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各位观众朋友大家好,这部电影是由华文创和甜蜜生活联合提供,由业界最专业的甜蜜生活来制作,我们邀请业界最难相处的叶女士和钟先生来提供监制。”

一般人很难想象,上面这段话来自台湾金马奖影片《大佛普拉斯》的片头,由该片导演黄信尧亲自以画外旁白的形式念出。藉由这段旁白,电影开启了一段画面不停、解说不止的絮絮叨叨之旅。

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电影《大佛普拉斯》并没有引进内地

作为一部标签为“喜剧犯罪”的剧情片,《大佛普拉斯》讲述的其实是一个悲伤的故事。


菜埔在一家工厂做夜间保安,生活拮据。他的好友肚财以捡废品为生,有天晚上两人无聊之极,翻看工厂老板启文的行车记录仪,竟然打开一个潘多拉魔盒。既看见了香艳,又看见了政商勾结,而且无意中成为一桩情杀凶案的目击者。


影片情节并不复杂。除了黑白为主调的画面,旁白是本片最重要的特色。

在现代语境中,以旁白介绍人物、推动剧情发展、抒发个人情怀,已经成为电影的叙事常态。在剧情和观众之间充当第三者桥梁作用的,一般是旁白叙述人。

《大佛普拉斯》中,导演黄信尧就是影片里的旁白叙述人,用闽南语在镜头外铺陈了大量同步解说。

有跟着画面交代出场人物身份和背景的:

“在外面大小声的,是工厂的老板启文,在后面摸屁股的是高委员和他的助理瓦乐莉。”

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还有情境点评,为影片带入更高视角的。比如,好友肚财死后,菜埔来到他家中,看到一个堆满毛绒娃娃的飞碟型世界。这里借由旁白,感慨菜埔自己其实并不了解肚财:

“我想虽然现在是太空时代,人类早就可以坐太空船去月球,但永远无法探索别人的内心世界。”

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菜埔坐在肚财的娃娃世界里

事实不止如此。在略带压抑伤感的《大佛普拉斯》中,“三不五时”冒出来的旁白,还担当起打破故事片第四道墙的重任,让整个观影体验变得奇妙而疗愈。


【第四道墙】布莱希特的一种戏剧理论。其核心是,假设舞台有三面墙,那么敞开的、面向观众的台口,实际上有一道看不见的第四道墙,这样可以保证演员专心于戏剧。

一般情况下,第四道墙不可逾越,台上的演员及剧情不会和台下的观众有任何互动。



《大佛普拉斯》用两种方式,实现破墙疗愈功能。一是通过旁白的点评,让制作团队从幕后跳上前台;二是通过语言和影像,让旁白叙述人与片中人物互动。


一、离经叛道:通过旁白让幕后团队走上前台


《大佛普拉斯》一开始,导演就介绍了影片制作方,还自亮身份,用“始终如一”四字定位表明,自己会坚持个人风格。在观影过程中会给大家“宣传一下个人理念,顺便解释剧情”,提前给观众做好心理建设。

不止制作方,演员在接下来的剧情里也被旁白带出。

本片中,释迦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作为一个来去无踪的流浪汉,他自带佛性,旁观周遭一切,虽然对剧情推动没有任何作用,但担当着影片“锚点”的角色。在出场时,导演的旁白却这么介绍:

“这位叫张少怀,他在片中名叫释迦,在这支片里他只有这句台词:逛一逛。”

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事实上,演释迦的演员就叫张少怀。这句画外解说用介绍演员的形式,一下消解了片中人物释迦的神秘性,将观众从《大佛普拉斯》影片氛围中,飞快拉回到屁股下面的座位上。

“现在听到的,带点美国西部牛仔气味的音乐,就是配乐林生祥专门为我们启文董仔所做的主题歌,歌名就叫和董仔去冲海浪。”

