈原少年时代的朋友景柏历尽艰辛到汉北来看望他,言辞中隐隐露出劝屈原“另寻明主”的意思,却被屈原愤怒地拒绝了。

其实在春秋战国时期,良禽择木而栖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苏秦就曾经为了推销他的“合纵连横”之术,而先后到过秦国、赵国、燕国等国家。

但在屈原的概念里,他想成就的并不是自己,而是想要楚国强盛、楚民安乐,所以他不能离开楚国。

屈原一心一意地撰写他的名篇《思美人》,他把楚国、家乡和楚怀王当成他笔下寄予了无限希望的“美人”,希望楚怀王不要重蹈历史覆辙,努力振兴楚国。

在文章中,经常出现“香草”的意象,这是诗人对自己的比喻,忠贞、高洁、孤清。

芳与泽其杂糅兮,羌芳华自中出。
纷郁郁其远承兮,满内而外扬。
情与质信可保兮,羌居蔽而闻章。

不久后,因为屡屡受到的秦国攻打,楚怀王开始后悔当初没有坚持执行变法,心生悔意,将屈原从汉北召了回来。


楚怀王赴秦被囚,顷襄王继位,屈原再次遭到流放

秦王邀请楚王去武关赴会,这很显然是一个陷阱,但是子兰、靳尚和楚怀王的宠姬郑袖却都劝楚怀王一定要去,不去秦国肯定会生气,到时候还会再次发动战争。

只有屈原这时候出来极力阻止,他知道秦乃虎狼之国,楚怀王这一去前途未卜。

可惜屈原一个人势单力薄,楚怀王也渐渐倾向于前往赴会,最终楚怀王果然一到武关就被秦国扣下了,逼迫他同意割让楚国的黔中郡和巫郡。

这时的楚怀王才彻底清醒过来,他意识到屈原是对的,终于硬气了一回没同意割地,这样一来秦国更加生气了。

而楚国国内这边一听说楚怀王被囚,立刻就将太子横立为顷襄王,公子子兰为令尹。

太子横一直生活在齐国,跟屈原可以说是毫无交情,很快就在子兰、靳尚的谗言之下疏远了屈原,并再次将屈原流放江南。


楚国都城郢都被攻破,屈原绝望之下投江

从公元前294年到公元前279年,在长达十六年的流放江南生活中,屈原始终没有放弃,他考察楚国的土地,不停地创作诗篇,写出了千古名章《离骚》。

但也就是在这十几年间,秦国的力量不断强大起来,并把楚国当成自己最大的眼中钉。

的确,在秦国的对手中,楚国的力量是最强大的,是最难啃的一块骨头,回想一下,倘若楚王真的采纳了屈原当初的建议,恐怕统一天下的就不是秦国了。

然而一切已经来不及了。

公元前279年,秦国杀神白起攻打楚国,公元前278年,楚国都城郢都被白起攻破,顷襄王和楚国贵族四处逃散,楚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

时年六十二岁的屈原终于失去了最后的希望,他在极度愤懑和绝望中投汨罗江自尽。


在《离骚》中,屈原写道:“虽不周于今之人兮,愿依彭咸之遗则”,在《思美人》中,屈原写道:“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彭咸这个人在屈原的作品中出现不止一次。

而彭咸是殷商时期的士大夫,因为对君王进谏而没有被采纳,而投水自尽。

可见,屈原早就做好了如果国破家亡便投水自尽的打算,估计聪明的屈原可能早就意识到,意志不坚定的楚怀王可能并非识臣的明君,但他屈原无论如何都要做忠君爱国的明臣。

可以说,郢都被破是压垮屈原的最后一根稻草。

一个精神家园被彻底摧毁的傲骨文人,选择的是自尽而不是归隐山林。

(喜欢红颜请给我点个赞\\(^o^)/~)


红颜读史


公元前340年左右,爱国诗人,文学家,政治家屈原出生于楚国的一个贵族家庭,但他自幼生活在民众之中,受过良好的家庭教育,故十分同情贫穷的百姓。公元前321年秦国入侵,屈原积极领导秭归乐平里的健儿奋力抗击,从此崭露头角,踏上了仕途之路,成为战国时期一位有气魂、有作为的政治家。

