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對抗時互相拉攏蒙古,為何皇太極的恩養政策更勝一籌?

前言

明朝末年,明廷和後金之間一直處於戰爭的狀態,起初建州女真叛亂開始之後,明廷意識到了遼東局勢的嚴峻。並多次進剿,然而薩爾滸之戰中,明廷最精銳的野戰部隊被消滅,至此明廷同後金之間進入了相持階段。

這個階段,後金攻、明廷守!相互之間都在角逐各種力量,而這其中蒙古扮演的角色,就是明廷和後金互相拉攏的對象。此時的蒙古也不像成吉思汗時期那麼強大,沒有獨當一面的國力和凝聚力。這也是因為明廷數百年的分化瓦解導致。

明廷對蒙古各部落,採取的政策就是恩賞互市,這個互市成為了明廷的一種政治武器。通過互市來拉攏蒙古一部,從而達到賞一強而遏百部的目的。這種讓蒙古部落之間出現利益糾葛的做法,無疑是非常成功的。

然而遼東局勢的突變,使得明廷最重要的威脅出現在了遼東,此時的後金剛剛完成內部的統一,在薩爾滸之戰中完勝明軍之後,後金同明朝開始了軍事、外交上的明爭暗鬥。雙方在此時,都開始了對蒙古部落的拉攏。

而明廷在當時推行的政策,也是聯蒙古以抗金,並且通過恩賞的手段,使得蒙古林丹汗成為明朝的屏障。然而這一切,在崇禎“盡革蒙古各部之賞”後,出現了不可逆轉的局面。這其中原由,下篇文章再來細說。

本篇文章主要談的是皇太極的恩養政策,對降服蒙古部落的積極作用。

明清對抗時互相拉攏蒙古,為何皇太極的恩養政策更勝一籌?

明末局勢圖


恩養政策

與當時明廷截然不同,皇太極的恩養政策,完完全全是攻心為上,簡單概括就是來降的蒙古人,能夠享受同後金女真人一樣的待遇。此舉使得諸蒙古“聞天聰汗至公養人, 是以來歸”。

這舉措的背後,蘊含著的是皇太極對蒙古問題更深層次的思考,後金明白蒙古的力量雖然不及當時的明廷,然而這類遊牧民族如果不降服,便是需要花費大量的國力和精力對應對!所以與其於此,皇太極覺得不如將他們融入八旗,融入後金。給他們足夠的政治地位,以及相等的臣民待遇。

如此一來,蒙古人能夠在後金的統治下,得到相應的恩養,不至於食不飽、穿不暖!想要得到的中原貨物,也可以通過貿易獲得,再也不用面對天災就需要去劫掠。且蒙古男人,也不用人人去打仗,只需要抽丁入八旗,參與相應的訓練和作戰。

而恩養政策細分之下,可以分為三大方面。

明清對抗時互相拉攏蒙古,為何皇太極的恩養政策更勝一籌?

皇太極


其一、招降納叛、分隸八旗

皇太極登基之後,此時的崇禎還沒有翻臉廢除對蒙古的恩賞,所以東蒙古依舊是皇太極認為的外患。雖說在努爾哈赤時期,就已經開始了對蒙古的恩養政策,可皇太極覺得仍然不夠。皇太極認為後金能否入關的關鍵,不在於山海關,而在於是否有一個穩固的後方。

這也是為何皇太極要征討朝鮮,加大恩養力度的深層原因。也就是說皇太極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能夠入關。所以當時皇太極下令,但凡是蒙古人過來投靠即便是單獨來降的蒙古人,都要“其來歸之人皆分給諸王、貝勒、貝子, 令加恩養”。

明清對抗時互相拉攏蒙古,為何皇太極的恩養政策更勝一籌?

蒙古

這道政策的厲害之處在於蒙古人只要來降服,就可以融入八旗之中,可以獲得同女真人一樣的地位。同時其範圍縮小到了個人,這也就使得有些對部落首領不滿的蒙古人,會選擇偷偷叛逃到後金。而只要開了這個頭,一個便能捲走十個,十個便能捲走百個!據記載:

崇德三年 (1638年) 十二月十四日,有蒙古六人自錦州來歸, 以巴郎、博地賜與正黃旗養之, 海山代、寨桑賜與和碩睿親王養之, 巴達克、門都賜與多羅武英郡王養之, 並賜巴朗、傅地各奴僕五對、馬兩匹、牛二頭、驢一頭、緞二匹、佛頭青布及白布各二十匹, 海山代、寨桑巴達克、門都四人各奴僕四對、馬二匹、牛二頭、驢一頭、緞一匹、佛頭青布及白布各二十匹。

由此可見,當時這道恩養的政策,對於不少蒙古人來說都是有吸引力的。這就使得在崇禎革去對蒙古各部的恩賞之後,蒙古各部出現歸順後金的高潮。等到蒙古人歸順的多了之後,皇太極也是當機立斷設立了蒙八旗,給予了蒙古各汗以旗主的地位。這使得蒙古在面對後金的統治時,保留了一定的自主權,但這些蒙古部落,從此也就被綁上了後金的戰車。

明清對抗時互相拉攏蒙古,為何皇太極的恩養政策更勝一籌?

八旗


其二、大行恩賞、締結婚姻

為了徹底收服蒙古,皇太極除了給蒙古以八旗同等地位意外,對於賞賜也是從來不吝嗇的。但是說來也是非常奇怪,當時的蒙古可能是被明廷分化消耗多年,所以蒙古各部落在當時,居然沒有出現一位雄主,沒有出現有奮發精神的雄主。

這就使得蒙古各部落之間,當時在乎的似乎只有一些利益,像黃金白銀,像來自中原的棉布、絲綢、茶葉等貨物。而這些東西,由於後金有晉商為其提供,所以賞賜一些金銀貨物,皇太極非常大度。說到底當時的晉商,最大的作用就是為皇太極拉攏蒙古,做出了巨大的貢獻。如果晉商不為了利益出賣明廷,也不至於使得明末的明廷,徹底同蒙古貌合神離!