上面这段旁白,出现在启文董事长在隧道偷情那一幕。

画面呈现的是行车记录仪记录的内容,旁白解密般地解释了电影配乐作者林生祥的创作初衷,顺嘴调侃了片中人物贫富生活方式的落差。点评由外及内,非常顺滑自然。

众所周知,世上所有电影,都希望观众能沉浸在自己营造的虚拟情境中,最好完全不能自拔。

本片反其道而行之。

在剧情进行中,导演用介绍幕后演员和后期花絮的做法,不停将观众情绪抽离出画面,不惜破坏自己精心打造的戏剧之墙。

表面看是自毁长城,实际上,在一拉一推之间,观众视角也随之不停转换,观影体验变得丰富,影片也平添一种奇妙的幽默调性。


二、颠覆认知:通过语言和影像,与片中人物互动


# 语言互动 #

片中主人公肚财有两大爱好,一个是翻看黄色杂志,另一个是夹娃娃。

夹娃娃是一种街头游戏,据说“台湾人夹娃娃夹到失心疯”。根据家扶基金会的调查发现,台湾有高达43.6%的少儿,几乎每周都玩夹娃娃。

片中有个镜头,在肚财专注玩夹娃娃的时候,全知全能的旁白叙述人,在画面之外发出一个灵魂拷问:

“实在很难理解,一个中年男子怎么有这种兴趣。每次都想问肚财你怎么那么爱夹娃娃。”

这句旁白近乎自言自语,不期望也不可能有什么答案。

但接下来戏剧性的一幕是,肚财回头了,他对着镜头回答说:

“夹娃娃很疗愈啊!”

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让人物跳出三界,直面观众代言人,这颠覆了往常顺畅的观影认知。在你自认为可以居身事外、指点千秋的时候,第四堵墙倒了,剧中人一脸认真地站在你面前。

这种讶异感,制造出了跨越时空的一种新鲜观影体验。

# 影像互动 #

肚财的车被警察没收之后,去借废柴青年土豆的那辆旧摩托车,土豆依旧骑着他的粉红新车。在黑白影调中,两人并排行驶在马路上,肚财嘲笑土豆:

“男人骑什么粉红色的摩托车,难怪你都交不到女朋友。”

“你是在靠北什么?这电影是黑白的,你不说别人看得出来吗?”

被嘲弄的土豆,居然知道自己身处一部黑白电影之中。这还不算什么,更离谱的是,土豆话音刚落,影片中自己摩托车的车屁股慢慢变成了粉红色,在黑白画面中非常抢眼。这种恶作剧式的变色,显然是导演对片中土豆那句辩白的回应。

整个对话配上后期摩托车的调色处理,于情节无伤大雅,电影却在你来我往的互动中,又一次推倒横在观众和角色之间的那道墙,着实让人忍俊不禁。

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黑白画面中的一抹粉红


导演通过个人化尝试,于影片平添疗愈功能,于自己完成一次自我救赎


导演黄信尧拍纪录片出身,经历坎坷,常年或冷眼看世界,或被世界冷眼相看。电影选用黑白色调和旁述风格,固然是成本和技术上的考量,但也未尝不是导演本人世相观的一种反应。

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台湾导演黄信尧

《大佛普拉斯》打破了他自己不擅剧情的一道藩篱,让他有机会在一部商业长片里,通过纪录片式的文艺影像、冷嘲热讽的点评,狠狠抒发了积攒已久的个人情怀。

尽管黄信尧说过:“我都不知道什么是第四道墙。”但,该片于他,不啻是种救赎。


结语


“人生没什么意义,只能喝茶唬烂。”

这是纪录片《唬烂三小》中黄信尧朋友说的一句话。台语唬烂是吹牛的意思。

其实万事皆有意义,唬烂有意义,《大佛普拉斯》看似荒诞不经的破墙也有意义。

故事辛辣而悲凉的底色,被片中无处不在的黑色幽默化解,观众在整个观影中都洋溢着隔岸观火般的轻快和愉悦。大家在面对荒谬不堪的命运时,竟然有了一笑了之的底气。

就仿佛在街头喝茶唬烂的消沉中,忽然看见摩托车屁股那一抹粉红。

打破第四道墙:《大佛普拉斯》的自我疗愈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