至于他为什么投江?在楚国兴旺的时期,他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潮流,辅佐楚怀王进行社会制度改革。在改革的运动中触犯了旧贵族的利益,受到了旧贵族的挑拨和迫害,继而导致失去楚怀王的信任,撤了屈原的官职,被流放到汉北和沅湘流域。面对楚国的前途和事业的磨难,悲愤交加的屈原怀抱大石投汨罗江而自杀身身亡。

人们为了纪念屈原,一年一度的端阳节日里,民间人们赛龙舟划龙船以此纪念爱国诗人屈原,人们尤其崇拜屈原是中国古代浪漫主义诗歌的奠基人,其主要作品有:“离骚”、“天问”、“九章”等。



天马行空128039981


自杀是因为绝望,对世事、对人生,尤其是对理想抱负已心如死灰,屈子对污浊的现实已无力抗争,且不能独善其身,所以宁可投江而死,希冀让清清江水包裹他高洁的灵魂;隐居是避世,是消极,是苟活,屈子的高傲和宁折不弯的个性和隐居是格格不入的。屈子一跳,是明志,是宣示,是抗争!


醉言南行


他就是屈原

农历五月,汨罗江畔,残阳如血。

一位身着长袍的长者,久久地伫立在江边,一阵和煦的风拂过,吹动他的衣襟和胡须,使得整个人看起来更加枯瘦,憔悴。他那苍白的脸上看不出任何表情,偶尔嘴角的皱纹轻微颤动一下。此刻,他的目光遥望着远方,时而凌厉时而空洞,思绪也跟着飘向远方……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那时他初入仕途,英年才俊,鲜衣怒马,官至左徒,满怀家国情怀。只有不断地“上下求索”才能宣泄他强烈的报国之心。他主张“明法度,废心治”、“举贤授能”、“察乎民心,施行德政”,对外主张“联齐抗曹”。这些积极而富有远见的施政措施使得楚国一时间政治清平,农民安居乐业,举国一片繁荣昌盛的景象。

风云突变

由于他的一系列改革主张多体恤下层百姓疾苦,倡导公平选拔体制,削弱了当时既得利益集团——贵族的利益。遭到了当权贵族们猛烈反扑。他们的群体是庞大的,手段是卑劣的,屈原毫无招架之力。很快的,楚怀王听信了奸臣的谗言,屈原被流放了。

这一时期屈原是悲愤的,是苦闷的,空有报国之志而无处施展。《离骚》诗云“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犹未悔”,表现了屈原为了报效国家,纵死不悔的坚定意志。流放期间屈原更多接触下层劳动人民的疾苦。于是悲从中来,“长太息以掩涕兮,哀民生之多艰”,可见屈原在颠沛流离之时,仍不忘忧国忧民之心。

二次流放

公园前293年,顷襄王六年,秦国虎视眈眈,意欲攻打吞并楚国。这时候顷襄王听信奸臣谗言,屈原又被流放了。这一次屈原被流放至更加荒僻的地方。奸臣当道,朝廷黑暗,皇帝昏庸。屈原深深地知道他的政治生涯结束了。

这一刻,屈原是孤独的。

“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渔夫》。

“绕树三匝,无枝可依”,无限悲凉,油然而生。

最后一根稻草

顷襄王二十一年,秦将白起进攻楚国,占领郢都,楚国的宗庙和陵墓都被毁了。

楚国要亡了!

还能做些什么呢?!

奸臣的谗言迫害,屈原能承受;不被任用,不被理解,屈原能承受;流放途中的颠沛之苦,屈原也能承受。而此时楚国亡了,屈原那颗炙热的报国之心随同复兴楚国的伟大理想也一并随之湮灭了。哀莫大于心死,正如司马迁《史记》中所记载“原至于江滨,披发行吟泽畔”,绝望之情溢于言表。

作为诗人的屈原是有情怀的,屈原的情怀就是对国家,对黎民百姓深沉的爱。为此,他可以付出所有,甚至生命。同时他又是政治家,屈原心怀天下社稷,时刻想着振兴楚国,造福苍生,这是他至死不渝的信念与理想。一旦国家没了,他生命的根基——爱与信念也就不复存在了,屈原也就没了。

这一刻,残阳如血,江水翻腾。

悲乎哉!随着这孤独决绝地一跃,一切都交给历史去诉说吧!