明清對抗時互相拉攏蒙古,為何皇太極的恩養政策更勝一籌?

馬市

而皇太極的激賞政策,達到了一個什麼樣的程度呢?崇德元年 (1636年) 皇太極諭大學士、希福、剛林等一番話很好地說明了這一點:

今各地蒙古每次來朝, 厚加恩賞。因此俱不願離去, 雖去時猶屬戀戀, 蒙古各部亦從此富足安閒。由此揆之, 以勢服人, 不如使人中心悅服之為貴也。

而皇太極除此之外,為了籠絡蒙古各部之心,硬是展開了聯姻。皇太極本人就娶了四個蒙古女子,後來的孝莊太后就是皇太極的蒙古妃子。這種大力度的聯姻政策,使得東蒙古基本上承認了清朝的統治,基本上遵從皇太極為他們的大汗!

雖說不和親乃是骨氣,可從皇太極娶蒙古妃子的作用來看,當時崇禎若是能夠娶某個蒙古部落的女子為妃,恐怕明朝北境將會少很多壓力。可崇禎當時不僅關閉了與蒙古的互市,還用更加激進的手段,使得蒙古投向了關外的清廷!

明清對抗時互相拉攏蒙古,為何皇太極的恩養政策更勝一籌?

皇太極聯姻


其三、封官授爵、劃分牧地

對於來歸的蒙古各部,皇太極也制定了一套封官授爵的章程,其中最突出的參考標準就是歸附先後和屬眾多少。也就是先投靠的,可以獲得更高的爵位,更優厚的待遇!當然這裡是針對部落的首領,所以這一點旨在動搖這些部落首領的選擇。

從崇德年之前,皇太極這道政策無疑是產生了很積極的效果,據記載:

天聰二年 (1628年) 八月初七日, “賜奈曼部貝勒洪巴圖魯號為達爾漢, 扎魯特部臺吉喀巴海號為衛徵。賜號之緣故, 即洪巴圖魯、喀巴海臺吉以察哈爾汗不道, 欲依傍天聰汗, 俱來歸附。後出征察哈爾阿喇克綽特部, 殺其臺吉噶兒圖, 俘獲人口七百, 以所獲獻汗。”

崇德七年 (1642年) 九月十六日, 給當噶賴之敕詞:“爾原系蒙古科爾沁部人, 爾主土謝圖額駙棄蒙古部主察哈爾汗來降時, 爾不惜身家, 竭蹶從事。後遵我教令, 克殫忠貞, 故賜號為卓禮克圖達爾漢, 免進馬匹糗糧, 八旗王、貝勒處, 任其住來, 遇出兵領賞, 與甲喇章京同。所賜名號, 子孫世襲。”

崇德元年 (1636年) 皇太極改元建國, “即分敘外藩蒙古諸貝勒軍功:封嫩科爾沁奧巴之子巴達禮為和碩土謝圖親王;吳克善為和碩卓禮克圖親王;布塔齊為多羅扎薩克圖郡王;滿珠習禮為多羅巴圖魯郡王;孔果爾為冰圖王;察哈爾林丹汗之子額哲為和碩親王;奈曼袞出斯為多羅達爾漢郡王;敖漢班第為多羅郡王;翁牛特孫杜稜為多羅杜稜郡王;東為多羅達爾漢戴青;四子部落俄木布為多羅達爾漢卓禮克圖;喀喇沁古魯思轄布為多羅杜稜;土默特單把為達爾漢;耿格爾為多羅貝勒。”

此舉保證了蒙古被融入後金的統治體系,以至於幾百年之後,蒙古騎兵依舊會為了大清的江山同英法聯軍血戰。可見從皇太極的這個恩養政策開始,蒙古人已經逐步、緩慢的被後金融合,成功的納入了統治體系。從這一點來看,當時的後金在多民族統一的問題上,為後世留下了一筆不小的財富。

明清對抗時互相拉攏蒙古,為何皇太極的恩養政策更勝一籌?

蒙八旗

沒有皇太極和後來的康熙等君主,這種多民族的格局或許難以形成,再難出現多民族的大一統!在後世的評價中,對於清朝其實都有過這樣的評定,那就是清朝成就了多民族大一統的格局!這種大一統,不單純是領土上的統一,最主要是體現在統治體系中。

後言

華夷之防嚴重的明朝,在面對明末複雜的局勢時,確實沒有發揮老祖宗的智慧。在三國時代,各國之間就懂得要互相平衡牽制。可明末明廷君臣之間,竟是在這個方面犯了大錯,沒有把外交玩到極致!其中導致這種情況的原因是什麼?我也做過一些猜想。

我認為最合理的推斷就是當時的黨爭激烈,雖說知道這個政策行之有效,可偏偏會有人站出來反對!只要是黨爭之下,再合理的建議、再合理的政策,都將會有人使絆子!而這個時候如果君主缺乏足夠的應對能力,往往便是拿不出自己的判斷和見解。

明末的亂局最大的推動者來自明廷,文官集團確實是明朝最大的害蟲,這些文官在面對外患嚴峻的情況下,依舊是想著怎麼先整垮死對頭!這種情形在歷史上何其多也?即便是抗日戰爭嚴峻的時候,當時的蔣介石依舊是想著先安內!

為何有史為鑑,偏偏這種現象會週而復始的出現?這其中緣由,只怕是再怎麼研究也道不清楚,且估計也沒人願意弄清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