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在变革中诞生

上世纪中期,美苏两国为了提高轰炸机的航程和载弹量,分别研制了著名的B-52和图95远程战略轰炸机。但二者诞生在一个十分尴尬的阶段——防空炮和防空导弹的新老交替时期。在这两款轰炸机的设计和研发阶段,其主要考虑的是如何飞的更高更快更远,以躲避到防空炮和普通截击机难以企及的飞行高度。但随着防空导弹的兴起,即便是飞的再高,飞的再快,也能轻易被市面上形形色色的防空导弹所击落。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XB-70女武神▲


在那个追求速度和高度的年代,美国曾研制一款高速轰炸机也就是著名的XB-70女武神轰炸机。但即便是以3马赫的高速飞行,女武神免不了被萨姆地对空导弹击落的厄运。只注重速度,而轻视低空突防能力,是那段日子里美苏两国战略轰炸机的通病。毕竟早期研制工作主要还是针对如何防范高射炮,以及高速拦截机。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萨姆防空导弹▲


率先做出改变的是美国人,一贯奉行“铁三角战略”(陆基长程洲际弹道导弹、潜射弹道导弹、长程战略轰炸机)的美国人不甘于处在三位一体核打击手段重要一环的战略轰炸机,就这样在区区防空导弹面前黯然失色。于是在上个世纪60年代末,美国开始着手打造一款既保证高空高速性能,又注重低空突防能力的远程战略轰炸机,可变后掠翼的洛克威尔B-1就此诞生。B-1在试验阶段就表现不俗,不仅在低空性能上表现优异,在50000英尺的高空也飞出了2.1马赫的骄人战绩。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但好景不长,如同大部分美国军方项目一样,由于研制成本和制造成本的不断攀升,使得B-1的试验机生产研制工作进展缓慢,原定的样机数目也被一减再减。直到1977年,随着美国新任总统卡特的上台,洛克威尔B-1计划被叫停,美国政府转而投入资金研发B-52的巡航导弹运载工具版本。但为了防止B-52改装计划出现差错,美国人采取了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做法,洛克威尔B-1项目也在私下里继续实施。

是金子总会发光

上世纪80年代,人们意识到,单纯的采用轰炸机搭载普通炸弹进行轰炸的模式,难以适应战争形态的发展。而在这一问题上,美国人的反应尤其迅速,加快研制新一代巡航导弹运载工具迫在眉睫。重启B-1项目,并将B-1改进为巡航导弹运载工具的呼声在美军内部日益强烈。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B1-B“枪骑兵”▲


为了满足对巡航导弹的运载需求,洛克威尔公司将原本的三个炸弹舱改为2个,通过加装旋转发射装置,以及外部挂载等方式,B-1改进型可搭载至少30枚巡航导弹,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巡航导弹运载工具。1981年美国政府通过B-1改进型也就是我们后来所熟知的B-1B“枪骑兵”的采购预算案,总计采购约100架B-1B。自此美国的空中战略核打击能力迈向了新的台阶。

来自毛熊的借鉴

和美国如出一辙,苏联方面在针对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研制工作上,几乎走了一条和美国一摸一样的路子。1967年苏联同样以高空高速为前提提出过一款代号为“70工程”的新一代远程轰炸机研制计划。整个项目由图波列夫设计局牵头研制,70工程原本的设计方案是一款外形类似于图-144和法国协和超音速客机的轰炸机。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图-144▲


从图-144的外形我们不难看出,其设计思路与美军XB-70女武神基本一致。采用成型的超音速客机的气动布局,研制一款高空高速远程轰炸机,同样也没有考虑低空突防能力,最终图波列夫设计局的方案被冻结。苏联军方高层将目光转向了米亚西舍夫设计局采用可变后掠翼的M-18方案。所以我们最终看到的图-160实际上是由两家单位合作开发的产品。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M-18▲


单从时间上来看,苏联人的图-160无论从研发还是到生产都是晚于将洛克威尔B-1,所以说苏联方面完全自主开发,毫无借鉴的说法必然是站不住脚的。只能这么说图-160在外观,气动布局等方面肯定是对B-1进行过一定研究的,不然两个截然不同的国家,截然不同的工业科技体系,在同一时期,设计出两款外形高度相似,功能相近的复杂的远程战略轰炸机的概率,几乎为0。

但换一个角度看,图-160的机翼平面形状是由逆火演变而来,由于受到当时全球整体工业能力所限,为了融合航程,载弹量,高空高速以及低空突防能力,这种可变后掠翼的气动布局似乎又是唯一的解决途径。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图-160“海盗旗”▲