f自由人生


汩罗江畔,一孤单身影,缓缓迈入江中,眼中充满中哀怨愤世。刺骨的江水打在脚面上,他还是步步的向前而行,嘴里唸叨着些什么,无人听的清!江水渐渐没至于胸,没至于颈,不大会,整个人沉入底,随着寒风汩汩向东流。

何人如此轻生?虽白须鬓发,但看上去也就是六十来岁,为何选择自戕来结束余生。

这人不是别人,正是楚国司徒大人屈原。

从小就好学的他,博闻强记,阅书万卷!立志将来一展才学,报效国家。楚怀王爱惜其才,委以重任。他谏议怀王广纳贤臣,广开言路,锐意变法,深得怀王认同。

任何一场新法的变革,都不是一番风顺,定要君臣同心协力,不畏艰险,大胆革新。

可惜的是,怀王毕竟不是秦孝公那般的名君。有信心没决心。那也就变成了剃头担子一头热。变法总会损害了某部分人的利益。这些人,就是楚国的老土族阶级!不可避免的,屈原是得罪他们了。种种的挑拨离间,搬弄是非,诽谤针对,令屈原的变法是寸步难移。也令那不辩忠奸,用人不察的怀王逐渐疏远了他。

看着朝中一帮小人得志,屈原的心是痛的;难免言词激烈,出口不敬。惹得怀王也是头痛不己。于是贬官流放。

看着锦绣河山被他国逐步吞并,看着君主被一帮佞臣专断弄权,在望着国内百姓流离失所的苦难生活,流放中的屈原是心如刀绞的,这与自己梦想的强国富庶,是格格不入的。

土地丧失,君王被欺,小人弄权,民心不齐,这些都令屈原是看在眼里,恨在心里。现实是骨感的,从小发愿,尽一生忠诚,施一身才学,富国强民,可偏偏无用武之地。

眼看着秦与列国瓜分楚地,身为楚民的他,却全身被缚手缚脚,不能施展。眼睁睁着看着楚,越走越远,回不了头。

人生的忧伤,也莫过于满腔热血,却壮志难酬!那好吧,只能离开人世,免得眼睛在造恶业,不看,不听。带着遗憾,带着那不甘,全都随风而逝,顺水而流。


铭豪谈史


您好,武哥说文来回答这个问题。


屈原与水倒真是有“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先祖高阳为水神,被贬流放多走水路,作品所描多为水景,最终死亡,也选择投水。

水成就了屈原,屈原也把自己献给了水。写到这里,其实屈原为什么选择投水,原因就基本说清楚了,为更好理解,我再详细说说。

楚地有水崇拜的传统

楚地水崇拜由来已久,大量考古出土文献材料也表明楚人十分崇拜水,湖北荆门郭店所出的楚竹书《太一生水》,首章就是“太一”“太一生水,水反辅太一,是以成天。”

在楚地中,对水神的崇拜不只一位,有江、汉、睢、漳四神,还有“江”“大水”“汉女”“湘君”及“湘夫人”“淮河”“曲池”等,可见在楚地,水崇拜是一种普遍的文化传统。

屈原有恋水情节

屈原在《离骚》里自称为“帝高阳之苗裔”,高阳即颛顼,颛顼是水神。《云中君》《湘君》《湘夫人》《河伯》四篇作品,都与水神有,在《思美人》《渔父》《九歌·河伯》中,水的意象万千“沧浪之水清兮,可以濯吾缨。沧浪之水浊兮,可以濯吾足”“浮江淮而入海兮”“灵何为兮水中?乘白鼋兮逐文鱼”“吾将荡志而愉乐兮,遵江夏以娱忧”等等。

最玄的是屈原多次提到彭咸、伍员,而这两个人的命运终归都是水,“独茕茕而南行兮,思彭咸之故也”“夫何彭咸之造思兮”“昭彭咸之所闻”。这是不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屈原被贬多从水路

屈原被贬途中大多是水路,当然与楚地在长江流域多水有关,也有屈原的个人选择和爱好。《涉江》写到经鄂渚,渡湘江,经枉渚,入溆浦。从所经过的地方来看,多是河口、渡口、江、湖,《哀郢》写到郢都,上洞庭,背夏浦。

还有,《渔父》写于江畔,《九歌》《九章》是被贬沅湘流域时所作。

《渔父》表明沉江心迹

在《楚辞·九章·惜往日》中,屈原历数自己一生遭遇,就表明了必死决心。在《渔父》中,更是写明:吾闻之:新沐者必弹冠,新浴者必振衣,安能以身之察察,受物之汶汶者乎?宁赴湘流,葬身于江鱼之腹中,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尘埃乎?

屈原有文人的高贵,他无法想象让自己如玉一般高洁的思想、灵魂去接触污浊的外物,而宁愿投身湘水,葬身在江腹。“乃作《怀沙》之赋。于是怀石,遂自投汨罗以死。”

总结:偶然中的必然

在那个尔谀我诈、是非颠倒的战国时期里,屈原信而见疑,忠而被谤,只能在辽阔的荆楚大地,独自徘徊,临水流涕,抱石沉江。

水滋养了屈原,屈原也是把自己的洁白之躯还给了水,完成了一个超越红尘的轮回。


武哥说文


屈原是个很矛盾的人,他太想实现自己的抱负了,但又不愿离开楚国。可是楚国奸臣当道,根本没有一展宏图的机会,因此造成了这一悲剧。

在屈原的名篇《离骚》中有详细的剖白。具体请看下文。

一、

我想很多人都心存这样的疑问。

如果仕途不济,大可像许由一样隐居山林,不去想朝中的奸佞小人。

而且,屈原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时代,与他同时期的张仪身为魏人,却出任秦相,齐人陈轸则在楚国任职。想要一展宏图,成就壮志,也可择别国而仕,将一身抱负施展出来。

但是,他没有。

他没有隐居,也没有离国,而是将身与心都留在自己热爱的土地上,投江而亡。

二、

屈原在《离骚》中反复渲染自己狷洁的性情和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孤高,开头一番自我陈述通过宗室、生年、名字的由来强调自己秉性的纯美,

帝高阳之苗裔兮,朕皇考曰伯庸。

摄提贞于孟陬兮,惟庚寅吾以降。

接着叙述周遭环境与自身的冲突,通过境遇的险恶反衬自己的孤高,

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

苟余情其信姱以练要兮,长顑颔亦何伤。

鸷鸟之不群兮,自前世而固然。

何方圜之能周兮,夫孰异道而相安?

女嬃劝告屈原如果不改变孤忠耿直的作风有可能招致杀身之祸,但他绝不愿明哲保身而放弃自己的主张,于是通过陈辞重华来表白心迹,并开始了“周流上下”、“浮游求女”的精神旅程。

屈原有崇高的理想,“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即使遇到困难也绝不放弃。

三、

另一方面,屈原对楚国,他生长的地方,有异常浓烈的感情,浓烈到即便身死也不能离开。

对志向与故国的双重固持让他走向了绝境。

是的,很想实现抱负,但国中靳尚、子兰等奸佞之徒蛊惑怀王,哪有施展抱负的地方。

可是,故国就忍心离开吗?去他国谋官,助他国强盛而看着楚国衰落?不,不行。

屈原曾被楚怀王发配到外地,他牵恋故乡,于是写下了《哀郢》

皇天之不纯命兮,何百姓之震愆?

民离散而相失兮,方仲春而东迁。

去故乡而就远兮,遵江夏以流亡。

出国门而轸怀兮,甲之鼂吾以行。

发郢都而去闾兮,怊荒忽其焉极?

楫齐扬以容与兮,哀见君而不再得。

望长楸而太息兮,涕淫淫其若霰。

过夏首而西浮兮,顾龙门而不见。

……

离开郢都越远,屈原的心越乱。他没办法不牵挂故国的事,于是慨叹:

曼余目以流观兮,冀一反之何时?

鸟飞返故乡兮,狐死必首丘。

宁愿死也不离开楚国。

屈原是个特别矛盾的人。他做不到圆滑处世,也放不下自己的抱负。因此不能隐居,不能离国。只能选择怒沉汨罗江,以死来结束内心的悲愤。

司马迁在《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中提到:

屈原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当然,也因为这份赤诚,屈原成为唯一一个用节日来纪念的诗人。人们永远也不会忘记他了。

1、聂石樵《屈原论稿》

2、马茂元《楚辞选》

3、王德华《:屈原精神困境的揭示和对自我与社会的双重固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