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击疫情,党员先行」疫情“大考”沅江的农民大学生“答卷”做得好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最吃劲的关键时刻,沅江市有这样一群大学生,他们既是儿女也为人父母,既有驰骋商场的企业家也有坚守基层一线的党员干部,虽说身份岗位不同,“逆行”都是他们同样的选择。在这场疫情”大考”中,他们用“疫”线的逆行守护着群众的健康安全,用“疫”线的行动做好了他们的“试卷”。

为民解忧,答好“挺身而出”连线题

近日,在沅江市永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有机蔬菜生产基地中,10多名工人正在有机蔬菜种植大棚中穿梭忙碌着,他们把5吨精挑细选的白菜、辣椒、萝卜等新鲜蔬菜搬运到货车上,不日这些满载着“希望与担当”的蔬菜将会出现在武汉市民的餐桌上。

“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民大学生,面对当下的疫情防控,我们也要用自己的方式尽一份力。” 沅江市永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曹文锋说到。曹文锋是2017级农民大学生,毕业后,他创建了一家生态种养结合的企业,有机蔬菜种植是该企业经营的重要组成部分。疫情发生后,他时刻关注着武汉新冠肺炎疫情情况,不忘企业所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在得知武汉蔬菜供应困难时,他第一时间组织工人进入蔬菜基地,加班加点采摘蔬菜、分装打包后紧急运往武汉。

「抗击疫情,党员先行」疫情“大考”沅江的农民大学生“答卷”做得好

曹文锋在蔬菜大棚内指导生产

“公司共有400亩有机蔬菜需要移栽,通过合理调整移栽时间,加大基地用工量,优先移栽260亩成熟时间相对较长的蔬菜,有效缓解了疫情带来的影响,基地有机蔬菜将和往年一样在4月份正常上市。”曹文锋介绍道,为消除疫情对有机蔬菜移栽带来的影响,天气回暖后,他合理调整有机蔬菜移栽时间,抢抓有利时机抓紧移栽蔬菜,尽可能降低疫情不利影响,确保蔬菜正常上市。

“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找到工作,又能照顾到家里的人和地,家里人都很高兴。”贫困户李某喜笑颜开地说。沅江市永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结合用工需求和贫困户就业意愿,共向包括公司周边村李某在内的7名贫困户签订了就业协议。每人每天100元左右的工资收入,让贫困户实现了就近务工、创收增收的愿望。

巾帼担当,答好“舍小为大”选择题

“去哪儿务工,是坐什么去呢?”“店里每天都消毒了吗?”这是叶菊梅和高芳最近几天重复最多的话了。复工复产以来,她们马不停蹄地收集零售商店和外出务工人员信息,叮嘱他们做好个人防护。

这对被村民誉为“最美姐妹花”的叶菊梅和高芳,是2017级农民大学生同学,分别是南嘴镇南嘴村和蠡山村的便民服务员,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又成了南嘴镇“疫”线战壕里面的战友。自1月26日,她们一直坚守在各自岗位,一份份文件通知的上传下达,一张张人员信息摸排表的收集汇总,她们始终一丝不苟,不漏掉一条信息,为群众构筑了一条严密的疫情防线。

「抗击疫情,党员先行」疫情“大考”沅江的农民大学生“答卷”做得好

图左为高芳、图右为叶菊梅

作为孩子的妈妈,这个时候也是孩子最需要她们的时候,但面对突然而至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们第一时间选择的是“疫线考场”。叶菊梅说“疫情就是命令,身为一名共产党员,关键时刻我要先上,不能当逃兵!” “这个时候不出力,我没办法安心,家里的事情我会安排好的。” 高芳说。“等战胜疫情后,我们会回家好好陪陪孩子,跟他们讲一讲战‘疫’故事。”说到孩子姐妹俩眼泪不由自主地流了出来。

一丝不苟,答好“服务群众”必答题

张宇是2018级农民大学生,也是草尾镇三码头村便民服务员,担任村疫情防控工作小组组长,主要负责信息摸排、后勤保障工作。从大年三十至今,贴告示、全面摸排、信息上报、盘点防疫物资等都是张宇最平常不过的工作。繁琐单调的工作他不能放松一丝警惕,更不敢一点马虎。三码头村外出务工人员回来过春节较多,情况复杂,每走访一户,他都会反复叮嘱“这段时间一定要好好待在家里,千万不要随便外出、串门。”摸排发现村民皮某与涉武人员有过接触后,他立即上报并对其重点监控,随后将皮某和与其密切接触对象送至医院进行住院隔离,并马上摸排是否有其他密切接触者,确保无“漏网之鱼”。

「抗击疫情,党员先行」疫情“大考”沅江的农民大学生“答卷”做得好

图为张宇为村民测量体温

春耕农时不等人。他积极配合村“两委”组织群众开展春耕备耕,有序恢复生产、返岗复工等工作,利用“村村响”不间断播放《沅江疫情防控期间农业技术生产技术意见》,上零售门店宣传《沅江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告知书》,宣传2020沅江企业招聘广告,为5名群众找到了就业岗位,反复叮嘱外出务工村民复工复产注意事项等措施。

勤学乐做,答好“精准防控”高难题

丁凤英是2017级农民大学生,2019年8月份当选为泗湖山镇泗湖山社区干部。疫情期间,丁凤英一直坚守在工作岗位。社区居民问她为何不休息,“这是特殊时期,哪还敢休息啊,万一有个紧急情况,村民去找谁啊!”丁凤英说。

「抗击疫情,党员先行」疫情“大考”沅江的农民大学生“答卷”做得好

丁凤英在张贴宣传标语

“疫情防控涉及群众多、关联范围广,唯有深入基层一线,牢牢把握‘精准’这个标尺,找准症结,才能对症下药,药到病除,这样防控工作才能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 丁凤英说。她没有专业知识背景,只能晚上通过权威媒体、公众号学习各种防疫知识,白天深入社区片块、村民小组时,将防疫的观念、方法、知识解释给群众听,引导群众正确认识疫情,消除恐慌情绪。

丁凤英有两个孩子,老公是一名镇机关干部。疫情防控期间,夫妻二人一直坚守“疫”线,无法脱身照顾孩子和年迈多病的公婆。每念及此,丁凤英便会坚定地说“在这个特殊时期,我们坚守在自己的岗位,相信公婆和孩子会理解我们的。”

在疫情防控阻击战中,还有许多农民大学生,他们走出课堂,主动投身“疫”线,用一个个逆行的背影传递着人间的大爱,用一声声亲切的叮嘱传递着必胜的信心。据悉,沅江市农民大学生培养计划实施以来,已有300多名农民大学生参加了学习,毕业以后全部选择扎根农村,认真履行着服务农民的初心和使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