当然,具体是谁抄了作业我们无从考证。

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虽说外形相近,但美国“黑天鹅”与苏联“白天鹅”在性能上则大为不同。先说说尺寸,从大小上,图-160比B-1B大了不止一点点。前者的翼展面积超过230平方米,而后者仅为180平方米左右。如果两种机型编队飞行,那场面就如同一只白天鹅带着一只黑天鹅宝宝四处游荡(显然不是自己亲生的)。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二者对比图▲


一架飞机好不好,最重要的还是得看性能,首先我们来说说图-160。相比于B1-B,图-160最大的优势就是高空的速度优势。前段时间,曾有过这样一个新闻,F-35升空拦截俄罗斯的图-160,而图-160则变换机翼角度突然加速,将F-35远远甩在身后。这件事虽不能说明白天鹅性能有多好,但这足以证明一点,那就是图-160变态的速度。图-160最大航速达到惊人的2.05马赫而美军的B1-B仅为1.25马赫,足足快了近2倍。所以单就速度这一个方面来看,白天鹅完全可以把黑天鹅按在地上摩擦。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但是抛开速度不谈,我们的白天鹅可就没有那么占优了。除了速度,B1-B几乎在所有方面都碾压图-160。在现代战争环境下,光有速度占不到任何优势,B1-B凭借更小的机身,其在低空突防能力上远远好于图-160.毕竟,跑到再快,能跑过对空导弹吗?所以灵活躲闪才是王道。

虽说体积更小,但B1-B的载弹量相比于图-160,足足高了近20吨。对于轰炸机而言,更高的载弹量意味着更强的战斗力。此外,由于苏联在机载设备等电子系统方面与美国存在差距,这一点也体现在了B1-B与图-160之间的博弈上。B1-B还是世界上第一款使用机载相控阵雷达的飞机,这使得B1-B在地形测绘,地形回避低空突防等方面的能力远远好于当时市面上任意一款轰炸机。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总的来说,美国的黑天鹅作为一款轰炸机来讲,似乎更胜一筹。

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随着时间的推移,各色防空反导武器,雷达系统不断发展,使得传统战机无处遁形。战斗机,轰炸机甚至直升机都越来越趋向于隐身化。毕竟轰炸机再怎么突防,也很难突的过战斗机和截击机。所以最安全的方法就是将隐患扼杀在源头,悄咪咪的执行任务,全程躲避雷达追踪,扔完炸弹就跑才是上策。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但是,白天鹅和黑天鹅到了该退出历史舞台的时候了吗?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2017年,美国空军的B-1B轰炸机成功发射了第一枚战术远程反舰导弹(LRASM)。导弹按预定航路飞行,转入中段制导,并依靠弹载多模态传感器飞向海上移动目标。随后,导弹降低飞行高度,进入最终目标区域,准确识别并击中目标,可见像B1-B这样的轰炸机,在充当巡航导弹运载工具时,依旧表现不俗。其实不只是B1-B就连更为笨重,服役年龄超长的B-52都成为了远程巡航导弹的主要运载工具。随着巡航导弹性能和航程的不断增加,像B1-B,B-52这类不适合在敌人防区内作战的远程轰炸机,完全可以在敌防区外,充当巡航导弹运载工具,实施精确打击甚至核打击。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俄罗斯空天军目前正着手对图-160进行一系列升级改进。升级后的图-160M换装了新的飞行和导航设备、机载通信系统、控制系统、雷达站和电子对抗系统,可以说除了气动布局外,能改的东西都让毛熊换了一边。目前看图-160M战略轰炸机将于 2021年开始列装俄罗斯军队,届时俄罗斯空天军的空中战略核打击力量将不在是图-95孤军奋战的局面。由于目前俄罗斯新一代隐身远程战略轰炸机距离服役仍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所以改装图-160M实际上也是无奈之举。但同B1-B一样,实施防区外打击,欺负欺负中等以下国家还是绰绰有余的。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结语

目前,无论是图-160还是B1-B仅靠高空高速能力以及一定的低空突防能力,面对现如今的防空系统来说,胜算几乎为0。但美国和俄罗斯依旧没有放弃两只天鹅的原因不外乎有两点。一是维持一定战略核威慑能力,但这种威慑十分有限,其战略意义远大于战术意义。其次随着巡航导弹的不断发展,使得这一类型的巡航导弹运载工具具备了强大的防区外打击能力,同时其庞大的载弹量,在面对一些防空能力有限的的地区和国家而言,还是可以抖抖威风的。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航空界的黑天鹅与白天鹅,枪骑兵和海盗旗的故事


最后抛开所有,这两只天鹅,绝对可以堪称是绝美的工业艺术品。即使过了近半个世纪,在我眼里它们依旧是航空史上绝对的颜值担当。


分享到:


相關文章: